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6日 星期三

在,存問,所在, 宥, 在宥, 確鑿,根株

"至如《在宥》上的眉批:“在宥即自由,意 相近。在宥者,天然也;自由者,人為也。人為之患,障以法律;天然之極,放于德性。不治而有治矣。”可以看出他于著述《台灣通史》之餘又兼治文字聲韻之 學。《雅言》一書,分析台灣語言與古音古義的關係,可為證明。"


在《兩性戰爭》一書中,經濟學家席布萊特結合經濟學與進化生物學理論,指出人類演化,可為今日白領階級與西方國家職場的兩性不平等提供若干解釋。這是一個 非常值得一聽的故事,可惜,故事並不完整,部分是因證據不確鑿,無法直指它是造成職場兩性差距的原因,另一則是作者自己選擇讓它不完整,這點令人有些費 解。兩性戰爭:從史前時代到現代的男女衝突與合作
The War of the Sexes: How Conflict and Cooperation have Shaped Men and Women from Prehistory to the Present

作者:席布萊特(Paul Seabright)


 1. 存問
 注音一式 ㄘㄨㄣˊ ㄨㄣˋ
 漢語拼音 c n w n 注音二式 tsu n w n
 相似詞 存候、問候 相反詞 
問候、慰問。漢書˙卷四˙文帝紀:「今歲首,不時使人存問長老,又無布帛酒肉之賜,將何以佐天下子孫孝養其親?」晉˙傅玄˙西長安行:「何用存問妾?香橙雙珠環。」亦作「存候 」。


 1. 根株
 注音一式 ㄍㄣ ㄓㄨ
 漢語拼音   n zh  注音二式 g n j 
植物的根和主幹部分。漢˙王充˙論衡˙超奇:「有根株於下,有榮葉於上,有實核於內,有皮殼於外。」唐˙陸龜蒙˙丁隱君歌:「老樹根株若蹲獸,霜濃果熟未容收。」
比喻事物的根本、基礎。唐˙杜甫˙奉贈射洪李四丈詩:「遊子無根株,茅齋付秋草。」宋˙蘇舜欽˙遷居詩:「手足日不閑,在地無根株。」
根除。金史˙卷一二八˙循吏傳˙張奕傳:「後五日,都統完顏阿魯補以軍至歸德,欲根株餘黨,奕以闔門保郡人無他,遂止。」


宥(音又)

寬厚仁慈的對待。說文解字:「,寬也。」三國˙魏˙嵇康˙答向子期難養生論:「聖人不得已而臨天下,以萬物為心,群生。」

寬恕、赦免。如:「寬」、「過」。左傳˙莊公二十二年:「幸若獲,及其寬政。」杜預˙注:「,赦也。」


見「密」條。

寬恕、原諒。後漢書˙卷二十二˙王梁傳:「雖蒙,猶執謙退。」




古碧玲著臺灣後來好所在:中美斷交及薪傳首演20周年紀林懷民序 台北:臺灣商務1999



詞目 所在     0120
音讀sóo-tsāi 
釋義 地方。例:這个所在真狹。Tsit ê sóo-tsāi tsin e̍h. (這個地方很窄。) 



領頭字
解形
《說文》:“在,存也。从土,才聲。”
注音
釋義
(一)zai4《廣韻》昨宰切,上海從。又昨代切。之部。 (1)存,存在。《說文‧土部》:“在,存也。”《論語‧學而》:“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淮南子‧原道》:“無所不充,則無所不在。”高誘注:“在,存也。”郭沫若《題〈革命烈士詩抄〉》:“丹砂粉碎丹仍在,鐵鏈火钫段成鐵愈錚。”
(2)居於;處於。《廣雅‧釋詁二》:“在,尸钬几(居)也。”《易‧乾》:“是故居上位而不驕,在下位而不憂。”唐孟郊《怨別》:“在富易為容,居貧難自好。”朱德《登南高峰》:“登上南高峰,錢塘在眼中。”
(3)留在(某團體);屬於(某團體)。《中國近代反帝反封建歷史歌謠選‧跟老樂創江山》:“不在捻,咋能沾﹖跟老樂創江山。”柳青《創業史》第十二章:“你怎敢想離開黨﹖要在黨!要在黨!”
(4)所在;處。《廣韻‧代韻》:“在,所在。”《舊唐書‧良吏傳下‧呂諲》:“祿山之亂,哥舒翰敗,肅宗即位于靈武,馳赴行在。”《遼史‧營衛志上》:“無日不營,無在不衛。”清林則徐《議復團練水勇情形摺》:“土人所稱為水鬼者,隨在有之。”
(5)由於;取夬於。表示事物的原因和目的。《書‧陶謨》:“陶曰:‘都,在知人,在安民。’”《三國志‧魏志‧司馬芝傳》:“賊至,以刃臨芝,芝叩頭曰:‘母老,唯在諸君!’”清黃土钫自《短歌行》:“精衛填海,愚公移山,為之在人,成之在天。”
(6)存問;問候。《左傳‧襄公二十六年》:“寡人淹恤在外,二三子皆使寡人朝夕聞衛國之言,吾子獨不在寡人。”杜預注:“在,存問之。”
(7)省視;觀察。《爾雅‧釋詁下》:“在,察也。”《書‧舜典》:“在璿璣玉衡,以齊七政。”孔傳:“在,察也。”《大戴禮記‧曾子立事》:“存往者,在來者。”王聘珍解詁:“存,恤也;在,察也。”
(8)通“載”。終。《爾雅‧釋詁下》:“在,終也。”俞樾平議:“在當讀為載。在、載得通用。載之言成也,成與終義相近。載為終,猶就為終矣。”《書‧呂刑》:“非天不中,惟人在命。”曾運乾正讀:“在,終也。”
(9)通“纔(<現代音>cai2<\/現代音>)”。表示數量少。《漢書‧賈誼傳》:“長沙乃在二萬五千戶耳。”王念孫雜志:“在,讀為纔……賈子《藩彊篇》正作‘乃纔’。”
(10)通“哉(<現代音>zai1<\/現代音>)”。助詞。《書‧立政》:“是罔顯在厥 世。”宋趙與時《賓退錄》卷一云:“臨漢石經與今文不同者殊多……‘是罔顯哉厥世’,今‘哉’作‘在’。”《淮南子‧道應》:“吾猶未能之在。”于省吾新 證:“‘在’‘哉’古字通。……《康誥》‘今民將在’,,二‘在’均應讀作‘哉’。”
(11)副詞。正在。表示動作、行為的時間。《詩‧周頌‧閔予小子》:“閔予小子,遭家不造,嬛嬛在疚。”鄭玄箋:“ 在憂病之中。”《明律》有“犯罪事發在逃”條。魯迅《南腔北調集‧林克多〈蘇聯聞見錄〉序》:“而且我看見確鑿的事實:他們是在吸中國的膏血,奪中國的土 地,殺中國的人民。”陳毅《手莫伸》:“手莫伸,伸手必被捉,黨和人民在監督,萬目睽睽難逃脫。”
(12)介詞。表示動作、性狀所涉及的處所、時間、範圍等,相當於“於”。《論語‧述而》:“子在齊聞《韶》,三月不 知肉味。”《史記‧十二諸侯年表》:“齊、晉、秦、楚其在成周微甚。”明何景明《送韓汝慶還關中》:“黃河一線通滄海,身在仙人掌上行。”魯迅《准風月 談‧踢》:“窮人在實際上,那裏能夠得到和大家一樣的水和空氣。”
(13)助詞。1.用在動詞後面表示可能,相當於“得”。唐杜甫《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之二:“詩酒尚堪驅使在,未須 料理白頭人。”金元好問《夢歸》:“殘年兄弟相逢在,隨分虀鹽萬事休。”2.表示一定的語氣。張相《詩詞曲語辭匯釋》卷三:“在,語助辭。”唐李白《歷陽 壯士勤將軍名思齊歌》:“太古歷陽郡,化為洪川在。”張相匯釋:“此在字相當于‘矣’字。”宋王安石《華嚴院此君亭》:“煩君惜此根株在,乞與伶倫學鳳 凰。”張相匯釋:“此在字相當于‘哉’字。”明湯顯祖《牡丹亭‧婚走》:“傷春便埋,似中山醉夢三年在。”張相匯釋:“猶云似醉夢三年也。”3.。 唐韓偓《春盡日》:“把酒送春惆悵在,年年三月病厭厭。”明高明《琵琶記‧寺中遺像》:“料想雙親像,他每留在。”《警世通言‧拗相公飲恨半山堂》:“老 嫗指中間一屋道:‘此處空在,但宿何妨。’”
(14)姓。《萬姓統譜‧賄韻》:“在,晉在育,汝南太守。”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