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11日 星期五

之,適之,只,《詞詮》

楊樹達 《詞詮》卷五,頁181-85,12類

胡適之,"適、之"同義字。

只,《詞詮》說,語中/末助詞。


領頭字

解形
《說文》:“只,語已詞也。人岙人口,象氣下引之形。”章炳麟《文始》:“此合體指事也。”
注音
釋義
(一)zhi3一)《廣韻》諸氏切,上紙章。支部。(1)語氣詞。《說文‧只部》:“只,語已詞也。”《廣雅‧釋詁四》:“只,詞也。”1.用於句末,表示終結或感嘆。《詩‧鄘風‧柏舟》:“母也天只!不諒人只!”《楚辭‧大招》:“青春受謝,白日昭只。”2.用於句末,表示限止。相當於“耳”。《左傳‧襄公二十七年》:“諸侯歸晉之德只,非歸其尸盟也。”王引之釋詞:“只,猶耳也。”3.用於句中。《詩‧周南‧樛木》:“樂只君子,福履綏之。”(2)指示代詞。相當於“這”。清徐灝《說文解字注箋‧只部》:“今俗用這字,亦只之轉聲。這,猶是也。”宋朱熹《送胡籍溪》:“浮雲一任閒舒卷,萬古青山只麼青。”元佚名《陳州糶米》第一折:“你的銀子本少,我怎好多秤了你的,只頭上有天哩。”《儒林外史》第一回:“那翟買辦道:‘只位王相公,可就是會畫沒骨花的麼﹖’”
(3)同“咫”。元袁易《杭州道中書懷四首》之二:“往來迷只尺,收斂忽斯須。”明陳玉陽《文姬入塞》:“今夜裏河津只尺參商別。”
(4)姓。明楊慎《希姓錄‧紙韻》:“只,內邱有舉人只好仁。”二)《廣韻》章移切,平支章。
(1)作,做。元關漢卿《魯齋郎》第四折:“相公到此只甚﹖”
(2)副詞。1.祇,僅。《廣韻‧支韻》:“只,專辭。”清段玉裁《說文解字注‧只部》:“宋人詩,用只為祇字,但也。今人仍之。”《世說新語‧任誕》“襄陽羅友有大韻”南朝梁劉孝標注引《晉陽秋》:“我只見汝送人作郡,何以不見人送汝作郡﹖”宋王安石《泊船瓜州》:“京口瓜州一水間,鍾山只隔數重山。”方志敏《詩一首》:“敵人只能砍下我們的頭顱,絕不能動搖我們的信仰。”2.相當於“就”。唐賈島《尋隱者不遇》:“松下問童子,言師采藥去。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明孫梅錫《琴心記‧陽關送別》:“小姐,只此告別。”3.本,本來。元馬致遠《漢宮秋》第一折:“(旦云)妾身早知陛下駕臨,只合遠接。接駕不早,妾該萬死。”
(3)助詞。位於動詞後,相當於“著”。張相《詩詞曲語辭匯釋》卷一:“只,語助辭,猶著也。”元楊顯之《瀟湘雨》第二折:“這
襆頭呵,除下來與你戴只。這羅襴啊,脫下來與你穿只。”元佚名《䏁言𠵈卒㗱范叔》第四折:“將這廝跪只,按只,與我杖只,直打的皮開肉碎。”明朱有燉《清河縣繼母大賢》:“(卜唱)大兒,將我扯只,哀哀叫天呼地。”
(二)zhi1“隻”的簡化字。

領頭字
解形
《說文》:“之,出也。象艸過屮,枝莖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羅振玉《增訂殷虛書契考釋》:“按:卜辭人岙人止,人岙人一,人所之也。《爾雅‧釋詁》:‘之,往也。’當為‘之’之初誼。”
注音
釋義
(一)zhi1《廣韻》止而切,平之章。之部。(1)往;到……去。《爾雅‧釋詁上》:“之,往也。”《小爾雅‧廣詁》:“之,適也。”《詩‧鄘風‧載馳》:“百爾所思,不如我所之。”《孟子‧滕文公上》:“滕文公為世子,將之楚,過宋而見孟子。”元馬致遠《青衫淚‧楔子》:“將某左遷江州司馬,刻日走馬之任。”(2)至;直到。《玉篇‧之部》:“之,至也。”《詩‧鄘風‧柏舟》:“之死矢靡它。母也天只,不諒人。”毛傳:“之,至也。”《左傳‧成公十七年》:“言之之莫而卒。”《西京雜記》卷五:“此自少之多,自微至著也。”
(3)相當於“為”。清吳昌瑩《經詞衍釋》卷九:“之,猶為也。”1.作。《左傳‧襄公十三年》:“請謚之共。”《孟子‧滕文公下》:“有楚大夫於此,欲其子之齊語也,則使齊人傅諸,使楚人傅諸﹖”《淮南子‧兵略》:“有逆天之道,帥民之賊者,身死族滅。”2.是。《公羊傳‧宣公十五年》:“吾見子之君子也,是以告情于子也。”《法言‧吾子》:“羊質而虎皮,見草而說,見豺而戰,忘其皮之虎矣。”
(4)有。清吳昌瑩《經詞衍釋》卷九:“之,猶有也。”《書‧牧誓》:“古人有言曰:‘牝奚岙鳥無晨。’牝奚岙鳥之晨,惟家之索。”《商君書‧定分》:“主法令之吏不告,及之罪,而法令之所謂也。”北周庾信《傷心賦》:“命之修短,哀哉已滿。”
(5)用。《戰國策‧齊策三》:“故物舍其所長,之其所短,堯亦有所不及矣。”高誘注:“之,猶用也。”
(6)出。《說文‧之部》:“之,出也。”《禮記‧祭義》:“如語焉而未之然。”俞樾平議:“此之字乃其本義。未之者,未出也;如語焉而未之者,如語焉而未出也。”
(7)代詞。1.指代人或事物的名稱。a.相當於“他(她)”、“它”或“他們”。《詩‧周南‧關雎》:“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漢書‧曹參傳》:“至者,參輒飲以醇酒,度之欲有言,復飲酒。”唐柳宗元《捕蛇者說》:“募有能捕之者,當其租入。”有時指代“你”、“我”。《新序‧義勇》:“吾將殺子,直兵將推之,曲兵將勾之。”《聊齋志異‧畫皮》:“如憐妾而活之,須祕密,勿洩。”b.虛用,不指代具體事物。如:久而久之。2.指示代詞。a.相當於“其”、“他的”、“其他的”。《書‧畢命》:“彰善癉惡,樹之風聲。”孔傳:“立其善風,揚其善聲。”《敦煌變文集‧山岙盧山遠公話》:“我若之處,買得你來,即便將舊契券,即賣得你。”又:“得一句一偈,不曾說向之人。”b.相當於“這個”、“那個”。《爾雅‧釋訓》:“之子者,是子也。”《玉篇‧之部》:“之,是也。”《詩‧邶風‧日月》:“乃如之人兮,逝不古處。”鄭玄箋:“之人,是人也。”《莊子‧知北遊》:“知以之言也問乎狂屈。”陸德明釋文引司馬彪云:“之,是也。”《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均之二策,寧許以負秦曲。”c.相當於“焉”。楊樹達《詞詮》卷五:“之,作焉字用,於是也。”《商君書‧開塞》:“天地設而民生之。”《史記‧貨殖列傳》:“淵深而魚生之,山深而獸往之,人富而仁義附焉。”《禮記‧中庸》:“草木生之,禽獸居之,寶藏興焉。”
(8)副詞。1.已經。裴學海《古書虛字集釋》卷九:“之,猶已也。”《左傳‧定公九年》:“曩者之難,今又難焉。”《孟子‧萬章上》:“丹朱之不肖,舜之子亦不肖。”《國語‧晉語八》:“八年之謂多矣,何以能久!”2.則;就。承接上文,得出結論。清王引之《經傳釋詞》卷九:“之,猶則也。”《詩‧鄘風‧鶉之奔奔》:“鶉之奔奔,鵲之彊彊。”毛傳:“鶉則奔奔,鵲則彊彊然。”《國語‧晉語六》:“華則榮矣,實之不知。”《呂氏春秋‧功名》:“故民無常處,見利之聚,無之去。”
(9)連詞。1.表示並列或聯合關係,相當於“與”、“及”。清王引之《經傳釋詞》卷九:“之,猶與也。”清俞樾《古書疑義舉例‧古書連及之詞例》:“之字,古人亦或用為連及之詞。”《書‧立政》:“惟有司之牧夫。”《左傳‧文公十一年》:“皇父之二子死焉。”杜預注:“皇父與穀甥及牛父皆死。”《呂氏春秋‧適音》:“樂之弗樂者,心也。”許維遹集釋:“之,猶與也。”2.表示假設關係,相當於“若”、“如果”。清王引之《經傳釋詞》卷九:“之,猶若也。”《書‧盤庚上》:“邦之臧,惟汝眾;邦之不臧,惟予一人有佚罰。”《論語‧子張》:“我之大賢與,於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賢與,人將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左傳‧成公二年》:“大夫之許,寡人之願也;若其不許,亦將見也。”3.連接兩個動詞或連接動詞與它的狀語,表示方式、目的或順承關係,相當於“而”。清吳昌瑩《經詞衍釋》卷九:“之,猶而也。”《詩‧小雅‧賓之初筵》:“側弁之俄,屢舞傞傞。”《戰國策‧秦策二》:“臣恐王為臣之投杼也。”《淮南子‧原道》:“待而後生,莫之知德;待之後死,莫之能怨。”4.表示遞進關係,相當於“尚且”、“況且”。《戰國策‧齊策一》:“夫齊,雖隆薛之城到於天,猶之無益也。”《管子‧戒》:“今夫易牙,子之不能愛,將安能愛君﹖”
(10)介詞。1.表示對象或兩方的關係,相當於“於”。清王引之《經傳釋詞》卷九:“之,猶於也。”《易‧比》:“比之匪人,不亦傷乎﹖”《荀子‧勸學》:“目好之五色,耳好之五聲,口好之五味,心利之有天下。”俞樾平議:“此文四之字,並猶於也。”《論衡‧狀留》:“夫手指之物器也,度力不能舉,則不敢動。”2.表示方式、方法或原因,引進對象,相當於“以”。清吳昌瑩《經詞衍釋》卷九:“之,猶以也。”《左傳‧閔公二年》:“衣之尨服,遠其躬也;佩以金玦,棄其衷也。”《荀子‧堯問》:“我,文王之為子,武王之為弟,成王之為叔父,吾於天下不賤矣。”《淮南子‧繆稱》:“鐸以聲自毀,膏燭以明自鑠,虎豹之文來射,墙岙爰狖之捷來措。”
(11)助詞。1.相當於“的”。《爾雅‧釋詁下》:“之,間也。”邢昺疏:“間,謂間隙也。”清王引之《經傳釋詞》卷九:“之,言之間也。”a.用於定語和中心詞之間,表示領屬或修飾關係。《禮記‧檀弓上》:“南宮縚之妻之姑之喪。”《左傳‧襄公十四年》:“余弟死,而子來,是而子殺予之弟也。”b.用於主謂結構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書‧盤庚上》:“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嚮邇。”《史記‧扁鵲倉公列傳》:“及而子之壯也以賜之。”明張溥《五人墓碑記》:“五人者,蓋當蓼洲周公之被逮,激於義而死焉者也。”c.用於實詞(名詞或代詞)與介詞之間。《孟子‧告子上》:“口之於味,有同耆也。”《列子‧說符》:“天之於民厚矣!”2.相當於“得”,用於中心詞和補語之間。《史記‧外戚世家》:“何藏之深也!”唐柳宗元《捕蛇者說》:“則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復吾賦不幸之甚也。”3.用於標明前置賓語,相當於“是”。《左傳‧定公十三年》:“富而不驕者鮮,吾唯子之見。”《韓非子‧外儲說左下》:“如子之言,我且賢之用,能之使,勞之論,我何以報子﹖”漢曹操《兵書要略》:“銜枚無讙嘩,唯令之從。”4.表示語氣或調整音節。《玉篇‧之部》:“之,發聲也。”a.用於句首、句中或句末,起調整音節的作用。《正字通‧、部》:“之,語助。或句中,或語尾,或層出。”《詩‧小雅‧桑扈》:“之屏之翰,百辟為憲。”《左傳‧昭公二十五年》:“瞿岙鳥之鵒之,公出辱之。”《孟子‧梁惠王上》:“天油然作雲,沛然下雨,則苗浡然興之矣。”b.用於姓名及地名中間。清俞樾《古書疑義舉例‧句中用虛字例》:“於人名氏之中用語助,此亦句中用虛字之例也。”《左傳‧僖公二十四年》:“介之推不言祿。”杜預注:“介推,文公微臣。之,語助。”《禮記‧射義》:“又使公罔之裘、序點揚觶而語。”鄭玄注:“之,發聲也。”陸德明釋文:“之,語助。”《呂氏春秋‧異寶》:“楚越之閒,有寢之丘者。”畢沅注:“《列子‧說符篇》、《淮南‧人閒訓》皆作寢邱。”c.用於謂詞前,組成名詞性詞組,相當於“所”。清吳昌瑩《經詞衍釋》卷九:“之,猶所也。”《左傳‧成公十三年》:“康公,我之自出。”《史記‧六國年表》:“東方物所始生,西方物之成孰。”又《趙世家》:“狂夫之樂,智者哀焉;愚者所笑,賢者察焉。”
(12)通“諸(<現代音>zhu1<\/現代音>)”。清王引之《經傳釋詞》卷九:“之,猶諸也。諸、之一聲之轉。”《孟子‧滕文公上》:“禹疏九河,瀹濟、漯而注諸海;決汝、漢,排淮、泗而注之江。”《禮記‧少儀》:“僕者右帶僉岙刃,負良綏,申之面,扡諸幦。”鄭玄注:“申之於前,覆苓上也。”《史記‧齊太公世家》:“昭王之出不復,君其問之水濱。”按:《左傳‧僖公四年》作“君其問諸水濱。”
(13)通“志(;現代音>zhi4\/現代音>)”。《墨子‧天志中》:“是故子墨子之有天之。”孫詒讓閒詁引王念孫云:“天之即天志,本篇之名也……古志字通作之。”
(14)姓。明陳士元《姓觿‧支韻》:“之,出《姓苑》。《千家姓》云雁門族。”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