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之行謂之歲。《書》以閏月定四時成歲。「歲二月,東巡狩」是也。人之行謂之年。《書》:「維呂命王,享國百年。」《左傳》:「季魄曰:『我二十五 年矣。」「絳縣人有與疑年,使之年。師曠曰:『七十三年矣。』」「於是昭公十九年矣。」《史記》:「蓋大公之卒百有餘年」是也。今人多謂年為歲。《周 禮》:「太史」注:「中數曰歲。朔數曰年。自今年冬至至明年冬至,歲也。自今年正月朔至明年正月朔,年也。」
古人但曰年幾何,不言歲也,自太史公始變之。《秦始皇本紀》曰:「年十三歲。」
今人以歲初之日而增年,古人以歲盡之日而後增之。《史記.倉公傳》:「臣意年盡三年。」年三十九歲也。
《詩‧王風‧采葛》:“彼采艾兮,一日不見,如三歲兮。”
詞語“分歲”的解釋
謂新舊歲自此而分。 晉周處《風土記·歲時》:“除夜祭先竣事,長幼聚飲祝頌而散,謂之分歲。” 宋范成大《臘月村田樂府·分歲詞》:“禮成廢徹夜未艾,飲福之餘即分歲。
史所貴者,義也;而所具者,事也;所憑者,文也。---章學誠《文史通義‧史德》
具眼
具有鑑別事物的眼光。宋史˙卷三九四˙謝深甫傳:「文士世不乏,求具眼如深甫者實鮮。」 | |
具有鑑別事物眼光的人。明˙馮夢龍˙智囊補˙閨智˙漂母:「楚漢皆豪傑,無一人知信者,雖高祖亦不知,僅一蕭相國,亦以與語故奇之,而母獨識拔于邂逅憔悴之中,真古今第一具眼矣。」 |
歲時
一年四季。周禮˙春官˙占夢:掌其歲時,觀天地之會,辨陰陽之氣。
時光、歲月。唐˙韓愈˙贈徐州族姪詩:歲時易遷次,身命多厄窮。
某特定的季節。史記˙卷二十八˙封禪書:諸此祠皆太祝常主,以歲時奉祠之。
阮籍父親阮瑀某詩
......常恐時歲盡
魂魄忽高飛
念當複離別。涉路險且夷。思慮益惆悵。淚下沾裳衣。 詩 四皓隱南嶽。老萊竄河濱。
【荊楚歲時記】
書名。南朝梁宗懍撰,一卷,三十六條。記載荊楚之間自元旦到除夕的節令風俗。有隋朝杜公瞻注。【燕京歲時記】
書名。清代富察敦崇撰,為按時間記述遊覽所見的風俗文物,大約分為風俗、遊覽、物產、技藝四類。(珈琲) 時光
時光
時間,日子 季節。唐˙韋應物˙西郊燕集詩:「濟濟眾君子,高宴及時光。」紅樓夢˙第五十七回:「倘或老太太一時有個好歹,那時雖也完事,只怕耽誤了時光,還不得稱心如意呢。」
濟濟眾君子,高宴及時光。群山靄遐矚,綠野布熙陽。 列坐遵曲岸,披襟襲蘭芳。野庖薦嘉魚,激澗泛羽觴。 眾鳥鳴茂林,綠草延高岡。盛時易徂謝,浩思坐飄颺. ...
2003年 《珈琲時光》 Coffee Jikou
Café Lumière (2003)
《咖啡時光》出品於2004年,為台灣知名導演侯孝賢首部拍攝的日片,也是該導演所執導的非華語片,製作出品公司則為日本松竹電影公司。
該片設製緣由,乃為紀念已故日本電影知名電影小津安二郎誕辰100百週年。以小津安二郎的家庭日常生活手法為模仿的該電影,發揮侯孝賢擅長的藝術特質,也延續侯孝賢長鏡頭攝影方式。
《咖啡時光》電影於台灣頗為叫好,該「咖啡時光」一詞,也後來平面及各活動引用。例如2007年3月16日,星巴克公司的「咖啡時光免費體驗」。
珈琲時光(コーヒーじこう、2004年製作)は、「珈琲を味わうときのように、気持ちを落ち着け、心をリセットし、これからのことを見つめるためのひととき」というテーマを、小津安二郎の生誕100年を記念し「東京物語」のオマージュという形で製作された映画。
神田神保町や鬼子母神等の古き日本の街角や路地、また山手線、京浜東北線、高崎線、都電荒川線の車窓風景の映像美が評価された。
台湾、群馬、神田神保町、それぞれを自分の居場所として、明るい未来を期待しながら生きる女性とその仲間達の姿を優しく、温かく、そして美しき色彩で表現している。また、この話では台湾出身の作曲家・江文也が取り上げられ、江の日本側の夫人と娘が出演している。
Café Lumière (珈琲時光 Kōhī Jikō?) is a 2003 Japanese film directed by Taiwanese director Hou Hsiao-Hsien for Shochiku as homage to Yasujiro Ozu, with direct reference to the late master's Tokyo Story (1953). It premiered at a festival commemorating the centenary of Ozu's birth. Many critics hailed the film reminiscent of Ozu's works as an artistically significant step for Hou, and it was nominated for a Golden Lion at the 2004 Venice Film Festival.
The story revolves around a young Japanese woman (played by Yo Hitoto) doing research on Taiwanese composer Jiang Wen-Ye, whose work is featured on the soundtrack. The late composer's Japanese wife and daughter also make appearances as themselves.
以蘇軾春節期間的詩歌寫作作為考索對象,其中不僅可以窺測我國古代特別是北宋時期的春節風俗,而且,可以以此一點來鳥瞰蘇軾一生的人生歷程,探究蘇軾的心路歷程。蘇軾最早的描寫春節生活的詩作,是寫於嘉佑年間時任鳳翔簽判時期的幾篇(宋仁宗嘉佑七年――八年,公元1062-1063年),其中《歲晚相與饋問,為饋歲;酒食相邀,呼為別歲;至除夜,達旦不寐,為守歲。蜀之風俗如是。余官於岐下,歲暮思歸而不可得,故為此三詩以寄子由》[1]三首最為精彩。三詩先可不論,單就這個詩題小序就很有意思,將蜀中春節除夕的種種風俗――饋歲、別歲、守歲一一記載,是極為可貴的文化資料。所謂饋歲,就是在歲末時互相問候,有些像是我們現在的拜年,只不過,現在的拜年,隨著科技的進步,更多地發展為信件拜年、電話拜年、電視拜年、電子郵件拜年等等,而在蘇軾的時代,孤身在外,是十分寂寞的。蘇軾在這首組詩《饋歲》結處,有這樣的詩句:“官居故人少,里巷佳節過。亦欲舉鄉風,獨唱無人和”,就是書寫了初入仕途的蘇軾在異國他鄉的寂寥心境。所謂別歲,是在新年到來之前,鄰里、親戚或是朋友,互相宴請,酒食相邀,相當於現在的春節聚會。但這一風俗與現在區別較大,現在的風俗,大抵在正月初一之前是不宴請聚會的,時間一般後移到正月初二之後,而將除夕和大年初一留給自己的家庭團圓。蘇軾的在《別歲》詩中藉題發揮,書寫對於時光流逝的嘆婉:“故人適千里,臨別尚遲遲。人行猶可複,歲行那可追。問歲安所之,遠在天一涯。已逐東流水,赴海歸無時。……勿嗟舊歲別,行與新歲辭。去去勿回顧,還君老與衰。”這是一首生命之歌,流溢著對於流光易逝的傷感和對於生命短暫的困惑。說故人如果遠行千里,還要依依惜別、遲遲難行,何況人生別離一歲呢?可怕的是,人之遠行尚可歸來,而歲行的流逝卻不能追回了。你若想問這個“歲”去了何處,我告訴你,它遠在天涯,已經追逐著東流之水,流到大海之中,永無歸時。 ……哎!不要嗟嘆舊歲之別吧!因為我們很快就又要與新歲辭別。那麼,不悲哀嗟嘆舊歲的流逝,又應該怎樣對待這流光電閃一般飛逝的生命呢?蘇軾的回答是:“東鄰酒初熟,西捨彘已肥。且為一日歡,慰此窮年悲。”(同上)就是要在歡樂中享受生命,享受時光。你看,東鄰酒熟,西捨肉肥,何不舉杯暢飲,來慰籍那對於時光流逝的悲嘆呢?蘇軾的這首早期詩作,在內涵上,顯示了東坡初入仕途的困惑和對於人生終極意義的拷問,其答案尚屬那種青年時代的莫名惆悵;就其寫作方式而言,見出了以後以議論為詩、以文為詩的端倪,其中以一種情理和思考作為篇章結構的主線,氣勢縱貫,一氣而下,引人入勝。所謂守歲,就是在除夕之夜,達旦不寐,這與現在的風俗相似,不過,現代人已經並不那麼認真地通宵守夜,而是像徵性地守過新舊年交替的時刻。往日的守歲已經被春節的電視節目所取代。不過,了解一下古人的守歲,也是蠻有意思的事情。蘇軾的《守歲》詩說:“欲知垂歲盡,有似赴壑蛇。修鱗半已沒,去意誰能遮。況欲擊其尾,雖勤知奈何。兒童強不睡,相守夜讙嘩。……坐久燈燼滅,起看北斗斜。明年豈無年,心事恐蹉跎。努力盡今夕,少年猶可誇。”在寫作方法上和格調上,皆與前首有別。它不似《別歲》的一味訴說,以理服人,而是使用比喻和場景描寫,更增添一些生動。起首將流動之垂歲比擬為“赴壑蛇”(李商隱《樊南甲集》有云:(蛇)“赴壑而一去無返”),蛇之赴壑正與歲之流逝相同,詩人就此起興發論,說在守歲之時當這條赴壑蛇的修長美麗的蛇鱗大半沒去之時,難以遮擋住它的去意,它僅僅剩下一個蛇尾,不論怎樣努力,你都難以攔住它的消失了。倒是那些孩子們無憂無慮,勉強著支撐著不睡,在除夕之夜喧嘩著。我一直坐到燈燼灰滅,才起來仰望北斗橫斜。想到一年年地度過,重要的是不要將自己的心事、理想、願望隨意蹉跎。努力就從今夕開始,趁著現在自己還是青年人。不難看出《守歲》一詩更為積極的人生態度。
讙 部首 言 部首外筆畫 18 總筆畫 25 | |||||||||
注音一式 ㄏㄨㄢ | |||||||||
漢語拼音 hu n | 注音二式 hu n | ||||||||
|
錯字
台灣媽祖信仰
回顧百年媽祖信仰,可以說與時具進,不但不被淘汰,反而帶領台灣民眾勇敢向前走,進入海峽對岸,進入全球傳播 ... 《Read More》
與時俱進 與時代一同前進。如:「經驗和智慧是與時俱進的,日子愈久,所累積的就愈豐富。」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