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11日 星期六

哭,泣、號,笑,掠,伏,冀,分殊,嘴笑目笑

 元趙孟頫《與友人書》:“輒有素綢一匹,以表微意,伏冀笑領。”

 ^ 唐景崧致清政府電文:臺民聞割臺後,冀有轉機,未敢妄動。今已絕望,公議自立為民主之國,於五月初二日齊集衙署,捧送印旗前來,印文曰:「臺灣民主國總統之印」,旗為藍地黃虎,強臣暫留保民理事,臣堅辭不獲。思倭人不日到臺,臺民必拒;若炮臺仍用龍旗開仗,恐為倭人藉口,牽涉中國,不得已暫允視事,將旗發給各炮臺暫換,印暫收存,專為交涉各國之用。一面布告各國,並商結外援,嗣後臺灣總統均由民舉,遵奉正朔,遙作屏藩。俟事稍定,臣能脫身即奔赴宮門,席藁請罪。



ethical particularism

Talcott Parsons思說法,這就是一種「倫理的普遍主義」(ethical universalism)與「倫理的分殊主義」. (ethical particularism)之間的對比,韋伯雖沒有明說,但事實上的確是作 ...

Max Weber 宗教社會學

分殊
区分;区别。 宋 陈亮 《序说引·西铭说》:“《西铭》明理一而分殊, 墨氏 则二本而无分。分殊之蔽,私胜而失仁;无分之罪,兼爱而无义。”


因傷心或激動而流淚,甚至發出悲聲。如:「嚎啕大」、「痛失聲」。論語˙先進:「顏淵死,子之慟。」唐˙杜甫˙佳人詩:「但見新人笑,那聞舊人。」

弔唁。淮南子˙說林:「桀辜諫者,湯使人之。」高誘˙注:「,猶弔也。」

傷心的向人訴說。如:「你的存款比我多,別老在我面前窮。」


泣、、號三詞分用時有所區別。無聲有淚叫「泣」;有聲有淚叫「」;而有言叫「號」。通稱時都可用「」表示,如:「泣」、「號」。
Quote:
"The human race has one really effective weapon, and that is laughter." Mark Twain

正在曬乾織布用纖維的泰雅族婦女.
1950年2月國家地理雜誌.標題: Poor Little Rich Land-Formosa
中的的報導,相片標題: A Taiyal housewife's marriage mark extend her smile from ear to ear.

grin (or smile) from ear to ear 嘴笑目笑

smile broadly: you’ll come out of the show grinning from ear to ear
領頭字
解形
《說文》:“泣,無聲出涕曰泣。从水,立聲。”
注音
釋義
(一)qi4《廣韻》去急切,入緝溪。緝部。 (1) 無聲或低聲地哭。《說文‧水部》:“泣,無聲出涕曰泣。”段玉裁注:“‘哭’下曰:‘哀聲也。’其出涕不待言,其無聲出涕者為泣。此哭、泣之別也。” 《易‧屯》:“泣血漣如。”李鼎祚集解:“《九家易》曰:‘掩目流血,泣之象也。’”《史記‧宋微子世家》:“其後箕子朝周,過故殷虛,感宮室毀壞,生禾黍,箕子傷之,欲哭則不可,欲泣為其近婦人,乃作《麥秀之詩》以歌詠之。”唐白居易《琵琶行》:“淒淒不似向前聲,滿座重聞皆掩泣。”《紅樓夢》第二十三 回:“盈盈燭淚因誰泣,點點花愁為我嗔。”毛澤東《漁家傲‧反第二次大圍剿》:“有人泣,為營步步嗟何及!” (2)哭。《六書故‧地理三》:“泣,聲淚俱下曰泣。”《說苑‧建本》:“伯俞有過,其母笞之,泣。其母曰:‘他日笞子,未嘗見泣,今泣何也﹖’對曰: ‘他日俞得罪,笞嘗痛,今母之力不能使痛,是以泣。’”晉阮籍《詠懷詩八十二首》之二十:“楊朱泣歧路,墨子悲染絲。”宋惠洪《石門文字禪‧跋山谷字》: “魯女有遺荊而泣者,路人笑之曰:‘以荊為釵易辦,女乃泣何也﹖’女以手髮曰:‘非以其難致也,以其故舊耳。’予所以玩之者,實鍾魯女泣荊之情。”
(3)眼淚。《廣雅‧釋言》:“泣,淚也。”《詩‧邶風‧燕燕》:“瞻望弗及,泣涕如雨。”《韓非子‧和氏》:“文王即位,和乃抱其璞而哭於楚山之下,三 日三夜,泣盡而繼之以血。”《漢書‧外戚傳‧高祖呂皇后》:“太后發喪,哭而泣不下。”顏師古注:“泣謂淚也。”唐韓愈《送楊少尹序》:“于時公卿設供 張,祖道都門外,車數百兩,道路觀者多歎息泣下,共言其賢。”
(二)li4 《集韻》力入切,入緝來。風疾貌。《集韻‧緝韻》:“泣,猋泣,疾貌。”《漢書‧揚雄傳上》:“虓虎之陳,從橫膠輵,猋泣雷厲,驞駍駖磕。”顏師古注:“泣,猋風疾貌也。”按:《文選‧揚雄〈羽獵賦〉》作“猋拉”唐李偻注:“鄧展曰:‘拉音獵’……拉,風聲也。”
(三)se4 《字彙補》色入切。通“澀(黹旧刃止伛)”。滯澀。《六書故‧地理三》:“泣,萱曰:又與澀通。”《素問‧五藏生成論》:“血凝於膚者為痺,凝於脈者為泣,凝於足者為厥。”王冰注:“泣謂血行不利。”



因欣喜而在臉上露出快樂表情,或發出喜悅的聲音。如:「玩」、「嬉」、「微」。論語˙憲問:「樂然後,人不厭其。」

、嘲。如:「見」、「恥」。孟子˙梁惠王上:「以五十步百步,則何如?」唐˙韓愈˙調張籍詩:「蚍蜉撼大樹,可不自量。」


致贈時,希望對方接受的敬辭。如:「納」。水滸傳˙第二回:「特地使小校送些薄禮,酬謝大郎不殺之恩,不要推卻,望乞留。」

 20.   部首 人 部首外筆畫 4 總筆畫 6
 注音一式 ㄈㄨˊ
 漢語拼音 f   注音二式 f 

趴,身體向前傾靠在物體上。如:「倒」、「案」。禮記˙曲禮上:「坐毋箕,寢毋。」

隱藏、隱匿。如:「蟄」、「危機四」、「晝夜出」。老子˙第五十八章:「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

降服、使屈服。如:「降龍虎」、「制」。

低落下去。如:「地挺身」、「此起彼」。

承認、承受。如:「罪」、「法」。文選˙班彪˙王命論:「遇折足之凶,斧鉞之誅。」

佩服、信服。同「服」。唐˙白居易˙琵琶行:「曲罷曾教善才,妝成每被秋娘妒。」


隱藏不露的。文選˙左思˙蜀都賦:「漏江流潰其阿。」


見「日」條。


對尊長自謙的敬辭。文選˙枚乘˙七發:「聞太子玉體不安,亦少閒乎?」漢書˙卷四˙文帝紀:「臣計之,大王奉高祖宗廟最宜稱。」


3.   部首 八 部首外筆畫 14 總筆畫 16
 注音一式 ㄐ|ˋ
 漢語拼音 j   注音二式 j 


希望。如:「希」、「望」。楚辭˙屈原˙離騷:「枝葉之峻茂兮,願俟時乎吾將刈。」漢書˙卷六十八˙霍光傳:「其自新。」

國名。周代時所建,後滅於晉。

大陸地區河北省的簡稱。

領頭字
解形
《說文新附》:“此字本闕。臣鉉等案:孫愐《唐韻》引《說文》云‘喜也,从竹,犬’,而不述其義。今俗皆犬。又案:李陽冰刊定《說文》‘竹,夭’,義云‘竹得風其體夭屈如人之笑’。未知其審。”
注音
釋義
(一)xiao4《廣韻》私妙切,去笑心。宵部。 (1) 因喜悅而開顏或出聲。唐玄應《一切經音義》卷二引《字林》:“笑,喜也。”《增韻‧笑韻》:“笑,喜而解顏啟齒也。”《易‧旅》:“旅人先笑後號咷。” 《論語‧憲問》:“樂然後笑,人不厭其笑。”晉郭璞《遊仙詩》:“靈妃顧我笑,粲然啟玉齒。”唐杜甫《佳人》:“但見新人笑,那聞舊人哭。”魯迅《吶喊‧ 狂人日記》:“有的是仍舊青面獠牙,抿著嘴笑。” (2)欣羡;喜愛。張相《詩詞曲語辭匯釋》卷五:“笑,欣羡之辭,與嘲笑之義別。”唐拾得詩:“可笑是林泉,數里少人煙。雲從巖嶂起,瀑布水潺潺。”宋王 安石《寄題郢州白雪樓》:“《折楊》《黃華》笑者多,《陽春》《白雪》和者少。”元張可久《朝天子‧山中雜書》:“東華聽漏滿靴霜,卻笑淵明強。”
(3)譏笑,嘲笑。《增韻‧笑韻》:“笑,嗤也;哂也。”《莊子‧秋水》:“吾長見笑於大方之家。”《孟子‧梁惠王上》:“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唐李白《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魯迅《書信‧致章廷謙
(4)希望接受贈物的敬辭。元趙孟頫《與友人書》:“輒有素綢一匹,以表微意,伏冀笑領。”《水滸全傳》第二回:“特地使小校進些薄禮,酬謝大郎不殺之恩,不要推卻,望乞笑留。”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