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才老《韻補》:「古『已午』之『巳』亦謂如『已矣』之『已』。」《漢律.歷志》:「振美於辰,已盛於巳。」《史記》:「巳者,言陽氣之已盡也。」 鄭玄夢孔子告之曰:「起起,今年歲在辰,明年歲在巳。」愚按古人讀「巳」為「矣」之證不止此。《淮南子》:「斗指巳,巳則生,已定也。」《說文》:「巳, 已也。四月陽氣已出,陰氣已藏,萬物見成文章,故已為蛇,象形。」《釋名》:「巳,已也。陽氣畢布已也。」《詩》:「似續姒祖。」箋云:「似讀如『巳午』 之『巳』。巳續姒祖者,謂已成其宮廟也。」《五經文字》:「起從長巳之巳。」《白虎通》:「太陽見於巳,巳者,物必起。」《晉書.樂志》:「四月之辰謂之 巳,巳者,起也,物至此時畢盡而起也。」《詩。江有汜》亦讀為「矣」,《釋名》:「水決復人為汜,汜,已也。如出有所為,畢已復還而入也。」「以享以祀」 亦讀為『矣』,《說文》:「祭無已也。從示,巳聲。」《公羊傳》何休注:「言祀者,無已長久之辭。」《釋名》:「商曰祀。祀,已也,新氣升,故氣已也。」 今人以「辰巳」之「巳」讀為士音。宋毛晃曰:「陽氣升於子,終於巳。巳者,終已也,象陽氣既極回復之形。」故又為「終巳」之義。今俗以有鉤為「終已」之 「已」,無鉤為「辰巳」之「巳」,是未知字義也。
季春之月,辰為建,巳為除,故用三月上巳祓除不祥。古人謂病愈為已亦此意也。
「戊己」之,「己」,篆作己。「辰巳」之「巳」,篆作衷,象蛇形。隸書則混而相類,止以直筆上缺為已,上滿為巳。
領頭字
| |
---|---|
已 | |
解形
| |
注音
|
釋義
|
(一)yi3《廣韻》羊已切,上止以。又羊吏切。之部。 | (1)止;停止。《廣韻‧止韻》:“已,止也。”《詩‧鄭風‧風雨》:“風雨如晦,雞鳴不已。”鄭玄箋:“已,止也。”《國語‧楚語上》:“吾欲已子張之諫,若何﹖”唐白居易《雲居寺孤桐》:“亭亭五丈餘,高意猶未已。”
(2)完成;完畢。《廣雅‧釋詁三》:“已,成也。”《玉篇‧巳部》:“已,畢也。”《易‧損》:“已事遄往。”孔穎達疏:“已,竟也。”《國語‧齊
語》:“有司已於事而竣。”韋昭注:“已,畢也。”《漢書‧藝文志》:“每一書已,向輒條其篇目,撮其指意,錄而奏之。”顏師古注:“已,畢也。”《文
選‧阮籍〈詠懷詩〉》:“凝霜被野草,歲暮亦云已。”李善注引《蒼頡篇》曰:“已,畢也。” (3)罷免;黜退。《玉篇‧巳部》:“已,退也。”《論語‧公冶長》:“令尹子文三仕為令尹,無喜色;三已之,無慍色。”皇侃疏:“已,謂黜止也。”《孟 子‧梁惠王下》:“士師不能治士,則如之何﹖王曰:‘已之。’”趙岐注:“已之者,去之也。”《史記‧五帝本紀》:“試不可用而已。”張守節正義引孔安國 云:“已,退也。” (4)廢棄。《玉篇‧巳部》:“已,沥鄄廾也。”《孟子‧盡心上》:“於不可已而已者,無所不已。”趙岐注:“已,棄也。” (5)病愈。《廣雅‧釋詁一》:“已,癒也。”《呂氏春秋‧至忠》:“王之疾,必可已也。”高誘注:“已,猶愈也。”《素問‧離合真邪論》:“刺其出血, 其病立已。”《史記‧扁鵲倉公列傳》:“一飲汗盡,再飲熱去,三飲病已。”宋蘇軾《送鄭戶曹賦席上果得榧子》:“驅攘三彭仇,已我心腹疾。” (6)一定,必然。《漢書‧灌夫傳》:“夫不好文學,喜任俠,已然諾。”顏師古注:“已,必也。謂一言許人,必信之也。” (7)不允許。《荀子‧王霸》:“刑賞已諾,信乎天下矣。”楊倞注:“已,不許也。”《禮記‧表記》:“是故君子與其有諾責也,寧有已怨。”鄭玄注:“已,謂不許也。”《文子‧上德》:“扶之與提,謝之與讓,得之與失,諾之與已,相去千里。” (8)最終;終歸。《荀子‧解蔽》:“其所以貫理焉,雖億萬已不足以浹萬物之變。”俞樾平議:“已,猶終也,言終不足以浹萬物之變也。” (9)從前;已往。《漢書‧賈誼傳》:“夫三代之所以長久者,其已事可知也。”顏師古注:“已事,已往之事。” (10)代詞。相當於“此”。《爾雅‧釋詁下》:“已,此也。”《論語‧陽貨》:“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不有博奕者乎﹖為之,猶賢乎已。”《史記‧夏本紀》:“敦序九族,眾明高翼,近可遠在已。”按:《書‧自鄄横陶謨》作“邇可遠在茲。” (11)副詞。1.表示動作、變化達到的程度。相當於“已經”。《集韻‧志韻》:“已,卒事之辭。”《論語‧微子》:“道之不行,已知之矣。”唐李白《早 發白帝城》:“兩岸猿聲啼不盡,輕舟已過萬重山。”聞一多《李白之死》:“他的力已盡了,氣已竭了。”2.表示時間靠後的。相當於“已而”、“隨後”。 《史記‧項羽本紀》:“韓王成無軍功,項王不使之國;與俱至彭城,廢以為侯,已又殺之。”《世說新語‧德行》:“後遭亂渡江,每經危急,常有一人左右已, 問其所以,乃受炙人也。”《徐霞客遊記‧遊天台山日記》:“香風來處,玉蘭芳草,處處不絕。已至一山嘴。”3.表示程度。相當於“太”、“甚”。《廣韻‧ 止韻》:“已,甚也。”《詩‧唐風‧蟋蟀》:“無已大康,職思其居。”毛傳:“已,甚。”《管子‧戒》:“好善而惡惡已甚。”尹知章注:“已,猶太也。” 唐韓愈《原毀》:“是不亦責于人者已詳乎﹖”4.表示行為的頻率。相當於“又”。《世說新語‧德行》:“周子居常云:‘吾時月不見黃叔度,則鄙吝之心已復 生矣。’” (12)同“以”。《正字通‧已部》:“已,與祷古共一字。隸作祷、以。”《孫子‧作戰》:“故車戰,得車十乘已上,賞其先得者。”《荀子‧非相》:“人之所以為人者何已也﹖”楊倞注:“已與以同。”《文心雕龍‧論說》:“自《論語》已前,經無論字。” (13)相當於“與”。《文選‧王粲〈贈士孫文始〉》:“雖曰無侃鄄言,時不我已。”李善注引鄭玄《毛詩》箋曰:“已,與也。” (14)語氣詞。1.用於句尾,表示確定語氣。《書‧洛誥》:“公定,予往已。”《戰國策‧秦策三》:“此亦淖齒、李兌之類已。”《史記‧太史公自序》: “皆失其本已。”司馬貞索隱:“已者,語終之辭也。”2.用於句尾,表示疑問語氣。裴學海《古書虛字集釋》卷一:“已猶乎,疑問之詞。”《莊子‧列禦 寇》:“若是,則汝何為驚已﹖”《漢書‧馮唐傳》:“上曰:‘何已﹖’”3.用於句首,表示感嘆語氣。《書‧大誥》:“已!予惟小子。”孔傳:“已,發端 歎辭也。” |
3. 巳 部首 己 部首外筆畫 0 總筆畫 3 | ||||||||
注音一式 ㄙˋ | ||||||||
漢語拼音 s | 注音二式 s | |||||||
|
. 上巳 | ||||
注音一式 ㄕㄤˋ ㄙˋ | ||||
漢語拼音 sh n s | 注音二式 sh ng s | |||
|
不懂禮法、禮數。詩經˙鄘風˙相鼠:相鼠有體,人而無禮;人而無禮,胡不遄死。唐語林˙卷三˙方正:臣知杖無禮之人,不知打神策軍將。
(疾速。易經˙損卦˙初九:巳事遄ㄔㄨㄢˊ往,無咎。詩經˙鄘風˙相鼠:人而無禮,胡不遄死?)
ぶれい 1 2 【無礼】
(名・形動)[文]ナリ
礼儀にはずれる・こと(さま)。失礼。ぶらい。
「―者」「―な奴だ」「―を働く」
[派生] ――さ(名)
Rokugatsu burei (June indecorum) is an old saying that refers to the indulgence of dressing casually when summer's heat is at its peak.
The "June" referred to is based on the old calendar, which this year has a 1 1/2-month gap with the new calendar. So perhaps this year, it would be better to say Hachigatsu burei (August indecorum).
礼儀にはずれる・こと(さま)。失礼。ぶらい。
「―者」「―な奴だ」「―を働く」
[派生] ――さ(名)
Rokugatsu burei (June indecorum) is an old saying that refers to the indulgence of dressing casually when summer's heat is at its peak.
The "June" referred to is based on the old calendar, which this year has a 1 1/2-month gap with the new calendar. So perhaps this year, it would be better to say Hachigatsu burei (August indecoru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