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29日 星期三

醫師‧醫生‧大夫(Kaim Ang)


 Kaim Ang 的相片
「限地醫生」


醫師‧醫生‧大夫
很早很早以前,就聽說有些醫院(這個名詞也值得討論)的「醫生」喜歡人家叫他「醫師」;這兩天一位醫界大老「老」朋友在他的Fb討論此事,我匆忙留下回應說我來談,會很有趣。剛寫完一兩篇「學術」文,我就來三八現世一下。

研究臺灣史的人都知道:日本時代規定經西洋醫學校畢業,且經官方考試通過執業的醫者才能稱「醫師」;其餘英美教會醫生訓練出來,或傳統漢醫出身者,雖也經過考試,但頭銜是「醫生」、「限地醫生」。「醫生」比「醫師」矮一大截。


日本人為何會區分「醫師」與「醫生」?根源是採取中國古典時代的律令制名詞,「醫生」是醫藥局之類的學生,學成後執掌醫務醫療之官,方稱「醫師」。但中國後來沒這麼嚴格,常常兩者混用。所以在十九世紀七、八○年代,閩南話或廣東話辭典,會把英文的doctor、physician譯為「醫生」,有時譯為「醫師」,兩者沒高下之別。「醫生」聽起來反而比較順,醫生無醫死。

日本人卻「小家子氣」地堅守中國傳統。醫療界學徒頭銜是「醫生」,熬成師傅後,才叫「醫師」。不只醫療界如此,其他職業大致一樣:「漁師」、「獵師」等等,我們只管叫「抓魚的」、「打獵的」。

日本時代,或十九世紀末以來,西洋歐美醫學稱霸,其他世界傳統醫學被排除,甚至遭打壓。包括日本國內近代初期發展起來的荷蘭醫學,即「蘭方醫」一樣也沒落,得改頭換面。長崎出島的荷蘭(很多是德國人)外科醫(surgeon)雖然醫術高明,也曾替幕府將軍或相關要員看過病,但不在日本官醫系統中,只能有普通名詞「醫者」,還不能叫「醫師」!

戰後,日本的醫療體系觀念仍很深影響臺灣的醫界,但也有反彈。例如,日本時代被輕蔑的「漢方醫(中醫)」,戰後曾試圖翻身,所以他們特別敏感,不喜日本時代矮一大截的漢醫醫生頭銜,診所看板或名片,會寫:XXX中醫師!!

那「大夫」呢?哈,除非是演文謅謅的歌仔戲或布袋戲,不然臺灣人少用。長崎出島的荷蘭外科醫或職員,有時也會請日本「大夫」來島上娛樂。這「大夫」可不是中文的郎中大夫,是日本最高級遊女(妓女)啦,臺灣話快要成為lāo-chhang了。日語「買大夫」,哈,等於我們的「開查某」。經過日語文化影響的臺灣人,我想大概不喜歡用「大夫」兩字。

最後,我得自辯一下。研究歷史的人來談這個,有些不正經。但若要硬凹,也說得過去。很多人承認「醫」與「巫術」有關,所以「醫」的異體漢字有「毉」。有人也認為「史」與「巫」有關,都是巫師的後代。這樣,我講醫學史,不要罵我。下一回,若有時間我還想講外科醫的「醫美」理容,其來有自呢。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