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17日 星期五

蓋,程,傾蓋,浹洽,青山一髮


沒有童謠的年代, 保住那一髮青山 - 411 ページ



董橋 - 2008 - ‎スニペット表示 - ‎他の版董橋. ^敦《泰晤士報》説,美國民權運動烈士馬丁^路德金格 0 ^ 31 ^ 11 1X1^61 ! ^ ! ^ )是紅星茱莉亞,羅拔絲( IX ^ 113I ^ 01 ^ 43 )的大恩人。金格和太太柯 ... 丁、路德、金格一九六八年橫死的一兩年之後,我曾經細細對讀過中英文本的《金格傳》。這位象徵 ...


青山一髮

注音一式ㄑㄧㄥ ㄕㄢ ㄧ ㄈㄚˇ
漢語拼音qīng shān yī fǎ
出處宋‧蘇軾《澄邁驛通潮閣》詩之二:「杳杳天低鶻沒處,青山一髮是中原。」
釋義青山遠望,其輪廓僅如髮絲一樣。形容極其遙遠。也借指中原。

傾蓋

孔子之郯音談,國名,遭程子於途,傾蓋而語,終日甚相浹洽,顧謂子路曰:「取束帛以贈先生。」


(1)苫。本指蓋屋的茅苫,泛指用白茅等編的覆蓋物。《爾雅‧釋器》:“白蓋謂之苫。”郭璞注:“白茅苫也,今江東呼為蓋。”《左傳‧襄公十四年》:“乃祖吾離被苫蓋蒙荊棘,以來歸我先君。”孔穎達疏:“被苫蓋,言無布帛可衣,唯衣草也。”
(2)搭蓋。漢王褒《僮約》:“治舍蓋屋。”宋沈括《夢溪筆談‧雜誌一》:“趙韓王治第……蓋屋皆以板為笪,上以方塼甃之,然後布瓦,至今完壯。”
(3)房屋的代稱。《管子‧侈靡》:“百蓋無築,千聚無社,謂之陋,一舉而取。”
(4)器物上部有遮蔽作用的東西。如:鍋蓋。《禮記‧少儀》:“器則執蓋。”《淮南子‧原道》:“故以天為蓋,則無不覆也;以地為輿,則無不載也。”唐李白《春日歸山寄孟浩然》:“荷秋珠已滿,松密蓋初圓。”《水滸全傳》第四回:“開了桶蓋,只顧舀冷酒喫。”又專指。1.車蓋。《釋名‧釋車》:“(蓋),在上覆蓋也。”《周禮‧考工記‧輪人》:“輪人為蓋。……蓋已崇,則難為門也,蓋已卑,是蔽目也,是故蓋崇十尺。”《史記‧魯仲連鄒陽列傳》:“諺曰:‘有白頭如新,傾蓋如故。’”北周庾信《馬射賦》:“落花與芝蓋同飛,楊柳共春旗一色。”唐杜甫《夢李白二首》之二:“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2.傘。《太平御覽》卷七○二引《通俗文》:“張帛避雨謂之繖蓋。”《淮南子‧兵略》:“暑不張蓋,寒不被裘,所以寒暑也。”《三國志‧吳志‧劉繇傳》:“於船樓上值雷雨,(孫)權以蓋自覆,又命覆(劉)基,餘人不得也。”宋曾敏行《獨醒雜志》卷九:“若瀟湘夜雨,尤難形容,當畫者至作行人張蓋以別之。”3.動物背部的甲殼。如:螃蟹蓋兒;烏龜蓋兒。

(5)加在上面。如:蓋章;蓋戳。《釋名‧釋言語》:“蓋,加也,加物上也。”《墨子‧備穴》:“盆𠾭熷太熷皿(蓋)井口,毋令煙上泄。”唐杜甫《君不見簡蘇徯》:“丈夫蓋棺事始定,君今幸未成老翁,何恨憔悴在山中。”清黃六鴻《福惠全書‧筮仕部》:“或求蓋印,免到任繳憑,致藩司駁查。”
(6)遮蔽;掩蓋。《玉篇‧皿部》:“蓋,掩也,覆也。”《商君書‧禁使》:“故至治,夫妻交友不能相為棄惡蓋非,而不害於親,民人不能相為隱。”《楚辭‧九章‧悲回風》:“萬變其情,豈可蓋兮。”清王夫之《宋論‧太祖》:“一事之得不足以蓋小人,一行之疵不足以貶君子。”
(7)勝過;超過。《國語‧吳語》:“君子不自稱也。非以讓也,惡其蓋人也。”《史記‧秦始皇本紀》:“人跡至,無不臣者。功蓋五帝,澤及牛馬。”《北史‧王勇傳》:“氣蓋眾軍,所當必破。”郭沫若《孔雀膽》:“祇要你肯用功,一定可以蓋過我。”
(8)崇尚。《國語‧吳語》:“夫固知君王之蓋腬以好勝也,故婉約其辭,以從逸王志。”韋昭注:“蓋,猶尚也。”
(9)黨。《廣雅‧釋言》:“蓋,黨也。”
(10)副詞。表示揣測、推斷,相當於“大概”。《論語‧里仁》:“有能一日用其力於仁矣乎﹖我未見力不足者。蓋有之矣,我未之見也。”《史記‧孔子世家》:“孔子以詩書禮樂教,弟子蓋三千焉。”宋蘇轍《黃州快哉亭記》:“(宋)玉之言蓋有諷焉。”
(11)連詞。承接上文,表示原因和理由。《論語‧季氏》:“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史記‧屈原賈生列傳》:“屈平之作《離騷》,蓋自怨生也。”清方苞《獄中雜記》:“其鄉人有殺人者,因代承之。蓋以律非故殺,必久繫,終無死法也。”
(12)語氣詞。1.多用於句首。《漢書‧高帝紀下》:“蓋聞王者莫高於周文,伯者莫高於齊桓,皆待賢人而成名。”三國魏曹丕《典論‧論文》:“蓋文章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宋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蓋儒者所爭,尤在於名實。”2.用在句中。《詩‧小雅‧正月》:“謂天蓋高,不敢不局。謂地蓋厚,不敢不蹐。”《漢書‧禮樂志》:“神夕奄虞蓋孔享。”顏師古注:“蓋,語辭也。”
(13)通“盍(<現代音>he2<\/現代音>)”。1.代詞。表示疑問。相當於“何”。《詩‧魏風‧園有桃》:“其誰知之,蓋亦勿思。”陳奐傳疏:“蓋與盍同。盍,何也。”《莊子‧養生主》:“善哉!技蓋至此乎﹖”《戰國策‧秦策一》:“人生世上,勢位富貴蓋可忽乎哉!”2.相當於“何不”。《禮記‧檀弓上》:“晉獻公將殺其世子申生,公子重耳謂之曰:‘子蓋言子之志於公乎﹖……然則蓋行乎﹖’”鄭玄注:“蓋皆當為盍。盍,何不也。”《史記‧孔子世家》:“子貢曰:‘夫子之道至大也,故天下莫能容夫子,夫子蓋少貶焉﹖’”
(14)通“闔(<現代音>he2<\/現代音>)”。門扇。《左傳‧莊公三十二年》:“犖有力焉,能投蓋于稷門。”《荀子‧宥坐》:“還復瞻被〔彼〕九〔北〕蓋皆繼,被〔彼〕有說邪﹖匹過絕邪﹖”楊倞注:“九當為北,傳寫誤耳。被皆當為彼。蓋音盍,戶扇也。皆繼,謂其材木斷絕,相接繼也。”
(15)通“害(<現代音>hai4<\/現代音>)”。《爾雅‧釋言》:“蓋、割,裂也。”陸德明釋文:“蓋,舍人本作害。”清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泰部》:“蓋,墒借為害。”1.禍患。《書‧呂刑》:“鰥寡無蓋。”2.妨礙。《莊子‧則陽》:“陰陽相照相蓋相治,四時相代相生相殺。”3.傷害。《孟子‧萬章上》:“象曰:‘謨蓋都君咸我績。’”
(16)古州名。唐貞觀十九年置,故址在今遼寧省蓋縣。清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山東八‧遼東都指揮使司》:“蓋州衛,秦漢時遼東郡地,高麗為蓋牟城,唐置蓋州,渤海因之,又改為辰州……元初為蓋州路,尋復為州……明洪武九年廢州置衛。”
(17)縣名。在遼寧省。唐置蓋州,明為蓋州衛,清改蓋平縣,1965年改蓋縣。


 ㄐㄧㄚˊ ㄑㄧㄚˋ.

ㄐㄧㄚˊjiáㄒㄧㄚˊxiá





解形
《說文》:“程,品也。十髮為程,十程為分,十分為寸。從禾,呈聲。”徐鍇繫傳作:“程,程品也。”段玉裁注:“品者,眾庶也。因眾庶而立之法,則斯謂之程品。”
注音
釋義
(一)cheng2《廣韻》直貞切,平清澄。耕部。(1)量詞。1.古代長度單位。十髮為程,十程為分。《說文‧禾部》:“程,十髮為程,十程為分,十分為寸。”徐灝注箋:“竊謂諸言度數皆起於一,此當作一髮為程,十程為分。”一說一程為分。徐鍇繫傳:“一程為分。”段玉裁注:“一,俗本作十,誤。大、小徐舊本漢制。攷《小學紺珠》皆不誤。百髮為分,斷無是理。”2.相當於“處”。明湯顯祖《南柯記‧情盡》:“則那睡龍山高處彩鸞飛,這又是一程天地。”3.相當於“路”。清江日昇《臺灣海外記》卷一:“(鄭)芝龍將新舊船隻分為三程。第一程芝虎、芝豹為先鋒……”(2)度量衡的總稱。《荀子‧致仕》:“程者,物之準也。”楊倞注:“程者度量之總名也。”《史記‧太史公自序》:“張蒼為章程。”裴駰集解引如淳曰:“程者,權衡丈尺斛斗之平法也。”唐劉禹錫《平權衡賦》:“惟天垂象,惟聖作程。”又指容量。《禮記‧月令》:“按度程。”鄭玄注:“程,謂器所容也;度,謂制大小也。”
(3)稱。《廣雅‧釋詁三》:“程,量也。”《睡虎地秦墓竹簡‧秦律‧效》:“禾粟雖敗而尚可食䲁(也),程之,以其秏(耗)石數論負之。”清魏源《皇朝經世文編叙代》:“無星之秤不可以程物。”
(4)衡量;估計。《商君書‧戰法》:“兵起而程敵:政不若者勿與戰,食不若者勿與久,敵眾勿為客。”《禮記‧儒行》:“鷙蟲攫搏,不程勇者,引重鼎,不程其力。”鄭玄注:“程,猶量也。”《漢書‧東方朔傳》:“武帝既招英俊,程其器能,用之如不及。”顏師古注:“程,謂計量之也。”又品評;考核。《尉繚子‧原官》:“程工人,備器用,匠工之功也。”《文選‧陸機〈演連珠〉》:“故明主程才以效業,貞臣厎力而辭豐。”李善注:“程,品也。”宋蘇軾《送孫勉》:“親程三郡士,玉石不能衒。”
(5)法度;程式。《玉篇‧禾部》:“程,法也,式也。”《商君書‧修權》:“故立法明分,中程者賞之,毀公者誅之。”《後漢書‧陳忠傳》:“忠用詳密,損益有程。”唐柳宗元《同劉二十八院長述舊言懷感時書事》:“令肅軍無憂,程懸市禁貰。”
(6)效法。《詩‧小雅‧小旻》:“哀哉為猶,匪先民是程。”毛傳:“程,法。”漢班固《幽通賦》:“要沒世而不朽兮,乃先民之所程。”
(7)限;期限。《廣韻‧清韻》:“程,期也。”《左傳‧宣公十一年》:“稱畚築,程土物。”杜預注:“程,為作程限。”漢陳琳《飲馬長城窟行》:“官作自有程,與築諧汝聲。”《漢書‧刑法志》:“自程韦岙夬事,日縣石之一。”顏師古注引服虔曰:“始皇省讀文書,日以百二十斤為程。”唐溫大雅《大唐創業起居注》:“惟有使自江都至于太原,不逢去岙唣掠,依程而至。”
(8)品類;規格。《睡虎地秦墓竹簡‧秦律‧工律》:“為計,不同程者毋同其出。”《清史稿‧食貨志二》:“請嗣後視米之程高下,每石以一兩二錢或一兩三錢……”
(9)報效;效力。《管子‧君臣》:“道德出於君,制令傳於相,事業程於官。”尹知章注:“官各以其事程於君也。”《孔子家語‧儒行》:“儒有內稱不避親,外舉不避怨,程功積事,不求厚祿。”王肅注:“程,猶交岙力也。言功交岙力而已,不求厚祿也。”《漢書‧谷永傳》:“明度量以程能,考功實以定德。”顏師古注:“程,效也。”
(10)呈示;表現。《廣雅‧釋詁四》:“程,示也。”《文選‧張衡〈西京賦〉》:“佞僮程材,上下翩翩。”李善注引薛綜曰:“程,猶見也。”唐李商隱《元結文集後序》:“翦餘斬殘,程露血脈。”唐皇甫松《醉鄉日月序》:“或節以絲簧,程以袂舞。”宋葉适《上西府書》:“人效其說,士程其技。”
(11)逞。《韓非子‧五士熷𣏴熷石熷㶑虫》:“人主尊貞廉之行,而忘犯禁之罪,故民程于勇而吏不能勝也。”《漢書‧仲長統傳》:“擁甲兵與我角才智,程勇力與我競雌雄。”清賀子翼《漢高光武合論》:“借使高祖諱其椎魯無文,而與三人角智程勇,則高祖窮,而三人亦有時而絀。”
(12)里程;距離。《字彙‧禾部》:“程,驛程道里也。”唐杜牧《泊湓浦感舊》:“搖搖遠堤柳,暗暗十程煙。”《資治通鑑‧晉海西公太和四年》:“琛兼程而進。”胡三省注:“程,驛程也。謂行者以二驛為程,若一程而行四驛是兼程也。”清顧炎武《日知錄》卷十:“凡陸行之程,馬日七十里,步及驢五十里,車三十里。”
(13)事物發展的經過或步驟。如:進程;過程;議程;教程;療程。
(14)旅行的盤纏或行李。《醒世恒言‧十五貫戲言成巧禍》:“家人收拾書程,一逕到家。”顧學頡注:“程是鋪程行李,旅行時䏁𡄽隹乃㗱用的臥具。”《徐霞客遊記‧滇遊日記三》:“而程猶置旅寓中,因令顧僕返取。”
(15)指一段時間。如:一程子;這程子;前些程子。靳以《渡家》:“等等也沒什麼,我沒有要緊事,省得別人來了又要等一大程。”周立波《暴風驟雨》第二部十八:“你當這是鬧圽㶊目玩﹖這是祖輩千程的大事。”
(16)豹。《莊子‧至樂》:“青寧生程,程生馬。生程,程生馬。”成玄英疏:“亦蟲名也。”《列子‧天瑞》:“青寧生程。”殷敬順釋文:“《尸子》云:‘程,中國謂之豹,越人謂之貘。’”宋沈括《夢溪筆談‧辨證》:“《莊子》云:‘程生馬。’嘗觀《文字注》:‘秦人謂豹曰程。’予至延州,人至今謂虎豹為程,蓋言蟲也。方言如此,抑亦舊俗也。”
(17)古國名。故地在今河南省洛陽縣東上程聚。《後漢書‧郡國志一》:“雒陽周時號成周……有上程聚。”劉昭注:“古程國,《史記》曰重黎之後,伯休甫之國也。”
(18)古地名。故地在今陝西省咸陽東。《逸周書‧大匡》:“維周王宅程。”朱右曾校釋:“程,古畢程氏之墟。闞駰以為安陵,今陝西西安府咸陽縣東有安陵城。”
(19)姓。《廣韻‧清韻》:“程,姓。出廣平、安定二望。”《通志‧氏族略二》:“程氏,伯爵,風姓,重黎之後也。重為火正,裔孫封於程……至周宣王時,程伯休父失其官守,以諸侯入,為王司馬。又晉有程鄭、程嬰,漢有程不識,魏有程昱,吳有程普……自是程氏世有人焉。”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