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30日 星期三

目、捍,頭目,伯“霸”,稱霸,韘

他說這一套:強調中國永不稱霸,永不擴張,永不謀求勢力範圍,也歡迎各國搭乘中國發展的「順風車」。
做另一套。

 到了東漢以及魏晉南北朝時期,貴族們則把喜好放在如韘(音同設)形佩、舞人佩、玉帶勾及勝形佩等玉飾上面,像附圖這件東漢時期的【韘形佩】,是古人射箭時,大拇指所戴用以扣弦的配件,不論是玉色還是外圍鏤雕的蟠龍都相當精緻。
****************************************
敬天格物-中國歷代玉器展 (北部院區)
Image result for 韘
Image result for 韘
Image result for 韘
Image result for 韘
Image result for 韘
領頭字
解形
《說文》:“伯,長也。人,白聲。”按:甲骨文、金文伯字均作白。”
注音
釋義
(一)bo2《廣韻》博陌切,入陌幫。鐸部。 (1) 古代統領一方的長官。《說文‧人部》:“伯,長也。”《左傳‧僖公十九年》:“諸侯無伯。”杜預注:“伯,長也。”《漢書‧酷吏傳王溫舒》:“置伯落長以 收司姦。”顏師古注:“伯,亦長帥之稱也。”唐白居易《自蜀江至洞庭湖口有感而作》:“安得禹復生,為唐水官伯﹖” (2)古代五等爵位的第三等。《廣雅‧釋詁一》:“伯,君也。”王念孫疏證:“《爾雅》:‘王、公、侯,君也。’公、侯而下,則為伯、子、男及卿大夫之有 地者。”《字彙‧人部》:“伯,第三等爵曰伯。”《春秋‧隱公元年》:“祭伯來。”杜預注:“伯,爵也。”《孟子‧萬章下》:“天子一位,公一位,侯一 位,伯一位,子男同一位。”《禮記‧王制》:“王者之制祿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
(3)指在某一方面堪為魁首的代表人物。《莊子‧人間世》:“匠伯不顧。”《晉書‧羊曼傳附羊聃》:“先是,兗州有八伯之號,其後更有四伯。大鴻臚陳留江 泉以能食為穀伯,豫章太守史疇以大肥為笨伯,散騎郎高平張嶷以狡妄為猾伯,而聃以狼戾為瑣伯。”唐封演《封氏聞見記‧巾襆》:“燕公張說,當朝文 伯。”
(4)兄弟中排行第一者。《字彙‧人部》:“伯,兄曰伯。”《詩‧周頌‧戴芟》:“侯主侯伯,侯亞侯旅。”毛傳:“伯,長子也。”《儀禮‧士冠禮》: “伯,某甫,仲、叔、季,唯其所當。”鄭玄注:“伯、仲、叔、季,長幼之稱。”《文選‧曹丕〈典論論文〉》:“傅毅之於班固,伯仲之間耳。”李善注:“伯 仲喻兄弟之次也。”
(5)父之兄為伯父,或稱伯。《釋名‧釋親屬》:“父之兄又曰伯父。”《顏氏家訓‧風操》:“古人皆呼伯父、叔父,而今世多單呼伯、叔。”唐杜甫《醉歌行別從姪勤落第歸》:“汝身已見唾成珠,汝伯何由髮如漆﹖”又父輩親友中年長者亦稱伯。如:老伯;世伯;大伯;姻伯。
(6)妻子對丈夫的稱呼。《詩‧衛風‧伯兮》:“伯也執殳,為王前驅。”朱熹注:“伯,婦人目其夫之字也。”
(7)妻子對丈夫之兄的稱呼(今讀<現代音>bai3<\/現代音>)。如:大伯子。清趙翼《陔餘叢考》卷三十六:“《五代史 補》李濤弟澣,娶婦竇氏,出參濤,濤答拜,澣曰:‘新婦參阿伯,豈有答禮﹖’《雲谷臥餘》云:‘《爾雅》稱夫之弟為叔,則夫之兄亦可為伯也。’”《清平山 堂話本‧快嘴李翠蓮記》:“妯娌和氣,伯叔忻然。”
(8)古代指馬神。又指對馬神的祭祀。《爾雅‧釋天》:“既伯既禱,馬祭也。”郭璞注:“伯,祭馬祖也。”《詩‧小雅‧吉日》:“吉日維戊,既伯既禱。”毛傳:“伯,馬祖也。重物慎微,將用馬力,必先為之禱其祖。”
(9)通“迫(<現代音>po4<\/現代音>)”。逼近。《淮南子‧人間》:“陽虎將舉劍而伯頤。”高誘注:“伯,迫也。”
(10)姓。《通志‧氏族略四》:“伯氏,晉大夫荀林父之後。林父為中行伯,孫伯黶以王父字為氏。”
(二)mo4《洪武正韻》博白切。鐸部。 (1) 通“陌”。田間東西走向的小路。《字彙補‧人部》:“伯,與陌同。”《管子‧四時》:“修封疆,正千伯。”尹知章注:“千伯,阡陌也。”《史記‧酷吏列 傳‧王溫舒》:“置伯格長,以牧司姦盜賊。”司馬貞索隱:“伯音阡陌,格音村落。言阡陌村落皆置長也。”《漢書‧食貨志上》:“壞井田,開仟伯。”顏師古 注:“仟伯,田間之道也。南北曰仟,東西曰伯。伯音莫白反。” (2)通“佰(<現代音>bai3<\/現代音>)”。一百之數。清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豫部》:“伯,栏借為佰。”《管子‧ 輕重乙》:“物之輕重相什而相伯。”《漢書‧食貨志上》:“亡農夫之苦,有仟伯之得。”顏師古注:“仟謂千錢,伯謂百錢也。今俗猶謂百錢為一伯。”
(三)ba4 《字 彙》必駕切。魚部。通“霸”。諸侯的盟主。《荀子‧王霸》:“雖在僻陋之國,威動天下,五伯是也。”楊倞注:“伯,讀曰霸。”《史記‧齊太公世家》:“天 子使晉稱伯。”張守節正義:“伯音霸。”《漢書‧嚴安傳》:“(周衰)亦三百餘年,故五伯更起。伯者,常佐天子興利除害,誅暴禁邪,匡正海內,以尊天 子。”顏師古注:“伯讀曰霸。”也指稱霸。《荀子‧儒效》:“用萬乘之國,則舉措而定,一朝而伯。”楊倞注:“伯讀為霸‧言一朝而霸也。”

.使用;利用。《廣雅‧釋詁一》:“任,使也。”《周禮‧地官‧牛人》:“凡會同軍旅行役,共其兵車之牛,與其牽傍,以載公任器。”鄭玄注:“任,猶用也。”《戰國策‧秦策一》:“齊桓任戰而伯天下。”唐皮日休《原弈》:“如生者必能用手足,任耳目者矣。”




  "頭目謂一群之長。「荀子」:下之於上也,若手足之扦頭目。"





1.   部首 手 部首外筆畫 7 總筆畫 10
 注音一式 ㄏㄢˋ
 漢語拼音 h n  注音二式 h n

保衛﹑護衛。集韻˙去聲˙翰韻:「扞,衛也。或作。」如:「衛國土」。唐˙韓愈˙張中丞傳後敘:「守一城,天下,以千百就盡之卒,戰百萬日滋之師。」

阻止﹑抵禦。禮記˙祭法:「能禦大菑而祀之,能大患而祀之。」

違抗。如:「命不降」。北齊書˙卷四十七˙酷吏傳˙宋遊道傳:「對詔使,無人臣之禮,大不敬者死。」


古時射手左臂上所帶的皮製袖套,具有保護作用。廣雅疏證˙卷八上˙釋器:「拾﹑﹑韝,韘也。」疏證:「拾﹑﹑韝,皆謂遂也,著於左臂所以扞弦也。」


凶暴﹑勇猛。通「悍」。韓非子˙五蠹:「無私劍之,從斬首為勇。」史記˙卷一二九˙貨殖傳:「上谷至遼東……大與趙﹑代俗相類,而民雕少慮,有魚鹽棗栗之饒。」司馬貞˙索隱:「人雕,言如雕性之捷也。」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U+634D

U+625E
異體字

U+625E
同義字
kMeyerWempe

部首:+ 7筆 = 共10筆.
字典出處:宋本廣韻: 頁286第53 頁400第20 康熙字典: 頁433第20 辭海: 卷5頁7720第2 GSR: 第139.i' 漢語大字典: 卷3頁1881第05
表面結構:左:,右:
國語發音:hàn ㄏㄢˋ
粵語發音:hon2 hon5 hon6
英文翻譯:ward off, guard against, defend

原典出處

禮記·內則》:左右佩用,左佩紛帨、刀、礪、小觿、金燧,右佩玦、、管、遰、大觿、木燧,偪,屨著綦。
大戴禮記·易本命》:是故食水者善游能寒,食土者無心而不息,食木者多力而拂;食草者善走而愚,食桑者有絲而蛾,食肉者勇敢而,食穀者智惠而巧,食氣者神明而壽,不食者不死而神。
新書·匈奴》:夫無道之人,何宜敢此其久,陛下肯幸用臣之計,臣且以事勢諭天子之言,使匈奴大眾之信陛下也,為通言耳,必行而弗易。
新序·雜事三》:故仁人之兵,或將三軍同力,上下一心,臣之於君也,下之於上也,若子之事父也,若弟之事兄也,若手足之頭目而覆胸腹也。
孔子家語·執轡》:食水者善遊而耐寒,食土者無心而不息,食木者多力而不治,食草者善走而愚,食桑者有緒而蛾,食肉者勇毅而,食氣者神明而壽,食穀者智惠而巧,不食者不死而神。
論衡·祭意》:是故聖王制祭祀也,法施於民則祀之,以死勤事則祀之,以勞定國則祀之,能禦大災則祀之,能大患則祀之。
列子·楊朱》:
韓非子·五蠹》:故明主之國,無書簡之文,以法為教;無先王之語,以吏為師;無私劍之,以斬首為勇。
商君書·賞刑》:千乘之國,不敢城。
管子·山國軌》:泰春功布日,春縑衣,夏單衣,、寵、纍、箕、勝、籯、屑、●若干,日之功,用人若干,無貲之家,皆假之械器勝籯屑●公衣,功已而歸公衣折券。



釋義
(一)ㄕㄜˋ
着古代射箭時套在大拇指的器具。以象骨製成,用來鉤拉弓
 弦。詩經.衛風.芃蘭:「芃蘭之葉,童子佩韘。」清.
 徐珂.清稗類鈔.服飾類.扳指:「以象牙、晶玉為之,
 著於右手之大指,實即古所謂韘。」
(二)ㄒ|ㄝˋ
見「韘」。
韘:
 一種綴有垂飾的腰帶。初用於西域游牧民族,束之便於乘
 騎,魏晉南北朝傳入中原。新唐書.卷二十四.車服志:
 「而武官五品以上佩韘七事,佩刀、刀子、礪石、契
 苾真、噦厥針筒、火石是也。」亦作「蹀躞」、「
 鞢」、「鞢」、「」。


腳目
錢淹腳目




眼睛。如:「耳聰目明」、「魚目混珠」、「賞心悅目」、「眉清目秀」。詩經˙衛風˙碩人:「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條款、細則。如:「項目」、「條目」、「細目」。論語˙顏淵:「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顏淵曰:『請問其目。』」



列在書本前供方便查尋的條文。如:「書目」、「篇目」、「目錄」、「四庫全書總目」。



名稱、標題。如:「品目」、「名目」、「題目」。







首領。如:「頭目」。







生物學中分類的階層名稱。如:「界、門、綱、目、科、屬、種。」



二一四部首之一。



稱呼。穀梁傳˙隱公元年:「以其目君,知其為弟也。」



查詢結果

領頭字
解形
《說文》:“目,人眼。象形。重童子也。黹囗额日伛,古文目。”段玉裁注:“(古文)囗象面,中象眉目。江沅曰,外象匡,內象疌钬毛目。”徐灝箋:“小篆古文變耳。‘目’篆本橫體,因合於偏旁,而易橫為直。”
注音
釋義
(一)mu4《廣韻》莫六切,入屋明。沃部。 (1) 人的眼睛。《說文‧目部》:“目,人眼。”《易‧鼎》:“巽而耳目聰明。”《國語‧吳語》:“(伍員)將死,曰:‘以懸吾目於東門,以見越之入,吳國之亡 也。’”《素問‧陰陽應象大論》:“在竅為目。”王冰注:“目所以司見形色。”唐劉知幾《史通‧內篇‧言語》:“是則董狐、南史,舉目可求;班固、華嶠, 比肩皆是者矣。”也指動物的眼睛。漢魏伯陽《周易參同契》卷上:“魚目豈為珠,蓬蒿不成檟。”
(2)看;注視。《廣雅‧釋詁一》:“目,視也。”《正字通‧目部》:“目,凡注視曰目之。”《左傳‧宣公十二年》: “目於眢井而拯之。”杜預注:“視虛廢井而求拯。”孔穎達疏:“當目視於眢井而拯出之。”《史記‧陳丞相世家》:“(陳平)渡河,船人見其美丈夫獨行,疑 其亡將,要中當有金玉器,目之,欲殺平。”清黃燮清《災民嘆》:“徐泗更蕭條,道路不忍目。”
(3)以目表示憤懣。《釋名‧釋形體》:“目,默也,默而內識也。”《正字通‧目部》:“目,凡恚怒側視亦曰目。” 《國語‧周語上》:“國人莫敢言,道路以目。”韋昭注:“不敢發言,以目相眄而已。”《漢書‧金日磾傳》:“弄兒或自後擁上項,日磾在前,見而目之。”顏 師古注:“目,視怒也。”《新唐書‧李忠敏傳》:“鄭注誣逐宰相宋申錫,天下以目。”
(4)以目示意。《正字通‧目部》:“目,意有所使而顧之曰目。”《史記‧高祖本紀》:“酒闌,呂公因目固留高祖。” 《漢書‧高帝紀》:“范增數目羽擊沛公,羽不應。”唐白行簡《李娃傳》:“(李)娃曰:‘不見責僻陋,方將居之,宿何害焉﹖’生數目姥,姥曰:‘唯唯。 ’”清袁枚《書魯亮儕》:“田公默然,兩司目之退,魯不謝走出,至屋霤外,田公變色,下階呼曰:‘來!’”
(5)看待。唐白居易《不出門》:“不知天壤內,目我為何人。”明李贄《焚書‧童心說》:“後學不察,便謂出自聖人之口也,定目之為經矣。”魯迅《准風月談‧新秋雜識
(二)》:“所以最妥當是救月亮;那怕爆竹放得震天價響,天狗決不至於來咬,月亮裏的酋長(假如有酋長的話)也不會出來禁止,目為反動的。” (6)看法。《北史‧李彪傳》:“赫赫之威,振於下國;肅肅之稱,著自京師。天下改目,貪暴斂手。”明方孝孺《答王秀才書》:“俾世俗易心改目,以勉其遠且大者。”
(7)看重。唐韓愈《司徒兼侍中中書令贈太尉許國公神道碑銘》:“公少依舅氏,讀書習騎射,事親孝謹,膑钫品膑钫品自 將,不縱為子弟華靡遨放事,出入敬恭,軍中皆目之。”《新唐書‧宗室傳‧李從晦》:“(李從晦)獎目後進,名知人。”清袁枚《隨園詩話》卷一:“光武貧 時,與李通訟逋租於嚴尤,尤奇而目之。”
(8)眼力;眼界。《孟子‧告子上》:“不知子都之姣者,無目者也。”三國蜀諸葛亮《便宜十六策‧治軍》:“工非魯般之目,無以見其工巧。”唐王之渙《登鸛雀樓》:“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清魏源《默觚下‧治篇七》:“才臣疏節闊目,往往不可小知。”
(9)孔眼。《韓非子‧外儲說右下》:“張網者,引其綱,不一一攝萬目而後得。”《素問‧解精微論》:“目者,其竅 也。”《三國志‧吳志‧張昭傳》:“然猶不能已,乃作射虎車,為方目。閒不置蓋,一人為御,自於中射之。”《天工開物‧粹精‧攻黍》:“凡麻篩與米篩小者 同形,而目密五倍。”
(10)要目;條目。《小爾雅‧廣詁》:“目,要也。”《論語‧顏淵》:“顏淵曰:‘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 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宋史‧李綱傳上》:“梲受事目,不措一辭,還報。”明李贄《藏書‧世紀列傳總目前論》:“起自春秋,訖於宋元,分為 紀傳,總類別目,用以自怡。”又生物學把同一綱的生物按照彼此相似的特徵分為幾個群叫目。如:鳥綱中有雁形目、形目等;松柏綱中有銀杏目、松柏目 等。魯迅《墳‧人之歷史》:“又集與此相似者,謂之貓科;科進為目,為綱,為門,為界。”
(11)目錄。《南史‧張弘策傳附張纘》:“(纘)嘗執四部書目曰:‘若讀此畢,可言優仕矣。’”唐韓愈《上張僕射書》:“有小吏持院中故事節目十餘事來示愈。”魯迅《且介亭雜文‧隨便翻翻》:“留心過學者所開的參考書目,結果都不滿意。”
(12)名;名目。《篇海類編‧身體類‧目部》:“目,名號也,名目也。”《後漢書‧酷吏列傳‧王吉》:“凡殺人皆磔 屍車上,隨其罪目,宣示屬縣。”李賢注:“目,罪名也。”宋曹勛《北狩見聞錄》:“死生一切唯命,不必以此為目也。”清顧炎武《天下郡國利病書‧福建‧土 田》:“土田之目有二:曰官田,曰民田。”又數目。《遼史‧食貨志上》:“歲秋,社民隨所穫,戶出粟庤倉,社司籍其目。歲儉,發以振民。”
(13)稱,稱呼。《穀梁傳‧隱公元年》:“段,鄭伯弟也。何以知其為弟也﹖殺世子母弟目君。以其目君,知其為弟 也。”范甯注:“目君,謂稱鄭伯。”《文心雕龍‧總術》:“夫文以足言,理兼詩書,別目兩名,自近代耳。”唐封演《封氏聞見記‧圖畫》:“(鄭)虔工書 畫,又工詩,故有三絕之目。”《清朝野史大觀‧清人逸事‧三聖七賢》:“時(曾)文正幕中,有三聖七賢之目,皆一時宋學宿儒。”
(14)標題。《後漢書‧襄楷傳》:“琅邪宮崇詣闕,上其師干吉於曲陽泉水上所得神書百七十卷,皆縹白素朱介青首朱 目,號《太平清領書》。”李賢注:“目,題目也。”唐劉知幾《史通‧內篇‧六家》:“又錄開皇、仁壽時事,編而次之,以類相從,各為其目,勒成《隋書》八 十卷。”《農桑輯要‧原序》:“於是求古今所有農家之書,披閱參考,刪其繁重,摭其切要,纂成一書,目曰《農桑輯要》。”
(15)品評;品題。《後漢書‧許劭傳》:“曹操微時,常卑辭厚禮,求為己目。”《世說新語‧賞譽》:“山公舉阮咸為 吏部郎,目曰:‘清真寡欲,萬物不能移也。’”清趙翼《廿二史劄記‧晉書‧九品中正》:“王濟為太原大中正,訪問者論邑人品狀,至孫楚,則曰:‘此人非卿 所能目,吾自為之。’”
(16)首領;頭領。《元典章‧聖政》:“仰各頭目,用心照管。”《清史稿‧祁土钫貢傳》:“(英兵)登岸侵擾,其兵目伯麥闖入三元里,民憤,磔之。”
(17)樹木枝幹紋理糾結不順的部位。《周禮‧考工記‧弓人》:“析幹必倫,析角無邪,斲目必荼。”鄭玄注引鄭司農云:“目,幹節目。”《呂氏春秋‧舉難》:“尺之木必有節目,寸之玉必有瑕瓋。”《禮記‧學記》:“先其易者,後其節目。”
(18)姓。《萬姓統譜‧屋韻》:“目,目夷之後,以王父字為氏。周目夷,字子魚,宋襄公庶兄。”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