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21日 星期六

冬,惶惶,泥首 泥頭。三冬。厲兵秣馬

其實「為黨儲備參選人才」根本是謊言,姑且不論選後即卸任黨主席的朱立倫,根本無權制約新任黨主席未來選戰安排;這些現在還得靠黨庇護的驕子權貴,兩年後如何與厲兵秣馬的民進黨爭戰?這是一份看不出價值的名單,我們也為現在惶惶不知所以的泛藍支持者同聲一嘆。 




    一士年兄大人:

得來示,欣喜無量!回憶三十餘年,雲卷風馳,子靜、研甫、瑩甫三公已為古人,而義甫、明甫亦無消息。弟年過七旬,每念故交,嘗抱邈若山河之憾。今者朵雲下降,臭味依然,亦云幸矣!惟弟風燭殘軀,每冬加迫。前兩冬皆危而獲全,及今冬耶和華氏特意為難,霜降未過,即交大寒,(耶氏亦學大革命!)令人萬不及防。以故弟覆喘咳嗽較往年加甚,且食量大減,兩膝以下無自溫之力,百藥無靈。每日惟有蹲坐乾熱炕之上,圍之以被,以盼延過​​三冬,始能自認為活人!倘蒙光降,必難招待。俟開杏花時,弟自往教場三條,泥首請罪,並以探聽義甫、明甫情況。專此鳴惑,虔請遲駕,即請仁安。 (倘適之先生移眷已來,弟亦不獲溫居。)

               年世弟小航拜上。十一,十三。

1. 惶惶
 注音一式 ㄏㄨㄤˊ ㄏㄨㄤˊ
 漢語拼音 hu n  hu n  注音二式 hu ng hu ng
心中惶恐不安的樣子。唐˙柳宗元˙與楊誨之疏解車義第二書:「到永州七年矣,蚤夜惶惶,追思咎過,往來甚熟。」亦作「皇皇」、「遑遑」。
匆促急迫的樣子。宋˙歐陽修˙記舊本韓文後:「孔孟惶惶於一時,而師法於千萬世。」

 1. 泥首
 注音一式 ㄋ|ˊ ㄕㄡˇ
 漢語拼音 n  sh u  注音二式 n  sh u
 相似詞 頊首  相反詞 
叩首至地而泥汙額頭。引申為謝罪。晉書˙卷七十三˙庾亮傳:「亮明日又泥首謝罪,乞骸骨,欲闔門投竄山海。」文選˙陸佐公˙石闕銘:「帝赫斯怒,秣馬訓兵,嚴鼓未通,兇渠泥首。」亦作「泥頭」。


 1. 厲兵秣馬
 注音一式 ㄌ|ˋ ㄅ|ㄥ ㄇㄛˋ ㄇㄚˇ
 漢語拼音 l  b n  m  m  注音二式 l  b ng m  m 
 相似詞 盛食厲兵、嚴陣以待 相反詞 解甲歸田
磨利兵器,餵飽馬匹。指完成作戰準備。左傳˙僖公三十三年:「鄭穆公使視客館,則束載厲兵秣馬矣。」明史˙卷二七六˙沈宸荃傳:「都城既陷,守土臣宜皆厲兵秣馬,以報國讎。」亦作「秣馬利兵」、「秣馬厲兵」、「厲兵粟馬」、「勵兵秣馬」、「礪兵秣馬」、「礪戈秣馬」。


 9.   部首   部首外筆畫 3 總筆畫 5
 注音一式 ㄉㄨㄥ
 漢語拼音 d n   注音二式 d ng

一年四季中的最後一季。農曆指立至立春的時期,一般而言氣溫較低。若以北半球氣候論,概指十一月或十二月至翌年的二月或三月期間。如:「寒」、「殘」、「天」。

閩南方言。代表一年的時間。如:「兩」、「三」。

姓。如三國時有逢。

領頭字
解形
《說文》:“冬,四時盡也。從從,從荠。荠,古文終字。黹1伛,古文冬從日。”郭沫若《金文叢考》:“(金文中)冬字多見,但均用為終。”
注音
釋義
(一)dong1《廣韻》都宗切,平冬端。冬部。 (1) 一年四季的最後一季,農曆十月至十二月。《說文‧人鄄人部》:“冬,四時盡也。”《書‧堯典》:“日短星昴,以正仲冬。”孔傳:“日短,冬至之日。昴,白 虎之中星。亦以七星並見,以正冬之三節。”唐韓愈《送孟東野序》:“以蟲鳴秋,以風鳴冬。”明何景明《胡人獵圖歌》:“冬寒獵傍長城窟,城下平原日將 沒。”郭沫若《東風吟》:“嶺南冬令如初夏,叢菊常開四季花。” (2)冬月,陰曆十一月的俗稱。明楊慎《南詔野史‧滇南月節詞‧調寄漁家傲》:“冬月滇南雲護野,曹溪寺裏梅開也,綠萼黃須香趁馬。”
(3)最後,終了。後作“終”。《釋名‧釋天》:“冬,終也,物終成也。”《卜辭通纂‧別錄之二〈東京帝國大學教室所藏甲骨第三片〉》:“冬日雨。”郭沫若考釋:“‘冬日雨’讀為‘終日雨’。”《馬王堆漢墓帛書‧老子乙本卷前古佚書‧稱》:“誥誥作事,毋從我冬始。”
(4)象聲詞。敲鼓或敲門等聲音。也作“鼕”。唐白居易《初與元九別後忽夢見之》:“覺來未及說,叩門聲冬冬。”清龔自珍《臨江仙》:“底事雛鬘憨不醒,冬冬虯箭宵分。”
(5)姓。《通志‧氏族略五》:“冬氏,《前燕錄》:“慕容皝左司馬冬壽。”
 1. 三冬
 注音一式 ㄙㄢ ㄉㄨㄥ
 漢語拼音 s n d n   注音二式 s n d ng
冬季的三個月。指孟冬(陰曆十月)、仲冬(陰曆十一月)、季冬(陰曆十二月)。
三個冬季,即三年。漢書˙卷六十五˙東方朔傳:「年十三學書,三冬文史足用。」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