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27日 星期一

怢,蘊,不宣,節趨,碔砆,底蘊,剴切

不宣
注音一式 ㄅㄨˋ ㄒㄩㄢ
漢語拼音 b  xu 注音二式 b  shiu
不流傳,未加宣揚。左傳˙昭公十二年:「宴語之不懷,寵光之不宣,令德之不知,同福之不受,將何以在。」文選˙王˙四子講德論:「好惡不形,則是非不分;節趨不立,則功名不宣,故美玉蘊於碔砆,凡人視之怢焉。」
不一一細說。古代朋友間書信的結尾用語。唐˙柳宗元˙答元饒州論政理書:「書雖多,言不足導意,故止於此,不宣。」
節趨(節趨) 

(1).進止。 《文選·王褒<四子講德論>》:“君者中心,臣者外體。外體作,然後知心之好惡;臣下動,然後知君之節趨。” 呂向注:“節,止;趨,進也。”

(2).心意的節制與趣向。 《漢書·馮奉世傳》:“臣聞功同賞異則勞臣疑,罪鈞刑殊則百姓惑;疑生無常,惑生不知所從;亡常則節趨不立,不知所從則百姓無所錯手足。” 顏師古注:“趨,讀曰趣。趣謂意所嚮。”

底蘊
注音一式 ㄉ|ˇ ㄩㄣˋ
漢語拼音 d  y 注音二式 d  y
相似詞 內幕 相反詞 
事情的底細,或蘊藏於內心而不輕易示人的部分。新唐書˙卷九十七˙魏徵傳:「徵亦自以不世遇,乃展盡底蘊無所隱,凡二百餘奏,無不剴切當帝心者。」文明小史˙第四十七回:「一到上海,就搬到禮查客店,住了一間每天五塊錢的房間,為的是場面闊綽些,好叫人看不出他的底蘊。」
   部首 艸 部首外筆畫 16 總筆畫 20
注音一式 ㄩㄣˋ
漢語拼音 y 注音二式 y

積聚。如:「這座山藏豐富的資源。」左傳˙昭公十年:「利生孽,姑使無乎?」

包含。如:「含」。唐˙李白˙化城寺大鐘銘:「少才略,壯而有成。」

事理精奧之處。如:「精」﹑「底」。清史稿˙卷九十四˙樂志一:「奧義微機,莫探其。」

亂麻﹑枯草。韓詩外傳˙卷七:「今令姑呼汝,即束,請火去婦之家。」


1.   部首 心 部首外筆畫 5 總筆畫 8
注音一式 ㄊㄨˊ
漢語拼音 t 注音二式 t


忽視。後漢書˙卷五十二˙崔駰傳:「習亂安危,不自睹。」文選˙王˙四子講德論:「故美玉於碔砆,凡人視之焉。

 碔砆
注音一式 ㄨˇ ㄈㄨ
漢語拼音 w  f 注音二式 w  f
像玉的石頭。文選˙司馬相如˙子虛賦:「瑊玄厲,礝石碔砆。」





James MacGregor Burns在書中說一段剴切的話:

「今日領導階層面臨的危機,是許多掌權者都屬平庸之輩,或屬不負責任之士,然而,我們很少看到這些領袖去學習領導力。他們素質低落主要在於知識層面。我們仔細端視這批人,就會發現他們對於領導力所知甚少。我們並未掌握現代領導力的精華。我們甚至對於績效等的衡量、用人之道、去蕪存菁的標準都莫衷一是。


 1. 剴切
 注音一式 ㄎㄞˇ ㄑ|ㄝˋ
 漢語拼音 k i qi   注音二式 k i chi 
切磋琢磨。指規過勸善。書經˙君奭「祇若茲往,敬用治」句下孔穎達˙正義:「鄭云:『召公是時意說,周公恐其復不說,故依違託言民德,以剴切之。』」文明小史˙第三十八回:「百姓一面總要剴切曉諭,等到他們聚了眾,設或大小鬧點事情出來,那還了得嗎?」
切中事理。新唐書˙卷九十七˙魏徵傳:「乃展盡底蘊,無所隱,凡二百餘奏,無不剴切當帝心者。」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