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6日 星期三

遇,不遇,遇合, 會合, 姻/因緣會合

90年不遇大旱,越南农民陷困境

世界 
受厄尔尼诺影响,该地区正遭受90年来最严重的旱灾。越南政府多年来“稻米优先”的政策耗尽了土地养分;中国云南修建大坝更让情况雪上加霜。越南稻米种植陷入困境。


家富足,少年讀儒書,二十歲接觸佛學元和二年(807年),二十八歲進京赴考,途次遂州(今四川遂寧市大雲寺,「道圓從成都來,因緣會合,遂禮圓師,落髮出家」。


會合
 注音一式 ㄏㄨㄟˋ ㄏㄜˊ
 漢語拼音 hu  h   注音二式 hu i h 
 相似詞  匯合、會集、集合、齊集  相反詞  分散、離散
聚集﹑相逢。三國演義˙第十回:「操領了聖旨,會合鮑信,一同興兵,擊賊於壽陽。」儒林外史˙第四十三回:「那裡前軍銅仁守備,後軍清江參將,都會合在野羊塘。」
待用者得到投合的機會。元˙曾瑞˙端正好˙一枕夢魂驚套˙倘秀才曲:「失時也亡了家國,得意後霸了山河,也是君臣每會合。」亦作「遇合」。
男女匹配。元˙無名氏˙梧桐葉˙第四折:「既然姻緣會合,不是俺做大,一向收留在俺府中為女,也是天數。」警世通言˙卷三十五˙況太守斷死孩兒:「這般會合,那些個男歡女愛,是偶然一念之差。」

大城。儒林外史˙第一回:「此番到大邦去處,或者走出些遇合來也不可知。」

 遇合

待用者得到投合的機會。史記˙卷一二五˙佞幸傳˙序:力田不如逢年,善仕不如遇合儒林外史˙第十三回:遇合有時,下科一定是掄元無疑的了。
後亦泛指一切的相遇投合者。亦作會合


(諺語)致力於農耕,不如逢個好年景;善於謀求官職,不如遇個機會。史記˙卷一二五˙佞幸傳˙序:諺曰:力田不如逢年,善仕不如遇合固無虛言。


理勝義立則位尊矣,王公大人弗敢驕也,上至於天子,朝之而不慚,凡遇合也,合不可必,遺理釋義以要不可必,而欲人之尊之也,不亦難乎?故師必勝理行義然後尊。


  部首   部首外筆畫 9 總筆畫 13
 注音一式 ㄩˋ
 漢語拼音 y  注音二式 y 
相逢、不期而會。如:「巧」。書經˙胤征:「入自北門,乃汝鳩﹑汝方。」史記˙卷八˙高祖本紀:「還至栗,剛武侯,奪其軍。」
契合、投合。孟子˙公孫丑下:「千里而見王,是予所欲也;不故去,豈予所欲哉?」韓非子˙難二:「於法則行,於法則止。」
得志、得到賞識。史記˙卷一二一˙儒林傳˙序:「世以混濁莫能用,是以仲尼干七十餘君無所。」漢˙王充˙論衡˙逢:「吾仕數,自傷年老失時,是以泣也。」
對待。如:「禮」。宋史˙卷三六一˙張浚傳:「浚知上俊厚,而俊純實可謀大事。」
遭受。文選˙司馬遷˙報任少卿書:「僕以口語此禍,重為鄉黨所笑。」明˙宋濂˙送東陽馬生序:「或其叱咄,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
抵擋、對付。商君書˙外內:「以此敵,是以百石之弩射飄葉也。」荀子˙大略:「無用吾之所短,人之所長。」
機會。如:「際」、「機」。三國˙吳˙韋昭˙博奕論:「設程試之科,垂金爵之賞,誠千載之嘉會,百世之良也。」
姓。如漢代有沖。

凡遇,合也。

時不合,必待合而後行。
遇合
凡遇,合也。時不合,必待合而後行。故比翼之鳥死乎木,比目之魚死乎海。
孔子周流海內,再干世主,如齊至衛,所見八十餘君,委質為弟子者三千人,達徒 七十人,七十人者,萬乘之主得一人用可為師,不為無人,以此游僅至於魯司寇,此天子之所以時絕也,諸侯之所以大亂也。
亂則愚者之多幸也,幸則必不勝其任 矣。任久不勝,則幸反為禍。其幸大者,其禍亦大,非禍獨及己也。故君子不處幸,不為苟,必審諸己然後任,任然後動。

凡能聽說者,必達乎論議者也。
世主之能識論議者寡,所遇惡得不苟?
凡能聽音者,必達於五聲。人之能知五聲者寡,所善惡得不苟?
客有以吹籟見越王者,羽角宮徵商不謬,越王不善,為野音而反善之。說之道亦有如此者也。

人有為人妻者。人告其父母曰:『嫁不必生也。衣器之物,可外藏之,以備不生。』
其父母以為然,於是令其女常外藏。
姑妐知之,曰:『為我婦而有外心,不 可畜。』因出之。
婦之父母,以謂為己謀者以為忠,終身善之,亦不知所以然矣。宗廟之滅,天下之失,亦由此矣。
故曰遇合也無常。說,適然也。若人之於色也, 無不知說美者,而美者未必遇也。
故嫫母執乎黃帝,黃帝曰:『厲女德而弗忘,與女正而弗衰,雖惡奚傷?』
若人之於滋味,無不說甘脆,而甘脆未必受也。文王嗜 昌蒲葅,孔子聞而服之,縮頞而食之,三年然後勝之。
人有大臭者,其親戚兄弟妻妾,知識無能與居者,自苦而居海上。海上人有說其臭者,晝夜隨之而弗能去。說 亦有若此者。

陳有惡人焉,曰敦洽讎糜,雄顙廣顏,色如浹赬,垂眼臨鼻,長肘而盭。陳侯見而甚說之,外使治其國,內使制其身。楚合諸侯,陳侯病不能往,使敦洽讎糜往 謝焉。楚王怪其名而先見之。客有進狀有惡其名言有惡狀,楚王怒,合大夫而告之,曰:『陳侯不知其不可使,是不知也;知而使之,是侮也;侮且不智,不可不攻 也。』興師伐陳,三月然後喪。惡足以駭人,言足以喪國,而友之足於陳侯而無上也,至於亡而友不衰。夫不宜遇而遇者則必廢,宜遇而不遇者,此國之所以亂,世 之所以衰也。天下之民,其苦愁勞務從此生。凡舉人之本,太上以志,其次以事,其次以功。三者弗能,國必殘亡,群孽大至,身必死殃,年得至七十、九十猶尚 幸。賢聖之後,反而孽民,是以賊其身,豈能獨哉?

《呂氏春秋 遇合篇》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