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30日 星期六

沙,砂,漠,沙漠,沙磧,弱水

 

領頭字

解形

注音

釋義

(一)sha1《廣韻》所加切,平麻生。(1)同“沙”。細碎的石粒。《玉篇‧石部》:“砂,俗沙字。”《集韻‧麻韻》:“沙,亦从石。”《宋書‧五行志》:“吳郡桐廬縣暴風雷電,揚砂折木。”唐劉禹錫《浪淘沙》:“洛水橋邊春日斜,碧流清淺見瓊砂。”《西遊記》第十七回:“吐霧噴風,飛砂走石。”

(2)細碎如砂的物質。如:砂糖;砂布;礦砂。唐白居易《續古詩》之五:“何意掌上玉,化作眼中砂。”《天工開物‧甘嗜‧蔗種》:“似荻而小者為糖蔗,口啖即棘傷唇舌,人不敢食,白霜紅砂皆從此出。”又《五金‧錫》:“錫砂……凡煉煎亦用洪爐。入砂數百斤,叢架木炭亦數百斤,鼓革岙众熔化,火力已到,砂不即熔,用鉛少許勾引,方始沛然流注。”

(3)朱砂、?石岙囟砂。無機化合物,是煉汞的主要礦物,紅色或棕紅色,無毒,中醫用做鎮靜劑,外用可以治疥癬等皮膚病,也可作顏料。《正字通‧石部》:“砂,《本草》:‘朱砂性甘味寒。’……又《廣輿志》:‘粵西慶遠府宜山縣產砂,生山北者曰辰砂,生山南者曰宜砂。地月岙永不殊,砂亦無別。’……《本草綱目》砂載《玉石部》,與《水部》沙音同義異。”宋蘇軾《辨道歌》:“一丹休別內外砂,長修久餌須升霞。”《紅樓夢》第六十三回:“(賈敬)係道教中吞金服砂,燒脹而歿。”

領頭字

解形

《說文》:“漠,北方流沙也。一曰清也。人岙人水,莫聲。”

注音

釋義

(一)mo4《廣韻》慕各切,入鐸明。鐸部。(1)沙漠。《說文‧水部》:“漠,北方流沙也。”《廣韻‧鐸韻》:“漠,沙漠。”《楚辭‧王逸〈九思‧疾世〉》:“踰隴堆兮渡漠,過桂車兮合黎。”自注:“漠,沙漠也。”唐李賀《馬詩》:“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田間《趕車傳‧藍妮‧贈別》:“風砂來自沙荒,漠風起自塞上。”

(2)廣大。《篇海類編‧地理類‧水部》:“漠,廣也,大也。”《太平廣記》卷九十引《高僧傳》及《洛陽伽藍記》:“誌公迹鈞塵垢,神遊冥漠,水火不能焦濡,蛇虎不能侵懼。”葉聖陶《小銅匠》:“他看那高等小學裏的運動場也十分可怪,廣漠到難以言說。”

(3)幽深;昏暗。漢枚乘《七發》:“觀其兩傍,則滂渤怫鬱,闇漠感突,上擊下律,有似勇壯之卒。”晉張華《勵志詩》:“大猷玄漠,將抽厥緒。”宋王安石《別馬秘丞》:“莓莓郊原清,漠漠風雨黑。”

(4)淡泊,清靜無為。《爾雅‧釋言》:“漠,清也。”《說文‧水部》:“漠,一曰清也。”《莊子‧知北遊》:“澹而靜乎!漠而清乎!調而閒乎!”郭象注:“此皆無為故也。”成玄英疏:“既游至道之鄉,又處無為之域,故能恬淡安靜,寂寞清虛,柔順調和,䏁𠵈医見𧘹㗱閒逸豫。”《淮南子‧俶真》:“是故傷死者,其鬼嬈;時既者,其神漠。”高誘注:“既,盡也。時既當老者,則神寂漠。漠,定也。”晉郭璞《客傲》:“嚴平澄漠于塵肆,梅真隱淪乎市卒。”

(5)冷淡,不熱情。《莊子‧天道》:“老子漠然不應。”郭象注:“不以其言䏁膪旡木㗱意。”成玄英疏:“塵垢之言,豈曾入耳!漠然虛淡,何足介懷!”元虞集《熊與可墓誌銘》:“既歸,有司以常格調建安簿,不赴;後又以福清判官致仕,先生一視之漠如也。”毛澤東《紀念白求恩》:“(不少的人)對同志對人民不是滿腔熱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關心,麻木不仁。”

(6)寂靜無聲。《荀子‧解蔽》:“掩耳而聽者,聽漠漠而以為哅哅。”楊倞注:“漠漠,無聲也。”《漢書‧馮奉世傳》:“玄成等漠然莫有對者。”顏師古注:“漠,無聲也。”宋歐陽修《豐樂亭記》:“百年之間,漠然徒見山高而水清。”

(7)淺淡貌。多灐又熷𣏴熷且用為“漠漠”。唐高宗《隆國寺碑銘》:“霞班低岫之紅,池汎漠煙之翠。”宋王安石《酬裴如晦》:“鮮鮮細菊霜前蕊,漠漠疏桐日下陰。”清龔自珍《秋心三首》之一:“漠漠鬱金香在臂,亭亭古玉佩當腰。”

(8)量詞。古代表微量的重量單位。明沈榜《宛署雜記‧繇賦》:“正賦中通共起存銀搲熷大熷三千陸百陸拾捌兩柒錢五分貳厘陸毫五絲肆微捌纖陸沙陸塵陸埃壹渺貳漠五糢。”清王象恆《東南賦役獨重疏》:“(嘉定縣)均徭銀共該銀一萬七百一十兩八錢三釐六毫七絲二忽五微二纖九塵五埃五漠。”

(9)通“謨”。謀劃。《爾雅‧釋詁上》:“漠,謀也。”郭璞注:“皆見《詩》。”郝懿行義疏:“漠者,‘莫’之墒音也。《詩》:‘聖人莫之。’毛傳:‘莫,謀也。’……《釋文》:‘漠,孫音莫,舍人云:心之謀也。’《詩‧巧言》釋文:‘莫又作漠,一本作謨。’《抑》釋文:‘謨,本亦作漠。’是漠、謨互通。”

領頭字

解形

《說文》:“沙,水䏁林月𡃀㗱石也。人岙人水,人岙人少,水少沙見。楚東有沙水。譚長說,沙,或人岙人尐。”林義光《文源》:“象散沙及水形。”按:會意。

注音

釋義

(一)sha1《廣韻》所加切,平麻生。歌部。(1)細碎的石粒。《說文‧水部》:“沙,水散石也。”段玉裁注:“石散碎謂之沙。”《墨子‧備梯》:“城上繁下矢石沙炭以雨之,薪火水湯以濟之。”《史記‧淮陰侯列傳》:“韓信乃夜令人為萬餘囊,滿盛沙,壅水上流,引軍半渡,擊龍且,詳不勝,還走。”唐李白《古風五十九首》之六:“驚沙亂海日,飛雪迷胡天。”

(2)水邊沙地,沙灘。《集韻‧支韻》:“沙,水傍。”《詩‧大雅‧鳧鷖》:“鳧鷖在沙,公尸來燕來宜。”毛傳:“沙,水旁也。”北周庾信《春賦》:“樹下流杯客,沙頭渡水人。”郭沫若《北戴河一夕即景》:“滿地苕秧沙岸綠,一天霞彩海波紅。”

(3)水邊可耕地,沙田。《正字通‧水部》:“沙,沙田。《丹鉛總錄》:‘水邊地可耕曰沙。’金陵有白沙,徽州有錦沙,楚有長風沙,秦塞有穆護沙。”宋蘇軾《自金山放船至焦山》:“雲霾浪打人跡絕,時有沙戶祈春蠶。”自注:“吳人謂水中可田者為沙。”

(4)沙漠。《漢書‧匈奴傳下》:“幕北地平,少草木,多大沙,匈奴來寇,少所隱蔽。”《魏書‧張彝傳》:“沙西氈頭之戎,漠北辮髮之虜,重譯納貢,請吏稱藩。”唐杜甫《送人從軍》:“弱水應無地,陽關已近天。今君渡沙磧,累月斷人煙。”明袁宏道《猛虎行》:“槌掠及平人,千里旱沙赤。”清傅昂霄《飲馬長城窟》:“君不見長城之北青海邊,平沙直上黃雲天。沙中白骨堆何年﹖”

(5)顆粒鬆散。宋陸游《老學庵筆記》卷六:“沙糖中國本無之。唐太宗時外國貢至。”林遐《山水陽光‧地圖》:“我們這時候纔發現,這裏的土質還很沙。”又指某些食物因過度熟爛而變得鬆散。明方以智《物理小識‧飲食類》:“醉(蟹)見燈沙,宜置皂角,或醋或蒜或用茱萸一粒,置蟹厴中,經年不沙。”又指多沙粒的東西。如:豆沙;鐵沙。《華陽國志‧南中志》:“(永昌郡)博南縣,山高四十里,越之,得蘭滄水,有金沙,以火融之,為黃金。”《西遊記》第五十五回:“少頃,兩個丫鬟,捧兩盤饃饃:一盤是人肉餡,葷的;一盤是鄧沙餡的,素的。”

(6)丹砂。《楚辭‧招魂》:“紅壁沙版,玄王梁些。”王逸注:“沙,丹沙也。”

(7)沙薙,蠶屎。宋陳檵《農書‧用火採桑之法》:“沙薙必遠放,為其蒸熱作氣也。最怕濕熱及冷風:傷濕即黃肥,傷風即節高,沙蒸即腳腫……”又:“外採葉歸,必疏爽于葉室中,以待其熱氣退,乃可與食。若便與食,則上為葉熱,下為沙濕,蠶居其中,遂成葉蒸矣。”

(8)細絹。後作“紗”。《釋名‧釋采帛》:“穀(縠),粟也。其形戚戚,視之如粟也。又謂之沙,亦取戚戚如沙也。”《篇海類編‧地理類‧水部》:“沙,與紗同。”《周禮‧天官‧內司服》:“內司服,掌王后之六服:褘衣、揄狄、闕狄、鞠衣、展衣、緣衣、素沙。”鄭玄注引鄭司農云:“素沙,赤衣也。”又鄭玄注:“素沙者,今之白縳也。六服皆袍制,以白縳為裏,使之張顯。今世有紗縠者,名出于此。”孫詒讓正義:“沙、紗,古今字……呂飛鵬云:‘古無紗字,至漢時始有之。’”《大戴禮記‧曾子制言上》:“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泥,與之皆黑。”

(9)粗糙。《舊唐書‧食貨志上》:“則天長安中,又令懸樣於市,令百姓依樣用錢……其有熟銅、排斗、沙澀、厚大者,皆不許簡。”《宋史‧后妃傳下‧哲宗昭慈聖獻孟皇后》:“時虔州府庫皆空,衛軍所給,惟得沙錢,市買不售,與百姓交鬥,縱火肆掠。”明方以智《物理小識‧草木類上》:“糙葉樹……葉沙,磨器細於木賊。獵梅葉亦沙,可用。”

(10)淘汰;揀擇。《廣韻‧麻韻》:“沙,沙汰。”《字彙‧水部》:“沙,汰也。”《晉書‧孫楚傳附孫綽》:“嘗與習鑿齒共行,綽在前,顧謂鑿齒曰:‘沙之汰之,瓦石在後。’鑿齒曰:‘簸之颺之,糠秕在前。’”唐魏元忠《上高宗封事》:“自蘇定方定遼東,李勣破平壤,賞絕不行,勳仍淹滯。數年紛紜,真偽相雜,縱加沙汰,未至澄清。”明沈德符《萬曆野獲編‧釋道‧釋教盛衰》:“唐武宗亦用李德裕之謀,沙汰僧尼,犯者立死。”

(11)木名。似杉樹。宋范成大《桂海虞衡志‧志草木》:“沙木與杉同類,尤高大,葉尖成叢,穗小,與杉異。”

(12)古代表微量的重量單位。明沈榜《宛署雜記‧山字‧繇賦》:“正賦中通共起存銀搲熷大熷三千陸百陸拾捌兩柒錢伍分貳厘陸毫伍絲肆微捌纖陸沙陸塵陸埃壹渺貳漠伍糢。”

(13)沐。《篇海類編‧地理類‧水部》:“沙,沐也。”

(14)語氣詞。相當於“唦”、“呵”。元石君䏁𠵈王洆小貝㗱《曲江池》第一折:“不因你個小名兒沙,他怎肯誤入桃源!”元白樸《梧桐雨》第三折:“把箇馬嵬坡簇合沙,又待做甚麼﹖”明朱有燉《黑旋風仗義疏財》:“

(15)河流名。1.古潁水支流。又名濮水。古潁水在流經今河南省周口市境時分流為沙水,經淮陽縣南向東南流至今安徽省懷遠縣南注入淮河。今大部已堙。《爾雅‧釋水》:“潁為沙,汝為濆。”郭璞注:“皆大水溢出別為小水之名。”《說文‧水部》:“沙,楚東有沙水。”《左傳‧昭公二十七年》:“令尹子常以舟師及沙汭而還。”杜預注:“沙,水名。”2.古沙水,涔水的支流。《山海經‧東山經》:“又南三百里,曰盧其之山,無草木,多沙石,沙水出焉,南流注入涔水。”3.溫榆河。清代名沙河。今北京東北部的溫榆河即是。清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直鏴岙芿二‧順天府》:“沙河,府北六十里,即榆河也。《志》云:源出居庸河,至昌平舊縣南而伏,又南十餘里復出,流入宛平縣界。《水經注》謂之濕餘河,《遼史》作溫榆河。自府北合清河,東流入順義縣,下流會入白河。或曰沙河有二源,一出昌平州西南五十里龍泉寺,合西山諸泉東流,為南沙河;一出昌平州西南之四家莊,逕雙塔村東流,為北沙河。二河分流至沙河店東南竇家莊,合為一,入通州界,注於白河。”4.大沙河。河北省𠺫岙墙岙者龍河的上游。發源於五台山,向東南經河北阜平、曲陽、行唐等縣地,至安國南與磁河合為𠺫岙墙岙者龍河。清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直鏴岙芿五‧真定府》:“沙河,在州南,源發山西繁畤縣東白坡頭口,經曲陽入新樂,又東經州境而入保定府祁州界。”5.沙河。源出河北省遷安縣西,南流經唐山市東注入渤海灣。清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直鏴岙芿八‧永平府》:“沙河,(遷安)縣西北四十里,源出尖山,南流合於石河。又南匯山谿諸水,經沙河驛入灤州界。”6.河北省滏陽河上游支流之一,經邢台市南,北向與諸支流合為滏陽河。清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直鏴岙芿六‧順德府》:“沙河,在(沙河)縣治南,源出湯山,一名湡水,繞流經縣南,又東南流,入廣平府永年縣界。”7.沙河,遼河支流,經嵩山堡至鐵嶺北注入遼河。8.沙河,源出遼寧省千山,流經遼陽市和鞍山市之間,西入太子河。9.沙河,在今遼寧省,經孤山、析木、海城、牛莊注入遼河。10.今名大沙河,在遼東半島南部,發源於奚岙鳥冠山,經復縣向南入黃海。11.今名復州河,在遼東半島西南部,經安波、松樹向西流入復州灣。清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山東八‧遼東都指揮使司》:“沙河,(復州)衛南八里,出衛東得利嬴城山,下流經此。”12.山東省徒駭河支流,發源於臨邑縣北,經惠民縣東流與徒駭河合。13.潁水支流,源出河南省石人山,東流經魯山縣、葉縣北、漯河市至周口市入潁河。古代名滍水,為汝河(今北汝河)支流。從今漯河市至今周口市一段舊稱為北汝河下游,今名沙河。清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河南六‧南陽府》:“沙水,源出汝州魯山縣之吳大嶺,東流經葉縣界,與𠺫岙𨫪水會,又東入縣境,又東至許州襄城縣界,入于汝水。”14.河南南汝河支流,古名瀙水,源出板橋水庫西,經沙河店、遂平縣城南至汝南縣北入汝河。清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河南五‧汝寧府》:“沙河,(遂平)縣南里許,源出查牙諸山,合流入汝。”15.沙河,源出湖北省北部的栲栳山,經棗陽縣至璩灣注入滾河。清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湖廣五‧襄陽府》:“(棗陽)縣西南一里有沙河。又有中河,源出縣南三十里之無量山,皆流入滾河。”

(16)州名。《廣韻‧麻韻》:“沙,州。”《集韻‧麻韻》:“沙,州名。”1.晉咸康元年前韦岙京張駿置,治所在今甘肅敦煌西,轄境相當於今甘肅安西縣以西至新疆維吾爾族自治區吐魯番縣地。清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陝西十三‧沙州衛》:“《十六國春秋》晉咸康元年,張駿分敦煌等郡為沙州,永和十年,張祚置商州,仍治敦煌郡。”“煬帝復改(瓜)州為敦煌郡。唐武德二年,改曰沙州。五年,又改為西沙州。貞觀七年,復曰沙州。天䏁𠵈王洆小貝㗱初曰敦煌郡,乾元初復故,後沒於吐蕃。大中三年,張儀潮以州歸朝,置歸義軍授之。其後曹義金、曹元德等相繼有其地,終五代之季,瓜沙二州皆附于中國,宋初亦羈縻焉。祥符六年,沙州曹賢順入貢,授歸義節度使,尋亦附于契丹。天禧三年,契丹冊賢順為敦煌郡王。景祐初,沒于西夏。元初置沙州,尋為沙州路。(明)永樂三年置衛……正統十一年……衛廢。”2.南朝齊建元初置,旋入梁,改為北益州,兼置平興郡,西魏改為沙州。治所在今四川北部與甘肅交界白水江畔的白水鎮。清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四川三‧昭化縣》:“景谷廢縣。縣西百里,漢廣漢郡之白水縣地。晉屬梓潼郡,孝武分屬晉壽郡,安帝又置白水郡。宋齊因之。齊紀,建元初,置沙州于此,……尋復入于梁,置北益州于此,兼置平興郡……唐武德四年,以利州之景谷、龍州之方維置沙州,治景谷。貞觀元年州廢,還屬利州,䏁𠵈王洆小貝㗱歷初廢。尋復置,光啟中復廢。今為白水鎮,有故城周迴五里,俗亦謂之沙州城。”3.南朝梁置,治白沙關,在今湖北省麻城北部與河南省交界處。清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湖廣二‧黃州府》:“又白沙關,亦在(麻城)縣北九十里,西至大勝關六十里,東北至光山縣百四十里,與黃土關密邇,峭險壁立,登者委折而上。蕭梁置沙州,治白沙關城,領建寧、齊安二郡。”

(17)古地名。故地在今河北省大名縣東。《集韻‧戈韻》:“沙,亭名,在元城。”《春秋‧定公七年》:“齊侯、衛侯盟于沙。”杜預注:“陽平元城縣東南有沙亭。”

(18)縣名。1.漢置,後改涉縣。即今河北省涉縣。《漢書‧地理志上》:“魏郡,縣十八:……沙。”清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河南四‧彰德府》:“涉縣,府西二百里,西南至山西潞安府一百九十里。漢置沙縣,屬魏郡,後漢因之。後因漳水溢,人民徒涉,因曰涉縣。”2.南朝宋置沙村縣,唐改為沙縣,即今福建省沙縣。清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福建三‧延平府》:“沙縣,府西南百二十里……晉延平縣地。太元四年,置戌於此,謂之沙戌。義熙中,升為沙村縣,屬建安郡,宋、齊因之。隋廢。唐武德四年,復置沙縣。”

(19)姓。《廣韻‧麻韻》:“沙,姓。”《通志‧氏族略五》:“沙氏,見《姓苑》。望出東莞。《姓纂》云:今東莞有沙氏。”

(20)聲音嘶啞。《集韻‧禡韻》:“沙,聲澌也。”《字彙‧水部》:“沙,嘶也,聲破曰嘶。”章炳麟《新方言‧釋形體》:“今通謂聲破為沙喉嚨。”《周禮‧天官‧內饔》:“鳥皫色而沙鳴,貍。”鄭玄注:“沙,澌也。”《禮記‧內則》:“鳥皫色而沙鳴,鬱。”鄭玄注:“沙,猶嘶也。鬱,腐臭也。”茅盾《春蠶》:“這些人都比一個月前瘦了許多,眼眶陷進了,嗓子也發沙,然而都很快活興奮。”

(二)sha4經過搖動把東西裏的雜物集中,以便清除。如:把小米裏的沙子沙一沙。

(三)suo1《集韻》蘇禾切,平戈心。(1)〔沙雞〕也作“莎雞”。蟲名,即紡織娘。《詩‧豳風‧七月》“六月莎雞振羽”唐陸德明釋文:“莎,音沙,徐又‘素何反’。沈云:舊多作莎,今作沙,音‘素何反’。”黃焯彙校:“宋本及小字本所附並與此同,英倫藏本經文作‘沙’。”

(2)〔沙劘〕也作“摩𡄽岙沙”、“摩挲”。撫摩。《類篇‧水部》:“沙,摩𡄽岙沙也。”《篇海類編‧地理類‧水部》:“沙,同𡄽岙沙。”《楚辭‧王褒〈九懷‧株昭〉》:“修潔處幽兮,貴寵沙劘。”洪興祖補注:“沙,蘇何切,摩𡄽岙沙也。”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