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11日 星期二

介,价,芥,春秋, 仲介, 盛价,貴价,厄介,介石,無价事,煞有介事,春秋大夢,春秋鼎盛




仲介從中為買賣雙方介紹、提供商品資訊等,並於成交後抽取部分佣金的行為。如:「由於獲利頗豐,許多大專青年畢業後,紛紛投入房屋仲介行列。」



[名]仲介者, 仲人 act as a go-between仲介する.


 仲介

從中為買賣雙方介紹、提供商品資訊等,並於成交後抽取部分佣金的行為。如:「由於獲利頗豐,許多大專青年畢業後,紛紛投入房屋仲介行列。」

intermediary



台湾:外交工作費31億円詐欺被害
毎日新聞 【台北・庄司哲也】台湾の黄志芳外交部長(外相 )は2日、パプアニューギニアとの外交関係樹立を目指 して準備した秘密工作資金3000万米ドル(約31億 6000万円)を、仲介者を装った2人の人物に持ち逃 げされたことを明らかにした。 台湾紙などの報道による ...

ちゅう‐かい【仲介】
[名](スル) 1 当事者双方の間に立って便宜を図り事をまとめること。なかだち。「土地の売買を―する」「―手数料」 2 第三者が紛争当事者の間に立って、紛争の解決に努めること。国際法上では「居中...
ちゅうかい‐しゃ【仲介者】
1 仲介をする人。 2 キリスト教で、十字架上の死によって人類の罪を贖(あがな)い、神との間に立って人類の救済を実現したイエス=キリストをいう。仲保者。
ちゅうかい‐ぼうえき【仲介貿易】
供給国と需要国との間で第三国が行う貿易取引。商品は第三国を通過せず輸出国から輸入国に向けて輸送され、第三国は仲介手数料を取得する。三国間貿易。

ちゅうかい 0 【仲介】

(名)スル
直接話し合うことの困難な両者の間に入って話をまとめること。また、その役。仲立ち。
「売買を―する」「―を買って出る」「―者」


   部首 人 部首外筆畫 4 總筆畫 6
 注音一式  ㄐ|ㄝˋ
 漢語拼音  ji   注音二式  ji 


善。說文解字:「,善也。」詩經˙大雅˙板:「人惟藩,大師維垣。」


介紹。廣韻˙去聲˙怪韻:「,昭也。」


舊稱僕役為「」。如:「小」、「貴」。宋史˙卷二五八˙曹彬傳:「鄰道守將走馳書來詣。」盛价=客人稱主人的僕役。金瓶梅˙第四十九回:「今日酒太多了,令盛收過去罷。」或作「盛僕」、「盛從」。敬稱他人的僕人為「貴」。
ㄐ|ㄚˋ ji(▲05531)
˙ㄍㄚ g(▲03919)
煞有介事


真有這麼一回事似的。如:「他煞有介事的描述半夜撞鬼的情形,使大家聽了毛骨聳然。」
劉半農寫成煞有价事


 8. 無
 注音一式 ㄨˊ ㄐ|ㄝˋ ㄕˋ
 漢語拼音 w  ji  sh   注音二式 w  ji  sh 
吳語。指沒有這回事。海上花列傳˙第四回:「蓮生道:『我是無事,勿是要瞞耐。』」



20.   部首 人 部首外筆畫 2 總筆畫 4
注音一式 ㄐ|ㄝˋ
漢語拼音 ji 注音二式 ji

居於兩者之間。如:「這座山於兩縣之間。」

居間牽引傳達。如:「紹」、「仲」。文選˙李康˙運命論:「其所以相親也,不而自親。」

相助、佐助。詩經˙豳風˙七月:「為此春酒,以眉壽。」宋史˙卷一三二˙樂志七:「嚴配皇靈,億神來。」

繫留、懸掛。如:「意」。漢書˙卷八十一˙匡衡傳:「情欲之感無乎容儀。」顏師古˙注:「,繫也。言不以情欲繫心,而著於容儀者。」

仗恃、憑藉。左傳˙文公六年:「人之寵,非勇也。」

堅毅。如:「耿」。聊齋志異˙卷一˙王成:「王雖故貧,然性,遽出授之。」

如此、這樣。如:「煞有事」。

界限、本分。同「界」。如:「人各有」。

比喻微小的東西。通「芥」。如:「一不取」。孟子˙萬章上:「一不以與人,一不以取諸人。」

見「冑」條。

量詞。計算人或銅錢的單位。相當於「個」。如:「一書生」、「一平民」。儒林外史˙第一回:「上覆縣主老爺,說王冕乃一農夫,不敢求見。」

身上有甲殼的水產動物。淮南子˙墬形:「鱗者,夏食而冬蟄。」高誘˙注:「,甲。龜鱉之屬也。」

姓。如春秋時晉國有之推。




6. 春秋
 注音一式 ㄔㄨㄣ ㄑ|ㄡ
 漢語拼音 ch n qi   注音二式 chu n chi u
 相似詞  年齡  相反詞 
泛指四時。詩經˙魯頌˙閟宮「春秋匪解,享祀不忒」句下鄭玄˙箋:「春秋猶言四時也。」文選˙張衡˙東京賦:「於是春秋改節,四時迭代。」
年齡。如:「春秋正富」。漢書˙卷五十四˙蘇建傳:「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滅者數十家。」春秋卅六。
書名。孔子據魯史修訂而成,為編年體史書。所記起自魯隱公元年,迄魯哀公十四年,共二百四十二年。其書常以一字一語之褒貶寓微言大義。因其記載春秋魯國十二公的史事,故亦稱為「十二經」。公羊、穀梁、左氏三家為之作傳,稱為「春秋三傳」
編年史的通稱。古時列國史記多名春秋,後私家著述或私人作史亦沿其名,稱為「春秋」。如晏子春秋、呂氏春秋、吳越春秋、十六國春秋、十國春秋之類。
(西元前722~前481)孔子作春秋,所記起自魯隱公元年,迄魯哀公十四年,凡歷十二公,二百四十二年,世稱此時代為「春秋」。今多以周平王東遷至韓、趙、魏三家分晉(西元前770~前476)為春秋時代。

 春秋大夢
春秋時各國君王都有稱霸中原的夢想,故春秋大夢比喻不著實際的想法。如:「你繼續作你的春秋大夢吧!我可是要努力念我的書了。」

 春秋鼎盛
正當壯盛之年。漢書˙卷四十八˙賈誼傳:「天子春秋鼎盛,行義未過,德澤有加焉。」唐˙吳武陵˙上崔相公書:「明主春秋鼎盛,方有所好,升平之畫,未可為也。」

varmint
〔vά:rmint〕 ━━ n. 〔方〕 厄介な動物[人], 害獣, 下劣なやつ.

やっかい 厄介

    • 〜な troublesome; annoying; difficult.
    • 〜になる depend on ((a person)); 《居候》live on ((a person)); stay with ((a person)).
    • 〜をかける trouble; give〈a person〉trouble; bother.
    • 〜払いをする get rid of a nuisance.
    • 厄介者 a burden; a nuisance; a white elephant; a hanger-on.




樹木的節。說文解字:「厄,科厄,木節也。」
災難﹑困難。文選˙左思˙魏都賦:「英辯榮枯,能濟其厄。」宋˙蘇軾˙三槐堂銘:「盜蹠之壽,孔顏之厄,此皆天之未定者也。」

車轅前端套在牛﹑馬等頸上的橫木。通「軛」。詩經˙大雅˙韓奕:「鞹鞃淺幭,革金厄。」

困窘的。如:「厄運」。唐˙韓愈˙贈徐州族姪詩:「歲時易遷次,身命多厄窮。」








1933年川端康成(Kawabata Yasunari,1899-1972)譽為「青春」的吳清源(1914-)「新布局」.....



****
小識《天圓地方—圍棋文化散文選》中的吳清源先生

蘇軾(1037-1101)《觀棋並引》(1079,宋哲宗紹聖四年):
【小序 : 予素不解碁。嘗獨遊廬山白鶴觀, 觀中人皆闔戶晝寢, 獨聞碁聲于 古松流水之間 , 意欣然嘉之。自爾欲學,然終不解也。兒子過乃粗能者,儋守 張中日從之戲,予亦偶坐,竟日不以為厭也。】

  五 老 峰 前 , 白 鶴 遺 址 , 長 松 蔭 亭 , 風 日 清 美 。 我 時 獨 游 , 不 逢 一 士 。 誰 歟 碁 者 ? 戶 外 屨 二 。 不 聞 人 聲 , 時 聞 落 子 。 紋 枰 坐 對 , 誰 究 此 味 ? 空 鉤 意 釣 , 豈 在 魴 鯉 ? 小 兒 近 道 , 剝 啄 信 指 。 勝 固 欣 然 , 敗 亦 可 喜 , 優 哉 游 哉 , 聊 復 爾 耳 。
--
蘇軾(1037-1101)的這篇《觀棋並引》,因為只有抒情,當然沒收在這本不錯的選本:《天圓地方—圍棋文化散文選》(何雲波選編,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3)--我們可以從這本書的清朝文人文章的比例,了解有清一代的文明之豐盛。

我最先讀《天圓地方—圍棋文化散文選》的,還是吳清源先生的幾篇文章,真是受益匪淺。日本人喜歡他的原名:「吳泉」,「清源」是他的字。我才知道他早有傳記問世,分別翻譯成《天外有天》或《以文會友》,其內容真是寶藏。

我 對於棋一竅不通,不過卻像蘇軾,喜歡吳清源先生筆下的風土(賽棋的Kamakura的那些寺廟和退休的Okura Hotel等等,我都有些特殊感情)、人情(所記的記者如川端康成和日人木谷實先生等,真正靈、活)、賽棋哲學(「真劍化」;許多賽棋的心理學原理,包括 信心之力量)、科學(其實,如果讀者讀過諸如拙譯H. A. Simon《管理行為》或《人工科學通識》的關於「直覺、記憶、理性、天才之教育」等等,應該可以了解、印證許多大道理,這不是余英時先生等所能了解的 「直覺」(本書收他一篇不錯的《用志此分,乃凝於神》);沈君山先生在《天外有天》序言引《愛因斯坦傳》作者形容傳主的「最自由、最不妥協、最有自信 者」,真聰明。木谷實先生與吳清源先生的「決策戰略」,可以說是Heureka! 法的兩極端)。


***

《吳 清源自傳:中的精神》,其實談的是「中和」(這是易 / 陰陽中心思想,也是雙關語)--這在台灣成為地名,大家習以為常,忘記其微言大義。吳先生的人生經驗、哲學盡在此。可談的東西很多(有些棋他雖勝了,不 過,「品質不高」。……)。今天談他記下來的神秘色彩的東西:西園寺公毅的「明德」見佛性和其他實務上的醫道、「喚靈」、預言……。




-----2004.9.16
吴源先生是「昭和棋聖」,他的傳記《中的精神:吳清源自傳》(北京中信出版社等,2004)在網路上可以讀到。
我們故意將他歸為譯人,說些他翻譯的故事。
為什麼?
「記 得在東中野住的時候,承蒙瀨越先生的關照,常常叫橋本字太郎給我們送"甘納豆"(類似中國的豆鼓)來吃。那時,我們的日語都是連蒙帶猜的,說不通的地方大 多採用筆談。有一次,橋本字太郎在我家一起吃完晚飯,他本想以筆代口致謝,寫了"禦馳走樣"四字(日本飯後客套語)。我和哥哥看了之後都以為是"出去散 步"的意思,於是馬上收拾停當,準備出門。橋本頓時驚訝起來:發生了什麼事啦?我們看著他驚訝的樣子,商面相覷,更是吃驚。總之,"馳走"二字,在中國只 能理解為外出的意思,在日本卻大為不同。」
等到他懂日文、歸入日本籍,他還是幫他信仰的「諸宗教」作「翻譯文宣」之工作,因為他的古漢文知識可以。

我們說一段有名的翻譯故事,我們一般對於蔣先生的了解如《教育部 國語辭典》 所示:
【介石】
解釋 耿介如石。語本《易經˙豫卦˙六二》:「介于石,不終日,貞吉。」形容堅定不拔,操守堅貞。《宋書˙卷六十七˙謝靈運傳》:「時來之機,悟先於介石,納隍之誡,援於生民」。《明˙陸采˙明珠記˙第四十一齣》:「義士施偷天之計,郎君秉介石之心。」

吴清源先生有其洞察:
「他的名字"介石"是取自易經中"介石。不終日。貞吉"的句子吧。"介石"一般被理解為像石頭一般堅硬,帶有頑固的意思。

   但是,我對此卻有不同的理解。"介"在從前和帶草字頭的"芥"是同一個字,意思是草。草和石,就像電和磁場的組合一樣,立刻會有所感應。所以,"不終 日"後,成為了"吉"。"介石"是寓意著陰陽中和意思的名字。蔣介石的父親有著很深的古代漢字的造詣。 」(《中的精神:吳清源自傳》pp.168-69)

領頭字
解形
《說文》:“芥,菜也。艸,介聲。”
注音
釋義
(一)jie4《廣韻》古拜切,去怪見。月部。 (1) 芥菜。十字花科。一、二年生草本。有葉用芥菜(如雪裏紅)、莖用芥菜(如榨菜)和根用芥菜(如大頭菜)等變種。種子可榨油或製芥辣粉(芥末)。《說文‧艸 部》:“芥,菜也。”唐玄應《一切經音義》卷七引《字林》:“芥,辛菜也。”《禮記‧內則》:“膾,春用,秋用芥。”《春秋繁露‧天地之行》: “故薺以冬美,而芥以夏成。”宋蘇軾《擷菜》:“秋來霜露滿東園,蘆服生兒芥有孫。” (2)小草。《方言》卷三:“蘇、芥,草也。江、淮、南楚之間曰蘇,自關而西或曰草,或曰芥。”《左傳‧哀公元年》:“其亡也,以民為土芥。”杜預注: “芥,草也。”《莊子‧逍遙遊》:“覆杯水於坳堂之上,則芥為之舟。”《三國志‧吳志‧虞翻傳》:“琥珀不取腐芥,磁石不受曲鍼。”又喻細微的事物。如: 纖芥、芥視。
(3)芥蒂;梗塞。清王士禛《梅
詩意序》:“若人世榮辱得喪,一無足芥其中者。”梁啟超《中國前途之希望與國民責任》:“一切皆是閑言閑語,政府聞之已熟,豈有一焉能芥其胸者。”
(二)gai4 〔芥菜〕也作“蓋菜”。芥菜的變種。葉子大,表面多皺紋,是普通的蔬菜。


領頭字
解形
《說文》:“介,畫也。八,人。人各有介。”羅振玉《增訂殷虛書契考釋》以為“介”“象人著介(甲)形”。
注音
釋義
(一)jie4《廣韻》古拜切,去怪見。月部。 (1) 疆界;界限。後作“界”。《說文‧八部》:“介,畫也。”徐灝注箋:“古疆界字祗作介。”《詩‧周頌‧思文》“無此疆爾界”,陸德明釋文“界”作“介”。 《後漢書‧襄楷傳》:“所得神書百七十卷,皆縹白素朱介青首朱目。”李賢注:“以朱為介道。”黃侃《聲韻略說》:“(錢竹汀)云‘古舌齒互通’,泯五聲之 大介。” (2)間隔;阻礙。《莊子‧田子方》:“其神經乎大山而無介,入乎淵泉而不濡。”成玄英疏:“介,礙也。”《漢書‧翼奉傳》:“前鄉崧高,後介大河。”顏師古注:“介,隔也;礙也。”明陶宗儀《輟耕錄》卷二十八:“惟見巨蛇介道。”
(3)側畔。《字彙‧人部》:“介,畔也。”《楚辭‧九章‧哀郢》:“悲江介之遺風。”晉陸機《辯亡論上??》:“于時大邦之
,雲翔電發,懸旍江介,築壘遵渚。”南朝梁均《閨怨》:“妾坐江之介,君戍小長安。”
(4)接近。《書‧召誥》:“比介于我有周御事。”孔傳:“使比近於我有周治事之臣。”《穀梁傳‧文公十五年》:“不以難介我國也。”范甯注:“介,猶近也。”《徐霞客遊記‧遊雁宕山日記》:“由嶂之左脅,介於展旗者,先為安禪谷。”
(5)處於二者之間。《集韻‧怪韻》:“介,間也。”《左傳‧襄公九年》:“天禍鄭國,使介居二大國之間。”杜預注:“介,猶間也。”唐韓愈《守戒》: “今之通都大邑,介於屈強之間,而不知為之備。”嚴復《原強》:“此所以雖介兩雄而滅亡猶未也。”又指離間。《文選‧揚雄〈解嘲〉》:“(范雎)激卬萬乘 之主,介涇陽,抵穰侯而代之。”李善注:“蘇林曰:介者,間其兄弟使
也。”
(6)佑;助。《爾雅‧釋詁下》:“介,右也。”邢昺疏引孫炎曰:“介者,相助之義。”《詩‧豳風‧七月》:“為此春酒,以介眉壽。”鄭玄箋:“介,助也。”晉束
《補亡詩‧南陔》:“以介丕祉。”《宋史‧樂志七》:“麗配皇靈,億神來介。”
(7)介紹;媒介。《玉篇‧人部》:“介,紹也。”《漢書‧谷永傳》:“無一日之雅,左右之介。”顏師古注:“介,紹也。”《文選‧李康〈運命論〉》: “其所以相親也,不介而自親。”李善注:“介,紹介也。”《後漢書‧符融傳》:“郭林宗始入京師,時人莫識,融一見嗟服,因以介於李膺,由是知名。”李賢 注:“介,因也,言因此人以相接見也。”又指居中引見者。《孔叢子‧雜訓》:“士無介不見,女無媒不嫁。”
(8)賓方的輔助人員;副手。《左傳‧成公十三年》:“孟獻子從,王以為介。”杜預注:“介,輔相威儀者。”《荀子‧大略》:“諸侯相見,卿為介。”楊倞 注:“介,副也。”《新唐書‧禮樂志九》:“主人進,延介,揖之,介報揖。”又指傳信的人。宋陽枋《辭平舟聘禮書》:“腆儀不敢祇拜,敬就來介回納。”
(9)古代賓方傳達賓主之言的人。《禮記‧聘義》:“上公七介,侯伯五介,子男三介,所以明貴賤也。”孔穎達疏:“此一節明聘禮之有介,傳達賓主之命。”
(10)憑藉;仗恃。《字彙‧人部》:“介,因也。”《左傳‧文公六年》:“介人之寵,非勇也。”杜預注:“介,因也。”《史記‧南越列傳》:“王、王太 后亦恐嘉等先事發,乃置酒,介漢使者權,謀誅嘉等。”裴駰集解:“《志林》云‘介者,因也,欲因使者權誅呂嘉。’”《南史‧宋本紀上》:“介恃遐阻,仍為 邊害。”
(11)繫,留。《字彙‧人部》:“介,繫也。”《漢書‧匡衡傳》:“情欲之感,無介乎容儀。”顏師古注:“介,繫也。言不以情欲繫心,而著於容儀者。”
(12)堅固。《正字通‧人部》:“凡堅確不拔亦曰介。”《易‧豫》:“介于石,不終日。”《荀子‧修身》:“善在身介然,必以自好也。”楊倞注:“介然,堅固貌。”宋范仲淹《和謝希深學士見寄》:“心焉介于石,可裂不可奪。”
(13)節操。《孟子‧盡心上》:“柳下惠不以三公易其介。”孫奭疏:“不以三公之榮位而移易己之大志也。”宋王禹偁《寄題陝府南溪兼簡孫何兄弟》:“石危君子介,筍易小人勇。”
(14)大。《爾雅‧釋詁上》:“介,大也。”《易‧晉》:“受茲介福,于其王母。”王弼注:“受茲大福。”《文選‧張衡〈思玄賦〉》:“遇九白鄄横之介鳥兮,怨素意之不逞。”舊注:“介,大也。”唐劉禹錫《沓潮歌》:“介鯨得性方逍遙。”
(15)獨;特異。《廣雅‧釋詁三》:“介,獨也。”《集韻‧黠韻》:“介,特也。”《左傳‧昭公十四年》:“養老疾,收介特。”孔穎達疏:“介亦特之義 也。介特謂單身特立無兄弟妻子者。”《韓非子‧外儲說左下》:“夫介異於人臣,而獨忠於主。”梁啟雄注:“謂特立獨異於群臣之間。”《水經注‧廬江水》: “又有孤石,介于大江中。”特指獸無偶。《方言》卷六:“介,特也,獸無偶曰介。”
(16)舍;止。《詩‧小雅‧甫田》:“攸介攸止。”鄭玄箋:“介,舍也。”
(17)次。《左傳‧昭公四年》:“介卿以葬,不亦左乎﹖”杜預注:“介,次也。”
(18)助詞。相當於“地”。《警世通言‧蘇知縣羅衫再合》:“大吹大擂介飲酒。”
(19)古代戲曲術語。劇本裏關於動作、表情、效果等的舞臺指示。如坐、笑、見面以及
鳴、犬吠等,劇本裏分別寫作“坐介”、“笑介”、“見介、“鳴介”、“犬吠介”。元關漢卿《望江亭》第一折:“做走介。”明吾邱瑞《運甓記》第十一齣:“生哭醒介。”
(20)閱。《廣韻‧怪韻》:“介,閱也。”
(21)指帶有甲殼的昆蟲和水族。《呂氏春秋‧孟冬記》:“其蟲介,其音羽。”高誘注:“介,甲也。”《淮南子‧墬形》:“介鱗者,夏食而冬蟄。”高誘注:“介,甲。龜
之屬也。”唐白居易《題海圖屏風》:“鱗介無小大,遂性各浮。”
(22)刖,斷足。《莊子‧養生主》:“是何人也,惡乎介也﹖”陸德明釋文:“介,一音兀,司馬云:刖也。”
(23)語法術語,介詞的省稱。
(24)通“甲(jia3)”。鎧甲。《廣雅‧釋器》:“介,鎧也。”《玉篇‧八部》:“介,甲也。” 清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泰部》:“介,栏借為甲。”《詩‧大雅‧瞻卬》:“舍爾介狄。”鄭玄箋:“介,甲也。”《史記‧平津侯主父列傳》:“介冑生蟣 蝨。”三國
韋昭《秋風》:“跨馬披介冑。”又指披戴(鎧甲)。《左傳‧襄公二十八年》:“欒高陳鮑之徒,介慶氏之甲。”《史記‧衛康叔世家》:“悝 母杖戈而先,太子與五人介。”裴駰集解引賈逵曰:“介,被甲也。”《遼史‧耶律仁先傳》:“(耶律仁先)未及介馬,重元犯帷宮。”
(25)通“价”。善。《爾雅‧釋詁上》:“介,善也。”清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泰部》:“介,假借為价。”《漢書‧諸侯王表》:“介人惟藩。”顏師古注:“介,善也。……以善人為之藩籬。”按:《詩‧大雅‧板》作“价人惟藩”。
(26)通“芥”。清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泰部》:“介,今俗以芥為之。”1.芥子。《左傳‧昭公二十五年》:“季氏介其
。”杜預注:“擣芥子播 其羽也。”陸德明釋文:“介,又作芥。”又喻微小。唐玄應《一切經音義》卷十五引劉瓛曰:“介,微也。”《易‧繫辭上》:“憂悔吝者存乎介。”韓康伯注: “介,纖介也。”《孟子‧萬章上》:“一介不以與人。”《論衡‧案書》:“孔子作《春秋》,采毫毛之善,貶纖介之惡。”2.芥蒂,喻小嫌隙。《後漢書‧孔 融傳》:“往聞二君有執法之平,以為小介。”李賢注:“介,猶蔕芥也。”清章學誠《文史通義‧古文十弊》:“本無介蔕,何有嫌疑。”
(27)通“匄”。給予。《詩‧小雅‧小明》:“神之聽之,介爾景福。”聞一多《古典 新義‧詩經新義》:“匄、介同祭部,乞在脂部,最相近,故三字通用。匄、乞皆兼取、與二義,介字亦然。”宋王安石《上田正言書》:“每欲介西北之 郵布一書,道區區之懷。”
(28)通“哲(zhe2)”。知;明白。《老子》第五十三章:“使我介然有知,行於大道。”馬
倫校詁:“介,借為哲,《說文》曰:哲,知也。”
(29)古國名。《春秋‧僖公二十九年》:“介葛盧來。”杜預注:“介,東夷國也。”清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歷代州域形勢一》:“介,今膠州高密縣西有故黔陬城,即古介國。”
(30)姓。《廣韻‧怪韻》:“介,姓。”《續通志‧氏族略五》:“介氏。春秋時,附屬小國,後以為氏。晉有介之推。”
(二)ge4 《集 韻》居賀切,去箇見。歌部。同“個”。《集韻‧箇韻》:“箇,或作 個、介。”《書‧秦誓》:“如有一介臣。”陸德明釋文:“介,字又作個,音工佐反。”唐王勃《滕王閣序》:“勃三尺微命,一介書生。”《儒林外 史》第一回:“王冕乃一介農夫,不敢求見。”






1933年川端康成(Kawabata Yasunari,1899-1972)譽為「青春」的吳清源(1914-)「新布局」.....



****
小識《天圓地方—圍棋文化散文選》中的吳清源先生

蘇軾(1037-1101)《觀棋並引》(1079,宋哲宗紹聖四年):
【小序 : 予素不解碁。嘗獨遊廬山白鶴觀, 觀中人皆闔戶晝寢, 獨聞碁聲于 古松流水之間 , 意欣然嘉之。自爾欲學,然終不解也。兒子過乃粗能者,儋守 張中日從之戲,予亦偶坐,竟日不以為厭也。】

  五 老 峰 前 , 白 鶴 遺 址 , 長 松 蔭 亭 , 風 日 清 美 。 我 時 獨 游 , 不 逢 一 士 。 誰 歟 碁 者 ? 戶 外 屨 二 。 不 聞 人 聲 , 時 聞 落 子 。 紋 枰 坐 對 , 誰 究 此 味 ? 空 鉤 意 釣 , 豈 在 魴 鯉 ? 小 兒 近 道 , 剝 啄 信 指 。 勝 固 欣 然 , 敗 亦 可 喜 , 優 哉 游 哉 , 聊 復 爾 耳 。
--
蘇軾(1037-1101)的這篇《觀棋並引》,因為只有抒情,當然沒收在這本不錯的選本:《天圓地方—圍棋文化散文選》(何雲波選編,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3)--我們可以從這本書的清朝文人文章的比例,了解有清一代的文明之豐盛。

我最先讀《天圓地方—圍棋文化散文選》的,還是吳清源先生的幾篇文章,真是受益匪淺。日本人喜歡他的原名:「吳泉」,「清源」是他的字。我才知道他早有傳記問世,分別翻譯成《天外有天》或《以文會友》,其內容真是寶藏。

我 對於棋一竅不通,不過卻像蘇軾,喜歡吳清源先生筆下的風土(賽棋的Kamakura的那些寺廟和退休的Okura Hotel等等,我都有些特殊感情)、人情(所記的記者如川端康成和日人木谷實先生等,真正靈、活)、賽棋哲學(「真劍化」;許多賽棋的心理學原理,包括 信心之力量)、科學(其實,如果讀者讀過諸如拙譯H. A. Simon《管理行為》或《人工科學通識》的關於「直覺、記憶、理性、天才之教育」等等,應該可以了解、印證許多大道理,這不是余英時先生等所能了解的 「直覺」(本書收他一篇不錯的《用志此分,乃凝於神》);沈君山先生在《天外有天》序言引《愛因斯坦傳》作者形容傳主的「最自由、最不妥協、最有自信 者」,真聰明。木谷實先生與吳清源先生的「決策戰略」,可以說是Heureka! 法的兩極端)。


***

《吳 清源自傳:中的精神》,其實談的是「中和」(這是易 / 陰陽中心思想,也是雙關語)--這在台灣成為地名,大家習以為常,忘記其微言大義。吳先生的人生經驗、哲學盡在此。可談的東西很多(有些棋他雖勝了,不 過,「品質不高」。……)。今天談他記下來的神秘色彩的東西:西園寺公毅的「明德」見佛性和其他實務上的醫道、「喚靈」、預言……。




-----2004.9.16
吴源先生是「昭和棋聖」,他的傳記《中的精神:吳清源自傳》(北京中信出版社等,2004)在網路上可以讀到。
我們故意將他歸為譯人,說些他翻譯的故事。
為什麼?
「記 得在東中野住的時候,承蒙瀨越先生的關照,常常叫橋本字太郎給我們送"甘納豆"(類似中國的豆鼓)來吃。那時,我們的日語都是連蒙帶猜的,說不通的地方大 多採用筆談。有一次,橋本字太郎在我家一起吃完晚飯,他本想以筆代口致謝,寫了"禦馳走樣"四字(日本飯後客套語)。我和哥哥看了之後都以為是"出去散 步"的意思,於是馬上收拾停當,準備出門。橋本頓時驚訝起來:發生了什麼事啦?我們看著他驚訝的樣子,商面相覷,更是吃驚。總之,"馳走"二字,在中國只 能理解為外出的意思,在日本卻大為不同。」
等到他懂日文、歸入日本籍,他還是幫他信仰的「諸宗教」作「翻譯文宣」之工作,因為他的古漢文知識可以。

我們說一段有名的翻譯故事,我們一般對於蔣先生的了解如《教育部 國語辭典》 所示:
【介石】
解釋 耿介如石。語本《易經˙豫卦˙六二》:「介于石,不終日,貞吉。」形容堅定不拔,操守堅貞。《宋書˙卷六十七˙謝靈運傳》:「時來之機,悟先於介石,納隍之誡,援於生民」。《明˙陸采˙明珠記˙第四十一齣》:「義士施偷天之計,郎君秉介石之心。」

吴清源先生有其洞察:
「他的名字"介石"是取自易經中"介石。不終日。貞吉"的句子吧。"介石"一般被理解為像石頭一般堅硬,帶有頑固的意思。

   但是,我對此卻有不同的理解。"介"在從前和帶草字頭的"芥"是同一個字,意思是草。草和石,就像電和磁場的組合一樣,立刻會有所感應。所以,"不終 日"後,成為了"吉"。"介石"是寓意著陰陽中和意思的名字。蔣介石的父親有著很深的古代漢字的造詣。 」(《中的精神:吳清源自傳》pp.168-69)

領頭字
解形
《說文》:“芥,菜也。艸,介聲。”
注音
釋義
(一)jie4《廣韻》古拜切,去怪見。月部。 (1) 芥菜。十字花科。一、二年生草本。有葉用芥菜(如雪裏紅)、莖用芥菜(如榨菜)和根用芥菜(如大頭菜)等變種。種子可榨油或製芥辣粉(芥末)。《說文‧艸 部》:“芥,菜也。”唐玄應《一切經音義》卷七引《字林》:“芥,辛菜也。”《禮記‧內則》:“膾,春用,秋用芥。”《春秋繁露‧天地之行》: “故薺以冬美,而芥以夏成。”宋蘇軾《擷菜》:“秋來霜露滿東園,蘆服生兒芥有孫。” (2)小草。《方言》卷三:“蘇、芥,草也。江、淮、南楚之間曰蘇,自關而西或曰草,或曰芥。”《左傳‧哀公元年》:“其亡也,以民為土芥。”杜預注: “芥,草也。”《莊子‧逍遙遊》:“覆杯水於坳堂之上,則芥為之舟。”《三國志‧吳志‧虞翻傳》:“琥珀不取腐芥,磁石不受曲鍼。”又喻細微的事物。如: 纖芥、芥視。
(3)芥蒂;梗塞。清王士禛《梅
詩意序》:“若人世榮辱得喪,一無足芥其中者。”梁啟超《中國前途之希望與國民責任》:“一切皆是閑言閑語,政府聞之已熟,豈有一焉能芥其胸者。”
(二)gai4 〔芥菜〕也作“蓋菜”。芥菜的變種。葉子大,表面多皺紋,是普通的蔬菜。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