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18日 星期四

云,焉,云云

杜牧的:〈題水西寺〉:三日去還住,一生焉再遊。含情碧谿水,重上粲公樓 ...


領頭字
解形

注音
釋義
(一)yun2《廣韻》王分切,平文云。諄部。 (1)同“雲”。《說文‧雲部》:“云,古文省雨。”《正字通‧二部》:“云,雲本字。”《戰國策‧秦策四》:“楚燕之兵云翔不敢校。”按:宋鮑彪本作“雲翔”。今為“雲”的簡化字。 (2)說。《廣韻‧文韻》:“云,言也。”清王引之《經傳釋詞》卷三:“云,言也,曰也。”《書‧微子》:“我舊云刻子。”陸德明釋文:“‘舊云’,馬云:‘言也。’”三國蜀諸葛亮《出師表》:“臨表涕零,不知所云。”《紅樓夢》第一回:“都云作者痴,誰解其中味﹖”
(3)有。《廣雅‧釋詁一》:“云,有也。”王念孫疏證:“云,為有無之有。”《荀子‧法行》:“事已敗矣,乃重太息,其云益乎!”王先謙集解:“云益, 有益也。”《公羊傳‧文公二年》:“大旱之日短而云災,故以災書。”《文選‧陸機〈答賈謐〉》:“公之云感,貽此音翰。”李善注引應劭《漢書》注曰: “云,有也。”
(4)為。楊樹達《詞詮》卷九:“云,為也。”《漢書‧陳湯傳》:“所以優游而不征者,重動師眾,勞將帥,故隱忍而未有云也。”《後漢書‧袁術傳》:“雖云匹夫,霸王可也。”
(5)遠。《廣雅‧釋詁一》:“云,遠也。”王念孫疏證:“《爾雅》:‘仍孫之子為雲孫’,謂遠孫也。雲、云古同字。”
(6)友善。《詩‧小雅‧正月》:“洽比其鄰,昏姻孔云。”鄭玄箋:“云,猶友也。”《左傳‧襄公二十九年》:“晉不鄰矣,其誰云之﹖”
(7)運動貌。《管子‧戒》:“故天不動,四時云下而萬物化。”尹知章注:“云,運動貌也。”《呂氏春秋‧圜道》:“雲氣西行,云云然。”高誘注:“云,運也。”
(8)代詞。如此。楊樹達《詞詮》卷九:“云,如此也。”《左傳‧僖公二十九年》:“介葛廬聞牛鳴,曰:‘是生二犧,皆用之矣,其音云。’”《史記‧汲鄭 列傳》:“汲、鄭亦云,悲夫!”《漢書‧汲黯傳》:“上方招文學儒者,上曰吾欲云云。”顏師古注:“云云,猶言如此如此也。”
(9)連詞。表示假設關係,相當於“若”、“如果”。清王引之《經傳釋詞》卷三:“云,猶如也。”《列子‧力命》:“仲父之病疾矣,可不諱。云至於大病,則寡人惡乎屬國而可﹖”
(10)助詞。1.用於句首。清王引之《經傳釋詞》卷三:“云,發語詞也。”《詩‧邶風‧簡兮》:“云誰之思,西方美人。”又《鄘風‧君子偕老》:“子之 不淑,云如之何。”2.用於句中。清王引之《經傳釋詞》卷三:“云,語中助詞也。”《詩‧邶風‧雄雉》:“道之云遠,曷云能來﹖”《左傳‧成公十二年》: “日云莫矣,寡君須矣,吾子其入也。”宋王安石《禿山》:“生生未云已,歲晚將安謀。”3.用於句末。清王引之《經傳釋詞》卷三:“云,語已詞也。”《史 記‧封禪書》:“則若雄雞,其聲殷云。”《大戴禮記‧夏小正》:“初昏參中,蓋記時也云。”宋歐陽修《大明水記》:“江雖長流,然
水雜聚,故次 山水,惟此說近物理云。”
(11)通“芸”。多。《莊子‧在宥》:“萬物云云,各復其根。”成玄英疏:“云云,
多也。”《馬王堆漢墓帛書‧老子甲本》:“天物云云。”今本《老子》第十六章作“天物芸芸”。《抱朴子‧內篇‧論仙》:“萬物云云,何所不見﹖”
(12)姓。《通志‧氏族略六》:“云氏有二:云钫赘國之後,去邑為云;又後魏牒云氏改為云。”《漢書‧云敞傳》:“云敞字幼孺,平陵人也。”






指示代名詞,之、彼、這裡。如:「心不在」。論語˙衛靈公:「眾好之,必察。」

疑問代名詞。列子˙湯問:「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置土石?」


豈、如何。如:「塞翁失馬,知非福。」論語˙先進:「未能事人,能事鬼。」史記˙卷一一七˙司馬相如傳:「且夫齊楚之事又足道邪!」


相當於「於」。孟子˙盡心上:「人莫大亡親戚君臣上下,以其小者信其大者,奚可哉?」


承接上文,以表示後果。相當於「乃」、「就」。墨子˙兼愛上:「必知亂之所自起,能治之。」

語氣詞,置句末:(1) 表示肯定。相當於「也」、「矣」。唐˙柳宗元˙封建論:「夫假物者必爭,爭而不已,必就其能斷曲直者而聽命。」(2) 表示疑問。相當於「耶」、「呢」。史記˙卷六十一˙伯夷傳:「及夏之時,有卞隨﹑務光者,此何以稱?」(3) 表示感嘆。相當於「啊」。史記˙卷一○二˙張釋之傳:「使其中無可欲者,雖無石,又何戚!」

表示狀態,用於形容詞或副詞詞尾。相當於「然」、「樣子」。如:「與我心有戚戚。」書經˙秦誓:「其心休休,其如有容。」論語˙子罕:「瞻之在前,忽在後。」
領頭字
解形
《說文》:“焉,焉鳥,黃色,出於江淮。象形。”
注音
釋義
(一)yan1《廣韻》於乾切,平仙影。又有乾切,謁言切。元部。 (1)鳥名。《說文‧烏部》:“焉,焉鳥,黃色,出於江淮。”段玉裁注:“今未審何鳥也。自借為助詞,而本義廢矣。”《廣韻‧仙韻》:“焉,鳥雜毛。”《禽經》:“黃鳳謂之焉。” (2)不言。《廣韻‧元韻》:“焉,不言也。”
(3)代詞。1.表示指示,相當於“之”。楊樹達《詞詮》卷七:“焉,指示代名詞。用與之同。”《論語‧衛靈公》:“
好之,必察焉;惡之,必察焉。”《左傳‧僖公二十三年》:“子女玉帛,則君有之,羽毛齒草,則君地生焉。”明馬中錫《中山狼傳》:“草木無知,叩焉何益﹖”2.表示疑問。《廣 韻‧仙韻》:“焉,何也。”a.相當於“哪裏”。《詩‧衛風‧伯兮》:“焉得諼草,言樹之背﹖”漢張衡《思玄賦》:“匪仁里其焉宅兮,匪義跡其焉追﹖” 《文明小史》第一回:“不能革舊,焉望生新﹖”b.相當於“什麼”。《墨子‧尚賢下》:“今王公大人骨肉之親、無故富貴、面目美好者,焉故必知哉﹖”漢蔡 邕《司徒袁公夫人馬氏碑銘》:“品物猶在,不見其人,魂氣飄颻,焉所安神﹖”c.相當於“怎麼”。《史記‧樗里子甘茂列傳》:“文信侯叱曰:‘去!我身自 請之而不肯,女焉能行之﹖’”《三國志‧魏志‧王修傳》:“食其祿,焉避其難﹖”3.兼有介詞“於”加代詞“此”的語法功能,相當於“於是”、“於此”。 《左傳‧隱公元年》:“制,巖邑也,虢叔死焉。他邑唯命。”《鹽鐵論‧貧富》:“山岳有饒,然後百姓贍焉。”
(4)副詞。相當於“乃”、“則”、“於是就”。1.表示兩件事或數件事接連發生。《國語‧晉語二》:“盡逐君鄄羊公子,乃立奚齊,焉始為令,國無公族 焉。”《史記‧秦始皇本紀》:“始皇巡隴西、北地,出雞頭山,過回中,焉作信宮渭南。”2.表示承接上文,得出結論。《墨子‧兼愛上》:“聖人以治天下為 事者也,必知亂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亂之所自起,則不能治。”《荀子‧議兵》:“若赴水火,入焉焦沒耳。”《禮記‧祭法》:“壇墠有禱,焉祭之;無 禱,乃止。”
(5)介詞。相當於“於”。清王引之《經傳釋詞》卷二:“焉,猶於也。”《孟子‧盡心上》:“人莫大焉亡親戚君臣上下。”《尹文子‧大道上》:“五色、五聲、五臭、五味,凡四類,自然存焉天地之間,而不期為人用。”
(6)連詞。表示前後承接,古代漢語中多與“乃”連用,相當於“於是”。楊樹達《詞詮》卷七:“焉,承接連詞。”《楚辭‧遠遊》:“音樂博衍無終極兮,焉乃逝以徘徊。”《列子‧周穆王》:“西王母為王謠,王和之,其辭哀。焉乃觀日之出入,一日行萬里。”
(7)助詞。1.表示結構,用於前置的賓語之後,相當於“之”、“是”。《玉篇‧烏部》:“焉,是也。”《左傳‧隱公六年》:“我周之東遷,晉、鄭焉 依。”《國語‧吳語》:“今王播棄黎老,而孩童焉比謀。”《後漢書‧任李萬邳等傳贊》:“委佗還旅,二守焉依。”2.後綴,表示狀態,用於形容詞、副詞之 後,相當於“然”、“樣子”。清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乾部》:“焉,助語之辭。與用然字亦同。”《書‧秦誓》:“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莊子‧在 宥》:“昔堯之治天下也,使天下欣欣焉人樂其性,是不恬也。”宋陳亮《又甲辰答書》:“謗議沸騰,譏刺百出,亮又為之揚揚焉以資一笑。”明馬中錫《中山狼 傳》:“乃出圖書,空囊橐,徐徐焉實狼其中。”
(8)語氣詞。《廣韻‧仙韻》:“焉,語助也。”1.用於句中表示停頓,相當於“啊”。《莊子‧則陽》:“君為政焉勿鹵莽,治民焉勿滅裂。”《史記‧范雎 蔡澤列傳》:“且以五帝之聖焉而死,三王之仁焉而死,五伯之賢焉而死,烏獲、任鄙之力焉而死,成荊、孟賁、王慶忌、夏育之勇焉而死。死者,人之所必不免 也。”2.用於句尾,表示陳述或肯定,相當於“矣”、“呢”。《史記‧儒林列傳》:“及至秦之季世,焚《詩》《書》,阬術士,六蓺從此缺焉。”《列子‧湯 問》:“寒暑易節,始一反焉。”唐柳宗元《封建論》:“夫假物者必爭,爭而不已,必就其能斷曲直者而聽命焉。”3.用於句尾,表示疑問,相當於“乎”、 “嗎”。《詩‧唐風‧杕杜》:“嗟行之人,胡不比焉﹖”《史記‧伯夷列傳》:“及夏之時,有卞隨、務光者,此何以稱焉﹖”4.用於句尾,表示感嘆,相當於 “呢”、“啊”。《論語‧泰伯》:“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與焉!”《史記‧張釋之馮唐列傳》:“使其中無可欲者,雖無石,又何戚焉!”
(9)姓。《萬姓統譜‧先韻》:“焉,見《姓苑》。”
(二)yi2 通“夷”。我國古代對四方少數民族的泛稱。《周禮‧秋官‧行夫》:“焉使,則介之。”鄭玄注引鄭司農云:“夷使,使於四夷。”陸德明釋文:“焉,劉音夷。”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