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5日 星期四

澤,畢,折,泉,柄用,政遠,惟為國保愛,倚需柄用,以澤天下步

 二十幾年前,王大空先生建議,立法院的"群賢(畢至)樓"之"賢"字,可採浮動制, 依立委會期後的自己良心,給賢、或閒、或嫌。王先生飛離我們之後, 我們還可用"銜" (命投票)來稱其為"群銜樓"。


政遠 惟為國保愛 倚需柄用 以澤天下 (朱熹?)朱子晚年全論 p. 32



蘇軾《志林》說:
……塗巷中小兒薄劣,其家所厭苦,輒與錢,令聚坐聽說古話。至說三國事,聞劉玄德敗,頻蹙眉有出涕者;聞曹操敗,即喜,唱快。以是知君子小人之,百世不折。



領頭字
解形
《說文》:“畢,田罔也。从黹3伛,象畢形微也。或曰锺聲。”段玉裁據《韻會》改作“田网也。从田、从黹4伛、象形。或曰田聲。”並注:“畢與黹5伛同,故取黹6伛象形。各本作‘象畢形微也’,有誤,今正。”“各本田誤锺。”
注音
釋義
(一)bi4《廣韻》卑吉切,入質幫。質部。 (1) 古時田獵用的一種長柄網。《說文‧黹7伛部》:“畢,田罔也。”段玉裁注:“謂田獵之网也。”《禮記‧月令》:“是月也……田獵罝罘、羅罔、畢、翳、餧獸 之藥,毋出九門。”鄭玄注:“小而柄長謂之畢。”《漢書‧揚雄傳上》:“其餘荷垂天之畢,張竟黹木予木土伛之罘,糜日月之朱竿,曳彗星之飛旗。”顏師古 注:“畢,田網也。”宋陸游《聞雁》:“不知重雲外,何處避畢弋。”明湯顯祖《南柯記‧侍獵》:“雷砲霜刀,風矰雨畢,周圓而陣於七十二鑽之上。” (2)用網捕取禽獸。《玉篇‧黹8伛部》:“畢,掩兔也。”《詩‧小雅‧鴛鴦》:“鴛鴦于飛,畢之羅之。”毛傳:“於其飛乃畢掩而羅之。”《風俗通‧正失》:“馳射狐兔,畢雉刺彘。”《新唐書‧魏徵傳》:“在貞觀初,高居深拱,無田獵畢弋之好。”
(3)星名。二十八宿之一,西方白虎七宿的第五宿,有星八顆。以其形狀像畢網得名。《爾雅‧釋天》:“濁謂之畢。”郭璞注:“掩兔之畢,或呼為濁,因星形 以名。”《字彙‧田部》:“畢,宿名,畢八星,二星直上如柄,六星曲為兩行。張其口。”《詩‧小雅‧漸漸之石》:“月離于畢,俾滂沱矣。”朱熹注:“畢, 星名。”宋王禹偁《重修北嶽廟碑奉來钫力撰并序》:“天官畫野,勢當昴、畢之星;易象流形,名繫雷、風之兆。”《三國演義》第四十九回:“西方七面白旗, 按奎、婁、胃、昴、畢、觜、參,踞白虎之威。”
(4)古代寫字的竹簡。《爾雅‧釋器》:“簡謂之畢。”郭璞注:“今簡札也。”邢昺疏:“簡,竹簡也。古未有紙,載文於簡,謂之簡札,一名畢。”郝懿行義 疏:“《釋文》:‘畢,李本作篳。’按:畢用竹,故李巡从竹。”《禮記‧學記》:“今之教者,呻其佔畢,多其訊。”鄭玄注:“簡謂之畢。”
(5)古代喪祭時通貫牲體所用的木叉。《集韻‧質韻》:“畢,貫牲體木。”《儀禮‧特牲饋食禮》:“宗人執畢先入。”鄭玄注:“畢,狀如叉,蓋為其似畢星 取名焉。”又《大射》:“司馬正東面以弓為畢。”賈公彥疏:“畢,所以教助執事者,以畢是助載鼎實之物。故司馬執弓為畢以指授,若《周禮》執殳以為鞭。” 《禮記‧雜記上》:“畢用桑,長三尺,刊其柄與末。”鄭玄注:“畢,所以助主人載者。”孔穎達疏:“主人舉肉之時則以畢助主人。舉肉用桑者,亦喪祭故 也。”
(6)水旁厂钫圭岸。《爾雅‧釋丘》:“畢,堂墻。”王引之述聞:“今案,畢堂牆之堂,當讀為陂唐之唐。唐,隄也。牆謂隄內一面障水者。以其在水之旁,故 謂之牆,又謂之畢。”“畢之言蔽障,蔽水使不外出也。《說文》曰:“牆垣蔽也。唐牆蔽水,故謂之畢。”一說山形四方高且兩邊有厂钫圭岸者也叫畢。清俞樾 《君鄄羊經平議‧爾雅》:“凡山形四方而高者曰堂,堂之兩邊復有厂钫圭岸曰墻亦謂之畢。”
(7)繅絲車下的繩索。《方言》卷九:“車下鐵,陳、宋、淮、楚之間謂之畢。”戴震疏證:“此言繀車之索。各本金钫失訛作鐵,非也。《玉篇》云:‘紩,索也。古作金钫失。’”
(8)完畢;終了。《廣雅‧釋詁三》:“畢,竟也。”《集韻‧質韻》:“畢,終也。”《書‧大誥》:“天亦惟用勤毖我民,若有疾,予曷敢不于前寧人攸受休 畢。”孔穎達疏:“畢,終也。”《宋史‧李綱傳》:“綱治守戰之具,不數日而畢。”魯迅《墳‧文化偏至論》:“變革既畢,其力乃張。”
(9)副詞。盡;皆。《爾雅‧釋詁下》:“畢,盡也。”楊樹達《詞詮》卷一:“畢,表數副詞,皆也。”《書‧泰誓中》:“惟戊午,王次于河朔,群后以 師畢會。”孔傳:“諸侯盡會次也。”《禮記‧月令》:“是月也,耕者少舍,乃脩闔扇,寢廟畢備。”鄭玄注:“畢,猶皆也。”晉王羲之《蘭亭集序》:“群賢畢至,少長咸集。”方志敏《可愛的中國》:“你定可以聽到從裏面傳出來在包探捕頭拳打腳踢毒刑畢用之下的同胞們一聲聲呼痛的哀音,這是他們利 用治外法權來懲治反抗他們的志士!”
(10)敏捷;靈活。《墨子‧非樂上》:“老與遲者,耳目不聰明,股肱不畢強。”孫詒讓閒詁:“畢,疾也。”《淮南子‧覽冥》:“心怡氣和,體便輕畢。”高誘注:“畢,疾也。”《漢書‧旦鄄黽錯傳》:“趨利弗及,避難不畢。”
(11)同“彃”。以弓射物。《玉篇‧黹9伛部》:“畢,弋也。”《字彙補‧田部》:“畢,與彃同。”
(12)同“縪”。縫著。《字彙補‧田部》:“畢,與縪同。”《儀禮‧喪服》:“冠六升外畢。”鄭玄注:“外畢者,冠前後屈,而出縫於武也。”
(13)同“韋钫畢”。古代祭服和朝服的蔽膝。《篇海類編‧地理類‧田部》:“畢,同韋钫畢。”《荀子‧正論》:“治古無肉刑,而有象形。墨黥;慅嬰;共,艾畢;菲,對〔糸钫封〕屨。殺,赭衣而不純。”楊倞注:“畢,與韋钫畢同,紱也,所以蔽前。”
(14)周代姬姓諸侯國名。故地在今陝西省西安市西北面。《集韻‧質韻》:“畢,國名。”《左傳‧僖公二十四年》:“管、蔡、郕、霍、魯、衛、毛、聃、 郜、雍、曹、滕、畢、原、酆、郇,文之昭也。”杜預注:“十六國皆文王子也。”楊伯峻注:“畢,銅器有伯嬰父赘钫尊鬲,銘云‘伯嬰父作畢姬赘钫尊鬲’,則 畢為姬姓無疑。地在今陝西省西安市與咸陽市西北,綿鳔二、三百里,橫跨渭水南北。”
(15)古地名。有二,一指原姬姓周故址,一指渭北畢陌。故址均在今陝西省西安市西北。清顧炎武《日知錄》卷二十二:“畢有二,在渭南者,名畢郢,文、 武、周公之墓在焉……畢公高之封亦在渭南。”《尚書今古文注疏‧泰誓》:“太子發上祭于畢,下至于盟津之上。”孫星衍疏引馬融曰:“畢,文王墓地名也。” 《漢書‧劉向傳》:“文、武、周公葬於畢。”顏師古注:“畢陌在長安西北四十里也。”
(16)姓。《廣韻‧質韻》:“畢,姓。出泰山。本畢公高之後。晉有畢卓。”《通志‧氏族略二》:“畢氏,周文王第十五子畢公高始封於此,其子萬事晉乃封於魏。居於畢者,以畢為氏……又有出連氏改為畢氏,虜姓也。”


˙          
 65.   部首 水 部首外筆畫 13 總筆畫 16
 注音一式 ㄗㄜˊ
 漢語拼音 z   注音二式 tz 

水流匯聚的地方。如:「沼」、「深山大」。書經˙禹貢:「九州刊旅,九川滌源,九既陂,四海會同。」北周˙庾信˙傷心賦:「至如三虎二龍,三珠兩鳳,並有山之靈,各入熊羆三夢。」

使髮膚光潤的油脂。韓非子˙顯學:「故善毛嗇﹑西施之美,無益吾面,用脂粉黛,則倍其初。」

恩惠。如:「恩」、「德」。書經˙多士:「殷王亦罔敢失帝,罔不配天其。」莊子˙大宗師:「及萬世而不為仁。」

遺留下來的痕跡。宋˙陸游˙曝舊畫詩:「百年手存無幾,蟲蠹塵侵祇涕橫。」

內衣。即汗衫。通「襗」。詩經˙秦風˙無衣:「豈曰無衣?與子同。」

含鹽質而不能耕種的土地。見「鹵」條。

姓。如明代有義。

滋潤。唐˙皮日休˙霍山賦:「若雨用淫,岳能霽之;若歲用旱,岳能之。」

摩擦。禮記˙曲禮上:「共食不飽,共飯不手。」鄭玄˙注:「為汗手不絜也。謂捼莎也。」


光滑、光潤。如:「滑」。左傳˙襄公二十八年:「車甚,人必瘁。」
領頭字
解形
《說文》:“澤,光潤也。水,睪聲。”
注音
釋義
(一)ze2《廣韻》場伯切,入陌澄。鐸部。 (1) 光亮,潤澤。《說文‧水部》:“澤,光潤也。”《周禮‧考工記‧弓人》:“瘠牛之角無澤。”鄭玄注:“少潤氣。”賈公彥疏:“云瘠者,惟瘦瘠,非病,角則無潤澤也。”《楚辭‧離騷》:“芳與澤其雜糅兮,惟昭質其猶未虧。”王逸注:“澤質之潤也。”宋王安石《祭韓欽聖學士文》:“嗟為君兮邦之特,目揚秀兮顏髮澤。” (2)滋潤。《莊子‧逍遙遊》:“時雨降矣,而猶浸灌,其於澤也,不亦勞乎!”唐皮日休《霍山賦》:“若雨用淫,岳能霽之;若歲用旱,岳能澤之。”宋王安石《太古》:“仁義不足澤其性,禮樂不足錮其情。”
(3)雨露;土壤中的水分。《管子‧治國》:“耕耨者有時,而澤不必足,則民倍貸以取庸矣。”《漢書‧揚雄傳上》:“雲霏霏而來迎兮,澤滲灕而下 降。”顏師古注:“澤,雨露也。”《齊民要術‧耕田》:“凡耕之本,在於趣時,和土,務糞澤,早鋤早穫。”《天工開物‧乃粒‧水利》:“天澤不降,則人力挽水以濟。”
(4)水聚匯處。也指水草叢雜之地。《釋名‧釋地》:“下而有水曰澤。”《風俗通‧山澤》:“水草交庴,名之為澤。”《廣雅‧釋地》:“澤,池也。” 《書‧禹貢》:“九川滌源,九澤既陂。”孔傳:“九川之澤已陂障無決溢矣。”《詩‧小雅‧鴻鴈》:“鴻鴈于飛,集于中澤。”毛傳:“中澤,澤中也。”北周 庾信《傷心賦》:“至如三虎二龍,三珠兩鳳,並有山澤之靈,各入熊羆之夢。”《水滸全傳》第五十七回:“孫、吳兵法,
利于山林沮澤。”
(5)津液、唾液或汗水。《篇海類編‧地理類‧水部》:“澤,液也。”《素問‧疏五過論》:“嘗富大傷,斬筋絕脈,身體復行,令澤不息。”王冰注:“身體 雖已復舊而行,且令津液不為滋息也。何者﹖精氣耗減也。澤者,液也。”《禮記‧玉藻》:“父沒而不能讀父之書,手澤存焉爾。母沒而杯圈不能飲焉,口澤之氣存焉爾。”葉聖陶《小銅匠》:“誰知他學銅匠倒有點近情!今天到這裏來作工,幾扇門窗上就留
他的手澤了。”
(6)潤頭髮和皮膚的油脂。《韓非子‧顯學》:“故善毛嗇、西施之美,無益吾面,用脂澤粉黛,則倍其初。”北周庾信《鏡賦》:“脂和甲煎,澤漬香蘭。”郭沫若《王昭君》第二幕:“你這臉上還有她的餘惠留著呢,你讓我來分你一些香澤吧!”
(7)恩澤;恩惠。《篇海類編‧地理類‧水部》:“澤,恩澤也。”《書‧多士》:“殷王亦罔敢失帝,罔不配天其澤。”唐柳宗元《答元饒州論政理書》:“是澤不下流,而人無所告訴,其為不安亦大矣。”《鏡花緣》第四回:“朕待此花,可謂深仁厚澤。”特指俸祿。《孟子‧公孫丑下》:“識其不可,然且至,則是干澤也。”趙岐注:“澤,祿也。”《史記‧惠景閒侯者年表》:“故其澤流枝庶,毋功而侯者數人。”
(8)遺風;影響。《孟子‧離婁下》:“君子之澤,五世而斬。”趙岐注:“大德大凶,流至後世,自高祖至玄孫,善惡之氣乃斷。”朱熹注:“澤猶言流風餘韻。”宋王安石《乞改科條制》:“自先王之澤竭,教養之法無所本,士雖有美材而無學校師友以成就之,議者之所患也。”清全祖望《東浦全氏祠堂碑文》:“今子孫雖隱約,而詩書之澤未艾,家法整然,消息菀枯,其有時也。”
(9)澤蘭。蘭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花香,可入藥。《儀禮‧既夕禮》:“茵著用茶,實綏澤焉。”鄭玄注:“澤,澤蘭也。”
(10)內衣。後作“襗”。《釋名‧釋衣服》:“汗衣,近身受汗垢之衣也。《詩》謂之澤,受汗澤也。”《篇海類編‧地理類‧水部》:“澤,褻衣也。”《詩‧秦風‧無衣》:“豈曰無衣,與子同澤。”毛傳:“澤,潤澤也。”鄭玄箋:“襗,褻衣,近污垢。”
(11)搓。《禮記‧曲禮上》:“共食不飽,共飯不澤手。”鄭玄注:“為汗手不絜也。澤謂捼莎也。”孔穎達疏:“古之禮,飯不用箸,但用手。既與人共飯, 手宜絜淨,不得臨食始捼莎手乃食,恐為人穢也。”又泛指洗滌。唐元稹《和樂天贈樊著作》:“解懸不澤手,拯溺無折旋。”清顧炎武《天下郡國利病書‧雲南 二》:“江涘苗人以石垔就水澤髮。”
(12)古代習射選士之宮。《周禮‧夏官‧司弓矢》:“澤,共射椹質之弓矢。”鄭玄注引鄭司農曰:“澤,澤宮也,所以習射選士之處也。”《禮記‧射義》: “天子將祭,必先習射於澤。澤者,所以擇士也。已射於澤,而後射於射宮。射中者得與於祭,不中者不得與於祭。”鄭玄注:“澤,宮名也。”
(13)通“擇”。選擇。清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豫部》:“澤,假借為擇。”《墨子‧迎敵祠》:“澤急而奏之。”孫詒讓閒詁:“畢云:‘澤當為擇。’俞 云:‘畢校是也。惟未解奏字之義……擇急而奏之,謂有急則趨向也。”《商君書‧靳令》:“民澤農則國富。”朱師轍解詁:“《爾雅》:‘,盡也。’澤借 為擇,柬選也。民擇業盡在於農,則國富。”
(14)東周地名。即“翟泉”,一名“狄泉”。在河南省洛陽縣故洛陽城中。《左傳‧昭公二十三年》:“晉師在平陰,王師在澤邑。”江永《春秋地理考實》: “《彙纂》:賈逵曰,澤即翟泉也。”《史記‧周本紀》:“敬王元年,晉人入敬王,子朝自立,敬王不得入,居澤。”裴駰集解引賈逵曰:“澤邑,周地也。”
(15)州名。1.隋置,隋煬帝改為長平郡,唐貞觀初復置澤州。轄境相當於今山西省的高平、陵川、沁水、陽城、晉城等縣地。隋治所在今晉城縣東北,唐移至 晉城。清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山西五‧澤州》:“《禹貢》冀州地,春秋屬晉,戰國屬韓,後屬趙。秦屬上黨郡,漢為上黨、河東二郡地,後漢及魏晉因之,後 魏置建州,領高都、長平、安平三郡。北齊亦為建州及長平、高都二郡。後周併二郡為高平郡。隋廢郡,改建州為澤州,煬帝又改州為長平郡。唐初復置建州,又為 蓋州。貞觀初改置澤州。天寶初曰高平郡,乾元初復為澤州。”2.遼置,轄境在今河北省平泉縣,治所在今平泉縣南。清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直隸九‧萬全都 指揮使司》:“惠州城,大寧衛西南二百里。《志》云:本漢右北平郡土垠縣地,遼置澤州,亦曰廣濟軍,領神仙、灣河二縣,屬中京路。”
(16)姓。《篇海類編‧地理類‧水部》:“澤,姓。”《通志‧氏族略五》:“澤氏,見《姓苑》。”明有澤義。
(二)shi4《集韻》施隻切,入昔書。鐸部。 (1) 通“釋”。鬆解;散解。《集韻‧昔韻》:“釋,《說文》:‘解也。釆。釆,取其分別物也。’或作澤。”清段玉裁《說文解字注‧水部》:“澤,又借為 釋字。”《詩‧周頌‧載芟》:“載芟載柞,其耕澤澤。”鄭玄箋:“將耕,先始芟柞其草木,土氣烝達而和,耕之則澤澤然解散。”陸德明釋文:“澤澤,音釋 釋,注同。《爾雅》作郝,音同,云:‘耕也。’郭云:‘言土解也。’”《周禮‧考工記‧序官》:“水有時以凝,有時以澤。”陸德明釋文:“澤音亦,李音 釋。”《馬王堆漢墓帛書‧老子乙本‧道經》:“渙呵其若淩澤,沌呵其若樸。”按:今本《老子》第十五章作“渙兮若冰之將釋”。 (2)通“舍”。《管子‧戒》:“內不考孝弟,外不正忠信,澤其四經而誦學者,是亡其身者也。”王念孫雜志:“澤,讀為‘舍其路而弗由’之‘舍’。舍、釋、澤三字,古同聲而通用。”
(三)yi4《集韻》夷益切,入昔以。 (1) 通“醳”。《集韻‧昔韻》:“醳,苦酒。一曰醇酒也。或作澤。”清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豫部》:“澤,假借為醳。”《禮記‧郊特牲》:“猶明清與醆酒, 于舊澤之酒也。”鄭玄注:“澤,讀為醳。舊醳之酒,謂昔酒也。”明張居正《學農園記》:“或幸年穀順成,黃雲被土钫龍,歲時伏臘,野老驩呼,相與為一日之 澤。” (2)通“懌”。樂。《文選‧司馬相如〈封禪文〉》:“昆蟲闓澤,迴首面內。”李善注引文穎曰:“闓澤,皆樂也。”按:《漢書‧司馬相如傳下》作“闓懌”,顏師古注引文穎曰:“闓懌,皆樂也。”
(四)duo2《集韻》達各切,入鐸定。鐸部。 (1)〔格澤〕星名。《集韻‧鐸韻》:“格澤,星名。一曰妖氣。”《史記‧天官書》:“格澤星者,如炎火之狀。”司馬貞索隱:“一音鶴鐸,又音格宅。格,胡客反。” (2)通“蘀(tuo4)”。草木脫下的皮或葉。《管子‧地員》:“芬然若澤若屯土。”郭沫若等集校: “沫若案:本篇於各種土壤均以實物狀之,如‘若灰’、‘如米’、‘若糠’、‘如糞’、‘如鼠肝’等,且均為常見之物,此亦宜然。故‘澤’當假為‘蘀’。 《說文》:‘草木凡皮葉落陊地為蘀。’‘屯土’者,殆如今之堆肥。”


領頭字
解形
《說文》:“泉,水原也。象水流出成川形。”
注音
釋義
(一)quan2《廣韻》疾緣切,平仙從。元部。 (1) 泉水,從地下流出的水;水的源頭。《說文‧泉部》:“泉,水原也。”桂馥義證:“水原也者,《一切經音義》十二:‘水自出為泉。’”《易‧蒙》:“山下出 泉,蒙。”南朝梁蕭統《文選序》:“若賢人之美辭,忠臣之抗直,謀夫之話,辨士之端,冰釋泉涌,金相玉振。”《宋史‧蘇軾傳》:“杭本近海,地泉鹹苦,居 民稀少。”朱德《從化溫泉》:“唯有荔枝園更好,林空噴出暖泉來。” (2)地下水。《左傳‧隱公元年》:“若闕地及泉,隧而相見,其誰曰不然﹖”《荀子‧榮辱》:“短綆不可以汲深井之泉。”唐王維《春中田園》:“持斧伐遠楊,荷鋤覘泉脈。”又泛指水。《呂氏春秋‧功名》:“水泉深則魚鼈歸之,樹木盛則飛鳥歸之。”
(3)泉下。指人死後所在的地方。三國魏王粲《七哀詩》:“悟彼下泉人,喟然傷心肝。”唐白居易《十年三月三十日別微之於澧上》:“往事渺茫都似夢,舊游零落半歸泉。”魯迅《書信‧致台靜農
(4)錢幣。《廣韻‧仙韻》:“泉,錢別名。”清徐灝《〈說文解字注〉箋》:“泉,借為貨泉之名,取其流布也。”《周禮‧地官‧序官》“泉府”漢鄭玄注引 鄭司農云:“故書泉或作錢。”賈公彥疏:“泉與錢,今古異名。”《管子‧輕重丁》:“凡稱貸之家,出泉參千萬,出粟參數千萬鍾。”《通志‧食貨略二‧錢 幣》:“自太昊以來,則有錢矣。太昊氏、高陽氏謂之金,有熊氏、高辛氏謂之貨,陶唐氏謂之泉,商人、周人謂之布,齊人、莒人謂之刀。”魯迅《書信‧致許壽 裳
(5)春秋戎邑名。故址在今河南省洛陽市西南。《左傳‧僖公十一年》:“夏,揚、拒、泉、自鄄横、伊、雒之戎,同伐京師,入王城,焚東門。”杜預注:“揚、拒、泉、自鄄横皆戎邑及諸雜戎居伊水、雒水之間者。今伊闕北有泉亭。”
(6)姓。《通志‧氏族略三》:“泉氏,《狀》云:本姓全氏,全琮之後。琮孫暉,魏封南陽侯,食封白水,遂改為泉氏。然《國語》潞、洛、泉、余、滿,皆赤翟隗姓,是則舊有泉氏矣。後魏洛州刺史上洛侯泉企。”

1. 柄用
注音一式 ㄅ|ㄥˇ ㄩㄥˋ
漢語拼音 b  y 注音二式 b ng y ng
相似詞 柄任 相反詞 
任用。漢書˙卷八十五˙谷永傳:「永知鳳方見柄用,陰欲自託。」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