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30日 星期三

翫、忨、愒、尒,忨(翫)愒


【愒】心-09-12
音讀

(一)ㄑ|ˋ (二)ㄎㄞˋ
釋義
(一)ㄑ|ˋ
休息。同「憩」。詩經.大雅.民勞:「民亦勞止,汔可小愒。」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假譎:「有一客姥,居店賣食。帝過愒之。」
(二)ㄎㄞˋ
貪。爾雅.釋言:「愒,貪也。」左傳.昭公元年:「翫歲而愒日。」杜預.注:「翫、愒,皆貪也。」

【翫】羽-09-15
音讀

ㄨㄢˋ
釋義
安於習慣而鬆懈、輕忽。左傳.僖公五年:「晉不可啟,寇不可翫。」晉書.卷三十.刑法志:「習翫所見而忽異聞,或未能咸服。」
 戲弄。通「玩」。左傳.昭公二十年:「水懦弱,民狎而翫之,則多死焉。」荀子.禮論:「則翫,翫則厭,厭則忘。」
 觀賞。通「玩」。文選.張衡.東京賦:「是以西匠營宮,目翫阿房。」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辨騷:「可謂鑒而弗精,翫而未覈者也。」
 研習。通「玩」。文選.嵇康.琴賦.序:「余少好音聲,長而翫之。」後漢書.卷十八.臧宮傳.論曰:「斯誠雄心尚武之幾,先志翫兵之日。」


【尒】小-02-05
音讀

ㄦˇ
釋義
詞之必然也。語助詞。說文解字:「尒,䢛之必然也。」
同爾。玉篇.八部:「尒,亦作爾。」
」之異體。

【忨】心-04-07
音讀

ㄨㄢˋ
釋義
貪愛、偷安。玉篇.心部:「忨,貪也,愛也。」國語.晉語八:「今忨日而噐歲,怠偷甚矣。」

2016年11月29日 星期二

您,怹,對治,究竟

『「政改是惟一議題」乃學聯對話條件之一,可現時只糾纏於作為手段的政改,未見有所突破,而對政改所望能對治之社會問題卻鮮有提及,視之為離題。可歸根究底,今日困局乃因政府對社會問題視而不見,所以我們才需要真普選,期待打造一個有承擔的政府。』

86歲阿公(左二)的阿公,在新北投開設『沂水園』的關係,認識許多日本人,
的老相本裡有很多日本軍人的写真(右.北投神社鳥居)。
圖:學聯 我們應怎看待政府與學聯的首輪對話呢?...
INMEDIAHK.NET



《坐禪三昧經》說五門對治法,我們用作禪法的綱要:
  (1)多淫欲人,不淨法門治。
  (2)恚人,慈心法門治。
  (3)多愚癡人,思惟觀因緣法門治。
  (4)多思覺人,念息法門治。
  (5)多等分人,念佛法門治。
此人憂憒,心自懷懅。 

  對治

1.相匹敵。 《漢書·韓安國傳》“公等足與治乎” 唐顏師古注:“治謂當敵也,今人猶云對治。”
2.原為佛教語。謂斷煩惱。湯用彤《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第二分第六章:“邪僻之對治在乎守意。意者,心之動而未形者也。意正則神明。神明則無不照、無不能而成佛矣。”
3.引申為對付。宋范成大《夏日田園雜興》詩之十二:“蜩螗千萬沸斜陽,蛙黽無邊聒夜長。不把痴聾相對治,夢魂爭得到藜牀?”
4.指對應,對照。明袁宗道《論隱者異趣》:“古人云:若取自己自心為究竟,必有他物他人為對治。”

梵語pratipaks!a。原意為否定、遮遣。於佛教中,則指以道斷除煩惱等。其中,'道'為'能對治','煩惱'等為'所對治'。據俱舍論卷二十一載,欲斷除'修所斷'之煩惱,有四種對治之道,可順次配於加行道、無間道、解脫道與勝進道等四道。

佛學大詞典——對治
【對治】
梵語pratipaks!a。原意為否定、遮遣。於佛教中,則指以道斷除煩惱等。其中,'道'為'能對治','煩惱'等為'所對治'。據俱舍論卷二十一載,欲斷除'修所斷'之煩惱,有四種對治之道,可順次配於加行道、無間道、解脫道與勝進道等四道。即:
(一)厭患對治,又作厭壞對治,首先深厭欲界生死之苦與煩惱惑業之集。
(二)斷對治,其次觀苦、集、滅、道四諦之理以斷除煩惱。
(三)持對治,再次保持擇滅(以真智之揀擇力來斷滅煩惱)之得,令其不失。
(四)遠分對治,再觀四諦之理,以更遠離前所斷之煩惱。

大智度論卷一所載四悉檀之第三對治悉檀,詳述以不淨觀對治貪欲,以思惟慈心對治嗔恚,以因緣觀對治愚癡之法。十地經論卷四舉出三種遠離十惡之法,其第二種稱為'對治離',即以慈心、布施等善法對治殺、盜等惡法。又摩訶止觀卷五上所說十乘觀法中,其第七種為'對治助開'之法,乃以助道對治障道。此外,有關各種對治之先後次第、能斷之道與所斷之惑兩者間之相應關係等,諸經論所說略有出入,大小乘亦各有異說,然大抵不外以'以無漏智對治煩惱'為其要義。[大毘婆沙論卷一八一、辯中邊論卷中辯修對治品、大乘起信論、大乘莊嚴經論卷四、十地經論卷一、法華經玄義卷一下] (參閱'四種對治'1819)


究竟
1.窮盡。史記 ·三王世家》:“夫賢主所作,固非淺聞者所能知,非博聞彊記君子者所不能究竟其意。”漢馬融《廣成頌》:“上下究竟,山谷蕭條,原野嵺愀,上無飛鳥,下無走獸。” 魏書 ·儒林傳·劉獻之》:“獻之善《春秋》《毛詩》,每講《左氏》,盡《隱公八年》便止,雲義例已了,不復須解。由是弟子不能究竟其説。”
2.結束;完畢。三國志 ·吳志·魯肅傳》:“語未究竟,坐有一人曰:'夫土地者,惟德所在耳,何常之有!'”南朝陳徐陵《雙林寺傅大士碑》:“洗浴究竟,扶坐著衣。”
3.結局;結果。元李壽卿《度柳翠》第三折:“師父,我柳翠將來的究竟,可是如何?”清黃宗羲《<明名臣言行錄>序》:“破城陷邑,智窮不能自免,則以亡鹵降人為究竟。”清蒲松齡聊齋誌異 ·馬介甫》:“此事餘不知其究竟,後數行,乃畢公權撰成之。”郭沫若《文藝論集·論中德文化書》:“孔子的人生哲學正是以個人為本位,它的究竟是望人人成為俯仰無愧的聖賢。”
4.佛教語。猶言至極,即佛典裡所指最高境界。《大智度論》卷七二:“究竟者,所謂諸法實相。”唐王維《西方變畫贊》序:“究竟達於無生,因地從於有相。”明李贄《六度解》:“此六度也,總以解脫為究竟,然必須持戒、忍辱以入禪定,而後解脫可得。”
5.畢竟;到底。宋蘇軾《觀妙堂記》:“欲求多分可以説者,如虛空花,究竟非實。” 《古今小說·遊酆都胡母迪吟詩》:“檜索筆署名,手顫不止,落墨污壞了奏牘。立刻教重換來,又復污壞,究竟寫不得一字。”清李漁《奈何天·崖略》:“紅顏薄命有成律,不怕閨人生四翼。饒伊百計奈何天,究竟奈何天不得。”曹禺《雷雨》第二幕:“這些年我也學乖了,我只想看看他,他究竟是我生的孩子。”
6.推求;追究。《高子遺書·會語四》:“人要於身心不自在處,究竟一箇著落,所謂困心衡慮也。” 兒女英雄傳第二六回:“我兩個連忙就朝著那盞燈磕了頭,算領了父母之命。究竟起來,他的父親--我的公公,還在山陽縣縣監裡,他的母親--我的婆婆,還在淮安城飯店裡呢!”
7.深入研究;通曉。明陶宗儀《輟耕錄·狷潔》:“﹝鄭所南先生﹞晚年究竟性命之學,以壽終。”清黃宗羲《<趙漁玉詩鈔>序》:“少年向予欲學詩古文者,每阻之曰:'究竟時文,而後可從事於此也。'”
8.猶多少。周立波《暴風驟雨》第一部十八:“老孫頭說著,把手裡的貂皮遞給蕭隊長看:'這有啥好?我看和狗皮貓皮差不究竟。'”
9.猶打算。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 ·如是我聞三》:“汝居此樓,作何究竟?”

字號
B01086
正字
【怹】心-05-09
音讀

ㄊㄢ
釋義
棊第三人稱的尊稱。如:「新年裡,祝福母親怹老人家,福
 體康泰,萬事如意。」

「漢檢 漢字博物館‧圖書館」(京都),490個義工合力編著粵語辭典



嗒糖、蛋散、頂硬上......這些粵語是什麼意思?香港一群市民正在編著一本粵語辭典,計畫花20年,保存原汁原味的地道粵語。
THEINITIUM.COM
【一起合編一本屬於 #香港人 的 #粵語辭典 吧!】http://bit.ly/2gEmlDx
12年前,#劉擇明 萌生了編撰一本粵英辭典的想法,碰巧他修讀的香港大學,也打算編著一本粵英辭典,供學習粵語的外國人士使用,但最後「半爛尾」收場。
這團火原來沒有熄滅!兩年前他開始召集一群熱心義工一起編撰一本粵語辭典。一起幫手的人多達 490 個,大家都肯付出自己的時間、心機去參與。
就算不是專家,也沒關係!「建立完整的粵語辭典必須依靠很多不同行業和生活習慣的人,因每個人有自己的局限,知道一些獨有的用語。」
家父曾經問他,「沒錢的事情做來幹甚麼?」但劉擇明說,相信積少成多,希望鼓勵到別人,「只要擔起一部分的工作,已經可以貢獻很多。」... http://bit.ly/2gEmlDx
【專訪歐陽偉豪:用粗口和幽默捍衛廣東話】http://bit.ly/2aKmjcF
~~~~~
京都的新觀光據點,可以來走走喔。
京都新景觀:「漢字博物館」開館|http://www.nippon.com/hk/views/b05601/


京都新景觀:「漢字博物館」開館
2016年6月29日,日本首家漢字博物館在京都市正式開館了。博物館主推體驗型展覽,讓人能在快樂中學習漢字歷史。
NIPPON.COM


漢字博物館(正式名稱為「漢檢 漢字博物館‧圖書館」),新建於京都市東山區祇園某國中舊址上,離京都八坂神社很近。博物館運營方公益財團法人日本漢字能力檢定協會,以「打造面向世界廣泛宣傳日本漢字文化的設施」為目標,預期每年來館參觀人數達20萬以上。目標人群主要為小學生、國中生及其家人。不過,學習日語的外國人也能樂在其中。


位於博物館中央的「五萬漢字塔」


下一頁 從甲骨到打字機:了解漢字的歷史及其用法的發展變化

從甲骨到打字機:了解漢字的歷史及其用法的發展變化

走進博物館,首先吸引眼球的是「五萬漢字塔」,高達7.8m的大柱子上密密麻麻寫滿了漢字。諸橋轍次(1883~1982年)編纂的世界最大規模漢字辭典《大漢和辭典》收錄的所有漢字,在「五萬漢字塔」上都有。從小學到高中必須學習掌握的漢字用大字號書寫,並根據重要程度用不同顏色來區分。
仰視漢字塔,你可能會為世界上居然有那麼多漢字而感到茫然。可反過來,你也可以藉此明白你並沒有必要記住這好幾萬個漢字,心裏多少會輕鬆一些。多如繁星的漢字中,在現實生活中所需的只是其中一小部分而已。
博物館1樓以「漢字歷史畫卷」為主題,介紹作為日本獨特文字發展變化至今的漢字的歷史。一般認為古代中國的甲骨文字是漢字的起源,甲骨文刻在龜甲等材料上,與占卜有密切關係。在展廳的一角,遊客可以觸摸巨大的龜甲模型,通過影像效果來體驗甲骨文的形成由來。
漢字是公元5世紀時從中國傳到日本的,並作為日語(的一部分)獨立發展起來。展覽中有很多珍貴資料吸引人們的眼球,比如據說是8世紀時中國某12歲孩童書寫的「論語」摹本和漢詩的塗畫等。
在博物館1樓,還有以「漢字書寫材料和工具的發展變化」為主題的展覽,可以看到古代木簡及20世紀漢字打字機的實物或複製品。人們推測,在中國,人們在甲骨上刻寫文字之前,更原始的文字應該是用樹枝在沙子或地面上書寫的。為此,館內也設置了一角,供人們體驗當時的情景。
博物館2樓的展覽中,參觀者可以邊玩邊學習漢字的結構和特徵。比如,在擺放了一個壽司店常用的「魚字旁漢字集」巨大茶杯的的區域,可以通過以迴轉壽司店為舞臺的電動遊戲挑戰難題。也可在觸控螢幕上玩四字成語遊戲,另外還有講解日本自造漢字「國字」和僅在部分地區使用的「方言漢字」的展區。

「漢字」傳播世界

日本漢字能力檢定協會,是一個開展漢字普及啟蒙活動的團體,比如舉辦「漢字檢定(漢檢)」考試,每年底選定公布最能體現這一年社會特點的「今年的漢字」等。雖然沒有正式的統計,但據說近年來參加漢檢考試的外國人人數在逐漸增多。
據該協會開發策劃部的林田壽子說,她看到過好幾個實例,有些原本生長在美英等與漢字沒有半點關係的國家的外國人在漢檢中取得了優秀成績。林田說,「他們為了高效記住漢字,要經歷兩個階段」。
首先掌握基本漢字的「意思」,其次記住該漢字的音讀和訓讀等「念法」,從而增加詞彙量。比如,「犬」這個漢字,首先記住它的意思是「dog」,然後如果理解了這個漢字有「inu」和「ken」兩種念法,那麼要記住有關狗的詞語(比如「番犬」等)就比較容易了。

打造外國遊客也能盡興遊玩的設施

博物館內展覽的說明文字,目前只有日語。但為了打造讓學習日語的外國人也能盡興遊玩的環境,博物館正在策劃加入對英文、中文和韓文的支持,並正在探討通過智慧手機App顯示展覽說明文字的方式,爭取在2017年夏之前完成相關系統。

2016年11月28日 星期一

習,教習,進修,修學 ,勾稽、比對,貫串,學而優則創



韓國政府叫停修學旅行
 “歲月號”客輪事故發生後,韓國教育部週一宣佈,禁止各學校再舉辦修學旅行,這一禁令至少會持續至今年6月。

 

臺大跨領域論壇專題演講:學而優則創


主講人:張忠謀董事長

梅雨連日不止,臺北氣候正處在悶熱潮濕的季節,傍晚時分急促地來了一陣及
時雨,時大時小,博雅教學館風雨同舟,並沒有影響由政治系、經濟系、土木
系、工業工程所等四個系所共同舉辦的「臺大跨領域論壇專題演講」,政治
系、經濟系、土木系、工業工程所等四系所滿座的師生們懷著滿腔的熱情期待
主講人台積電張忠謀董事長的到來。

演講準時開始,雖然大家對張董事長並不陌生,李校長還是十分鄭重的介紹張
董事長。一開場張董事長就先從「學而優則仕」這句老話談起,他指出這是兩
千多年以來中國農業社會以及科舉制度下的傳統觀念,時至今日仍深深影響臺
灣社會。張董事長說,隨著科學及時代的進步,每個人除了接受學校的正規教
育外,更必須要培養終生學習的習慣,同時順應時勢不斷創新,創造正向效
益,往「學而優則創」邁進。

所謂的「學」並不只是一般的正規教育。張董事長對「學」的定義是另有所指
的。他認為學校教育應該要能達成四大目標:第一、培養虛心的態度;第二、
養成有系統、有計畫、有紀律的終生學習習慣 ;第三、培養邏輯思考的能力;
第四、在大學時能學得一計之長,用以謀生。

國人一般認為大學畢業就是學習結束,其實是錯誤的認知,事實上大學畢業典
禮在美國被稱為Commencement,也就是開始之意。大學畢業象徵學校教育的結
束,但也代表終生學習的開始,每個人依其人生階段的不同需要,訂定不同的
學習目標與學習計畫,然後有紀律地逐步完成。

張董事長自己的終身學習,可以分成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自24歲的第一份工
作─半導體工程師開始到34歲擔任德州儀器部門總經理之前。因為在MIT就讀機
械系與機械所,所學與半導體無關,畢業時連電晶體(Transistor)都沒聽過。
但憑藉著優異的基本數理能力以及自我學習,進行有計畫的自修經典教科書
《半導體中的電子和電洞》,每天晚上有紀律地看書2~3小時,遇到問題就請教
資深同事。後來更積極參加學術會議以謀取新知,並進一步爭取機會發表論
文,提升自己的學術地位。回顧那段自己進修學習,虛心請益受教的日子,讓
張董事長覺得對自己日後的事業智識著實有很大的幫助。

第二階段是從取得Stanford大學的博士學位回到德州儀器擔任部門總經理開
始,由於要負責產品、行銷、人事、會計等工作,還要管理約3000人的部門,
因應這樣職涯的改變,開始鑽研業務行銷與經營管理,一方面藉由積極的拜訪
客戶,從實戰經驗中學習;另一方面則研讀經營管理的書籍,鑽研管理與策
略。

54歲以後到臺灣創辦台積電,人生的轉折也成為第三個學習階段。由於在美國
長住了30年,甚少使用中文,因此來臺後開始重拾中文,每天都要閱讀多份國
內報紙,以充分了解臺灣的政經情勢,而在經營管理之外,也努力閱讀中文書
籍、雜誌甚至是當代文學與古典文學名著,包括三國演義、紅樓夢等書,都是
放在床頭時常閱讀的書籍。

張董事長對「創」的解釋也十分有創意,他說「創」是創新、創業、創造,更
重要的是要將其轉化為正向效益,無論是經濟的效益,或是政治、社會的各種
效益皆可。

創新不分大小,只要能做出改變極為創新。在韋伯字典中,「innovate」的意
思是「make changes」,不僅要真的動手去做,而且還要「do something in
a new way」,而知識經濟的報酬是留給有能力將創新轉為正向效益的人,如
Bill Gates與Steve Jobs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他們能把創新轉成極大的經濟效
益。

其實創新並不一定全都能創造正面效益,能創造正向效益的創新才是真正成功
的創新,例如幾年前的金融風暴也算得是金融界的一種創新,但這是一種負面
的創新。

分別談過了「學」與「創」之後,張董事長繼續說明這兩者之間的關聯,
「學」要有正面之效應才能用之為「創」。他舉「洞察力」金字塔四階段為
例,先有data(資料),再將data整理為information(資訊),然後徹底內化
整理成為個人的knowledge(知識),而insight(洞察力)則是在足夠的知識
基礎上,經過苦思而得。若能合縱連橫不同的洞察力金字塔並加以融會貫通,
就會產生「聯想」的能力,並且造就許多創新的可能。

張董事長同時表示,以價格作為競爭之手段不是一個好的策略,或想要將
production efficient來當做競爭力的主軸,也並不是一個高級的策略。事實
上,好的策略必須要有創新才能可長可久。

最後,張董事長再三強調高學歷並不代表高創業力,而大學畢業才是終身學習
的開始,並以此來勉勵「臺大人」要朝「學而優則創」的方向努力。

演講結束後的「問與答」時間,現場的老師與同學們提出了許多問題,張董事
長分別答覆如下:

問:台積電在吸收一流人才上有何創新做法?
答:我們與臺灣的一流大學如臺大、清大、交大建立產學合作關係,贊助他們
的研究專案,目的就是近水樓臺先得「才」。

問:張董事長自己如何堅持終生學習的熱忱?
答:我出生於1930年代,那是一個「大時代」,當時的青年對國家懷抱建國使
命感,對個人則自我期許要做出一番成就,「I want to accomplish
something. I want to accomplish more.」這樣的心情化為我終生學習的動
力。2009年親上前線重任台積電CEO,也是懷著這樣的心情,希望台積電更成
功,能成就一番更大的事業。

問:鴻海集團董事長郭台銘說臺灣的苦日子即將來臨,您有何看法?
答:不只臺灣,全世界的經濟都不會太好,但我對未來的態度是「Things are
not good, but life goes on. 」儘管世事無法盡如人意,但日子仍要好好過
下去。

問:如何看臺灣與大陸在全球供應鏈中的地位?
答:目前在全球供應鏈中,臺灣與大陸負責製造,而美國則扮演創新者及終端
行銷者(innovator & marketer)的角色,在可見的未來這樣的分工型態並不
會改變,但因彼此的依賴度日益升高,使臺灣與大陸擁有較多的談判籌碼,利
潤不再集中於美國,雙方的合作關係將漸趨平等。

問:臺灣「綠海」產業策略為何?製造業外移的解決之道為何?
答:無論是「紅海」、「藍海」還是「綠海」,都只不過是一些時髦的語彙。
我心目中的策略是用來打造企業成功的要素,而非國家的產業政策。也許在
1960、1970年代,對一些國家如日本和臺灣來說,由國家來訂定產業政策有其
必要,但在目前的時空背景下已經失去意義。

此外,我國的製造業外移已是一個既成事實,唯一的解決之道是產業升級,而
產業升級與否,取決人才的升級。然而按照目前的國內現狀,教育並未成為帶
動人才升級的利器,這是社會、學校、家長、學生都要一起承擔的責任,因為
人才不足已經限制了我們的創新、產業升級以及國家競爭力,其後果不容小
覷。

後記
披著一頭代表智慧、聰睿的銀髮,張董事長得到「臺大人」的尊敬與歡迎。出
現在臺大博雅教學館,講臺上的張董事長和平常出現在媒體螢幕一般,絲毫沒
有一些大企業家的架勢氣派。他說起話來,溫吞有禮、和藹感人,不用擺出威
嚴的神情,卻又有自動引人注目的力量,似乎有用之不盡的終身動力,源源不
斷堅定地流注,給「學而優則創」做了最貼切的現身說明,非常富有親和力與
說服力。

雖然張董事長在54歲才來臺服務,把台積電經營管理得頭頭是道、有聲有色,
非但是國內最佳企業之一,在國際上也是赫赫有名的領先群倫,深深受到國內
外各方人士的讚佩和敬重。這場十分難得的演講對「臺大人」而言,其實是身
教比言教要更能受益得多。

(文:黃家健)


(100學年度第二學期政治系、經濟系、土木系、工業工程所聯合主辦臺大跨領域論壇專題演講)

主持人:李嗣涔校長
時間:101年5月30日晚七時~九時
  地點:博雅教學館101教室、102教室
 
 
領頭字
解形
《說文》:“刃鄄谬,傷也。刃,一。創,或刀,倉聲。”
注音
釋義
(一)chuang1《廣韻》初良切,平陽初。陽部。 (1) 創傷。《正字通‧刀部》:“《說文》:刃鄄谬,重文作創。徐(鍇)曰:‘此正刀創字’,言刃所傷也。”《荀子‧禮論》:“創巨者其日久,痛甚者其瘉遲。” 楊倞注:“創,傷也。”《戰國策‧燕策三》:“秦王復擊(荊)軻,被八創。”《續資治通鑑‧宋真宗咸平三年》:“(蕭)柳中流矢,裹創而戰,皆披靡。” (2)損傷;傷害。《釋名‧釋疾病》:“創,戕也,戕毀體使傷也。”《韓非子‧大體》:“萬民不失命於寇戎,雄駿不創壽於旗幢。”《漢書‧薛宣傳》:“宣 子況為右曹侍郎,數聞其語,賕客楊明,欲令創(申)咸面目,使不居位。”顏師古注:“創,謂傷之也。”清高層雲《韶陽道中》:“翠壁千篙攢,歲久石受 創。”
(3)斬;劈。唐段成式《酉陽雜俎續集‧支諾
上》:“其半,有薪者創成一蹬,深六七寸餘。”清魏源《海國圖志序》:“勾稽貫串,創榛闢莽,前驅先路。”《紅旗渠頌‧石匠之歌》:“什麼樣的硬石他都能創下來。”
(4)通“瘡”。皮膚或黏膜上的潰爛處。《正字通‧刀部》:“創,又瘍也。通作瘡。”《禮記‧雜記下》:“身有瘍則浴,首有創則沐。”《論衡‧幸偶》: “氣結閼積,聚為镝钬雍;潰為疽創,流血出膿。”宋曾慥《類說》卷二十九引《靈性集》:“姚康成夜宿廢宅,遇見三人入廊房內賦詩……一人細長,面多創 孔。”
(二)chuang4《廣韻》初亮切,去漾初。陽部。 (1) 始造;首創。《廣雅‧釋詁一》:“創,始也。”《正字通‧刀部》:“創,創業。《說文》本作刱,今作創。”《周禮‧考工記‧總目》:“知者創物,巧者述 之。”鄭玄注:“謂始闓端造器物。”《漢書‧傳下》:“禮儀是創。”顏師古注:“創,始造之也。”曹禺《北京人》第三幕:“這次在外面一定要創一番 事業。” (2)撰寫;創作。《論語‧憲問》:“為命,裨諶草創之。”朱熹注:“謂造為草蒿鄄木也。”宋孫光憲《北夢瑣言》卷一:“子可為我草表,能立就﹖或歸以創之﹖”《聊齋志異‧張鴻漸》:“張服其言,悔之,乃婉謝諸生,但為創詞而去。”
(3)懲戒;懲治。《集韻‧漾韻》:“創,懲也。”《書‧益稷》:“予創若時。”孔傳:“創,懲也。”孔穎達疏:“懲丹朱之惡。”《晏子春秋‧內篇問下二 十六》:“身無所咎,行無所創,可謂榮矣。”《農政全書‧荒政‧備荒考中》:“不于此輩創一警百,而懲噎廢食,亦復何官不可廢,何事不可已耶﹖”
(三)qiang1 《集韻》千羊切,平陽清。陽部。通“瑲”。《集韻‧陽韻》:“瑲,玉聲。或作創。”《詩‧小雅‧采芑》“有瑲珩”唐陸德明釋文本作“創”,云:“本又作瑲,亦作鎗。”
 
 
習齋

領頭字
解形
《說文》:“習,數飛也。人岙人羽,人岙人白。”按:徐鍇繫傳作“人岙人羽,白聲。”郭沫若《卜辭通纂考釋》:“此字(甲文)分明人岙人羽,人岙人日,蓋謂禽鳥於晴日學飛。許之誤在言岙為日為白,而云白聲。”
注音
釋義
(一)xi2《廣韻》似入切,入緝邪。緝部。(1)鳥類頻頻試飛。《說文‧習部》:“習,數飛也。”《六書故‧動物三》:“習,鳥肄飛也。引之,凡數數扇闔者,皆謂之習。”《禮記‧月令》:“鷹乃學習,腐草為螢。”《文選‧張華〈鷦鷯賦〉》:“飛不飄颺,翔不翕習。”李周翰注:“翕習,急疾貌。言遊集不過蒿草,飛翔不高不疾也。”晉左思《詠史》之八:“習習籠中鳥,舉翮觸四隅。”(2)學習。《禮記‧學記》:“五年視博習親師,七年視論學取友。”孔穎達疏:“博習,謂廣博學習也。”《呂氏春秋‧聽言》:“造父始習於大豆,逢熷㶑虫門始習於甘蠅。”高誘注:“習,學也。”《鹽鐵論‧利議》:“朕嘉宇內之士,故詳延四方豪俊文學博習之士。”
(3)復習;溫習。《論語‧學而》:“學而時習之。”皇侃義疏:“習是修故之稱也。言人不學則已,既學必因仍而修習,日夜無替也。”《呂氏春秋‧審己》:“關尹子曰:‘未可。’(子列子)退而習之三年,又請。”
(4)積;重灐又熷𣏴熷且。《易‧坎》:“習坎,入于坎。”王弼注:“習謂便習之。”孔穎達疏:“習有二義。一者,習,重也。謂上下俱坎,是重疊有險;一者,人之行險,先須使習其事乃可得通,故云習也。”李鼎祚集解引虞翻曰:“習,積也。”
(5)瞭解;熟悉。《國語‧周語上》:“是皆習民數者也。”《戰國策‧秦策五》:“嘗無師傅所教學,不習於誦。”高誘注:“習,曉。”《管子‧正世》:“聖人者,明於治亂之道,習於人事之終始者也。”《尹文子‧大道上》:“老農,長商,習工,舊仕,莫不存焉。”引申為熟手。《韓非子‧解老》:“使失路者而肯聽習問知,即不成迷也。”
(6)習慣;習染。《商君書‧慎法》:“見訾言無損,習相憎,不相害也。”《論衡‧本性》:“習善而為善,習惡而為惡也。”《抱朴子‧外篇‧行品》:“習強梁而專己,距忠告而不納者,刺人也。”
(7)狎;親近;親信。《韓非子‧孤憤》:“凡當塗者之於人主也,希不信愛也,又且習故。”《呂氏春秋‧任數》:“習者曰。”高誘注,“習,近。”《漢書‧五行志中之下》:“親近習,長同類。”顏師古注:“習,狎也。”《後漢書‧孝質帝紀》:“匪砥匪革,終淪嬖習。”
(8)教;訓練。《吳子‧治兵》:“習其馳逐,閑其進止,人馬相親,然後可使。”《銀雀山漢墓竹簡‧孫臏兵法‧五度九奪》:“習弗如,毋當其所長。”《大戴禮記‧子張問入官》:“不習,則民不可使也。”漢賈誼《治安策》:“非所以習天下也,非尊尊貴貴之化也。”
(9)作為。《易‧坤》:“直方大,不習無不利。”王弼注:“任其自然而物自生,不假修營而功自成,故不習焉而無不利也。”
(10)調節。《大戴禮記‧子張問入官》無:“既知其以生有習,然后民特從命也。”盧辯注:“生,謂性也;習,調節也。”
(11)副詞。表示頻度,相當於“常常”、“經常”。《漢書‧董仲舒傳》:“習聞其號,未燭厥理。”《後漢書‧黃瓊傳》:“初,瓊隨父在臺閣,習見故事。”唐柳宗元《三戒‧臨江之麋》:“自是日抱就犬,習示之,使勿動。”
(12)通“襲”。相因;重復。《書‧大禹謨》:“龜筮協從,卜不習吉。”孔傳:“習,因也。”孔穎達疏:“《表記》云:‘卜筮不相襲。’鄭云:‘襲,因也。’然則習與襲同。重衣謂之襲。習是後因前……。卜法,不得因吉無所復枚卜也。”《左傳‧襄公十三年》:“先王卜征五年,而歲習其祥,祥習則行。”杜預注:“五年五卜皆同吉,乃巡狩。”孔穎達疏:“歲因其善,謂去年吉,今年又吉也。”
(13)姓。《廣韻‧緝韻》:“習,姓。出襄陽。晉有習鑿齒。”《華陽國志‧南中志》:“習朱提孟琰及獲為官屬。習官至領軍,琰輔漢將軍,獲御史中丞。”

4.   部首 羽 部首外筆畫 5 總筆畫 11
注音一式 ㄒ|ˊ
漢語拼音 x 注音二式 sh

鳥類頻頻拍動翅膀試飛。說文解字:「,數飛也。」元˙戴侗˙六書故˙卷十九˙動物:「,鳥肄飛也。……引之則凡數數扇闔者,皆謂之。」

實地反覆演練、鑽研。如:「溫」、「研」。論語˙學而:「學而時之,不亦說乎?」

熟悉,通曉。戰國策˙秦策五:「嘗無師傅所教學,不於誦。」管子˙正世:「明於治亂之道,於人事之終始者也。」

反覆拍動翅膀的動作。禮記˙月令:「鷹乃學,腐草為螢。」

積久養成的慣性行為。如:「舊」、「惡」、「積難改」。論語˙陽貨:「性相近也,相遠也。」

親信、親狎的人。禮記˙月令:「雖有貴戚近,毋有不禁。」後漢書˙卷六˙孝順帝等紀˙贊曰:「匪砥匪革,終淪嬖。」

姓。如明代有經。


時常、常常。漢書˙卷五十六˙董仲舒傳:「聞其號,未燭厥理。」後漢書˙卷六十一˙黃瓊傳:「瓊隨父在臺閣,見故事。」



這種稱法在1930年代還是這樣說 因此應該了解"老師"或"教師"等說法 什麼時候引進的


在林益世索賄案部分,林益世被收押至今,每次被特偵組提訊時,仍堅稱當初向陳啟祥索賄只是詐欺,不涉及貪污,也不願透露共犯結構,似想將犯行災害控管在最低限度,讓辦案人員碰到不小瓶頸,因此檢方決定另起爐灶,將辦案戰線擴大,拉長到中鋼集團,希望有所突破。
至於陳啟祥父子前天應訊內容,檢方昨天重新檢視卷證資料,並與林益世的供詞勾稽比對,發現其中疑點重重,特別針對中鋼廢料從公開招標、公開議價到與個別業者議約,其間是否有黨政高層介入,並「參與分配」業者供料,將成為下波偵辦重點。

 勾稽
 
1. 猶考核。《通典·職官六》:“ 有御史主簿…… 大唐 置一員,掌府事,勾稽省事。”《舊五代史·唐書·李敬義傳》:“為臣之節如斯,貽厥之謀何在!須加懲責,以肅朝倫,九寺勾稽,尚謂寬典,可責授衛尉寺主簿。”

2. 查考核算。 趙孟頫 《題耕織圖奉懿旨撰》詩之九:“勾稽數多寡,必假布數清。”《明史·秦紘傳》:“總鎮府故有賞功所,歲儲金錢數萬,費出無經,宜從都禦史勾稽。” 方苞 《禮部尚書陳公神道碑》:“公性沉靜,其治事,勾稽文簿,終日不倦。”
 3. 稅務稽徵機關運用相關資料比對、驗算,以發掘逃漏稅捐所採用的一種技術。

 比對

比較核對。如:「兩相比對,便可看出真假來。」
既然。金瓶梅˙第十一回:「比對我當初擺死親夫,你就不消叫漢子娶我來家,省的我把攔著他,撐了你的窩兒。」
 
比並,相當。《說郛》卷八五引 宋 張商英 《護法論》吳王 孫權 問尚書令 闞澤 曰:孔丘 、 老子 得與佛比對否?’”
比較對照,核對。 清 盧文弨 《<示兒編>跋》十數年前, 鮑君 以文屬予校訂……遂發憤而取家所有四部書,有可疑者,一一比對,具有證佐,乃敢為之乙改塗注。清 黃六鴻 《福惠全書·刑名·驗各種死傷》﹝繩帛﹞或尚留原弔處者,須比對縊痕是否同異。

貫串

連接相通。如:「這部著作以一個主題思想貫串各章節。」
對學問做整體的了解與貫通。清˙江藩˙漢學師承記˙卷四˙朱笥河先生:「讀書破萬卷,訓詁、輿地及陰陽五行之學,靡不貫串。」


1. 從頭到尾穿過一個或一系列事物。 前蜀 貫休 《上馮使君水晶數珠》詩:“泠泠瀑滴清,貫串有規程。” 李漁 《閒情偶寄·演習·授曲》:“欲唱好曲者,必先求明師講明曲義。師或不解,不妨轉詢文人,得其義而後唱,唱時以精神貫串其中。” 洪深 《戲劇導演的初步知識》下篇五:“務使全劇貫串統一,不給人以破碎零亂的印象。”

2. 融會貫通。 陳鵠 《耆舊續聞》卷一:“有問 劉元城 先生,吾猶及史之闕文也,有馬者,借人乘之,今亡矣夫。先儒説此多矣,但難得經旨貫串。”《醒世恒言·徐老僕義憤成家》:“自幼聰明好學,該博三教九流,貫串諸子百家。”



教育部國語辭典

教習

注音一式ㄐ|ㄠˋ ㄒ|ˊ
注音二式jiu sh
相似詞
相反詞
解釋教導講習。北史˙卷七十六˙樊子蓋傳:今以二孫委公與衛文昇耳。宜選貞良宿德方幅者教習之。
舊時指教師、老師。紅樓夢˙第十七、十八回:原來賈薔已從姑蘇採買了十二個女孩子,並聘了教習,以及行頭等事來了。文明小史˙第十七回:他說如今有片學堂裡,已經請了他做教習

2016年11月24日 星期四

毳,燼, 潯,延陰,擲組

猗歟靜眾,來隔天潯。遺珪擲組,燼指求心。柔管代毳,掏土延陰。

認同其思想觀點的同志,自然會接續起未燼的火把

60.   部首 糸 部首外筆畫 5 總筆畫 11
注音一式 ㄗㄨˇ
漢語拼音 z 注音二式 tz

古時用來繫印信等物的絲帶。說文解字:「,綬屬。」史記˙卷八十七˙李斯傳:「子嬰與妻子自係其頸以。」唐˙陳鴻˙長恨傳:「倉皇展轉,竟就死于尺之下。」

借指官印或官職。宋˙蘇軾˙景純見和復次韻贈之詩二首之一:「解歸來道益光,坐看百物自炎涼。」

量詞。計算成套的物品或人事編制的單位。如:「一茶具」、「這項遊戲分兩進行。」

機關社團中因一定目的和需要合成的單位。如:「宣傳」、「廣告」、「迅雷小」。

事物性質相同或相近而分的類別。如:「自然」、「社會」、「理工」。


構成、織。如:「閣」、「團」。


2.   部首 阜 部首外筆畫 8 總筆畫 11
注音一式  |ㄣ
漢語拼音  注音二式 

山的北面或水的南面。說文解字:「,水之南﹑山之北也。」如:「山」、「淮」。三國˙魏˙曹丕˙善哉行四首之四:「朝遊高臺觀,夕宴華池。」

陽光照不到的地方。如:「樹」。文選˙枚乘˙上書諫吳王:「不如就而止,影滅跡絕。」宋˙周邦彥˙蘭陵王˙柳直詞:「柳直,煙裡絲絲弄碧。」

泛指背面。如:「碑」。南朝梁˙丘遲˙為范雲謝示毛龜啟:「翱翔卷耳之,浮遊蓮葉之上。」宋˙蘇軾˙四菩薩閣記:「長安有故藏經龕,唐明皇帝所建,其門四達,八版,皆吳道子畫。陽為菩薩,為天王。凡十有六軀。」

日影。常用指時間。如:「惜」、「寸金難買寸光」。晉書˙卷六十六˙陶侃傳:「大禹聖者,乃惜寸,至於眾人,當惜分,豈可逸遊荒醉。」

月亮。如:「太」。漢˙桓寬˙鹽鐵論˙非鞅:「故利於彼者,必耗於此,猶陽之不並曜,晝夜之有長短也。」

人的生殖器官。如:「外」、「部」。

古人用指對立事物中的一方。與「陽」相對。如天、男為陽,地、女為

姓。如隋代有世師。

昏暗的。與「晴」相對。如:「天」、「雨」。

祕密的、不光明的。如:「計」、「謀」。韓非子˙孤憤:「智術之士,明察聽用,且燭重人之情。」

險詐、狡猾。如:「險狠毒」、「狠可怕」。

帶負電的。與「正」、「陽」相對。如:「離子」、「電」。

雌的、女性的、柔性的。如:「性」、「柔」。

有關死人或鬼魂的。如:「間」、「曹地府」。文選˙木華˙海賦:「陽冰不治,火潛然。」紅樓夢˙第十五回:「你是素日知道我的,從來不信什麼是司地獄報應的。」


暗地的、偷偷的。戰國策˙秦策二:「張儀反秦,使人使齊,齊、秦之交合。」三國志˙卷七˙魏書˙呂布傳:「(卓)嘗小失意,拔手戟擲布。布拳捷避之,為卓顧謝,卓意亦解。由是怨卓。」
|ㄣˋ yn(11119)
ㄢ an(10419)



3.   部首 水 部首外筆畫 12 總筆畫 15
注音一式 ㄒㄩㄣˊ
漢語拼音 x 注音二式 shi

水邊。淮南子˙原道:「游於江海裔,馳要褭,建翠蓋。」唐˙杜甫˙風疾舟中伏枕書懷三十六韻奉呈湖南親友詩:「城府開青旭,松筠起碧。」

江西省九江縣的別稱。如:「南鐵路」。



6.   部首 火 部首外筆畫 14 總筆畫 18
注音一式 ㄐ|ㄣˋ
漢語拼音 j 注音二式 j

物體燃燒後剩餘的東西。如:「餘」。文選˙曹冏˙六代論:「宗廟焚為灰,宮室變為秦藪。」宋˙陸游˙秋夜詩:「倦叟投床早,昏燈落頻。」

遺民。左傳˙襄公四年:「靡自有鬲氏,收二國之,以滅浞而立少康。」杜預˙注:「,遺民。」


燒毀。抱朴子˙內篇˙道意:「大火既過,時餘不草木。」宋˙蘇軾˙玉堂硯銘:「南山之松,為煤無餘。」


   部首 毛 部首外筆畫 8 總筆畫 12
注音一式 ㄘㄨㄟˋ
漢語拼音 cu 注音二式 tsu


鳥獸的細毛。說文解字:「,獸細毛也。」唐˙杜甫˙陪李金吾花下飲詩:「見輕吹鳥,隨意數花鬚。」唐˙白居易˙青氈帳二十韻:「合聚千羊,施張百子弮。」

脆弱﹑不堅韌。通「脆」。荀子˙議兵:「是事小敵,則偷可用也。」

食物酥鬆。通「脆」。漢書˙卷七十四˙丙吉傳:「不得令晨夜去皇孫敖盪,數奏甘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