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28日 星期三

諸, 屠 , 沽, 酤,碩果,禁錮 ,屠沽兒,獨沽一味,長此以往,待價而沽


欧盟东部成员国不愿接受难民收容配额制。不过,这一态度长此以往难以坚持。


長此以往
永遠這樣下去。多指不好的情況。如:「看他整天無所事事,長此以往,豈不坐吃山空?」



領頭字
解形
《說文》:“諸,辯也。言,者聲。”
注音
釋義
(一)zhu1《廣韻》章魚切,平魚章。魚部。 (1) 區別之詞,相當於“者”。《說文‧言部》:“諸,辯也。”段玉裁注:“辯,當作辨,判也。按辨下奪司鄄言字。諸不訓辨,辨之司鄄言也。司鄄言者,意內而言 外也。《白部》曰:‘者,別事司鄄言也。’諸、者音義皆同。”《禮記‧郊特性》:“不知神之所在於彼乎﹖於此乎﹖或諸遠人乎﹖”《左傳‧僖公九年》:“是 以藐諸孤,辱在大夫。”楊樹達《積微居讀書記‧讀左傳》:“諸與者同。”《爾雅‧釋魚》:“龜,俯者靈,仰者謝,前弇諸果,後弇諸獵。”俞樾《古書疑義舉 例‧上下文變換虛字例》:“前兩句用‘者’字,後兩句用‘諸’字,諸即者也。” (2)代詞。1.作賓語,相當於“之”。《廣雅‧釋言》:“諸,之也。”《左傳‧僖公十三年》:“冬,晉荐饑,使乞糴于秦。秦伯謂子桑:‘與諸乎﹖’” 《禮記‧文王世子》:“西方有九國焉,君王其終撫諸。”孔穎達疏:“諸,之也。”《漢書‧傳上》:“神之聽之,名其舍諸!”2.作定語,相當於 “其”。《春秋繁露‧王道》:“進偻誅惡,絕諸本而已矣。”《史記‧楚世家》:“無效齊慶封弒其君而弱其孤,以盟諸大夫!”按:《左傳‧昭公四年》作“以 盟其大夫。”
(3)介詞。相當於“於”。《廣雅‧釋言》:“諸,於也。”《論語‧憲問》:“公叔文子之臣大夫僎與文子同升諸公。”楊伯峻注:“諸,用法同於。”《莊子‧逍遙遊》:“宋人資章甫適諸越。”《禮記‧祭義》:“是故君子合諸天道,春禘秋嘗。”孔穎達疏:“諸,於也。”
(4)“之於”的合音。《論語‧衛靈公》:“子張書諸紳。”宋王安石《與孟逸秘校手書》第二:“言今旱者皆貧民,有司必不得已,不若取諸富民之有良田得穀 多而售數倍之者,貧民被災,不可不恤也。”魯迅《吶喊‧狂人日記》:“因大笑,出示日記二冊,謂可見當日病狀,不妨獻諸舊友。”
(5)助詞。表示語氣,相當於“乎”。《小爾雅‧廣訓》:“諸,乎也。”清王引之《經傳釋詞》卷九:“諸,語助也。”1.表示感嘆。《詩‧邶風‧日月》: “日居月諸,照臨下土。”毛傳:“日乎月乎!照臨之也。”2.表示疑問。《孟子‧梁惠王》:“人皆謂我毀明堂,毀諸,已乎﹖”
(6)“之乎”的合音。清王引之《經傳釋詞》卷九:“諸,‘之乎’也。急言之曰‘諸’,徐言之曰‘之乎’。”《論語‧子罕》:“有美玉於斯,韞匚钬賣而藏 諸﹖求偻賈而沽諸﹖”唐劉知幾《史通‧書志》:“探賾索隱,其可略諸﹖”徐珂《清稗類鈔‧鑒賞類》:“其幸存天壤者,皆碩果矣,可不寶諸!”
(7)形容詞詞尾。《禮記‧祭義》:“齊齊乎其敬也,愉愉乎其忠也,勿勿諸其欲饗之也。”王引之釋詞:“諸,亦‘乎’也,互文耳。”
(8)眾;各個。《廣雅‧釋詁三》:“諸,也。”唐慧琳《一切經音義》卷七十引《蒼頡篇》:“諸,非一也。”《詩‧小雅‧沔水》:“嗟我兄弟, 邦人諸友,莫肯念亂,誰無父母!”《禮記‧祭統》:“夫義者所以濟志也,諸德之發也。”孔穎達疏:“諸,也。”宋王安石《自金陵至丹陽道中有感》: “豪華只有諸陵在,往往黃金出市朝。”魯迅《二心集‧對於左翼作家聯盟的意見》:“這樣的作家,也還不能說完全沒有,例如中國的新月派諸文學家,以及所說 的墨索里尼所寵愛的鄧南遮便是。”
(9)凡是。清吳昌瑩《經詞衍釋》卷九:“諸,猶凡也。”《管子‧輕重丁》:“諸從天子封於太山,禪於梁父者,必抱菁茅一束以為禪藉。”許維遹注:“諸, 猶凡也。”《後漢書‧肅宗孝章帝紀》:“諸以前妖惡禁錮者,一皆蠲除之,以明棄咎之路。”《明史‧太祖紀》:“諸遭亂為人奴隸者復為民。”
(10)別的;其他。唐白居易《冬夜示敏巢》:“他時諸處重相見,莫忘今宵燈下情。”宋王讜《唐語林‧補遣》:“高宗朝,太原王,范陽盧,榮陽鄭,清河、 博陵崔,隴西、趙郡李等七姓,恃有族望,恥與諸姓為婚,乃禁其自婚娶。”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五本第四折:“小生為小姐受過的苦,諸人不知,瞞不得你。”
(11)猶“庶”。親屬的旁支。《禮記‧曲禮上》:“嫂叔不通問,諸母不漱裳。”鄭玄注:“諸母,庶母也。”唐韓愈《祭十二郎文》:“念諸父與諸兄,皆康彊而早世。”
(12)乾果。《釋名‧釋飲食》:“桃諸,藏桃也。諸,儲也。藏以為儲,待給冬月用之也。”《禮記‧內則》“濫”漢鄭玄注:“以諸和水也。”陸德明釋文: “諸,乾桃乾梅皆曰諸。”又“桃諸梅諸卵鹽。”孔穎達疏:“王肅云:‘諸,菹也,謂桃菹梅菹。’即今之藏桃也,藏梅也。欲藏之時,必先稍乾之。故《周禮》 謂之乾谟鄄橑,鄭云‘桃諸梅諸’是也。”
(13)古地名。春秋時魯邑,在今山東省諸城縣西南。《春秋‧魯莊公二十九年》:“城諸及防。”杜預注:“諸、防,皆魯邑。”
(14)姓。《集韻‧魚韻》:“諸,姓。”《萬姓統譜‧魚韻》:“諸,越大夫諸稽郢之後。周諸御己。……諸御鞅,齊大夫。漢諸於,為洛陽令。本朝諸弘道, 洪武中知滑縣。”《說苑‧奉使》:“越使諸發執一枝梅遺梁王。”又音<現代音>zha1<\/現代音>,正奢切。《廣韻‧麻 韻》:“諸,姓也。漢有洛陽令諸於。”宋馬令《南唐書‧妖賊傳‧諸祐》:“諸祐,蘄州獨木人,自言不茹葷者數世。”原注:“諸,音查。”
(二)chu2 《字彙》常如切。〔詹諸〕蟾蜍,即蝦蟆。《字彙‧言部》:“諸,詹諸,蝦蟆也。《六書正》別作蟾蜍,非。”《淮南子‧說林》:“月照天下,蝕於詹諸。”高誘注:“詹諸,月中蝦莫鄄虫,食月,故月食於詹諸。”


 1. 碩果
 注音一式 ㄕㄨㄛˋ ㄍㄨㄛˇ
 漢語拼音 shu   u   注音二式 shu  gu 
語出易經˙剝卦˙象曰:「上九,碩果不食。」指巨大的果實或僅存的東西。文選˙左思˙魏都賦:「碩果灌叢,圍木竦尋。」





眾多、各個。如:「諸事」、「諸子百家」、「諸善男子,善女人」。

所有、一切。後漢書˙卷三˙肅宗孝章帝紀:「諸以前妖惡禁錮者,一皆蠲除之,以明棄咎之路。」明史˙卷二˙太祖本紀:「諸遭亂為人奴隸者復為民。」
 禁錮
 注音一式 ㄐ|ㄣˋ ㄍㄨˋ
 漢語拼音 j n     注音二式 j n g 
舊時指阻絕人仕宦之途。漢書˙卷七十二˙貢禹傳:「賈人贅婿及吏坐贓者皆禁錮不得為吏。」
監禁。如:「他將自己禁錮在房中已有多日,長此下去,怎麼得了!」
限制。如:「思想禁錮」。



之於二字的合音。「之」是代詞,「於」是介詞。如:「付諸行動」。論語˙衛靈公:「子張書諸紳。」


之乎二字的合音。「之」是代詞,「乎」是助詞。論語˙子罕:「有美玉於斯,韞而藏諸?求善賈而諸?」


於。禮記˙祭義:「是故君子合諸天道,春禘秋嘗。」


他、之。論語˙學而:「告諸往而知來者。」


姓。如明代有諸茂卿。

牆圍之城 諸城


------
【名稱】:待價而沽
【拼音】:dài jià ér gū
【釋義】:沽:賣。等有好價錢才賣。比喻誰給好的待遇就替誰工作。
【出處】:《論語·子罕》:“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賈者也。”

獨沽一味
 13.   部首 水 部首外筆畫 5 總筆畫 8
 注音一式 ㄍㄨ
 漢語拼音     注音二式 g 

買。如:「酒」。紅樓夢˙第二回:「意欲到那村肆中飲三杯,以助野趣。」

賣。如:「待價而」。論語˙子罕:「有美玉於斯,韞而藏諸?求善賈而諸?」

釣取﹑謀取。如:「名釣譽」。文選˙范曄˙逸民傳論:「彼雖硜硜有類名者,然而蟬蛻囂埃之中,自致寰區之外,異夫飾智巧以逐浮利者乎?」


見「河」條。


粗略﹑簡略。禮記˙檀弓上:「杜橋之母喪,宮中無相,以為也。」

 1.   部首 酉 部首外筆畫 5 總筆畫 12
 注音一式 ㄍㄨ
 漢語拼音    注音二式 g 
酒。詩經˙商頌˙烈祖:「既載清,賚我思成。」文選˙左思˙蜀都賦:「酌清,割芳鮮,飲御酣,賓旅旋。」
買酒。韓非子˙外儲說右上:「或令孺子懷錢挈壺罋而往。」唐˙李頎˙送陳章甫詩:「東門酒飲我曹,心輕萬事如鴻毛。」
賣酒。史記˙卷一一七˙司馬相如傳:「盡賣其車騎,買一酒舍酒,而令文君當鑪。」資治通鑑˙卷十六˙漢紀八˙景帝中二年:「夏,四月,地震。旱,禁酒。」胡三省˙注:「,謂賣酒也。」

(1)通“酤”。《廣韻‧暮韻》:“沽”,同“酤”。《論語‧鄉黨》:“沽酒市脯不食。”陸德明釋文:“沽,買也。”劉䏁𠵈王洆小貝㗱楠正義:“沽與酤同。《說文》云:‘酤,一宿酒也。一曰買酒也。’……《廣雅‧釋詁》:‘酤,賣也。’酤為買賣通稱,《說文》、《廣雅》各舉其一耳。”按:《漢書‧食貨志》引作“酤酒不食”。《晉書‧阮籍傳》:“鄰家少婦有美色,當壚沽酒。”《紅樓夢》第二回:“意欲到那村肆中沽飲三杯,以助野趣。”
(2)賣,出售。也作“賈”。清嚴章福《說文通用考》:“沽,《論語》:‘求善賈而沽諸。’《說文》作‘夃’,云:‘秦以市買多得為夃。’”《論語‧子罕》:“子貢曰:‘有美玉於斯,韞匚㶊賣而藏諸﹖求善賈而沽諸﹖”何晏集解:“馬曰:‘沽,賣也。’”按:沽,漢石經作“賈”。《魏書‧景穆帝紀》:“又禁飲酒、雜戲、棄本沽販者,墾田大為增闢。”鄭觀應《盛世危言‧富國‧商務一》:“洋貨入中國則輸半稅,土貨出外洋則加重徵,資本縱相若,而市價則不相同,洋貨可平沽,而土貨必昂其值,顛倒錯紊,華商安得不困﹖”
(3)故意做作以謀取。《後漢書‧逸民傳序》:“彼雖硜硜有類沽名者,然而蟬蛻囂埃之中,自致寰區之外,異乎飾智巧以逐浮利者乎﹖”李賢注:“沽,謂衒賣也。”宋文天祥《舉廬陵陳知縣十熷廿熷兀舉書》:“惟素性疏懶,無城市蹤跡,謹避聲利,不沽借於公私。”毛澤東《七律‧人民解放軍佔領南京》:“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


. 屠沽
 注音一式 ㄊㄨˊ ㄍㄨ
 漢語拼音 t      注音二式 t  g 
屠戶及賣酒的人,通稱操執賤業的人。漢˙桓寬˙鹽鐵論˙散不足:「今閭巷縣佰,阡陌屠沽,無故烹殺,相聚野外。」三國演義˙第二回:「董后曰:『汝家屠沽小輩,有何見識!』」或作「屠酤」。

  
 3. 屠沽
 注音一式 ㄊㄨˊ ㄍㄨ ㄦˊ
 漢語拼音 t      r  注音二式 t  g   r
本指屠牲沽酒者。後用以比喻出身輕賤的人。後漢書˙卷八十˙文苑傳下˙禰衡傳:「或問衡曰:『盍從陳長文、司馬伯達乎?』對曰:『吾焉能從屠沽兒耶!』」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