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30日 星期日

頂,同路,蟬聯,封頂,頂真,頂工,頂替,頂牛,位階,官品/品階,爵位,同路人, 頂梁柱,頂力人,紅頂商人,褫革衣頂


新頭殼newtalk2014.03.29 劉奕霆/台北報導總統馬英九今(29)日晚間針對學生所提出4點訴求所召開的記者會內容,立法院議場內的學生代表林飛帆晚間回應表示,議場內、外的學生要的不是馬英九…
NEWTALK.TW




三曰「蟬聯」,拈平仄二字,嵌於出句之尾與對句之首


這則報導稱,「富士康生產iPad的成都工廠人手不足,當地公務員被迫進廠頂工」。




我讀{教育部國語辭典}的解釋,才知道「紅頂商人」(高陽當初寫這書名的胡雪巖,似乎結交圈位階沒這樣高)原來如此:

【紅頂子】解釋 :清朝官服凡文武一品官的朝冠頂子都是頂紅寶石,俗稱紅頂子。
能活躍在高官左右的商人,稱為「紅頂商人」。



 上海中心將封頂 摩天樓熱再升溫
 “中國第一高樓”上海中心將於週六舉行封頂儀式,全國各地也掀起一股摩天大樓建築熱潮,這一切都發生在過度建設的背景之下。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封頂,指金額之類的數據值達到上限。常用於電腦領域,尤其電視遊戲街機方面。例如得分到達「999,999,999」,在系統上無法再增加數據的情況。某些遊戲並不令計數器鎖定,而是從0繼續開始。
不僅限於得分制的動作、射擊遊戲,角色扮演遊戲模擬遊戲等使用能力值的作品也適用這項概念。此外1990年代末蔚為話題的2000年問題,就是電腦程式在設計上的缺失,可能導致出現不良的結果。

同路
同道,一路同行。紅樓夢˙第十六回:「與賈璉是同宗弟兄,又與黛玉有師徒之誼,故同路作伴而來。」文明小史˙第四十回:「逢之合陸天民﹑徐筱山同路而還。」

凡同情、贊助某一政治組織的政策、主張,且實際提供各種幫助,而自己又不屬該組織的成員,都稱為「同路人」。

 26.   部首 頁 部首外筆畫 2 總筆畫 11
 注音一式 ㄉ|ㄥˇ
 漢語拼音 d n   注音二式 d ng

頭的最上部。如:「頭」、「禿」、「摩放踵」。

物體最高、最上面的部分。如:「山」、「屋」、「塔」。

量詞。計算帽子、轎子等的單位。如:「一草帽」、「兩斗笠」。紅樓夢˙第十四回:「堂客算來亦有十來大轎,三、四十小轎。」

以頭承戴。如:「天立地」。水滸傳˙第五回:「跨了戒刀,提了禪杖,了衣包,便出寨來。」

抵住、支撐。水滸傳˙第二十五回:「我便一頭住那婆子。」西遊記˙第四十四回:「我家里燒火的,也是他;掃地的,也是他;門的,也是他。」

以言相抵。如:「嘴」、「撞」。儒林外史˙第四十三回:「憑著官叫他說甚麼,就是甚麼,那裡還敢一句。」文明小史˙第三十一回:「寧波的教案,辦得太軟了,官倒沒事,只百姓吃了虧,要是能夠上幾句也好些。」

冒著、迎面對著。如:「風而行」、「她著雨匆匆離去。」

代替、遞補。如:「替」、「名」。文明小史˙第二十二回:「且說胡道臺補缺的風聲出去,就有幾位候補道想他銀圓局的差使。」

財產的出價承受,或標價出讓。如:「他新近了一家店,不久就要開張。」


最、非常。如:「好」、「多」、「合適」、「喜歡」。老殘遊記二編˙第四回:「刷洗鍋碗是我的差使,這還罷了,難受是清早上掃屋子裡的地!」

 蟬聯
 注音一式 ㄔㄢˊ ㄌ|ㄢˊ
 漢語拼音 ch n li n  注音二式 ch n li n
 相似詞  連任  相反詞 
連續相承。史記˙卷三十六˙陳杞世家˙司馬貞˙索隱述贊:「句踐勃興,田和吞噬。蟬聯血食,豈其苗裔?」
連任職位,或繼續保有某種地位。梁書˙卷三十三˙王筠傳:「吾少好百家之言,身為四代之史,自開闢已來,未有爵位蟬聯,文才相繼,如王氏之盛者也。」



領頭字
解形
《說文》:“頂,顛也。从頁,丁聲。黹丁怀頁伛,或从怀鄄頁作。鼎钫頁,籀文鼎。”
注音
釋義
(一)ding3《廣韻》都挺切,上迥端。耕部。 (1)頭的最上部。《說文‧頁部》:“頂,顛也。”《易‧大過》:“過涉滅頂,凶。”唐杜甫《飲中八仙歌》:“脫帽露頂王公前,揮毫落紙如雲煙。”魯迅《吶喊‧狂人日記》:“想起來,我從頂上直冷到腳跟。” (2)物體的最上部。如:山頂;屋頂。《方言》卷六:“頂,上也。”《淮南子‧脩務》:“今不稱九天之頂,則言黃泉之底,是兩末之端議,何可以公論乎﹖” 唐李白《留別金陵諸公》:“欲尋廬峰頂,先繞漢水行。”毛澤東《新民主主義論》:“新中國航船的桅頂已經冒出地平線了。”又止境、限度。如:革命 沒有頂;節約沒有頂。
(3)頂子。清代官員依其等級在冠上,綴珠玉寶石金銀等以為飾,謂之頂。《清史稿‧輿服志二》:“固倫額駙吉服冠,頂用紅寶石。”《清朝野史大觀‧清朝史料‧韋玉振文字之禍》:“韋玉振應請照違制律杖一百,褫革衣頂。”
(4)以頭承戴。宋汪莘《行香子‧臘八月與洪仲簡溪行,其夜雪作》:“擁漁蓑,頂漁笠,作漁翁。”元佚名《凍蘇秦》第三折:“男子漢頂天立地,幾曾受這般 恥辱來。”魯迅《故事新編‧補天》:“頂長方板的便指著竹片,背誦如流的說道。”又支撐;承擔。《西遊記》第四十四回:“我家里燒火的,也是他;掃地 的,也是他;頂門的,也是他。”《紅樓夢》第七十五回:“我昨日把王善保的老婆打了,我還頂著徒罪呢。”
(5)抵拒;頂撞。章炳麟《新方言‧釋言》:“今用力抵拒,以言抵拒,皆謂之鼎。俗亦以頂字為之。”《西遊記》第二回:“師父傳你道法,如何不學,卻 與師父頂嘴﹖”清洪秀全《太平天日》:“左來左頂,右來右頂。”毛澤東《青年團的工作要照顧青年的特點》:“你們就用這句話頂他們一下。”又對面迎著。《紅樓夢》第二十八回:“只見黛玉頂頭來了。”
(6)圍棋手法的術語。《說郛》卷一百零二引宋徐鉉《圍棋義例‧詮釋》:“頂,撞也。我彼之子,同路而直撞之之謂頂。”宋張擬《經名數》:“夫奕者凡下一子皆有定名,之形勢死生存亡,因名而可見。有衝……有頂。”
(7)頂替。《文獻通考‧馬政》:“又統制官占馬至四五十匹,……每二匹必有一卒以頂其名而盜取其錢。”清楊賓《柳邊紀略》:“至兵丁亡故老病退甲之缺,有子嗣者准其頂補。”張天民《創業》第五章:“我也是頂著別人的名字來礦幹活的。”
(8)抵,相當。如: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
(9)到。《改併四聲篇海‧頁部》引《玉篇》:“頂,《廣雅》云:‘至也。’”《西遊記》第五十三回:“那船兒須臾頂岸。”《官場現形記》第三十七回:“吃中飯的時候就叫送稿,頂如今還不送來。”
(10)舊時指轉讓或取得企業經營權、房屋或土地租賃權。如:招頂;頂出去,頂進來。清林則徐《清理屯田章程摺》:“本軍因無暇自種,往往頂與民人耕種認租。”
(11)拜。《西遊記》第四十四回:“行者頂謝不盡。”《儒林外史》第六回:“二奶奶頂上大老爺,知道大老爹來家了,熱孝在身,不好過來拜見。”
(12)用同“鼎”。《破魔變文》:“假使有拔山舉頂之士,終埋在三尺土中。”
(13)量詞。用於有頂器物。如:一頂帳子。《儒林外史》第二十五回:“一柄遮陽,一頂大轎。”清劉獻廷《廣陽雜記》卷一:“每馬甲一名,帳房一頂。”魯迅《准風月談‧後記》:“如有不遵,更會在不知何時飛來一頂紅帽子。”
(14)副詞。表示程度,相當於“最”。如:頂好;頂喜歡。明李詡《戒菴漫筆‧頭通稱》:“今人以物之極大者為頂,意亦同,如稱大瓜為頂瓜也。”茅盾《子夜》九:“這頂大的危險還在未來呀!”


 先生的頂真讓作者和編者畏懼。




頂真)    

頂真 dǐngzhēn

(1) [take seriously]認真

(2) [join head and tail of the adjacent sentence]一種修辭手法,用前面句子結尾的詞語作下面句子的開頭,鄰接的句子首尾蟬聯。也作頂針,又叫連珠
--------------------------

1. 認真。《官場現形記》第四四回:“兄弟倘若隨隨便便,不去頂真,不特自己對不住自己,並且辜負上頭的一番美意。” 聞一多 《<烙印>序》:“ 克家 的詩,沒有一首不具有一種極頂真的生活的意義。” 姚雪垠 《李自成》第一卷第十八章:“他們遇事替咱 老張 掩蓋三分,雙方都有好處,決不會過於頂真。”

2. 一種修辭方法。用前面結尾的詞語或句子作下一句的起頭。 陳望道 《修辭學發凡》第八篇:“頂真是用前一句的結尾來做後一句的起頭,使鄰接的句子頭尾蟬聯而有上遞下接趣味的一種措辭法。多見於歌曲……如 李白 劉十六 歸山的《白雲歌》:‘ 山皆白雲。白雲處處長隨君。長隨君,君入 山裏,雲亦隨君渡 湘水 湘水 上,女蘿衣,白雲堪臥君早歸。’”參見“ 頂真續麻

3. 一個挨一個。謂世代相傳。《東周列國志》第六二回:“ 欒氏欒賓 欒成 欒枝 欒質 欒書 欒黶 ,至於 欒盈 ,頂真七代卿相,貴盛無比。”


《北京风俗》:顶力人


 54. 
 注音一式 ㄉ|ㄥˇ ㄊ|ˋ
 漢語拼音 d n  t   注音二式 d ng t 
名代替。六部成語註解˙兵部:「替:此係考試時,如查出有冒名替,立即究辦。」
大陸地區指員工退休或退職後,其子女按照國家規定進入父母原任單位工作。


頂牛

一種骨牌玩法。玩的人輪流出牌,出牌時須花色相同,點數相銜接方可,接不上的人則從手中的牌選一張扣下,終局以所扣點數最少者為勝。兒女英雄傳˙第三十一回:「大家吃了早飯,拿了副骨牌,四家子頂牛兒。」亦稱為「接龍」。
用兩個人的頭或兩物的頂端相抵撞。

爵位(しゃくい、Title)とは、主に古代から中世にかけての国家や現代における君主制に基づく国家において、貴族血統による世襲または国家功労者への恩賞に基づき授与される血統別・等級別の栄誉称号のことである。別称として勲爵爵号など。官職と爵位を総称して官爵ということもある[1]



 生員代人扛幫作証, 審屬虛誣, 該地方官立行詳請褫革衣頂(革除功名), 照教唆詞訟本罪上

中国の爵位は隋代以降基本的には王・公・侯・伯・子・男をベースにしたものとなり代に完成した。その後を経て、徐々に簡素化し代には殷や周のころのように五等や三等であった。代も基本的に五等爵を基本としていたが、等級を設けていた。
官品 日本¹ 北魏 北斉 隋² 唐・遼³ 4
正一品
開国郡公
従一品 開国県公・散公 開国郡公 郡王・国公・開国郡公・開国県公 嗣王・郡王・国公 郡王
正二品 開国県侯 散郡公・開国県公 開国侯 開国郡公 郡公・開国郡公 郡公 国公
従二品 散侯 散県公・開国県侯
開国県公 郡公
正三品 開国県伯 散県侯・開国県伯 開国伯 郡侯
従三品 散伯 散県伯
開国県侯 開国侯
正四品 開国県子 開国子 開国県伯 開国伯 郡伯・県伯 郡伯
従四品 散子 散県子
正五品 開国県男 開国男 開国県子 開国子 県子
従五品 散男 開国郷男・散県男
開国県男 開国男 県男
Notes:
1) 日本については品階ではなく位階であるが、類似した制度なため参考として載せた。この爵位と位階の対応は位階令大正15年勅令第325号)による。
2) 煬帝の時代には王・公・侯は保留された。
3) 遼は唐の制度をそのまま用いた。
4) その後、嗣王・郡公・開国公は保留された。

  日本模仿唐朝律令制度,律令國家的位階分為兩類:一類是品階,從一品至四品,共設四等,是專門授予親王即天皇的兄弟姐妹和皇子的,另一類是位階,是授予諸王諸臣的。從最高位的正一位至最低位的少初位下,共劃分為三十階。
 1. 位階
 注音一式 ㄨㄟˋ ㄐ|ㄝ
 漢語拼音 w i ji   注音二式 w i ji 
位階級。如:「他在軍中的位階是上尉。」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