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有外國織縫師二人來。其術太奇,傳道其工所織布帛,質文其美,世不見其儔。而昏愚者、邪惡者及不忠其職者視之,質文皆不見。事聞於國侯。侯曰:「速命織吾衣。」二師承命,先請精絹絲與純黃金甚多。新設織場,造二座大機,日坐其中而織之。
質文論 作者:李華 唐 |
|
天地之道易簡,易則易知,簡則易從。先王質文相變,以濟天下。易知易從,莫尚乎質,質弊則佐之以文,文弊則複之以質。不待其極而變之,故上無暴,下無從亂。《記》曰:「國奢則示之以儉,國儉則示之以禮。」
素交
真樸持久的老朋友。唐˙杜甫˙過故斛斯校書莊詩二首之二:「素交零落盡,白首淚雙垂。」
羅素(Bertrand Arthur William Russell)
懷素(725年-785年) 唐書法家。字藏真,長沙人(另一說零陵人),俗姓錢。精勤學書,以善狂草出名。
相傳禿筆成冢,並廣植芭蕉,以蕉葉代紙練字,所以把他居住的地方叫「綠天庵」。他好飲酒,興到運筆,如驟雨旋風,飛動圓轉,雖多變化,而法度具備。晚年趨於平淡。
前人評其狂草繼承張旭,而有所發展,謂「以狂繼顛」,並稱「顛張醉素」,對後世影響很大。
懷素成名於他三十歲後早期,當他來到長安之後。他的作品得到當時的詩人的讚賞,包括同樣好杯中物的李白。
主要作品有《自敘帖》、《苦筍帖》、《食魚帖》、《聖母帖》、《論書帖》、《大草千文》、《小草千文》等。
相傳懷素年青時由於家貧,以練習書法的紙也沒有,所以種了芭蕉萬多株,並用蕉葉來練習書法[1]。
[編輯] 參考及注釋
****
一般都將毛筆分成羊毫、狼毫及兼毫,都是使用動物的毛所製成的。大陸北京雲居寺十九日宣布,開發出以竹和其他植物纖維製成的雲居禪筆(素筆),擬贈送給包括台灣在內的全世界佛教寺院結緣,希望以素筆取代動物毛筆。
雲居禪筆的發明人是雲居寺的監院果堅法師,其家鄉安徽涇縣是製造宣紙、徽墨、出產文房四寶的地方。果堅法師表示,毛筆與佛教關係密切,包括抄寫佛經、畫佛教畫等,但傳統毛筆以獸毛製成,某種意義違背佛教「不殺生」理念,這一直困擾著他,希望能有一款素筆來取代傳統毛筆。
於是,果堅法師與安徽省一家毛筆公司多次聯繫,並邀大陸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製筆大師佘征軍參與研製,選用竹、棕等植物,經現代高科技加工成植物纖 維,結合傳統宣筆製作技藝,經過反覆試驗,研製出一種全新概念的植物纖維毛筆頭,既符合佛教文化的內涵,又具有傳統毛筆尖、圓、齊、鍵的四德要求。
「素筆」研製成功後,果堅法師向佛教人士、書法家廣泛推介使用,一致受到好評。果堅法師認為,這枝素筆能打破兩千年以來傳統,畫家用這枝素筆為佛像開光、 畫佛教的作品,就很清淨。他表示,由於雲居寺最出名的房山石經刻了一千零三十九年,師父傳徒弟代代刻下去,身為雲居寺的監院法師,他發願要把這枝素筆送到 全世界的佛教寺院,同時希望對動物保護產生良好的帶頭作用。
受邀出席雲居禪筆贈筆儀式的北京市佛教協會祕書長劉燕梅說,雲居禪筆將首先向北京市、天津市佛教寺院結緣,也有意願透過北京市佛教協會,向全世界佛教寺廟結緣,也包括台灣的寺廟,並計畫透過中國佛協贈送雲居禪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