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22日 星期三

戾,辟,拊,功程,復辟,從來,



連勝文還拿反對這些改革來競選,恐嚇藍選民若讓綠營當選,這些年金、18趴等改革
將全部復辟。把自己對改革的反動當政見,討好那些拿不正義好處的老傢伙。




台灣總督府中央研究所編,《台灣總督府中央研究所農業部業務功程》,
台北:台灣總督府中央研究所,昭和4 年-昭和12 年(1929-1937)。

釋詁:
辜,辟,戾,罪也。
 3. 遺事
 注音一式 |ˊ ㄕˋ
 漢語拼音 y  sh  注音二式 y  sh 
前代或先人流傳下來的事蹟。唐˙皮日休˙南陽潤卿將歸雷平因而有贈詩:「竹屏風扇抄遺事,柘步輿竿繫隱書。」


2010
上月底東京羽田與台北松山航班對飛,前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應邀搭首航班機訪台,在羽田機場主動且親切地回答記者的問題。對於安倍的動作,日本媒體表示關切,認為安倍可能有「復辟」的打算。


對他人的批評或讚揚,都不用太過在意,一切但憑問心無愧。警世通言˙卷四˙拗相公飲恨半山堂:「毀譽從來不可聽,是非終久自分明。」

從來
從以前到現在。大宋宣和遺事˙元集:「洛陽從來無杜鵑,今忽來至,必有所主。」儒林外史˙第五十三回:「鄒師父是從來不給人贏的,今日一般也輸了。」


トヨタ自動車は欧州市場向けの新型ミニバン「Verso」を第79回ジュネーブモーター ショー(Salon International de l’auto et Accessoires Geneve、一般公開2009年3月5~15日)で公開した。 新型Versoは、車格的には従来の「Corolla Verso」を置き換えるモデルだが、トヨタ ...

じゅうらい 従来


  • up to this time [the present]; so far; hitherto
    • 〜の usual;


領頭字
解形
《說文》:“戾,曲也。从犬出戶下。戾者,身曲戾也。”
注音
釋義
(一)li4《廣韻》郎計切,去霽來。又練結切。脂部。 (1)彎曲。《說文‧犬部》:“戾,曲也。”《呂氏春秋‧盡數》:“飲必小咽,端直無戾。”《楚辭‧劉向〈九歎‧思古〉》:“風騷屑以搖木兮,雲吸吸以湫戾。”王逸注:“湫戾,猶卷戾也。”洪興祖補注:“戾,曲也。”《齊民要術‧種榆白楊》:“既非叢林,率多曲戾。” (2)逆;違背。《淮南子‧覽冥》:“舉事戾蒼天,發號逆四時。”高誘注:“戾,反也。”《新唐書‧曆志三上》:“先後相戾,不可協也,皆日行盈縮使然。”清譚嗣同《仁學》:“保其身以不戾於時。”
(3)乖張;乖戾。《廣韻‧霽韻》:“戾,乖也。”《荀子‧榮辱》:“為事利,爭貨財,無辭讓,果敢而振,猛貪而戾。”楊倞注:“戾,乖背也。”唐柳宗元《天說》:“又仰而呼天曰:‘何為使至此極戾也﹖’”章炳麟《商鞅》:“人言之戾也,一至是哉!”
(4)暴虐。《玉篇‧犬部》:“戾,虐也。”《莊子‧天道》:“黹鬓欠韭伛萬物而不為戾。”成玄英疏:“戾,暴也。”唐皮日休《紀祀》:“胡不化其邪而為正兮,胡不返其戾而為義。”《清史稿‧年羹堯傳》:“呈庫、沃爾賈二部尤暴戾。”
(5)勁疾貌。《玉篇‧犬部》:“戾,勢也。”《文選‧潘岳〈秋興賦〉》:“庭樹槭以灑落兮,勁風戾而吹帷。”李偻注:“戾,勁疾之貌。”
(6)破裂。《淮南子‧主術》:“曲得其宜,無所擊戾。”高誘注:“戾,破也。”
(7)罪惡。《爾雅‧釋詁上》:“戾,疠也。”郝懿行義疏:“疠,古罪字。……戾者,曲也,乖也,貪也,暴也,皆與罪名相近,故為罪也。”《廣韻‧霽 韻》:“戾,罪也。”《左傳‧文公四年》:“君辱貺之,其敢干大禮以自取戾。”杜預注:“戾,罪也。”三國魏曹植《靈芝篇》:“丈人為泣血,免戾全其 名。”《紅樓夢》第一百零五回:“切不可再有隱匿,自干罪戾。”
(8)法。《玉篇‧犬部》:“戾,法也。”《吳越春秋‧王僚使公子光傳》:“執綱守戾,蒙垢受恥。”
(9)偻。《廣雅‧釋詁一》:“戾,偻也。”王念孫疏證:“戾者,《小雅‧采菽篇》:‘優哉游哉,亦是戾矣。’毛傳云:‘戾,至也。’正義云:‘明王之德 能如此,亦是至美矣。’鄭注《粊誓》云:‘至,猶偻也。’是戾與偻同義。”《莊子‧讓王》:“高節戾行,獨樂其志,不事於世,此二士之節也。”
(10)率領。《國語‧晉語六》:“夫以果戾順行,民不犯也。”韋昭注:“戾,帥也。以果敢帥順道而行之,故民不犯。”《睡虎地秦墓竹簡‧為吏之道》:“凡戾人,表以身。”
(11)至,到達。《爾雅‧釋詁上》:“戾,至也。”《詩‧小雅‧小宛》:“宛彼鳴鳩,翰飛戾天。”毛傳:“翰,高。戾,至也。”《漢書‧韋賢傳》:“爰 戾于鄒,鬋茅作堂。”顏師古注:“戾,至也。”唐劉禹錫《飛鳶操》:“鷹隼儀形螻蟻心,雖能戾天何足貴。”嚴復《論世變之亟》:“飄然戾止,叩關求通。”
(12)安定;止息。《爾雅‧釋詁下》:“戾,止也。”《廣雅‧釋詁四》:“戾,定也。”《書‧康誥》:“今惟民不靜,未戾厥心。”孔傳:“今天下民不安,未定其心於周。”《左傳‧襄公二十九年》:“其必使子產息之,乃猶可以戾,不然將亡矣。”杜預注:“戾,定也。”
(13)建立。《玉篇‧犬部》:“戾,立也。”晉郭璞《南郊賦》:“爾乃造廣場,戾壇庭。”
(14)吹乾。《禮記‧祭義》:“風戾以食之。”孔穎達疏:“戾,乾也。”陸德明釋文:“戾,燥也。”宋蘇軾《東坡酒經》:“繩穿而風戾之。”
(15)怒。《論語‧陽貨》:“古之矜也廉,今之矜也忿戾。”何晏集解引孔安國曰:“惡理多怒。”
(16)通“捩(<現代音>lie4<\/現代音>)”。扭轉。宋玉《大言賦》:“壯士憤兮絕天維,北斗戾兮太山夷。”《文選‧潘岳〈射雉賦〉》:“戾翳旋把,縈隨所歷。”李偻注:“戾,轉也。”
(17)草名。《漢書‧匈奴傳下》“賜以冠帶衣裳,黃金璽黹蹒幸骥皿伛璽綬”唐顏師古注:“黹蹒幸骥皿伛,古戾字。戾,草名也。以戾染綬,亦諸侯王之制也。”
(18)通“癘”。瘟疫。《墨子‧尚同中》:“疾菑戾疫。”孫詒讓閒詁:“案:戾疫,即《兼愛下篇》之‘癘疫’,戾、癘一聲之轉。”
(19)通“利”。清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履部》:“戾,栏借為利。”《禮記‧大學》:“一家讓,一國興讓;一人貪戾,一國作亂。”鄭玄注:“一家、一人,謂人君也。戾之言利也。”
(20)姓。《萬姓統譜‧寘韻》:“戾,見《姓苑》。”


37. 復
注音一式 ㄈㄨˋ ㄅ|ˋ
漢語拼音 f  b 注音二式 f  b
語本書經˙咸有一德:「伊尹既復政厥,將告歸,乃陳戒德。」失位的君主,重新恢復君位。唐˙元稹˙遷廟議:「中宗復中興,當為百代不遷之廟。」大宋宣和遺事˙利集:「蔡脩亦以復之謗伏誅。」
領頭字
解形
《說文》:“辟,法也。双,辛,節制其疠也;口,用法者也。”按:今為“闢”的簡化字。
注音
釋義
(一)bi4《廣韻》必益切,入昔幫。又房益切。錫部。 (1) 法,法度。《爾雅‧釋詁一》:“辟,法也。”《詩‧大雅‧板》:“民之多辟,無自立辟。”毛傳:“辟,法也。”《漢書‧匈奴傳》:“於是作《呂刑》之 辟。”顏師古注:“辟,法也。”又特指刑法。《書‧君陳》:“殷民在辟。”孔傳:“殷人有罪在刑法者。”《左傳‧昭公六年》:“夏有亂政而作《禹刑》,商 有亂政而作《湯刑》,周有亂政而作《九刑》。三辟之興,皆叔世也。”《鹽鐵論‧周秦》:“故立法制辟,若臨萬仞之壑,握火蹈刃,則民畏忌,而無敢犯禁 矣。”清黃六鴻《福惠全書‧刑名部〈人命〉中‧圖賴》:“賣屍者比照開棺擬之重辟,則庶知所警矣。” (2)天子,國君。《爾雅‧釋詁一》:“辟,君也。”《書‧洪範》:“惟辟作福,惟辟作威,惟辟玉食。”《漢書‧司馬相如傳下》:“歷選列辟,以迄乎 秦。”顏師古注:“辟,君也。”《舊唐書‧太宗紀下》:“末代已來,明辟蓋寡。”又首領。章炳麟《〈孫逸仙〉題辭》:“掩跡鄭洪為民闢,四百兆人視茲 冊。”
(3)古稱官吏。《文選‧張衡〈西京賦〉》:“正殿路寢,用朝群辟。”李
注引薛綜曰:“君鄄羊辟,謂王侯、公卿、大夫、士也。”宋蘇軾《賜新除中大夫守尚書右丞王存辭免恩命不允詔》:“朕歷選百辟,試之以事。”明沈德符《貂帽腰輿》:“宰相為百辟之師表。”
(4)古代祭祀時妻對夫死後的稱呼。《禮記‧曲禮》:“夫曰皇辟。”鄭玄注:“更設稱號,尊神異於人也。”
(5)大。《尸子‧廣澤》:“天、帝、后、皇、辟、公、弘、廓、宏、溥、介、純、夏、幠、冢、晊、昄,皆大也。十有餘名,而實一也。”
(6)罪,罪行。《爾雅‧釋詁一》:“辟,疠也。”《左傳‧僖公二十三年》:“策名委質,貳乃辟也。”杜預注:“辟,罪也。”《漢書‧揚雄傳下》:“言奇者見疑,行殊者得辟。”唐柳宗元《與呂恭論墓中石書書》:“聖人有制度,有法令,過則為辟。”
(7)懲罰。《書‧君陳》:“辟以止辟,乃辟。”孔傳:“刑之而懲止,犯刑者乃刑之。”《左傳‧襄公二十五年》:“先王之命,唯罪所在,各致其辟。”杜預 注:“辟,誅也。”又特指死刑。宋范仲淹《宋故同州觀察使李公神道碑銘》:“蓋殺人者一,餘四人,掩其骸爾,安可盡辟乎﹖”
(8)治,治理。《爾雅‧釋言》:“辟,歷也。”郝懿行義疏:“辟者,《釋詁》云:‘法也。’歷者,厤之栏借也。《說文》云:‘厤,治也。’治、法義近, 辟、歷聲近。凡聲近之字,古人多以為訓。”《玉篇‧辟部》:“辟,理也。”《書‧金縢》:“我之弗辟,我無以告我先王。”陸德明釋文:“辟,治也。”《左 傳‧文公六年》:“宣子於是乎始為國政,制事典,正法罪,辟刑獄。”杜預注:“辟,猶理也。”王引之述聞:“理亦治也。”
(9)取法,效法。《逸周書‧祭公》:“天子自三公上下辟于文武,文武之子孫大開方封于下土。”孔晁注:“辟,法也。言我上法文武,方大開國,旁布於下土。”
(10)明,彰明。《詩‧大雅‧抑》:“辟爾為德,俾臧俾嘉。”馬瑞辰通釋:“辟亦明也。”《禮記‧祭統》:“悝拜稽首曰:‘對揚以辟之,勤大命,施于烝 彝鼎。’”鄭玄注:“辟,明也。”《漢書‧揚雄傳上》:“惟天軌之不辟兮,何純絜而離紛!”王念孫雜志:“天軌猶天道也。辟,明也。言天道不明,故使純絜 之人遭此難也。”
(11)召,徵召。《管子‧輕重乙》:“辟之以號令,引之以徐疾。”《文選‧阮籍〈詣蔣公〉》:“辟書始下,下走為首。”李偻注:“辟,猶召也。”《續資治通鑑‧宋孝宗淳熙三年》:“湯邦彥敢為大言,虞允文深器之。允文出為四川宣撫也,辟邦彥以行。”
(12)功作章程。《周禮‧地官‧鄉師》:“以考司空之辟,以逆其役事。”鄭玄注:“辟,功作章程。逆猶鉤考也。”賈公彥疏:“辟謂功程,司空主役作,故將此役要以鉤考司空之功程。……功作之事,日日錄其程限,謂之章程。”
(13)績蔴。《孟子‧滕文公下》:“彼身織屨,妻辟纑,以易之也。”趙岐注:“緝績其麻曰辟;練其麻曰纑。”清顧炎武《常熟陳君墓誌銘》:“母許氏,年二十有八,閉戶辟纑。”
(14)除。《小爾雅‧廣言》:“辟,除也。”1.芟除;掃除。《詩‧大雅‧皇矣》:“啟之辟之,其檉其椐。”朱熹注:“啟、辟,芟除也。”《楚辭‧遠 遊》:“風伯為余先驅兮,氛埃辟而清涼。”王逸注:“掃除之也。”2.屏除;排除。《周禮‧秋官‧士師》:“王燕出入,則前驅而辟。”《莊子‧庚桑楚》: “至禮有不人,至義不物,至知不謀,至仁
親,至信辟金。”成玄英疏:“辟,除也。”《漢書‧朱博傳》:“博辟左右問禁:‘是何等創也﹖’”《論衡‧ 儒增》:“金鼎之器,安能辟奸﹖”
(15)批駁,駁斥。宋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辟邪說,難壬人,不為拒諫。”嚴復《闢韓》:“韓子一概辭而闢之,則不思之過耳。”魯迅《二心集‧關於〈唐三藏取經詩話〉的版本寄開明書店中學生雜志社》:“著論闢謬。”
(16)一種寄生蟲名。宋唐慎微《證類本草‧蟲魚中品(寄居蟲)》:“(寄居蟲),南海一種,似蜘蛛,入螺殼中負殼而走,一名辟,亦呼寄居,無別功用也。”
(17)通“襞”。摺。清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解部》:“辟,栏借為襞。”《文選‧張協〈七命〉》:“乃鍊乃鑠,萬辟千灌。”李偻注:“辟 謂疊之,灌謂鑄之。”清譚獻《復堂詞話》:“千辟萬灌,幾無鑪錘之
。”又閉合;聚合。《莊子‧田子方》:“心困焉而不能知,口辟焉而不能言。”陸德 明釋文引司馬彪云:“辟,卷不開也。”《史記‧扁鵲倉公列傳》:“夫悍藥入中,則邪氣辟矣。”司馬貞索隱:“辟,猶聚也。”
(18)通“避”。清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解部》:“辟,栏借為避。”《左傳‧僖公二十八年》:“微楚之惠不及此,退三舍辟之,所以報也。”《漢書‧武 五子傳》:“時上疾,辟暑甘泉宮。”清魏源《聖武記‧嘉慶川湖陝靖寇記二》:“六月,進圍賊陳家壩,賊傾巢死
,不辟銃石钫駮。”
(19)通“嬖”。寵幸;偏愛。清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解部》:“辟,栏借為嬖。”《荀子‧儒效》:“事其便辟,舉其上客,膑钫患然若終身之虜而不敢有 他志。”楊倞注:“便辟謂左右小臣親信者也。”清包世臣《藝舟雙楫‧族兄紀三先生鄭本〈大學〉、〈中庸〉說序》:“自古君人者辟於所習,任其所偏。”
(20)通“躄”。腳病。《正字通‧辛部》:“辟,與躄通,足病不能行。”《荀子‧正論》:“不能以辟馬毀輿致遠。”楊倞注:“辟與躄同。”《漢書‧賈誼傳》:“類辟,且病痱。”顏師古注:“辟,足病。”
(21)通“壁”。清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解部》:“辟,栏借為壁。”1.星名。《爾雅‧釋天》“營室,東壁也”唐陸德明釋文:“辟,本又作壁。”《禮 記‧月令》:“仲冬之月,日在斗,昏,東辟中。”2.墻壁。《逸周書‧時訓》:“小暑之日,溫風至。又五日,螅蟀居辟。”朱右曾校釋:“蟋蟀生土中,有翼 而未能飛,但居壁上。辟、壁同。”3.壁壘。《左傳‧成公二年》:“齊侯以為有禮。既而問之,辟司徒之妻也。”杜預注:“辟司徒,主壘壁者。”
(22)通“璧”。清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解部》:“辟,栏借為璧。”《詩‧大雅‧靈臺》:“於論鼓鐘,於樂辟廱。”朱熹注:“辟、璧通。”
(23)通“臂”。手臂。《類篇‧辛部》:“辟,肱也。”清朱珔《說文假借義證》:“辟,為臂之省借。”《墨子‧備城門》:“城上二步一渠,渠立程,丈三 尺。冠長十丈,辟長六尺。”孫詒讓閒詁:“此渠乃守械,以金木為之。……辟,《備穴篇》正作臂,今移前。冠,蓋渠之首;臂,其橫出之木也。”唐賈島《送殷 侍御赴同州》:“猶來交辟士,事別偃林扃。”按:一本作“由來交臂者”。
(24)姓。《廣韻‧昔韻》:“辟,姓。漢有富室辟子方,又有辟閭彬。”《通志‧氏族略五》:“辟氏,《左傳》有辟司徒。《漢書》富人辟子方。”
(二)pi4《廣韻》芳辟切,入昔滂。錫部。 (1) 開。《正字通‧辛部》:“辟,猶開也。”1.打開。《儀禮‧士喪禮》:“主人即位,辟門。”鄭玄注:“辟,開也。”《荀子‧議兵》:“故辟門除涂以迎吾 入。”清蒲松齡《聊齋志異‧山魈》:“注念間,風聲漸近居廬,俄而房門辟矣。”2.開鑿墓藏。《左傳‧襄公二十三年》:“冬十月,孟氏將辟,藉除於臧 氏。”杜預注:“辟,穿藏也。” (2)開闢,開拓。《詩‧大雅‧江漢》:“江漢之滸,王命召虎;式辟四方,徹我疆土。”鄭玄箋:“王於江漢之水上命召公,使以王法征伐開辟四方,治我疆界於天下。”又《召旻》:“日辟國百里,今也日蹙國百里。”魯迅《書信‧致李樺
(3)開發。《管子‧五行》:“春辟勿時,苗足本。”《史記‧貨殖列傳》:“財匱少而山澤不辟矣。”司馬貞索隱:“辟,通也。”《漢書‧文帝紀》:“朕親率天下農,十年於今,而野不加辟,歲一不登,民有饑色。”宋王安石《風俗》:“田畝辟,則民無饑矣。”
(4)扞禦。《漢書‧東方朔傳》“上嘗使諸數家射覆,置守宮盂下,射之,皆不能中”唐顏師古注:“守宮,蟲名也。……今俗呼為辟宮,辟亦禦扞之義耳。”
(5)週圍。《靈樞經‧腸胃》:“廣陽傳脊以受回腸,左環葉脊上下,辟大八寸,徑二寸。”
(6)鄙陋。《左傳‧哀公七年》:“魯弱晉而遠吳,馮恃其
,而背君之盟,辟君之執事,以陵我小國。”杜預注:“辟,陋也。”
(7)幽僻,偏僻。《楚辭‧離騷》:“扈江離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為佩。”王逸注:“辟,幽也。”《漢書‧薛宣傳》:“而粟邑縣小,辟在山中。”
(8)邪僻;不老實。《集韻‧陧人鄄曰韻》:“辟,邪也。”《論語‧先進》:“柴也愚,參也魯,師也辟,由也喭。”何晏集解引馬融曰:“子張才過人,失在 邪辟文過。”朱熹集註:“辟,便辟也。謂習於容止,少誠實也。”《左傳‧昭公六年》:“叔向曰:‘楚辟,我衷,若何效辟﹖’”杜預注:“辟,邪也。衷,正 也。”《淮南子‧說山》:“畏馬之辟也,不敢騎;懼車之覆也,不敢乘。”高誘注:“辟,旁也。”《漢書‧霍光傳》:“行淫辟不軌。”
(9)旁側。《左傳‧莊公二十一年》:“鄭伯享王于闕西辟,樂備。”孔穎達疏:“辟,是旁側之語也。”
(10)偏。《禮記‧大學》:“所謂齊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親愛而辟焉。”朱熹注:“辟,猶偏也。”清王夫之《讀四書大全說‧大學‧傳第八章二》:“辟 者,偏也,非邪也。邪生心而偏在事。”清魏源《再書宋名臣言行錄後》:“太原閻百詩曰:‘近日文人議論之愎之辟,未有甚于楊用修者也。”又斜,傾斜。《類 篇‧辛部》:“辟,斜也。”《禮記‧曲禮上》:“負劍辟咡詔之。”鄭玄注:“謂傾頭與語。”陸德明釋文:“辟,側也。”漢曹操《軍令》:“行三里,辟矛卓 钫戈,結幡旗,止鼓。”
(11)小。《呂氏春秋‧審時》:“厚糠多米钫比,镍钬走辟米,不得恃定熟,卬天而死。”高誘注:“辟,小也。”
(12)方言。對地位低下者或商人的賤稱。《方言》卷三:“南楚凡庸賤謂之田儓……或謂之辟。辟,商人醜稱也。”章炳麟《新方言‧釋言》:“今川東謂醜而庸賤者為辟。”
(13)一種捕捉鳥獸的工具。也作“繴”。《墨子‧非儒下》:“盜賊將作,若機辟將發也。”孫詒讓閒詁:“機辟蓋掩取鳥獸之物。”《莊子‧逍遙遊》:“子 獨不見狸狌乎﹖……中於機辟,死於罔罟。”陸德明釋文引司馬彪云:“辟,罔也。”王念孫雜志:“辟,疑與繴同。《爾雅》:‘繴謂之罿,罿,罬也;罬謂之 罦,罦,覆車也。’郭璞曰:‘今之翻車也,有兩轅,中施罥以捕鳥。’”《鹽鐵論‧刑德》:“罻羅張而懸其谷,辟陷設而當其蹊,矯弋飾而加其上,能勿離乎 ﹖”又比喻陷害人的圈套。《楚辭‧九章‧惜誦》:“設張辟以娛君兮,願側身而無所。”王念孫雜志:“辟,讀機辟之辟。”
(14)半。《廣雅‧釋詁四》:“辟,半也。”
(15)透徹。如:精闢。
(16)通“椑”。內棺,貼身之棺。《左傳‧哀公二年》:“桐棺三寸,不設屬辟。”杜預注:“屬辟,棺之重數。”陸德明釋文:“屬,次大棺也。辟,親身棺也。”阮元校勘記:“‘不設屬辟’,鄭注《禮記‧喪大記》、賈公彥疏《儀禮‧士喪禮》引並作‘屬椑’。”
(17)通“譬”。《集韻‧寘韻》:“譬,《說文》:‘諭也。’或作辟。”清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解部》:“辟,假借為譬。”1.譬喻,比方。《墨子‧ 小取》:“辟也者,舉他物而以明之也。”《楚辭‧九章‧惜往日》:“背法度而心治兮,辟與此其無異。”洪興祖補注:“辟,喻也。”《荀子‧王霸》:“是過 者也,過猶不及也;辟之是猶立直木而求其影之枉也。”《明史‧忠義傳‧張銓》:“辟之一身:遼東,肩背也;天下,腹心也。肩背有患,猶藉腹心之血脈滋 灌。”2.知曉,明白。《禮記‧禮運》:“故聖人耐以天下為一家,以中國為一人者,非意之者,必知其情,辟於其義,明於其利,達於其患,然後能為之。”
(18)通“擗”。捶胸。《爾雅‧釋訓》:“辟,心也。”郭璞注:“謂椎胸也。”陸德明釋文:“辟字宜作擗。”《詩‧邶風‧柏舟》:“靜言思之,寤辟有 標。”毛傳:“辟,拊心也。”《禮記‧檀弓下》:“辟踊,哀之至也。”孔穎達疏:“拊心為辟,跳躍為踊。”清顧炎武《文林郎貴州道監察御史王君墓誌銘》: “每寤辟長歎,遂以得疾。”
(19)通“擘(bo4)”。剖分。清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解部》:“辟,栏借為擘。”《禮記‧喪大 記》:“絞一幅為三,不辟。”孔穎達疏:“‘不辟’者,辟,擘也。言小歛絞全幅析裂其末為三,而大歛之絞既小,不復擘裂其末,但古字假借,讀辟為擘也。”
(20)通“甓”。磚。《漢書‧尹賞傳》:“修治長安獄,穿地方深各數丈,致令辟為郭。”顏師古注:“令辟,鹿钫瓦專钫瓦也。”《周禮‧考工記‧匠人》“堂涂十有二分”清孫詒讓正義:“阮元云:‘古甓字多作辟,今金石猶有存者。’”
(21)通“紕(<pi2)”。用繒彩鑲飾衣帶兩側,也指所鑲的邊緣。《集韻‧支韻》:“紕,緣也。《禮》作辟。”《禮記‧玉藻》:“而素帶,終辟。”鄭玄注:“辟讀如裨冕之裨,裨謂以繒彩飾其側,人君充之。”
(22)“闢”的簡化字。
(三)mi3 《集韻》母婢切,上紙明。通“弭”。平息,停止。《集韻‧紙韻》:“辟,止也。通作弭。”清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解部》:“辟,栏借為弭。”《禮記‧郊特牲》:“祭有祈焉,有報焉,有由辟焉。”鄭玄注:“由,用也。辟讀為弭,謂弭災兵遠罪疾也。”

こう‐てい【功程】

    仕事の量。作業の程度。
    「凡(およ)そ人、特に労苦の―に由りて、非常の業を成就することなり」〈中村訳・西国立志編〉
 功程 添至備忘錄
 gōng chéng
 ㄍㄨㄙㄔㄥˊ
1.指需要投入較多人力物力的營建項目。北魏酈道元水經註 ·濟水》:“川無滯越,水土通演,役未踰年,而功程有畢,斯乃元勳之嘉課,上德之弘表也。” 資治通鑑 ·後梁均王龍德元年》:“高季昌遣都指揮使倪可福以卒萬人修江陵外郭,季昌行視,責功程之慢,杖之。”
2.指任務,工作量。舊唐書 ·李嶠傳》:“臣望量其功程,與其節制,使器週於用,力濟於時,然後進退可以責成,得失可以精覈矣。”

 3.   部首 手 部首外筆畫 5 總筆畫 8
 注音一式 ㄈㄨˇ
 漢語拼音 f   注音二式 f 

撫摸。漢書˙卷三十五˙吳王劉濞傳:「獨悔,業已拜,因其背。」文選˙曹植˙雜詩六首之六:「劍西南望,思欲赴太山。」

拍打﹑輕擊。書經˙益稷:「予擊石石,百獸率舞。」左傳˙襄公二十五年:「公楹而歌。」

撫育。通「撫」。詩經˙小雅˙蓼莪:「母兮鞠我,我畜我。」

撫慰﹑撫恤。左傳˙宣公十二年:「王巡三軍,而勉之。」戰國策˙齊策四:「今君有區區之薛,不愛子其民。」

器物的把柄。禮記˙少儀:「刀卻,刃授穎,削授。」

古代一種打擊樂器,即搏。周禮˙春官˙大師:「帥瞽登歌,令奏擊。」


3.   部首 辛 部首外筆畫 6 總筆畫 13
注音一式  ㄅ|ˋ
漢語拼音  注音二式 


君主。書經˙洪範:「惟作福,惟作威,惟玉食。」

徵召。後漢書˙卷三十五˙鄭玄傳:「靈帝末,黨禁解,大將軍何進聞而之。」三國志˙卷二十一˙魏書˙王粲傳:「太祖為丞相掾,賜爵關內侯。」

驅除、屏除。如:「邪」。楚辭˙屈原˙遠遊:「風伯為余先驅兮,氛埃而清涼。」王逸˙注:「掃除之也。」明˙陳繼儒˙李公子傳:「忽有執公子衣者曰:『願人,臣有所言,公子不憶於陵時乎?』」

躲開、迴避。通「避」。左傳˙僖公二十八年:「微楚之惠不及此,退三舍之,所以報也。」禮記˙儒行:「儒有內稱不親,外舉不怨。」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