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9日 星期日

迂,鈍,執拗,滿滿當當

寶玉認為海棠花無由枯萎(77回),兆示了晴雯的凋零,說,「不但草木,凡天下之物,皆是有情有理的,也和人一樣,得了知己,便極有靈驗的。」這類被迂鈍的襲人取笑的「胡思亂想」,是靈悟的另一種表現。

胡適日記全集, 第 6卷 1930-33

196  1930. 7.20   《鈍夫年譜》並介紹其特色

 一九三一年春季 胡適之先生重返北大授課﹐開了一門「中國中古思想史」﹐牟先生其時是哲學系二年級的學生﹐選修了這門課。胡先生在一九三一年八月廿八日的《日記》中記錄了七十五個選修生的成績。牟先生的分數是八十分﹐但胡先生在分數後面加上了一條注語﹐說:「頗能想過一番﹐但甚迂」。這時牟先生似乎還沒 有遇見熊十力先生﹐但可以看出他對中國思想傳統的根本態度已與「五四」以來的潮流格格不入﹐這大概是胡先生「迂」之一字的根據。(「迂」不必是貶辭﹐司馬 光即自號「迂叟」。) 不過胡先生能特別注意到他「頗能想過一番」﹐畢竟還算有眼力。牟先生的思力曲折幽深﹐在大學二年級時便已開始發用了。他後來和熊先生深相投契﹐實由其特具才性稟賦所促成﹐決不是偶然的。


面臨反日的在華日企(五)日本企業遭遇“三重危機”:反日、經濟減速、份額降低
神鋼建設機械的中國合資公司——成都神鋼工程機械。在四川省成都的工廠裡,庫存挖掘機滿滿當當。一位內部人士透露,“在其他地方還租借了停車場用來停放庫存。加上銷售公司手中的數量,現在的庫存大約是2000台……
 1. 執拗
 注音一式 ㄓˊ ㄠˋ
 漢語拼音 zh   o  注音二式 j   u
 相似詞  固執  相反詞  服帖、服理、順從
固執而不順從。京本通俗小說˙拗相公:「因他性子執拗,主意一定,佛菩薩也勸他不轉,人皆呼為『拗相公』。」文明小史˙第九回:「當下眾紳士見本府如此執拗,就想置之不理,聽其自然。」
阻擋、攔阻。水滸傳˙第七十二回:「李逵守死要去,那里執拗得他住。」

 1. 滿滿當
 注音一式 ㄇㄢˇ ㄇㄢˇ ㄉㄤ ㄉㄤ
 漢語拼音 m n m n d n  d n   注音二式 m n m n d ng d ng
充實盈滿的樣子。如:「他費力的挑起滿滿當當的兩桶水。」或作「滿滿登登」。



不銳利。如:「刀」﹑「器」。

笨、呆、蠢。如:「遲」、「愚」、「魯」。元˙楊訥˙劉行首˙第三折:「休笑我妝妝呆,看了幾千場柳凋花謝。」
領頭字
解形
《說文》:“鈍,錭也。从金,屯聲。”
注音
釋義
(一)dun4《廣韻》徒困切,去慁定。諄部。 (1)(刀劍)不鋒利。《說文‧金部》:“鈍,錭也。”段玉裁注:“古亦栏頓為之。”《廣韻‧慁韻》:“鈍,不利也。”《正字通‧金部》:“鈍,刀劍不利也。”《漢書‧賈誼傳》:“莫邪為鈍兮,鈆刀為銛。”《潛夫論‧考績》:“夫劍不試則利鈍闇,弓不試則勁撓誣。” (2)無稜角;無節操。《玉篇‧金部》:“鈍,頑鈍也。”《史記‧陳丞相世家》:“今大王慢而少禮,士廉節者不來;然大王能饒人以爵里,士之頑鈍嗜利無恥者亦多歸漢。”裴駰集解引如淳曰:“(頑鈍)猶無廉隅。”
(3)遲鈍;遲滯。《廣雅‧釋詁四》:“鈍,遲也。”《漢書‧鮑宣傳》:“臣宣吶鈍於辭,不勝惓惓,盡死節而已。”唐劉知幾《史通‧內篇‧
事》:“夫以鈍者稱敏,則明賢達所嗤。”《朱子語類輯略‧總訓門人》:“諸生言諸兵皆快,獨指此一人以為鈍。”
(4)指資質魯鈍。多用作謙詞。《正字通‧金部》:“凡質魯者曰鈍。”三國蜀諸葛亮《出師表》:“庶竭駑鈍,攘除姦凶。”《宋書‧范曄傳》:“棗膏昏鈍,比羊玄保。”《顏氏家訓‧名實》:“天才鈍拙,而家世殷厚。”
(5)田器。《篇海類編‧珍寶類‧金部》:“鈍,田器。”




曲折。如:「迴」。宋˙王令˙餓者行:「雨雪不止泥路,馬倒伏地人下扶。」

言行誇誕、不切實際。如:「腐」、「闊」。國語˙周語下:「郤見,其語。」


繞道。明˙徐弘祖˙徐霞客遊記˙卷十上˙滇遊日記十二:「騎夫以家在蕎甸,故強余此。」





領頭字
解形
《說文》:“迂,避也。,于聲。”王筠句讀:“此避仍是僻字。迂曲是偏僻也。”按:金文從走,與從同意。
注音
釋義
(一)yu1《廣韻》羽俱切,平虞云。又憶俱切,於武切。魚部。 (1) 迂迴;曲折。《說文‧部》:“迂,避也。”段玉裁注:“迂曲、回避,其義一也。”《書‧盤庚中》:“恐人倚乃身,迂乃心。”孔傳:“迂,僻。”孔穎 達疏:“迂是迴也,迴行必僻,故迂為僻也。”《孫子‧軍爭》:“軍爭之難者,以迂為直,以患為利。”宋陳亮《酌古論三‧李靖》:“地險峻則魚貫而前,道迂 曲則鴈行而進。”又繞(道)。宋朱熹《跋閭丘生陰符經說文》:“括蒼閭丘君之官,臨賀迂道千里,過予於漳水之上。”《徐霞客遊記‧滇遊日記十二》:“騎夫 以家在蕎甸,故強余迂此。”清陳確《秋遊記》:“迺於是始感而作詩,所謂‘十里松陰山路迂’者也。” (2)遠。《荀子‧榮辱》:“失之己,反之人,豈不迂乎哉!”王念孫雜志:“《廣雅》曰:‘迂,遠也。’《韓詩外傳》曰:‘身不偻而怨他人,不亦遠乎!’語意正與此同。”
(3)廣大。《玉篇‧
部》:“迂,廣大也。”《禮記‧文王世子》“況于其身以偻其君乎”漢鄭玄注:“于讀為迂。迂,猶廣也,大也。”《明史‧陸粲傳》:“(張)璁狠愎自用,執拗多私。(桂)萼外若寬迂,中實深刻。”
(4)迂腐,不切事理。《字彙‧
部》:“迂,闊也。”《論語‧子路》:“有是哉,子之迂也!”劉楠正義:“《釋文》云:‘迂,鄭本作 于。’云:于,狂也。’……狂者,闊之意。或鄭亦讀此于為迂也。唐薛能《楊柳枝》:“縣依陶令想嫌迂,營伴將軍卻太粗。宋陳亮《問答下》:“外賞罰 以求君道者,迂儒之論也。”魯迅《南腔北調集‧為了忘的記念》:“他的迂漸漸的改變起來,終於也敢和女性的同鄉或朋友一同去走路了。”
(5)誇誕不實。《國語‧周語下》:“郤犨見,其語迂。郤至見,其語伐。”《漢書‧五行志中之上》:“今郤伯之語犯,叔迂,季伐。”顏師古注:“迂,夸誕也。”
(6)邪。《國語‧晉語一》:“不度而迂求,不可謂義。”韋昭注:“迂,邪也。不度利害之本,而以邪奪正,不可謂得其義。義,宜也。”《商君書‧墾令》:“百縣之治一形,則從,迂者不敢更其制,過而廢者,不能匿其舉。”
(7)緩慢。三國魏王粲《儒吏論》:“竹帛之儒,豈生而迂緩也﹖”宋陳亮《酌古論三‧李靖》:“奇兵之效捷,正兵之效迂。”
(8)姓。《萬姓統譜‧虞韻》:“迂,見《姓纂》。”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