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16日 星期三

屬,函,涵,播,屬意,非你莫属,點定,頭領, 帕首,播遷,冷嘲熱諷

非你/他莫属


看到這一條,只有淚水。
那些對林先生冷嘲熱諷的人,不是人。


"......甚屬昨函好笑故趕此信更正...." 胡適1957.5.6

共三冊為一函


台灣時空隧道中的「溫紳觀點」
中華民國政府決議「播遷」來台(1949-12-7)

中央宣告「播遷」這一天,台灣本身剛好在舉辦「全省行政會議」,因此,當這消息傳來時,省參議長黃朝琴馬上代表省民表達忠誠擁護中央之意!甚且上電蔣介石 表達「反攻勝利宏業可期,中興在望」的信念。其中,唯獨一位被稱為「大砲」的郭國基大唱反調,他挖苦說:「日本戰敗後,台灣回到祖國的懷抱,大陸失陷後, 祖國走來台灣的懷抱」。郭國基所說的「走來」,其實台語之意是「逃亡」。因此,坊間開始習用「走路政權」(台語)冷嘲熱諷國民黨!民間俗語甚且以「狗去豬 來」影射走了「日本狗」、來了「中國豬」的情緒!







 79. 
 注音一式 ㄓㄨˇ |ˋ
 漢語拼音 zh  y   注音二式 j  y 
 相似詞  留意、寄望、鍾情  相反詞 漠視、移情  鄙厭
注意。文選˙劉琨˙答盧諶書:「今君遇之矣,勗之而已,不復意於文,二十餘年矣。」
意念集中於一人,有歸心、愛慕的意思。史記˙卷二˙夏本紀:「禹子啟賢,天下意焉。」唐˙許堯佐˙柳氏傳:「柳氏自門窺之,謂其侍者曰:『韓夫子豈長貧賤者乎!』遂意焉。」
 65.   部首 尸 部首外筆畫 18 總筆畫 21
 注音一式  ㄓㄨˇ
 漢語拼音  zh   注音二式  j 

連接。書經˙禹貢:「涇渭汭。」

跟隨。史記˙卷七˙項羽本紀:「項王渡淮,騎能者百餘人耳。」

會聚、聚集。左傳˙哀公十三年:「彌庸不可,徒五千,王子地助之。」

綴輯、寫作。史記˙卷八十四˙屈原賈生傳:「懷王使屈原造為憲令,屈平草稿未定。」漢書˙卷四十八˙賈誼傳:「以能誦詩書文稱於郡中。」

託付。同「囑」。左傳˙隱公三年:「宋穆公疾,召大司馬孔父而殤公焉。」漢書˙卷四十˙張良傳:「漢王之將獨韓信可大事﹑當一面。」


方才、適才。史記˙卷五十五˙留侯世家:「天下安定,何故反乎?」
ㄕㄨˇ sh(09083)

按四寨水山軍頭領皆梁山泊中堅人物. 今以光宣兩朝詞家屬之
解形
《說文》:“屬,連也。尾,蜀聲。”徐灝注箋:“屬之言續也。《繫傳》曰:屬,相連續,若尾之在體,故尾是也。引申為會合之義。”
注音
釋義
(一)zhu3《廣韻》之欲切,入燭章。屋部。 (1)連接;連續。《說文‧尾部》:“屬,連也。”《廣雅‧釋詁二》:“屬,續也。”《書‧禹貢》:“涇屬渭汭。”孔穎達疏:“屬謂相連屬。”宋蘇軾《再論積欠六事四事劄子》:“累歲災傷,流殍相屬。”《徐霞客遊記‧粵西遊日記四》:“中有土崗南北橫屬。” (2)跟隨。《史記‧項羽本紀》:“項王渡淮,騎能屬者,百餘人耳。”
(3)至;及。《戰國策‧西周策》:“蘇秦謂周君曰:‘除道屬之於河,韓魏必惡之。’”高誘注:“屬猶至也,通也。”《呂氏春秋‧明理》:“其氣有上不屬 天,下不屬地。”高誘注:“屬猶至。”《文選‧張衡〈東京賦〉》:“踵二皇之遐武,誰謂駕遲而不能屬﹖”李善注引薛綜曰:“屬,逮也。”
(4)佩;繫。《楚辭‧天問》:“日月安屬,列星安陳﹖”王逸注:“言日月
星安所繫屬,誰陳列也。”《禮記‧雜記上》:“大夫不揄絞,屬於池下。”鄭玄注:“屬,猶繫也。”唐韓愈《送鄭尚書序》:“府帥必戎服,左握刀,右屬弓矢,帕首袴鞾迎郊。”
(5)聚集;會集。《廣韻‧燭韻》:“屬,會也。”《左傳‧哀公十三年》:“彌庸不可,屬徒五千,王子地助之。”杜預注:“屬,會也。”《國語‧齊語》: “兵車之屬六,乘車之會三。”韋昭注:“屬亦會也。”宋玉《對楚王問》:“客有歌於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國中屬而和者數千人。”
(6)朝謁;朝會。《周禮‧考工記‧梓人》:“不屬于王所,故抗而射女。”鄭玄注:“屬,猶朝會也。”
(7)專注。《書‧盤庚中》:“爾忱不屬,惟胥以沈。”孫星衍疏:“言乘舟弗濟,汝誠不專注之故。”《新唐書‧王世充傳》:“帝以為忠,愈屬信之。”清薛雪《一瓢詩話》:“屬思久之,詩思漸集。”
(8)綴輯;撰寫。《史記‧屈原賈生列傳》:“懷王使屈原造為憲令,屈平屬草高鄄木未定。”《漢書‧賈誼傳》:“以能誦詩書屬文稱於郡中。”顏師古注:“屬謂綴輯之也,言其能為文也。”《文心雕龍‧練字》:“綴字屬篇,必須練擇。”
(9)托付;委托。後作“囑”。《廣韻‧燭韻》:“屬,付也。”《左傳‧隱公三年》:“宋穆公疾,召大司馬孔父而屬殤公焉。”《漢書‧張良傳》:“而漢王 之將獨韓信可屬大事,當一面。”顏師古注:“屬,委也。”《醒世恆言‧蘇小妹三難新郎》:“今介甫將兒子窗課屬吾點定,必為求親之事。”
(10)叮囑;告誡。後作“囑”。《戰國策‧西周策》:“(函冶氏)將死,而屬其子曰:‘必無獨知。’”《穀梁傳‧定公十年》:“退而屬其二三大夫。” 《漢書‧循吏傳‧黃霸》:“嘗欲有所司察,擇長年廉吏遣行,屬令周密。”顏師古注:“屬,戒也。”宋陸游《北窗試筆》:“屬兒善藏之,勿遣俗子見。”
(11)推托;藉口。《南史‧謝弘微傳附謝
》:“明帝即位,又屬疾,不知公事。”《資治通鑑‧齊武帝永明八年》:“(房法乘)常屬疾不治事。”胡三省注:“屬,託也;屬疾,猶言託疾也。”
(12)勸;邀。《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及飲酒酣,夫起舞屬丞相。”司馬貞索隱:“小顏云:‘若今之舞訖相勸也。’”《宋書‧樂志一》:“魏晉已來,尤重以舞相屬,所屬者代起舞,猶若飲酒以杯相屬也。”唐韓愈《八月十五夜贈張功曹》:“一杯相屬君當歌。”
(13)足;充足。《廣韻‧燭韻》:“屬,足也。”《左傳‧昭公二十八年》:“及饋之畢,願以小人之腹,為君子之心,屬厭而已。”杜預注:“屬,足也。言 小人之腹飽,猶知厭足,君之心亦宜然。”《漢書‧溝洫志》:“河公許兮薪不屬。”《太平廣記》卷二百五十四引劉凱《通幽記》:“沐浴易衣,飲以糜粥,神氣 屬。”
(14)面臨;面對。唐杜甫《陪裴使君登岳陽樓》:“湖闊兼雲霧,樓孤屬晚晴。”仇兆鰲注:“屬,當也。”
(15)徽志;徽號。《周禮‧春官‧司常》:“司常掌九旗之物名,各有屬以待國事。”鄭玄注:“屬謂徽識也。”
(16)量詞。特指成套的鎧甲。《周禮‧考工記‧函人》:“犀甲七屬,兕甲六屬。”鄭玄注:“屬,謂上旅下旅札續之數也。”《漢書‧刑法志》:“魏氏武卒,衣三屬之甲。”引申為甲衣之數。《遼史‧耶律陳家奴》:“賜甲一屬。”
(17)解。《廣雅‧釋詁一》:“屬,解也。”
(18)副詞。表示時間。1.正;適值。《左傳‧成公二年》:“下臣不幸,屬當戎行,無所逃隱。”杜預注:“屬,適也。”《史記‧留侯世家》:“天下屬安 定,何故反乎﹖”唐李白《古風五十九首》之一:“
才屬休明,乘運共躍鱗。”2.近時;方纔。《漢書‧傅介子傳》:“匈奴使屬過,當至烏孫,道過龜 茲。”顏師古注:“屬,近也。近始過去。”《後漢書‧章帝八王傳》:“屬遭大憂,悲懷感傷。”李賢注:“屬,近。”唐韓愈《秋懷詩十一首》之八:“丈夫屬 有念,事業無窮年。”3.從前;往昔。《後漢書‧朱暉傳》:“屬者掾自視孰與藺相如﹖”李賢注:“屬,向也。”
(19)通“矚”。看;望。《世說新語‧文學》:“眼往屬萬形,萬形來入眼不﹖”北魏楊衒之《洛陽伽藍記‧景明寺》:“俯聞激電,傍屬奔星。”周祖謨校注:“真意本作矚。矚,望也。”
(20)通“注(<現代音>zhu4<\/現代音>)”。灌注;傾注。清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需部》:“屬,栏借為注。”《儀 禮‧士
禮》:“酌玄酒,三屬于尊。”鄭玄注:“屬,注也。”《周禮‧考工記‧匠人》:“凡溝逆地阞,謂之不行;水屬不理孫,謂之不行。”鄭玄注: “屬,讀為注。”《漢書‧武五子傳》:“是時天雨,虹下屬宮中飲井水,竭。”顏師古注:“屬猶注也。”
(21)通“媰(chu2)”。懷孕。清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需部》:“屬,栏借為媰。”《書‧梓材》:“至于敬寡,至于屬婦。”孫星衍疏:“屬與媰聲之緩急,假借字。”按:《說文‧女部》引作“媰”。
(二)shu3《廣韻》市玉切,入燭禪。屋部。 (1) 類別;種類。《廣韻‧燭韻》:“屬,類也。”清段玉裁《說文解字注‧尾部》:“屬,凡異而同者曰屬。……凡言屬而別在其中,如禾钫亢曰‘稻屬’,秏曰‘稻 屬’是也;言別而屬在其中,如稗曰‘禾別’是也。”《周禮‧考工記‧梓人》:“小蟲之屬,以為雕琢。”《莊子‧人間世》:“夫柤梨橘柚果蓏之屬,實熟則 剝。”清蒲松齡《增補幸雲曲》第十八回:“咱把酒來頓的熱熱的,另整菜屬,請那長官來唱吃酒如何﹖” (2)現代生物學名詞。生物學中把同一科的生物群按照彼此相似的程度再分為不同的群,叫做屬。屬以下為種。如:貓屬;虎屬;稻屬;小麥屬。
(3)同輩;同夥。《廣韻‧燭韻》:“屬,儕等也。”《史記‧項羽本紀》:“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漢書‧文三王傳》:“梁王怨爰盎及議臣,乃與羊勝、公孫詭之屬謀。”《新唐書‧魏徵傳》:“吾屬雖往,人不信。”
(4)親屬。《釋名‧釋親屬》:“屬,續也,恩相連續也。”《增修互註禮部韻略‧燭韻》:“屬,親眷也。”《孟子‧離婁下》:“夫章子豈不欲有夫妻子母之 屬哉!”《後漢書‧孝靈帝紀》:“諸附從者錮及五屬。”李賢注:“五屬謂五服內親也。”唐皮日休《悲摯獸》:“驕傲未足於心,而刑禍已滅其屬。”
(5)歸屬;附屬。《廣韻‧燭韻》:“屬,附也。”《荀子‧王制》:“雖庶人之子孫也,積文學,正身行,能屬於禮義,則歸之卿相士大夫。”楊倞注:“屬, 繫也。”《史記‧項羽本紀》:“項羽由是始為諸侯上將軍,諸侯皆屬焉。”《世說新語‧賢媛》:“不如以兵屬人;事成,少受其利;不成,禍有所歸。”
(6)係;是。如:查明屬實。
(7)屬相。干支紀年,用十二支配十二種動物: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
、戌犬、亥。這叫十二屬,也叫十二生肖。人生在那一年,就“屬”那種動物,叫“屬相”。如:老張屬馬,老李屬牛。趙樹理《小二黑結婚》:“二黑,算一算十歲屬什麼﹖”
(8)官吏;屬吏。《廣韻‧燭韻》:“屬,官
也。”《書‧周官》:“六卿分職,各率其屬,以倡九牧,阜成兆民。”孔傳:“六卿各率其屬官。”《左 傳‧文公六年》:“陽子,成季之屬也,故黨於趙氏。”杜預注:“處父嘗為趙衰屬大夫。”《史記‧儒林列傳》:“先用誦多者,若不足,乃擇掌故補中二千石 屬,文學掌故補郡屬,備員。”司馬貞索隱引蘇林曰:“屬亦曹吏。”
(9)屬員;徒
。《左傳‧宣公十七年》:“郤子至,請伐齊,晉侯弗許。請以其私屬,又弗許。”杜預注:“私屬,家也。”《史記‧陳涉世家》:“徒屬皆曰:‘敬受命。’”
(10)統屬;率領。《荀子‧儒效》:“周公屏成王而及武王,以屬天下,惡天下之離周也。”劉師培補釋:“屬即統屬之屬。”《世說新語‧賞譽》:“謝公作宣武司馬,屬門生數十人。”
(11)古代行政區域名。1.五國為一屬。《禮記‧王制》:“天子百里之內以共官,千里之內以為御,千里之外設方伯。五國以為屬,屬有長。”2.十縣為一屬。《國語‧齊語》:“十縣為屬,屬有大夫。五屬,故立五大夫。”韋昭注:“五屬,四十五萬家也。”


 1. 點定
 注音一式 ㄉ|ㄢˇ ㄉ|ㄥˋ
 漢語拼音 di n d n   注音二式 di n d ng
改正文字。晉書˙卷五十˙郭象傳:「乃自注秋水、至樂二篇,又易馬蹄一篇,其餘眾篇或點定文句而已。」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司空鄭沖馳遣信就阮籍求文。籍時在袁孝尼家,宿醉扶起,書札為之,無所點定,乃寫付使。時人以為神筆。」


 帕首 (1).裹頭之巾。唐韓愈《送鄭尚書序》:“大府帥或道過其府,府帥必戎服,左握刀,右屬弓矢,帕首袴鞾,迎郊。” 宋劉直莊《賀制置李尚書》 :“綠沉金鎖,帳環百萬之精兵;帕首腰刀,庭列諸屯之大將。”《宋史·后妃傳上·章獻明肅劉皇后》:“ 柴氏、 李氏二公主入見,猶服髲鬀。太后曰:'姑老矣。'命左右賜以珠璣帕首。” 明王逢《天門行》:“烹羊椎牛醉以酒,腰纏白帶紅帕首。”(2).裹頭。唐韓愈《元和聖德詩》:“以錦纏股,以紅帕首。” 清魏源《聖武記》卷一:“禽蜚、 志葵,進圍松江,冒蜚軍帕首入其城,陷之。” 胡人鳳《法華鄉志》:“眾勇丁轉炮向堂上,一時紅巾皆出腰間,紛紛然互相帕首。”






舌頭。說文解字:「函,舌也。」



鎧甲、護身甲。周禮˙冬官考工記:「燕無函,秦無廬,胡無弓車。」鄭玄˙注引鄭司農云:「函,鎧也。」


匣、盒子。如:「劍函」、「鏡函」、「石函」。史記˙卷八十六˙刺客傳˙荊軻傳:「荊軻奉樊於期頭函,而秦舞陽奉地圖柙,以次進。」


套子、封套。如:「全書共十函」。唐˙張彥遠˙法書要錄˙卷三˙武平一徐氏法書記:「時見宮人出六十餘函,於億歲殿曝之,多裝以鏤牙軸﹑紫羅褾。」



書信、信件。如:「來函」、「函件」。三國˙魏˙吳質˙答東阿王書:「信到,奉所惠貺,發函伸紙。」唐˙李商隱˙隋宮詩:「乘興南遊不戒嚴,九重誰省諫書函。」



現行公文的一類。用於各級機關公文往返,或人民與機關間的申請與答覆。如:「公函」、「申請函」。







包容、容納。詩經˙周頌˙載芟:「播厥百穀,實函斯活。」鄭玄˙箋:「函,含也。」漢書˙卷一○○˙敘傳上:「函之如海,養之如春。」顏師古˙注:「函,容也。」



用木盒盛裝,並加以密封。戰國策˙燕策三:「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新五代史˙卷三十七˙伶官傳˙序:「方其係燕父子以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廟。」



陷入。漢書˙卷六十二˙司馬遷傳:「所以隱忍苟活,函糞土之中而不辭者。」唐˙柳宗元˙古東門行:「當街一叱百吏走,馮敬胸中函匕首。」

木板函
領頭字
解形
《說文》:“黹鲫囗懒伛,舌也。象形,舌體黹颛拢颛伛黹颛拢颛伛。從黹颛拢颛伛,黹颛拢颛伛亦聲。肣,俗黹鲫囗懒伛從肉、今。”按:王國維以為像“盛矢之器”。隸作函。
注音
釋義
(一)han2《廣韻》胡男切,平覃匣。侵部。 (1)舌。《說文‧黹颛拢颛伛部》:“黹鲫囗懒伛,舌也。”按:“黹鲫囗懒伛”,古籍中通行作“函”。 (2)包含;容納。《集韻‧覃韻》:“函,容也。”《詩‧周頌‧載芟》:“播厥百穀,實函斯活。”鄭玄箋:“函,含也。”《漢書‧敘傳上》:“函之如海,養之如春。”顏師古注:“函,容也。讀與含同。”唐劉禹錫《問大鈞賦》:“圓方相函兮,浩其無垠。”
(3)陷入。《國語‧楚語上》:“若合而函吾中,吾上下必敗其左右。”韋昭注:“函,入也。”《漢書‧司馬遷傳》:“所以隱忍苟活,函糞土之中而不辭者,恨私心有所不盡,鄙沒世而文采不表於後也。”唐柳宗元《古東門行》:“當街一叱百吏走,馮敬胸中函匕首。”
(4)鎧甲。後作“金钫函”。《玉篇‧臼部》:“函,鎧也。”《字彙‧凵部》:“函,甲也。與金钫函同。”《周禮‧考工記‧序》:“粵無鎛,燕無函,秦無 廬,胡無弓車。”鄭玄注引鄭司農云:“函,鎧也。”《墨子‧非儒下》:“君子勝,不逐奔,揜函弗射,強則助之。”也指製造鎧甲的工人。《周禮‧考工記‧ 序》:“攻皮之工:函、鮑、韗、韋、裘。”賈公彥疏:“函人為甲。”
(5)匣子。如:鏡函;劍函。《集韻‧咸韻》:“函,匱也。或作木钫函。”北周庾信《周車騎大將軍賀婁公神道碑》:“龜轉印函,蛇盤綬笥。”唐封演《封氏 聞見記‧匭使》:“梁武帝詔于謗木、肺石旁各置一函,橫議者投謗木函,求達者投肺石函。”用如動詞,義為裝在匣子裏。明沈鯨《雙珠記‧人珠還合》:“絕域書迷雁足,函閨鏡,掩鸞氛。”《聊齋志異‧喬女》:“孟益賢之,向慕尤殷,使媒者函金加幣,而說其母。”
(6)封套;套子。唐張彥遠《法書要錄‧武平一徐氏法書記》:“楷書每函可二十餘卷。”又“時見宮人出六十餘函,於億歲殿曝之,多裝以鏤牙軸、紫羅褾。” 明梅鼎祚《玉合記‧贈處》:“詩書戶牖,真看縹帙千函。”魯迅《且介亭雜文‧買〈小學大全〉記》:“加疏的《小學》六卷、《考證》和《釋文》、《或問》各 一卷,《後編》二卷,合成一函,是為《大全》。”
(7)指信封。三國魏吳質《答東阿王書》:“信到,奉所惠貺,發函伸紙,是何文采之巨麗,而慰喻之綢繆乎!”《晉書‧殷浩傳》:“(殷浩)將答書,慮 有謬誤,開閉者數十,竟達空函。”清袁枚《隨園詩話》載黃蛟門《寄張香岩》:“接到手書偏不發,先從函外看平安。”通常指書信。如:來函;公函。《玉篇‧ 臼部》:“函,書也。”
(8)杯。《集韻‧咸韻》:“函,杯也。”
(9)地名。指函谷關。漢賈誼《過秦論》:“秦孝公據殽、函之固。”
(10)姓。《廣韻‧咸韻》:“函,姓。漢有豫章太守函熙。又漢複姓。漢末有黃門侍郎函治子覺。”按:《萬姓統譜》作“函冶子覺。”

韓國的八萬大藏經分類過後的部分叫....


領頭字
解形

注音
釋義
(一)han2《廣韻》胡南切,平覃匣。侵部。 (1)水澤多。《說文‧水部》:“旧钫黹鲫囗懒伛,水澤多也。”《集韻‧覃韻》:“旧钫黹鲫囗懒伛,或从函。” (2)浸潤;潤澤。清段玉裁《說文解字注‧水部》:“涵,所受潤澤多也。”唐戴叔倫《題橫山寺》:“露涵松翠濕,風湧浪花浮。”宋王安石《送江寧彭給事赴闕》:“威加諸部風霜肅,惠浸連營雨露涵。”
(3)包容;包含。清段玉裁《說文解字注‧水部》:“涵訓容者,就受澤多之義而引申之。”《詩‧小雅‧巧言》:“亂之初生,僭始既涵。”毛傳:“涵,容 也。”馬瑞辰通釋:“涵,亦从《傳》訓容為允,謂言未信而姑容之也。”唐杜牧《九日齊山登高》:“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李大釗《庶民的勝利》:“國家的界限以內,不能涵容他的生產力,所以資本家的政府相靠
大戰,把國家的界限打破。”
(4)寬恕;寬大。《宋史‧韓維傳》:“翰林學士范鎮作批答不合旨,出補郡。維言:‘鎮所失只在文字,當涵容之。’”清楊鳳苞《南疆逸史跋‧八》:“其才似宏而譾,其識似卓而陋,其量似涵而隘,其學似正而曲。”
(5)沉沒,浸在水中。《方言》卷十:“涵,沉也。楚郢以南曰涵,或曰潛。”《玉篇‧水部》:“涵,沒也。”《廣韻‧覃韻》:“涵,涵泳。”《字 彙‧水部》:“涵沉浸也。”《文選‧左思‧〈吳都賦〉》:"勾鄄黽鼊鯖魚钫咢,涵泳乎其中。”劉逵注:“涵,沉也。”唐韓愈《祭鱷魚文》:“鱷魚之涵淹卵育於此,亦固其所。”
(6)公路或鐵路與溝堤相交處使水從路下通過的管或洞。清魏源《道光洋艦征撫記上》:“就海灘高處,周圍樹柵,開池浸滷,投以石灰,頃刻湯沸,不爨自然,夕啟涵洞,隨潮出海。”
(二)han4 《廣韻》胡感切,上感匣。水入船。《廣韻‧感韻》:“涵,水入船。”







下種,將種子撒在土裡。詩經˙周頌˙載芟:「播厥百穀,實函斯活。」鄭玄˙箋:「播,猶種也。」

宣揚﹑傳布。周禮˙春官˙大司樂:「凡六樂者,文之以五聲,播之以八音。」唐˙魏徵˙論時政疏:「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

放送。如:「轉播」﹑「衛星直播」﹑「三臺聯播」﹑「歌曲點播」。

分開﹑分散。書經˙禹貢:「又北播為九河,同為逆河,入于海。」禮記˙禮運:「播五行於四時。」孔穎達˙正義:「播謂播散五行金﹑木﹑水﹑火﹑土之氣於春夏秋冬之時也。」

遷移﹑逃亡。如:「播遷」。後漢書˙卷九˙孝獻帝紀˙贊曰:「獻生不辰,身播國屯。」章懷太子˙注:「播,遷也。」金史˙卷二十八˙禮志一:「宣宗南播,疆宇日蹙。」

搖動。莊子˙人間世:「鼓筴播精,足以食十人。」成玄英˙疏:「筴,小箕也。精,米也。言其掃市場,鼓其筴,播揚土,簡精麤也。」文明小史˙第四十六回:「勞航芥在房裡被風浪顛播的十分難過。」

播遷
到處遷移,奔波不定。北周˙庾信˙哀江南賦:「彼淩江而建國,始播遷于吾祖。」清˙洪昇˙長生殿˙第二十四齣:「天那,寡人不幸,遭此播遷,累他玉貌花容,驅馳道路。好不痛心也!」
天子流亡遷徙。明史˙卷一七七˙王竑傳:「向使乘輿播遷,奸黨猶在,國之安危殆未可知。」亦作「乘輿播越」。

【志工】2010花田‧米 開始播田(插秧)囉!

剛過完農曆春節宜蘭就開始一期水稻的種植的準備了,3月農田間也悄悄地抹上了一片新綠,田間工作正忙的咧~ 2010年多虧青松的介紹,跟小農-曉莊分租一塊一分六的水田,開始除了果樹照顧的另一種作物的學習,向我的全農生活更近一步。依對環境友善的耕作理念, 這塊田也跟梨園一樣以不施肥、不灑藥的自然手作方式來耕耘,除了犁田及收割使用農機處理外,其餘插秧、鋤草、蟲害、曬米都將以人工方式進行,感恩有這樣的 機會可以用這樣的方式來親近土地,歡迎有興趣的朋友一起來種自己吃的米,體驗農家樂!



下種,將種子撒在土裡。詩經˙周頌˙載芟:「播厥百穀,實函斯活。」鄭玄˙箋:「播,猶種也。」
宣揚﹑傳布。周禮˙春官˙大司樂:「凡六樂者,文之以五聲,播之以八音。」唐˙魏徵˙論時政疏:「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
放送。如:「轉播」﹑「衛星直播」﹑「三臺聯播」﹑「歌曲點播」。
分開﹑分散。書經˙禹貢:「又北播為九河,同為逆河,入于海。」禮記˙禮運:「播五行於四時。」孔穎達˙正義:「播謂播散五行金﹑木﹑水﹑火﹑土之氣於春夏秋冬之時也。」
遷移﹑逃亡。如:「播遷」。後漢書˙卷九˙孝獻帝紀˙贊曰:「獻生不辰,身播國屯。」章懷太子˙注:「播,遷也。」金史˙卷二十八˙禮志一:「宣宗南播,疆宇日蹙。」
搖動。莊子˙人間世:「鼓筴播精,足以食十人。」成玄英˙疏:「筴,小箕也。精,米也。言其掃市場,鼓其筴,播揚土,簡精麤也。」文明小史˙第四十六回:「勞航芥在房裡被風浪顛播的十分難過。」


領頭字
解形
《說文》:“播,穜也。一曰布也。手,番聲。番钫骥,古文播。”郭沫若《兩周金文辭大系考釋》:“釆钫骥即播之異文。《說文》‘播’古文作‘番钫骥’。此省采。采、番古本一字。”
注音
釋義
(一)bo1《廣韻》補過切,去過幫。又《集韻》逋禾切。歌部。 (1) 下種;撒種。《說文‧手部》:“播,穜也。”《書‧大誥》:“厥子乃弗肯播,矧肯穫。”孔穎達疏:“播謂布種。”《詩‧周頌‧載芟》:“播厥百穀。”鄭玄 箋:“播,猶種也。”《隋書‧經籍志三》:“農者,所以播五穀,藝桑麻,以供衣食者也。”梁啟超《袁世凱之解剖》:“中國禍亂種子,全由袁氏所播。”引申 為拋灑。清寧調元《感懷四首》之一:“願播熱血高萬丈,雨飛不住注神州。” (2)施行。《禮記‧緇衣》:“《甫刑》曰:播刑之不迪。”鄭玄注:“播,猶施也……言施刑之道。”
(3)傳佈;傳揚。《說文‧手部》:“播,布也。”《書‧盤庚上》:“王播告之脩,不匿厥指。”孔傳:“王布告人以所脩之政不匿其指。”漢賈誼《修政語 上》:“故播之於天下而不忘者,其惟道矣。”唐李白《南都行》:“陶朱與五羖,名播天壤間。”《紅樓夢》第五十一回:“銅柱金城振紀綱,聲傳海外播戎 羌。”
(4)分散。《書‧禹貢》:“又北播為九河,同為逆河,入于海。”孔傳:“北分為九河。”《周禮‧考工記‧桃氏》:“鍾已厚則石,已薄則播。”鄭玄注: “大厚則聲不發,大薄則聲散。”《禮記‧禮運》:“播五行於四時。”陸德明釋文:“播,舒也。”孔穎達疏:“播五行於四時者,播謂播散五行金、木、水、 火、土之氣於春夏秋冬之四時也。”《文選‧劉琨〈答盧諶詩〉》:“威之不建,禍延凶播。”李
注引《聲類》曰:“播,散也。”
(5)逃亡;遷徙。《字彙‧手部》:“播,逋也,越也,遷也。”《正字通‧手部》:“播,亡逃也。”《書‧大誥》:“予惟以爾庶邦,于伐殷逋播臣。”孔穎 達疏:“播謂播蕩逃亡之意。”《後漢書‧獻帝紀贊》:“獻生不辰,身播國屯。”李賢注:“播,遷也。”《金史‧禮志一》:“宣宗南播,疆宇日蹙。”
(6)背棄;放棄。《廣韻‧過韻》:“播,放也,棄也。”《書‧多方》:“爾乃屑播天命。”孔傳:“是汝乃盡播棄天命。”《楚辭‧劉向〈九歎‧思古〉》:“播規矩鄄木以背度兮,錯權衡而任意。”王逸注:“播,
。”《說苑‧君道》:“(景)公作色太息,播弓矢。”
(7)放縱。《國語‧周語下》:“播其淫心,稱遂共工之過。”韋昭注:“播,放也。”
(8)抵。《廣雅‧釋言》:“播,抵也。”
(9)通“藩(;fan1)”。封建王朝的國或屬地。《尚書大傳‧洪範五行傳》:“播國率相行祀。”鄭玄注:“播,讀曰藩。”
(10)水名。《集韻‧戈韻》:“播,水名。在豫州域。”
(11)地名。1.漢代縣名。《漢書‧地理志上》:“縣十四:靈……莽曰播。”2.州名。唐置。轄境即今貴州省遵義市。明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四川四‧廢黔州》:“自牂牁北歷播、費、思、黔等州,北注岷江。”
(12)姓。《元和姓纂‧過韻》:“播,《風俗通》:播兆鄄鼓武,殷末之賢人。”《正字通‧手部》:“播,姓。殷賢人播軌。”
(二)bo3 《集 韻》補火切,上果幫。歌部。通“簸”。搖動;簸揚。《集韻‧果韻》:“播,搖也。”清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乾部》:“播,栏借為簸。”《論語‧微子》: “播兆鄄鼓武入於漢。”邢昺疏:“播,搖也。”《莊子‧人間世》:“鼓筴播精,足以食十人。”成玄英疏:“筴,小箕也。精,米也。言其掃市場,鼓箕筴,播 揚土,簡精麤也。”《文明小史》第四十六回:“勞航芥在房里被風浪顛播的十分難過。”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