2012年7月15日 星期日

解嚴,鼓吹, 冊寶,典冊,揚徽 ,行家 ,家人,垂白


《武林舊事》

卷一·慶壽冊寶

壽皇聖孝,冠絕古今,承顏兩宮,以天下養,一時盛事,莫大於慶壽之典,今摭錄大略於此。淳熙三年,光堯聖壽七十,預於舊歲冬至加上兩宮尊號,立春日行慶壽禮。至十三年,太上八十,正月元日,再舉慶典,其日,文武百僚,集大慶殿,各服朝服,用法駕五百三十四人,大樂四十八人,架樂正樂工一百八十八人(宋廷佐刻本云:“大樂四十八架正樂一百八十八人”),及列儀仗鼓吹於殿門外。上服通天冠,絳紗袍,執大圭,恭行冊寶之禮鼓吹振作,禮儀使已下,皆導從,上乘輦從至德壽宮,俟太上升御座,宮架樂作,皇帝北向再拜,奏起居,致詞曰:
“臣某稽首言,伏惟聖號太上皇帝陛下,壽同天永,德與日新。典冊揚徽,華夷賴慶。”
左相宣答曰:
聖號太上皇帝聖旨,皇帝,鏤牒親,何幸吾身屢觀盛事。”
次皇太子以下稱賀致詞,宣答訖,並再拜舞蹈,禮畢,次詣太上皇后殿,行禮如前。解嚴訖,皇帝入宮,進奉禮物,行家人禮。御宴極歡。自皇帝以至群臣禁衛吏卒,往來皆簪花。 
後三日,百官拜表稱賀於文德殿,四方萬姓,不遠千里,快睹盛事。都民垂白之老,喜極有至泣下者。楊誠齋1127-1206詩云:
“長樂宮前望翠華,玉皇來賀太皇家。青天白日仍飛雪,錯認東風轉柳花。”
“春色何須羯鼓催,君王元日領春回。牡丹芍藥薔薇朵,都向千官帽上開。”

任斯1156-?詩云:
“金爵觚棱曉日開,三朝喜氣一時回。聖人先禦紅鸞扇,天子龍輿萬騎來。”
“霜曉君王出問安,寶香隨輦護朝寒。五雲深處三宮宴,九奏聲中二聖歡。”

 冊寶=鏤牒
  冊書與寶璽。宋大臣為皇帝或太后等上尊號,加以稱頌時,常奉上冊寶,冊以條玉,加以紅線相聯,可以卷舒,以金填字,寶即印章。清冊封皇太后、皇后、貴妃等,皆用金冊與金璽。
 冊書和寶璽。 《新唐書·禮樂志八》:“冊後……內侍進使者前,西面受冊寶,東面授內謁者監。”《新五代史·唐六臣傳序》:“ 文蔚等自上源驛奉冊寶,乘輅車,導以金吾仗衛、太常鹵簿,朝梁於金祥殿。”
 典冊揚徽
 此家徽? 流芳青史章
 迎陽展采
 解嚴


 解除戒嚴,恢復平常的狀態。南史˙卷一˙宋武帝本紀:「十四年正月壬戌,帝至彭城,解嚴息甲。」舊唐書˙卷二十四˙禮儀志四:「及邊陲罷警,戎務解嚴,方獎勵於易象。」
 1. 解除非常的戒備措施。 《三國志·魏志·趙儼傳》:“﹝ 儼曰:﹞'今羽已孤迸,更宜存之以為權害。若深入追北, 權則改虞於彼,將生患於我矣。王必以此為深慮。' 仁乃解嚴。”《新唐書·代宗紀》:“癸酉, 郭子儀及吐蕃戰於靈臺,敗之,京師解嚴。”《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五九回:“再過兩天,督撫衙門的防守兵也撤退了,算是解嚴了。”2. 謂脫去厚重的衣服,解除防寒設施。宋范成大《重陽後半月天氣溫麗忽變奇寒》詩:“今朝復何朝?晴色掛屋樑。人物各解嚴,兒童笑相將。” 宋周密《齊東野語·趙信國辭相》: “公力辭召命,且云:'更當支吾一冬,來春解嚴,容歸故里。'朝廷許之。”
3.解除戒嚴   1980年代中期開始,台灣開始出現要求徹底解嚴的運動,尤其以1987年5月19日民進黨於台北市中山堂舉行的519綠色行動最為重要,示威抗議的民眾高舉「只要解嚴...



蘇貞昌2012.7.15
今天是解嚴二十五週年,二十五年前的今天,台灣長達三十八年的戒嚴終於解除,結束了全世界最長的戒嚴紀錄;台灣人民用自己的力量,逼迫威權者交出原本就屬於人民的權利,衝破戒嚴,開始大步邁向民主的新時代。
當 年,面對統治者的威嚇,軍警特務的高壓,冒著被抓、被關、被判死刑的命運,即便是在美麗島事件後的肅殺氣氛下,台灣人民也沒有選擇屈服,民主運動的浪潮不 但更形高漲,各種社會運動也風起雲湧,當年站在軍事審判庭上,辯護律師們曾說過一段話:「被告沒有叛亂,法庭不可亂判,否則台灣人民會用選票另作審判!」 證諸歷史的發展,誠哉斯言!
但走過二十五個年頭,台灣擁有了自由民主的生活方式,但民主鞏固的工程還有待努力,民主的機制還要繼續強化,終 究,民主絕非只有在選舉的過程中呈現,也不能只在人民投票的那一刻落實,主政者更必須時刻對人民賦予的權力保持謙卑儆醒,不能獨斷獨行;遺憾的是,近日從 油電漲價、瘦肉精肉品進口,到開徵證所稅等事件,無一不是主政者以個人意志強壓黨意,透過黨意強壓民意,人民的聲音無法被真實呈現,除了引發社會的對立與 爭議之外,也傷害了人民對民主的信賴基礎,讓台灣民主陷入倒退的危機。
我們必須提醒自己,今日台灣的民主、自由、人權不是憑空自有,而是無 數先輩們付出血、汗、淚的代價,艱辛爭取來的資產與成就,如果社會選擇遺忘昔日走過的坎坷民主路程,如果人民放鬆了對權力者的監督要求,如果我們不將未徹 底實踐的轉型正義推動到底,祛除威權統治的遺緒,民主的根基不是不可能一寸寸被侵蝕,代代打拚出的民主資產也終有一日會被耗盡。
七月十五 日,解嚴日,是台灣民主化的重要里程碑,對台灣人民來說,更是值得驕傲的日子,這一天,手無寸鐵的人民用意志讓威權者屈服,打開台灣的新局,今天特以此文 向台灣人民致敬,更希望提醒所有國人珍惜得來不易的民主成果,守護民主,無可退讓,希望大家一起協力,讓台灣的民主道路走得更開闊、更勇健、更長遠。

 行家
 1. 精通某種業務的人。 《常語尋源》引唐盧言《盧氏雜記》:“ 盧仝下第出都,投逆旅,有一人附火吟曰:'學織錦綾工未多,亂拈機杼錯拋梭。莫教宮錦行家見,把似文章笑殺他。'” 明臧懋循《<元曲選>序》:“曲有名家,有行家……行家者隨所粧演,無不摹擬曲盡,宛若身當其處,而忘其事之烏有。” 老舍《黑白李》:“他並不假充行家,只信這可以養性。”2. 舊稱有較多的資本,經營某種行業以營利的人。清吳熾昌《客窗閒話·和闐玉鼠》:“吾浙素興販古玩。業者有挾巨資列肆於通都大邑,謂之行家;有以些小資本終日遊行陋巷僻鄉,賤價收微物覓蠅頭以餬口,謂之骨董鬼。”《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五五回:“買辦道:'一主一僕,單是一去,收五十元,寫來回票,收九十元。這還是本局的船;若是外國行家的船,他還情願空著,不准中國人坐呢。'”3. 指經營貨物買賣的商行。劉大白《收成好》詩:“今年晴雨多調勻,也許多收幾擔稻……不但全家飽一年,有餘更上行家糶。”

 家人
 1. 家中的人;一家人。 《詩·周南·桃夭》:“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於歸,宜其家人。” 宋趙彥衛《雲麓漫鈔》卷十四:“公拜手稽首,受命白玉墀,曰:'臣敢辭難,此亦何等時,家人安足謀,妻子不必辭。'” 清王士禛《池北偶談·談異七·南江野人》:“ 南江有二野人,能手格猛虎,恆擘獐鹿噉之,懸崖絶壁,騰上如鳥隼,雖其家人親戚招之,疾走不顧也。”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六章:“雖然他是大軍統帥,號稱闖王,但是當時農民軍中的禮節和體制還不嚴格,大家相處象家人一樣,所以幾位大將見他進來並沒有起立相迎。”2. 平民;平民之家。 《左傳·哀公四年》:“ 公孫翩逐而射之,入於家人而卒。” 孔穎達疏:“入於凡人之家。”《史記·季布欒布列傳》:“ 欒布者,梁人也。始梁王彭越為家人時嘗與布遊。” 司馬貞索隱:“謂居家之人,無官職也。” 宋蘇軾《策別十二》:“往者河西用兵,而家人子弟皆籍以為軍。”3. 舊時對僕人的稱呼。 《漢書·儒林傳·轅固傳》:“ 竇太后好《老子》書,召問固。 固曰:'此家人言耳。'” 顏師古注:“家人言僮隸之屬。 ”《古今小說·滕大尹鬼斷家私》:“ 滕大尹寫個照帖,給與善述為照,就將這房家人判與善述母子。” 巴金《家》十五:“此外,一個男僕和一個女傭,都是在這個家裡做了十年以上的'老家人'。”4. 指部屬。 《三國演義》第五三回:“眾官皆告曰:'先斬家人,於軍不利。' 金旋乃喝退鞏志,自率出兵。”5. 指婦女。 《三國志·魏志·中山恭王袞傳》:“﹝ 曹袞﹞ 太和二年就國,尚約儉,教敕妃妾紡績織絍,習為家人之事。” 宋曾鞏《鄆州平陰縣主簿關君妻曾氏墓表》:“其治女事尤勤,雖勞不厭,治家人之業,雖煩細,皆有條理。” 清潘榮陛《帝京歲時紀勝·五月·時品》:“至若榴花似火,家人摘以簪頭;鳳草飛紅,繡女敲而染指。”6. 《易》卦名。六十四卦之一,下離上巽。內容是論治家之道。 《易·家人》:“家人,利女貞。” 孔穎達疏:“家人者,卦名也,明家內之道,正一家之人,故謂之家人。”
 垂白
 1. 白髮下垂。謂年老。 《漢書·杜業傳》:“誠哀老姊垂白,隨無狀子出關。” 顏師古注:“垂白者,言白髮下垂也。” 宋蘇軾《求婚啟》:“垂白南荒,尚念子孫之嫁娶。” 清吳敏樹《答李香州書》:“今乃欲復入京師,以其童然垂白之老叟,與羣少年爭進於春宮,此何為哉!”2. 老年人。宋蘇軾《送歐陽主簿赴官韋城》詩之四:“道傍垂白定沾巾,正似當年緑髮新。”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