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31日 星期二

遭際,薪桂米珠,遭際不偶,遭際時會

米珠薪桂:《戰國策.楚策三》:"楚國之食貴於玉,薪貴於桂,謁者難得見如鬼,王難得見如天帝。"後以"薪桂米珠"形容物價昂貴。 ...
比喻物價昂貴。喻世明言˙卷五˙窮馬周遭際賣媼: 但長安乃米珠薪桂之地也,先生資釜既空,將何存立? 亦作 薪桂米珠
(清•蒲松齡《聊齋誌異•卷八•司文郎》):“ 宋曰:‘都中‘薪桂米珠’,勿憂資斧。舍後有窖鏹,可以髮用。’” 珠米桂薪 (明•歸有光《與週淀山書》):“北地極寒,‘珠米桂 ...



遭際

解釋碰上、遇上。儒林外史˙第二十七回:我這幾年,虧遭際了這位姬大人,賓主相得。境遇、際遇。初刻拍案驚奇˙卷十六:我有二句詩,是君終身遭際,君切記之!儒林外史˙第十回:就如老世兄這樣屈尊好士,也算這位楊兄一生第一個好遭際了。
比喻賢臣明君的遇合。京本通俗小說˙碾玉觀音:我今日遭際御前,爭得氣再來清湖河下尋間屋兒開個碾玉鋪,須不怕你們撞見。

【名稱】:遭際不偶
【拼音】:zāo jì bù ǒu
【釋義】:指不遇合時機。

【出處】: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三十三回:“原來他因為自己辛苦一生,遭際不偶,此番回家,早打了個再不出山的主意。”

【名稱】:遭際時會
【拼音】:zāo jì shí huì
【釋義】:猶言逢遇時機。
【出處】:陳夔龍《夢蕉亭雜記》卷一:“厥後遭際時會,擢授京尹。”

何許

胡適:......低頭自語:"吾鄉真在何許?"



◎ 何許 héxǔ
[what;what kind of]什麼;哪裡
陳留老父者,不知何許人也。——《後漢書·陳留老父傳》
不知何許人。—— 明 · 魏禧《大鐵椎傳》
賈二是何許人,竟敢搞到我的頭上來了
--------------------------

1.何時。三國魏阮籍《詠懷》詩之十一:“良辰在何許?凝霜霑衣襟。”南朝齊謝朓《在郡臥病呈沉尚書》詩:“良辰竟何許?夙昔夢佳期。”
2.何處。唐杜甫《宿青溪驛奉懷張員外十五兄之緒》詩:“我生本飄飄,今復在何許?”宋王讜《唐語林 ·補遺三》:“盧司空鈞為郎官守衢州,有進士贄謁,公開卷閲其文十餘篇,皆公所製也。語曰:'公何許得此文?'”
3.為何這樣。唐萬楚《題情人藥欄》詩:“斂眉語芳草,何許太無情:正見離人別,春心相向生。”
4.如何,怎樣。宋陸游《桃源憶故人》詞之四:“試問歲華何許?芳草連天暮。”宋王沂孫《摸魚兒》詞:“姑蘇臺下煙波遠,西子近來何許?”

2015年3月29日 星期日

彼此, 星霜,知根知底

林德林在《正信問答》的〈漢譯序〉提到:「余自青年入道以來,雲水多年,彼此參訪,無一所得。乃寓基津靈泉精舍,翻閱大藏聖典,幾經星霜,未達所期之目地,不過循行數墨而已。嗣參日本內地諸師,依然疑團難釋。其為見佛之心眼未開,亦或悟道之機緣未熟,斯時滿腔迷惑,何異樹下降魔,要求真理之饑渴,幾達絕頂。幸讀『正信問答』始獲安心之要旨。此書係快天老師六十餘年信仰生活之結晶。可為見佛悟道之捷徑,亦是人生問題之解達文也。余因不敢自私,誓將正信佛法傳播於海內,庶始信佛民眾,咸見佛陀之光明。於是二十年來,或口頭、或文字,以種種方法宣布之,直到現在,求純真佛教之士,不乏其人。……」原書,頁6~7。

對於一個信任機制的設計來說,"知根知底"是一個我們需要營造的情境。Airbnb,領英等公司是怎麼做到這一點的呢?


知根知底
【注音】zhī gēn zhī dǐ
【解釋】指有較深入的了解。
【用法】作謂語、賓語;指相互了解

【年代】當代

【歇後語】臉盆裡生豆芽

【英語】know inside out

【日文】はっきり內情(ないじょう)を知っている

【成語舉例】我們是老朋友,彼此都知根知底。




◎ 彼此 bǐcǐ
[◎ 彼此 bǐcǐ
[each other;both parties;one another;you and I]對稱詞。指你我、雙方,那個和這個
彼此錯雜。——  · 徐珂《清稗類鈔·戰事類》
軍中之將,各有彼此。——《資治通鑑》
--------------------------
1.那個和這個,雙方。墨子 ·經說下》:“正名者'彼此'。彼此可:'彼彼'止於彼;'此此'止於此。彼此不可:彼且此也;此亦可彼。”三國魏嵇康《與呂長悌絕交書》:“間令足下,因其順親,蓋惜足下門戶,欲令彼此無恙也。”元王嘉甫《八聲甘州》套曲:“真真彼此都相樂。 ” 紅樓夢第二六回:“彼此相見日多,漸漸的混熟了。”巴金《寒夜》十八:“都是一家人,彼此多少讓點步,就沒有事了。”
2.指不一致或不一致的意見。晉張華《博物誌》卷四:“﹝復肉刑事﹞夏侯玄、李勝、曹羲、丁謐建私議,各有彼此,故遂寢焉。” 三國志 ·蜀志·諸葛亮傳》 “羽飛乃止”南朝宋裴松之注:“雖聞見異詞,各生彼此,乖背至是,亦良為怪。”唐韓愈《唐故國子司業竇公墓誌銘》:“歷六府五公,文武細麤不同,自始及終,於公無所悔望有彼此言者。”
3.客套話。表示大家一樣。如:“您老真是老當益壯,可佩!可佩!”“彼此彼此!您也不比我差。”
 星霜 添至備忘錄
 xīng shuāng
 ㄒㄧㄥㄕㄨㄤ
1.星辰一年一周轉,霜每年遇寒而降,因以星霜指年歲。唐白居易《歲晚旅望》詩:“朝來暮去星霜換,陰慘陽舒氣序牽。”宋梅堯臣《雷逸老以效石鼓文見遺因呈祭酒吳公》詩:“聚完辨舛經星霜,四百六十飛鳳皇。”清魏源《送陳太初出都》詩之一:“星霜倏幾週,五載五合離。”
2.斑白。宋晏殊《滴滴金》詞:“不覺星霜鬢邊白,念時光堪惜。”明王錂《尋親記·遣奴》:“星霜兩鬢豈長青,只愁秋風暮景。”
3.星晨霜露。謂艱難辛苦。宋范仲淹《上執政書》:“又使少歷星霜,不至驕惰。”太平天囯洪仁玕《軍次實錄》:“本軍師生長儒門,原非素習征戰,惟仰體天帝有好生之德,真聖主有胞與之仁,故不憚星霜,爰有止戈之意。”

司馬遷〈報任安書〉

李偉泰注
https://books.google.com.tw/books?id=1PnvBQAAQBAJ&pg=PA555&l

〈報任安書〉



少卿足下:曩者辱賜書,教以慎於接物,推賢進士為務,意氣勤勤懇懇,若望僕不相師用,而流俗人之言。僕非敢如是也。雖罷駑,亦嘗側聞長者遺風矣。顧自以為身殘處穢,動而見尤,欲益反損,是以抑鬱而無誰語。諺曰:“誰為為之?孰令聽之?”蓋鍾子期死,伯牙終身不復鼓琴。何則?士為知己用,女為悅己容。若僕大質已虧缺,雖材懷隨和,行若由夷,終不可以為榮,適足以發笑而自點耳。



書辭宜答,會東從上來,又迫賤事,相見日淺,卒卒無須臾之間得竭指意。今少卿抱不測之罪,涉旬月,迫季冬,僕又薄從上上雍,恐卒然不可諱。是僕終已不得舒憤懣以曉左右,則長逝者魂魄私恨無窮。請略陳固陋。闕然不報,幸勿過。



僕聞之,修身者智之府也,愛施者仁之端也,取予者義之符也,恥辱者勇之決也,立名者行之極也。士有此五者,然後可以托於世,列于君子之林矣。故禍莫憯於欲利,悲莫痛於傷心,行莫醜於辱先,而詬莫大於宮刑。刑餘之人,無所比數,非一世也,所從來遠矣。昔衛靈公與雍渠載,孔子適陳;商鞅因景監見,趙良寒心;同子參乘,爰絲變色:自古而恥之。夫中材之人,事關於宦豎,莫不傷氣,況忼慨之士乎!如今朝雖乏人,奈何令刀鋸之餘薦天下豪雋哉!僕賴先人緒業,得待罪輦轂下,二十餘年矣。所以自惟:上之,不能納忠效信,有奇策材力之譽,自結明主;次之,又不能拾遺補闕,招賢進能,顯岩穴之士;外之,不能備行伍,攻城野戰,有斬將搴旗之功;下之,不能累日積勞,取尊官厚祿,以為宗族交遊光寵。四者無一遂,苟合取容,無所短長之效,可見於此矣。鄉者,僕亦嘗廁下大夫之列,陪外廷末議。不以此時引維綱,盡思慮,今已虧形為掃除之隸,在闒茸之中,乃欲卬首信眉,論列是非,不亦輕朝廷,羞當世之士邪!嗟乎!嗟乎!如僕,尚何言哉!尚何言哉!



且事本末未易明也。僕少負不羈之才,長無鄉曲之譽,主上幸以先人之故,使得奉薄伎,出入周衛之中。僕以為戴盆何以望天,故絕賓客之知,忘室家之業,日夜思竭其不肖之材力,務壹心營職,以求親媚於主上。而事乃有大謬不然者。夫僕與李陵俱居門下,素非相善也,趣舍異路,未嘗銜盃酒接殷勤之歡。然僕觀其為人自奇士,事親孝,與士信,臨財廉,取予義,分別有讓,恭儉下人,常思奮不顧身以徇國家之急。其素所畜積也,僕以為有國士之風。夫人臣出萬死不顧一生之計,赴公家之難,斯已奇矣。今舉事壹不當,而全軀保妻子之臣隨而媒孽其短,僕誠私心痛之。且李陵提步卒不滿五千,深踐戎馬之地,足曆王庭,垂餌虎口,橫挑強胡,卬億萬之師,與單于連戰十餘日,所殺過當。虜救死扶傷不給,旃裘之君長鹹震怖,乃悉征左右賢王,舉引弓之民,一國共攻而圍之。轉鬥千里,矢盡道窮,救兵不至,士卒死傷如積。然李陵一呼勞軍,士無不起,躬流涕,沫血飲泣,張空弮,冒白刃,北首爭死敵。陵未沒時,使有來報,漢公卿王侯皆奉觴上壽。後數日,陵敗書聞,主上為之食不甘味,聽朝不怡。大臣憂懼,不知所出。僕竊不自料其卑賤,見主上慘淒怛悼,誠欲效其款款之愚,以為李陵素與士大夫絕甘分少,能得人之死力,雖古名將不過也。身雖陷敗彼,彼觀其意,且欲得其當而報漢。事已無可奈何,其所摧敗,功亦足以暴於天下。僕懷欲陳之,而未有路。適會召問,即以此指推言陵功,欲以廣主上之意,塞睚眥之辭。未能盡明,明主不深曉,以為僕沮貳師,而為李陵遊說,遂下於理。拳拳之忠,終不能自列。因為誣上,卒從吏議。家貧,財賂不足以自贖,交遊莫救,左右親近不為壹言。身非木石,獨與法吏為伍,深幽囹圄之中,誰可告愬者!此正少卿所親見,僕行事豈不然邪?李陵既生降,隤其家聲,而僕又茸之蠶室,重為天下觀笑。悲夫!悲夫!



事未易一二為俗人言也。僕之先人非有剖符丹書之功,文史星曆近乎卜之間,固主上所戲弄,倡優畜之,流俗之所輕也。假令僕伏法受誅,若九亡一毛,與螻蟻何異?而世又不與能死節者比,特以為智窮罪極,不能自免,卒就死耳。何也?素所自樹立使然。人固有一死,死有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用之所趨異也。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其次不辱理色,其次不辱辭令,其次詘體受辱,其次易服受辱,其次關木索被箠楚受辱,其次鬄毛髮嬰金鐵受辱,其次毀肌膚斷支體受辱,最下腐刑,極矣。傳曰“刑不上大夫”,此言士節不可不厲也。猛虎處深山,百獸震恐,及其在阱檻之中,搖尾而求食,積威約之漸也。故士有畫地為牢勢不入,削木為吏議不對,定計於鮮也。今交手足,受木索,暴肌膚,受榜箠,幽於圜牆之中,當此之時,見獄吏則頭槍地,視徒隸則心惕息。何者?積威約之勢也。及已至此,言不辱者,所謂強顏耳,曷足貴乎!且西伯,伯也,拘牖裏;李斯,相也,具五刑;淮陰,王也,受械于陳;彭越、張敖,南鄉稱孤,系獄具罪;絳侯誅諸呂,權傾五伯,囚于請室;魏其,大將也,衣赭關三木;季布為朱家鉗奴;灌夫受辱居室。此人皆身至王侯將相,聲聞鄰國,及罪至罔加,不能引決自財。在塵埃之中,古今一體,安在其不辱也!由此言之,勇怯,勢也;強弱,形也。審矣,曷足怪乎!且人不能蚤自財繩墨之外,已稍陵夷至於鞭箠之間,乃欲引節,斯不亦遠乎!古人所以重施刑于大夫者,殆為此也。夫人情莫不貪生惡死,念親戚,顧妻子,至激于義理者不然,乃有不得已也。今僕不幸,蚤失二親,無兄弟之親,獨身孤立,少卿視僕于妻子何如哉?且勇者不必死節,怯夫慕義,何處不勉焉!僕雖怯耎欲苟活,亦頗識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湛溺累絏之辱哉!且夫臧獲婢妾猶能引決,況若僕之不得已乎!所以隱忍苟活,函糞土之中而不辭者,恨私心有所不盡,鄙沒世而文采不表於後也。





古者富貴而名摩滅,不可勝記,唯俶儻非常之人稱焉。蓋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詩》三百篇,大氐賢聖發憤之所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鬱結,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來者。及如左丘明無目,孫子斷足,終不可用,退論書策以舒其憤,思垂空文以自見。僕竊不遜,近自托於無能之辭,網羅天下放失舊聞,考之行事,稽其成敗興壞之理,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草創未就,適會此禍,惜其不成,是以就極刑而無慍色。僕誠已著此書,藏之名山,傳之其人通邑大都,則僕償前辱之責,雖萬被戮,豈有悔哉!然此可為智者道,難為俗人言也。



且負下未易居,下流多謗議。僕以口語遇遭此禍,重為鄉黨戮笑,汙辱先人,亦何面目複上父母之丘墓乎?雖累百世,垢彌甚耳!是以腸一日而九回,居則忽忽若有所亡,出則不知其所往。每念斯恥,汗未嘗不發背沾衣也。身直為閨閤之臣,寧得自引深藏於岩穴邪!故且從俗浮湛,與時俯仰,以通其狂惑。今少卿乃教之以推賢進士,無乃與僕之私指謬乎。今雖欲自雕瑑,曼辭以自解,無益,於俗不信,只取辱耳。要之死日,然後是非乃定。書不能盡意,故略陳固陋。

2015年3月21日 星期六

摧殘。空言。不如見之於行事之深切著明。託之空言


 2012.6.18 立讀林義老師《春秋公羊傳倫理思維與特質》(2003)的結語
 (此書的日文參考資料,真令人開眼界。)

空言 
1. 謂不切實際的話。 《呂氏春秋·知度》:“至治之世,其民不好空言虛辭,不好淫學流説。” 晉盧諶《覽古》詩:“ 秦人來求市,厥價徒空言。 ” 魯迅《花邊文學·安貧樂道法》:“事實是毫無情面的東西,它能將空言打得粉碎。”2. 謂只起褒貶作用而不見用於當世的言論主張。 《史記·太史公自序》:“子曰:'我欲載之空言,不如見之於行事之深切著明也。'” 司馬貞索隱:“空言,謂褒貶是非也。空立此文,而亂臣賊子懼也。” 唐韓愈《與孟尚書書》:“ 孟子雖賢聖,不得位,空言無施,雖切何補。” 明梅之熉《<古今譚概>敘》:“士君子得志則見諸行事,不得志則託諸空言。”



成語 託之空言  發音 tuō zhī kōng yán  解釋 指寄託所懷於文詞議論。

出處漢·趙岐《〈孟子〉題辭》:“仲尼有云:'我欲託之空言,不如載之行事之深切著明也。'”按《史記·太史公自序》作“載之空言”。司馬貞索隱:“案:孔子之言見《春秋緯》,太史公引之以成說也。空言謂褒貶是非也。”


示例漢·趙岐《〈孟子〉題辭》:“仲尼有云:'我欲託之空言,不如載之行事之深切著明也。'”按《史記·太史公自序》作“載之空言”。司馬貞索隱:“案:孔子之言見《春秋緯》,太史公引之以成說也。空言謂褒貶是非也。”  用法:作謂語、賓語;用於處事司馬遷《史記·太史公自述》中說,余聞董生曰:“……子曰:'我欲載之空言,不如見之於行事之深切著明也。'”董生即西漢大儒董仲舒,他所著的《春秋繁露·俞序第十七》中有這樣一句話:孔子曰:“吾因其行事,而加乎王心焉,以為見之空言,不如行事博深切明。”

太史公自序 -


太史公曰:“先人有言:'自周公卒五百歲而有孔子。孔子卒後至於今五百歲,有能紹明世,正《易傳》,繼《春秋》,本《詩》 、《書》、《禮》、《樂》之際。'意在斯乎!意在斯乎!小子何敢讓焉。”上大夫壺遂曰:“昔孔子何為而作《春秋》哉?”太史公曰:“余聞董生曰:'周道衰廢,孔子為魯司寇,諸侯害之,大夫壅之。孔子知言之不用,道之不行也,是非二百四十二年之中,以為天下儀表,貶天子,退諸侯,討大夫,以達王事而已矣。'子曰:'我欲載之空言,不如見之於行事之深切著明也。'夫《春秋》,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紀,別嫌疑,明是非,定猶豫,善善惡惡,賢賢賤不肖,存亡國,繼絕世,補敝起廢,王道之大者也。《易》著天地陰陽四時五行,故長於變;《禮》經紀人倫,故長於行;《書》記先王之事,故長於政;《詩》記山川谿谷禽獸草木牝牡雌雄,故長於風;《樂》樂所以立,故長於和;《春秋》辯是非,故長於治人。是故《禮》以節人,《樂》以發和,《書》以道事,《詩》以達意,《易》以道化,《春秋》以道義。撥亂世反之正,莫近於《春秋》。《春秋》文成數万,其指數千。萬物之散聚皆在《春秋》。《春秋》之中,弒君三十六,亡國五十二,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勝數。察其所以,皆失其本已。”“故《易》曰'失之豪厘,差以千里。'故曰'臣弒君,子弒父,非一旦一夕之故也,其漸久矣'。故有國者不可以不知《春秋》,前有讒而弗見,後有賊而不知。為人臣者不可以不知《春秋》,守經事而不知其宜,遭變事而不知其權。為人君父而不通於《春秋》之義者,必蒙首惡之名。為人臣子而不通於《春秋》之義者,必陷篡弒之誅,死罪之名。其實皆以為善,為之不知其義,被之空言而不敢辭。夫不通禮義之旨,至於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夫君不君則犯,臣不臣則誅,父不父則無道,子不子則不孝。此四行者,天下之大過也。以天下之大過予之,則受而弗敢辭。故《春秋》者,禮義之大宗也。夫禮禁未然之前,法施已然之後;法之所為用者易見,而禮之所為禁者難知。”壺遂曰:“孔子之時,上無明君,下不得任用,故作《春秋》,垂空文以斷禮義,當一王之法。今夫子上遇明天子,下得守職,萬事既具,咸各序其宜,夫子所論,欲以何明?”太史公曰:“唯唯,否否,不然。余聞之先人曰:'伏羲至純厚,作《易》、《八卦》。堯、舜之盛,《尚書》載之,禮樂作焉。湯、武之隆,詩人歌之。《春秋》採善貶惡,推三代之德,褒周室,非獨刺譏而已也。'漢興以來,至明天子,獲符瑞,封禪,改正朔,易服色,受命於穆清,澤流罔極,海外殊俗,重譯款塞,請來獻見者,不可勝道。臣下百官力誦聖德,猶不能宣盡其意。且士賢能而不用,有國者之恥;主上明聖而德不布聞,有司之過也。且余嘗掌其官,廢明聖盛德不載,滅功臣世家賢大夫之業不述,墮先人所言,罪莫大焉。餘所謂述故事,整齊其世傳,非所謂作也,而君比之於《春秋》,謬矣。”  於是論次其文。七年而太史公遭李陵之禍,幽於縲紲。乃喟然而歎曰:“是餘之罪也夫!是餘之罪也夫!身毀不用矣。”退而深惟曰:“夫《詩》、《書》隱約者,欲遂其誌之思也。昔西伯拘羑里,演《周易》;孔子戹陳、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而論兵法;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詩》三百篇,大抵賢聖發憤之所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鬱結,不得通其道也,故述往事,思來者。”於是卒述陶唐以來,至於麟止,自黃帝始。譯文或註釋:太史公說:“先人有過這樣的話:'從周公死後五百年而誕生了孔子,孔子死後至今也有五百年了,有誰能繼承聖明時代的事業而訂正《易傳》,續寫《春秋》,探求《詩》,《書》、《禮》、《樂》之間的淵源呢?'他的意思是完成這一事業當在此時嗎?當在此時嗎?我怎麼敢推辭呢。”上大夫壺遂說:“當初孔子為什麼寫《春秋》呢?”太史公說:“我聽董仲舒先生說:'周朝的政治衰落廢弛,孔子做魯國的司寇,諸侯陷害他,大夫們掩蔽他的賢能。孔子知道他的話不被人採納,政治主張無法推行,便通過褒貶二百四十二年之間的大事,作為天下人行動的標準,譏評天子,斥責諸侯,聲討大夫,以此來通達和闡明王道罷了。”孔子說:'我想與其將我的褒貶態度作為空話而記載下來,不如表現在具體事件中更為深刻切理,鮮明曉暢。 '《春秋》,上則闡明三王的道理,下則分辨人世各種事體的準則。辨別疑惑難明的事物,弄清是非的界限,確定猶豫不決的問題,表揚良善,批評邪惡,尊重賢才,鄙薄不肖,恢復已經滅亡的國家,延續已經斷絕的世系,補救弊端,振興荒廢的事業,這些都是王道中的重要內容。 《易》是顯示天地、陰陽、四時、五行的,所以長於變化;《禮》是調整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的,所以長於引導人們的行為;《書》是記載先王事蹟的,所以長於指導政事;《詩》記述山川、豁谷、禽獸、草木、牝牡、雌雄,所以長於教化;《樂》是音樂的依據,所以長於調和人們性情;《春秋》明辯是非,所以長於治理百姓。因此,《禮》用來節制人們言行,《樂》用來激發和樂的情感,《書》是用來指導政事,《詩》用來表達情意,《易》用來說明變化,《春秋》用來解釋義理。撥正亂世,使它歸於正軌,沒有比《春秋》更為切近了。 《春秋》的文字有幾萬,所要說明的意旨有幾千條,萬物的分離與聚合,都在《春秋》裡面。 《春秋》之中,記載臣下殺死君主的有三十六起,國家被消滅的有五十二個,諸侯四出奔逃而不能保住自己封國的不計其數。考察他們之所以這樣的原委,都是因為丟掉了根本啊。 “所以《易》說'失之毫釐,差以千里'。因此說,'臣子殺國君,兒子殺父親,不是一朝一夕的緣故,它的由來是很久遠的了。'所以,享有國土的君王不能不懂得《春秋》,否則,前有讒臣卻不見,後有國賊而不知。作人臣的不能不懂得《春秋》,否則,做了正當的事卻不知道是否合適,遇到變故又不懂得變通。作國君或作父親的如果不通曉《春秋》的要義,一定會蒙受首惡的名聲;作臣予或作兒子的如果不通曉《春秋》的要義,一定會陷入到篡位、弒父的法網中而落得該死的罪名。他們的本心都還以為是在按規矩辦好事的,只是做了以後並不懂得其中真正的義理,受到憑空加給的流言蜚語而不敢辯駁。不通曉禮義的要旨,就會出現做國君的不像個國君,當臣子的不像個臣子,作父親的不像個父親,為兒子的不像個兒子。做閏君的不像國君,就會被侵犯;當臣子的不像個臣子,就會獲罪被殺;作父親的不像個父親,就沒有道德倫理;為兒於的不像個兒子,就會不孝。這四種行為,是天下最大的過失啊。以天下最大的過失加在他們身上,當然只好接受而不敢抗辭。所以,《春秋》這部書,是關於禮義的根本法則!禮,在壞事發生前就加以禁止,法,在壞事發生後才加以施行;法的作用是比較容​​易看見的,而禮對人們的約束作用卻難於被人們所理解。”壺遂說:“孔子那個時候,上沒有聖明的君主,下不被信用,所以寫作《春秋》,留傳空文來評斷禮義,當作帝王的大法。現在,先生您上逢聖明天子,下有官守職位,萬事都已具備,各自按著適當的程序進行,先生,您所論述的,是為了說明什麼道理呢?”太史公說:“哦,哦,不,不,不是這樣。我從先父那兒聽說過:'伏羲氏是最為純樸厚道的,作了《易》的八卦。堯、舜二帝的盛德,《尚書》記載下來,禮、樂也就興起了。湯、武時代的興隆,詩人歌頌它。《春秋》表彰善事,貶斥邪惡,推崇三代的德政,褒揚周王朝,並不只是諷刺譏笑而已。'漢朝建立以來,到了當今聖明天子在位,得到了上天的祥瑞,到泰山舉行過封禪大典,更改了正朔曆法,變換了車馬服色,承受天命,德澤無窮無盡,海外不同風俗的國家,經過重複翻譯,叩開關門請求貢獻物品和朝見的,說也說不完。臣下百官極力稱誦聖主的明德,仍然不能盡情表達自己的心情。況且,士人中的賢能者不被信用,那是國君的恥辱,人主明聖,但德行得不到宣揚,這是官吏們的過失啊。而且,我曾經職掌太史令之官,如果廢棄英明、聖智、盛德而不予記載,磨滅功臣、貴族、賢大夫的業績而不予敘述,丟棄先父所告誡的話,這樣,罪過就更大了。我所說的記述過去的事情,只是整理、統一他們的世系傳記,並不是所謂創作,而您將這件事同孔子作《春秋》相比,未免言之差矣!”  於是我評論編次了這些文章。經過了七年,我因李陵事件而蒙受禍患,被拘禁在監牢之中。於是喟然長嘆道:“這是我的罪過啊!這是我的罪過啊!身體遭到摧殘,再沒有什麼用處了!”我又轉而深思:《詩》、《書》辭意隱曲,文字簡約,是想表達作者內心的思考的。從前西伯被拘禁在羑里,於是演繹了《周易》;孔子被困於陳、蔡,於是寫作了《春秋》;屈原被放逐,著述了《離騷》;左丘眼睛失明,才寫了《國語》;孫臏被剔去膝蓋骨,就研究兵法;呂不韋被放逐到蜀地,世上流傳他的《呂氏春秋》;韓非被關在秦國的牢裡,著述《說難》、《孤憤》 ;《詩》三百篇,大都是賢人聖人感情憤發而寫作的。這說明,那些人都是感情有所鬱積,不能實現自己的主張,所以追記往事,思念未來。於是我從黃帝開始直到漢武帝獵獲白麟的時候為止,敘述了陶唐以來的史事。


摧殘 cuīcán
[wreck;devastate]使受嚴重損失;殘害
百般摧殘
--------------------------

毀損,使殘敗。漢張衡《西京賦》:“梗林為之靡拉,樸叢為之摧殘。”唐寒山《詩》之一九一:“昨見河邊樹,摧殘不可論。”明唐順之《公移》:“據該道報稱:劉莊一場,將次成巢,賊雖摧殘已甚,而蹢躅可虞。”清汪懋麟《春夜雨中即事》詩之一:“絃管聲中夜漏遲,滿天風雨不曾知。梨花一樹摧殘了,可惜將開未放時。”沈從文《會明》:“一切的風雨寒暑,不能摧殘它。”

2015年3月17日 星期二

賊,恢恢,杖頭,天網恢恢


新文物 New acquisitions: 日本布袋/杖頭戲偶 Japanese glove/rod puppets





1945年2月,也是在美国,王徵和胡适之间发生过一次小争论。当时,抗战胜利前夕,王徵即将回国,胡适写信告诫他:大乱之后,应该多注重与民休息,不要 太沉迷于大规模的建设计划。信奉政治无为主义的胡适指出:“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后人多注重“不漏”两个字,而忘了“恢恢”和“疏”。疏是不细密,恢恢 是大而宽,这样老百姓才能充分发展自身的能力,从各方面谋生存,谋发展。胡适还以自己家乡安徽绩溪在太平天国乱后的恢复为例,认为老百姓有自我恢复的能 力。真正让人担心的则是“天网”太密。

 71.   部首 貝 部首外筆畫 6 總筆畫 13
 注音一式  ㄗㄜˊ
 漢語拼音  z  注音二式  tz 
毀壞。說文解字:「,敗也。」左傳˙文公十八年:「毀則為,掩為藏。」杜預˙注:「毀則,壞法也。」淮南子˙主術:「若欲飾之,乃是之。」
傷害、殺害。如:「害」、「戕」。論語˙先進:「子路使子羔為費宰,子曰:『夫人之子。』」
ㄗㄟˊ zi(09487)
竊盜財物的人。如:「山」、「竊」、「盜」。
泛指使壞作亂的人。如:「賣國」、「亂臣子」。文選˙諸葛亮˙出師表:「願陛下託臣以討興復之效,不效則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靈。」
奸詐、狡猾、不正派的。如:「眼」、「腦」。史記˙卷一二八˙褚少孫補龜策傳:「寒暑不和,氣相奸。」

 1. 杖頭
 注音一式 ㄓㄤˋ ㄊㄡˊ
 漢語拼音 zh n  t u 注音二式 j ng t u
枴杖的頂端。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任誕:「阮宣子常步行,以百錢掛杖頭,至酒店,便獨酣暢。」明˙沈受生˙三元記˙第十四齣:「萍水他鄉,情投意濃,杖頭不惜錢空,休將酒數問石崇。」
杖頭錢的簡稱。見「杖頭錢」條。二刻拍案驚奇˙卷三十三:「先生且留此酒肴自用,明日再攜杖頭,來邀先生郊外一樂可也。」


 恢恢
注音一式 ㄏㄨㄟ ㄏㄨㄟ
漢語拼音 hu  hu 注音二式 hu i hu
寬闊廣大的樣子。老子˙第七十三章:「天網恢恢,疏而不失。」文選˙陸機˙漢高祖功臣頌:「恢恢廣野,誕節令圖。」


天網恢恢

上天的法網雖寬大稀疏,但絕不會縱容作惡的壞人。語出老子˙第七十三章:「天網恢恢,疏而不失。」後以比喻犯法者難逃國法制裁。明˙無名氏˙尋親記˙第三十三齣:「此人如果太奸豪,天網恢恢豈可逃。」兒女英雄傳˙第十八回:「母親、父親,你二位老人家,可曾聽見那紀賊父子,竟被朝廷正法了?可見天網恢恢,疏而不漏。」亦作「天道恢恢」。


Rendered into Japanese as "tenmou kaikai so ni shite morasazu," it means that even though the "net" of heaven may be coarse, it invariably catches every evil deed.

てんもう ―まう 0 【天網】


天が張りめぐらした網。悪事に対して天道の厳正なことを網にたとえた語。
――恢恢(かいかい)(そ)にして漏(も)らさず
〔老子「天網恢恢、疎而不失」〕天網は目があらいようだが、悪人を漏らさず捕らえる。天道は厳正で悪事をはたらいた者には必ずその報いがある。


2015年3月15日 星期日

繮/韁,紲,紖,利索,縲紲,名韁利索,名韁利鎖

英語課:母語都還沒有講利索,講什麼英語!廢除!
   部首 糸 部首外筆畫 5 總筆畫 11
 注音一式 ㄒ|ㄝˋ
 漢語拼音 xi  注音二式 shi 
拘繫用的繩索。韓非子˙說疑:「或在山林藪澤巖穴之間,或在囹圄纏索之中。」漢書˙卷六十二˙司馬遷傳:「十年而遭李陵之禍,幽於纍。」
拘繫、捆綁、拘繫。漢書˙卷九十九˙王莽傳下:「是猶韓盧而責之獲也。」文選˙張衡˙東京賦:「掃項軍於垓下,子嬰於軹塗。」

 1.   部首 糸 部首外筆畫 4 總筆畫 10
 注音一式 ㄓㄣˋ
 漢語拼音 zh n 注音二式 j n
穿繫牛鼻的繩子。禮記˙少儀:「牛則執,馬則執靮。」鄭玄˙注:「,所以繫制之者。」
查詢的結果如下:找不到符合的詞彙!
 繮繩 vs 韁繩  我查了( 辭海),原來兩者通用:馬紲也--{說文}稱:牛曰紖、犬曰紲、馬曰繮。 ……(辭海)矛盾,或者「馬紲」也是通稱了;它在「紲」無引此{ 說文}…..


. 縲
 注音一式 ㄌㄟˊ ㄒ|ㄝˋ
 漢語拼音 l i xi  注音二式 l i shi 
古代用以捆綁犯人的黑色大繩索。後比喻監獄。史記˙卷一三○˙太史公自序:「七年,而太史公遭李陵之禍,幽於縲。」亦作「縲絏」。

利索
流利

比喻名和利像韁繩,會把人束縛住。鏡花緣˙第四十回:「到了次日,並不約我,卻一人獨往。豈非看破紅塵,頓開名韁利索麼?」亦作「名韁利鎖」。

*****

Dear HC,
此詞的起源比你所引的早得多,初期佛教文獻都是[名韁利鎖],
幾乎沒有作[利索]的:
《禪宗雜毒海》卷8:「名韁利鎖莫能牽」(CBETA, X65, no. 1278, p. 96, c9 // Z 2:19, p. 95, d14 // R114, p. 190, b14)這是南宋初年大慧宗杲的書。
《五燈全書(卷34-120)》卷59:「名韁利鎖莫能牽」(CBETA, X82, no. 1571, p. 241, c1-2 // Z 2B:14, p. 136, c4-5 // R141, p. 272, a4-5)南宋晚年
《般若心經解義》卷1:「利鎻名繮」(CBETA, X26, no. 570, p. 944, a21 // Z 1:92, p. 492, b2 // R92, p. 983, b2)這是咸豐七年的序。
《徑中徑又徑》卷1:「然插足世網之中。名韁利鎖」(CBETA, X62, no. 1185, p. 374, a9-10 // Z 2:14, p. 418, a9-10 // R109, p. 835, a9-10)清康熙年間
《清珠集》卷1:「名韁利鎻之牽人無已」(CBETA, X62, no. 1192, p. 486, c13 // Z 2:15, p. 17, b7 // R110, p. 33, b7)清同治年間
《慈悲道場水懺法隨聞錄》卷1:「名韁利鏁既纏」(CBETA, X74, no. 1495, p. 662, c20 // Z 2B:2, p. 146, d3 // R129, p. 292, b3)清初
Ken S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