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例來說,早在生活在熱帶草原時,人類也許就已經認識到草叢裡的一陣窸窸窣窣,或者群鳥剎時間驚飛,也許是掠食動物靠近的信號——因此根據這種提示逃到安全地帶。如果沒有辨識這類危險訊號的能力,我們在很久以前就已經成為猛獸的盤中餐了。
紐約時報中文網:請問「炸裂」這兩個字是怎麼來的?
閻連科:「炸裂」兩個字是我三、四年前去韓國時看到
的。當時韓國外國語大學有一個講座,貼了一個廣告,當然是韓語的,但韓語中間突然跳出兩個漢字來,就是炸裂。我就問大學的人放到這一堆韓語中間炸裂是什麼
意思,韓國人說是指來聽講座的人很多,沒有座位,人滿為患了。這是韓語的字面意思,但是在那一瞬間我忽然捕捉到,之前誰都不知道用什麼話去形容的中國現狀
——這個國家到底是變成什麼樣,人變成什麼樣,我們會說「改革開放」,會說「人心不古」,會說種種其他,但卻找不到最簡單、最精髓的話把中國目前這30年
所經歷的或者今天的現狀說出來,就在當時在那一瞬間,我感到「炸裂」二字確實能表達中國這30年發生了什麼和正在發生什麼。
紐約時報中文網:為什麼這麼說?
閻連科:今天中國所謂改革開放30年的成功,更多的
是指經濟上的成功,全世界都非常關注,因此每一個鄉村、每一個城市都像爆炸一樣,像爆炸一樣迅速出現了交通、公路、通訊、人,這是一個方面;另外一方面,
這個國家的富裕,城鎮的發展種種,彷彿一夜之間完成,絕不是30年,而是一瞬間。因此與全世界其他國家的發展速度相比,中國的速度應該是一種爆炸式的,這
就是「炸」。那什麼是「裂」?為什麼不說爆炸?其實爆炸是一個單一狀態,而炸裂就是一個雙向的,既有爆炸的,也一定有分裂的。我們今天的社會是極其分裂
的,人心是分裂的,不存在一個沒有矛盾的人;很早的時候我們可以找到很多單純的、善良的、古樸的人,這種人是統一的,但是如今在我們現實生活中對中國現實
有所了解的人,或者讀過一點書的人,關心這個社會的人,每一個人的內心都是分裂的,都是不統一的,這就是「裂」。
閻連科最新長篇小說《炸裂志》,2013年10月由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
我想,炸與裂,正好可以概括我們30年來社會和人的現實狀態,包括
物理狀態和精神狀態,我覺得再找不到其他更合適的詞了。當我們使用「改革開放」這個詞時,這個詞其實極其簡單,極其沒有意義,或者是極其不準確的。我們
30年發生了什麼事情,人們都說我們改革開放了,但是你仔細去想,是誰在推進改革開放,當然我們說是政治,是所謂十一屆三中全會,領導人什麼的,但是當你
去分析的時候你會發現,真正推進這個社會往前走的,是人的理想轉化成一種慾望——不管以前是什麼樣的理想,共產主義理想也好,宗教理想也好,情懷理想也
好,道德理想也好,這些種種的理想都轉化成一種慾望,使這個社會向前取得了所謂改革開放的成功。但是繼續往前走,人的慾望又轉化為一種惡望,罪惡的惡。今
天我們不談論政治,就說經濟和社會,你會發現這個社會有如此多不可思議的事情,為什麼會這樣,就是人的慾望轉化成了惡望。現在中國的千奇百怪,正是慾望、
惡望和理想共同相互作用的結果。
閻連科:如今所有人對中國作家的寫作都不滿意,都說中國的作家想像力不夠,因為我們的現實太豐
富、太複雜了。我想中國作家不該去抱怨現實的豐富性、複雜性、荒誕性讓我們無法去把握,我們要思考的是,作為作家是否有一個認識現實的新方法?我們慣有的
認識現實的方法已經無法抵達今天中國最深層的現實,你可以抵達一個人的靈魂,但無法抵達一個民族、一群人、一個國家的靈魂。
我想這個東西絕不是現實主義能夠把握的,可能需要一種神實的東西,
除了內因,它要汲取很多現實主義的、魔幻現實主義的、黑色幽默的東西,汲取各種流派最精華的東西,只有這些東西彙集一處才可能抵達我們說的被遮蔽的真實和
看不見的真實。《炸裂志》這個小說完全是虛構的、想像的,但是我想任何一個人讀了以後,會發現這正是我們的中國,我們中國人就是這個樣子,每一個人在小說
中就像奔跑一樣,所以這個小說也表達着無可阻擋的中國,中國是向前的,我們不說它是向上的,而說它是向前的。
領頭字
| |
---|---|
裂 | |
解形
| |
《說文》:“裂,繒餘也。从衣,黹怀夕镑伛聲。” | |
注音
|
釋義
|
(一)lie4《廣韻》良薛切,入薛來。月部。 | (1)繒帛的殘餘。《說文‧衣部》:“裂,繒餘也。”徐鍇繫傳曰:“裁剪之餘也。”
(2)坼開。《玉篇‧衣部》:“裂,坼破也。”《禮記‧內則》:“衣裳綻裂,紉箴請補綴。”《史記‧項羽本紀》:“噲遂入,披帷西嚮立,瞋目視項王,頭髮
上指,目眥盡裂。”魯迅《彷徨‧祝福》:“一手拄著一支比她更長的竹竿,下端開了裂。”引申為分裂;離散。如:四分五裂。《莊子‧天下》:“道術將為天下裂。”郭象注:“裂,分離也。” (3)分割。《廣雅‧釋詁一》:“裂,分也。”《墨子‧尚賢中》:“般爵以貴之,裂地以封之。”《戰國策‧秦策五》:“大王裂趙之半以賂秦。”宋辛棄疾《議練民兵守淮疏》:“臣謂兩淮裂為三鎮。” (4)裁剪。《廣雅‧釋詁二》:“裂,裁也。”漢班婕妤《怨歌行》:“新裂齊紈素,鮮潔如霜雪。”《後漢書‧獨行傳‧范式》:“(陳平子)乃裂素為書,以遺巨卿。”梁啟超《林太恭人壽序》:“太恭人裂帛為旗,拔釵助鑲。” (5)扯開;撕破。《左傳‧昭公元年》:“召使者,裂裳帛而與之。”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二》:“忽見披髮女鬼,搴簾手裂其卷。” (6)古代分解肢體的酷刑。《後漢書‧儒林傳‧楊倫》:“刎項不易,九裂不恨。” |
(二)lie3 | 方言。物件的兩部分向兩邊分開。如:衣服沒扣好,裂著懷。 |
1. 窸窸窣窣 | ||||
注音一式 ㄒ| ㄒ| ㄙㄨˋ ㄙㄨˋ | ||||
漢語拼音 x x s s | 注音二式 sh sh s s | |||
|
4. 坼 部首 土 部首外筆畫 5 總筆畫 8 | ||||||||||||||
注音一式 ㄔㄜˋ | ||||||||||||||
漢語拼音 ch | 注音二式 ch | |||||||||||||
|
領頭字
| |
---|---|
炸 | |
解形
| |
注音
|
釋義
|
(一)zha4 | (1)物體突然破裂。如:爆炸;瓶子炸了。明方以智《物理小識‧器用類‧止爆》:“燒炭若爆,灑鹽自止。此以炸止炸也。”《紅樓夢》第四十二回:“(粗磁碟子)不拿薑汁子和醬預先抹在底子上烤過,一經了火,是要炸的。”
(2)用炸藥、炸彈爆破。如:轟炸;炸碉堡。魯迅《偽自由書‧逃的辯護》:“躲進研究室裏去的,倒能並不瘟頭瘟腦,不被外國的飛機大炮,炸出研究室外去麼﹖” (3)突然發怒。如:他一聽就炸了。茅盾《路》一:“而況自己又是高傲成性,受不了半句話就要炸。” (4)方言。因受驚而四散。如:槍聲一響,鳥兒都炸了窩。 |
(二)zha2 | (1)烹調方法,把食物放在沸油裏弄熟。如:炸魚;炸油條。《兒女英雄傳》第二十一回:“我裏頭赶著給你老炸點兒鍋渣麥钬丏?筋,下點素麥钬丏單吃。” (2)將舊金屬器物加工,使重現光澤。《紅樓夢》第三十五回:“妹妹的項圈我瞧瞧,只怕該炸一炸去了。”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