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紕
注音一式 猪ㄆ|
織布時,經緯線沒織好的地方。引申為錯誤。如:「紕繆」=
錯誤。禮記˙大傳:「王者一物紕繆,民莫得其死。」南朝宋˙裴駰˙史記集解序:「雖時有紕繆,實勒成一家,總其大較,信命世之宏才也。」、「紕漏」=疏漏謬誤。今多指辦事出差錯,或貪汙舞弊等情事被舉發。如:「那件工程又出
紕漏。」亦作「皮漏」。。
布帛等織品線或接縫處脫散。如:「線紕了」。
猫ㄆ|ˊ p瑠(00824)
24. 勒 部首 力 部首外筆畫 9 總筆畫 11 |
注音一式 猪ㄌㄜˋ |
漢語拼音 猪l瑜 | 注音二式 猪l瑜 |
着 |
|
| 有嚼口的馬絡頭。漢書˙卷九十四˙匈奴傳下:「鞍勒一具,馬十五匹。」唐˙杜甫˙哀江頭詩:「輦前才人帶弓箭,白馬嚼齧黃金勒。」 |
|
| 書法中橫畫的筆法。宋˙陳思˙書苑菁華˙卷二˙書法下˙永字八法:「橫為勒。」 |
|
| 姓。如漢代有勒尊。 |
|
|
| 駕御。如:「勒馬長城」。 |
|
| 約束、限制。後漢書˙卷二十四˙馬援傳:「廖性寬緩,不能教勒子孫。」明˙徐弘祖˙徐霞客遊記˙卷五下˙滇遊日記三:「而盤江自橋頭南下,為越州後橫亙山所勒,轉而東流。」 |
| | 統率、率領。後漢書˙卷一˙光武帝紀:「親勒六軍,大陳戎馬。」三國演義˙第二回:「可召四方英雄之士,勒兵來京。」 |
|
| 強制、強迫。隋書˙卷二十四˙食貨志:「開皇三年,……,又於河西勒百姓立堡,營田積穀。」元˙無名氏˙鴛鴦被˙第四折:「只為那舉債文書,我畫的有親筆跡,因此上被強勒為妻室。」 |
|
| 刻、寫。如:「勒石」、「勒碑」。宋˙陸游˙夜泊水村詩:「腰間羽箭九凋零,太息燕然未勒銘。」京本通俗小說˙碾玉觀音:「真個在時,你勒軍令狀來。」 |
ㄌㄟ lei(03223) |
|
1. 大較 |
注音一式 ㄉㄚˋ ㄐ|ㄠˋ |
漢語拼音 d栶 ji栶o | 注音二式 d𤨦 ji𤨦u |
献 | 大略﹑大概。史記˙卷一二九˙貨殖傳:「夫山西饒材﹑竹﹑穀﹑纑﹑旄﹑玉石;……此其大較也。」 |
珏 | 大法。史記˙卷二十五˙律書:「豈與世儒闇於大較,不權輕重。」 |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