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8日 星期五

敬,己, 自,太歲


己  自
領頭字
解形
《說文》:“自,鼻也。象鼻形。黹大凵二伛,古文自。”
注音
釋義
(一)zi4《廣韻》疾二切,去至從。脂部。 (1)鼻。呼吸和嗅覺器官。《說文‧自部》:“自,鼻也。”王筠句讀:“此以今文訓古文也。”段玉裁注:“凡从 自之字,如《尸部》尸钬自,臥息也;《言部》言钫自,膽气滿聲在人上也,亦皆於鼻息會意。” (2)始;開頭。《說文‧王部》:“皇,大也。自、王。自,始也。”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履部》:“自之通訓當為始。”《韓非子‧心度》:“故法者,王 之本也;刑者,愛之自也。”陳奇猷集釋引劉文典曰:“‘王之本’與‘愛之自’相對為文。”《禮記‧中庸》:“知風之自,知微之顯,可以入德也。”唐 《砥石》:“得既有自,失豈無因。”
(3)代詞。表示第一人稱,相當於“自己”、“本身”。如:自愛;自給自足;自以為是。《集韻‧至韻》:“自,己也。”《易‧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唐白居易《琵琶行》:“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蝦蟆陵下住。”《紅樓夢》第四回:“你自去挑所宅子去住,我和你姨娘、姊妹們別了這幾年,
要住幾日。”
(4)用。《廣韻‧玉韻》:“自,用也。”《書‧康誥》:“凡民自得罪。”孔穎達疏:“自,用也。”《詩‧大雅‧
綿》:“民之初生,自土沮漆。”毛傳:“自,用;土,居也。”
(5)副詞。1.本是;本來。《樂府詩集‧雜曲歌辭‧焦仲卿妻》:“東家有賢女,自名秦羅敷。”唐白居易《嵩陽觀夜奏霓裳》:“開元遺曲自淒涼,況近秋天 調是商。”元關漢卿《竇娥
》第二折:“他自姓張,我自姓蔡。”2.另自。《詞詮》卷六:“自,今言‘另自’、‘別自’。”《漢書‧張湯傳附張安 世》:“上曰:‘吾自為掖庭令,非為將軍也。’安世乃止,不敢復言。”《樂府詩集‧相和歌辭‧陌上桑》:“使君自有婦,羅敷自有夫。”3.自然地,不藉助 外物。《老子》第五十七章:“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商君書‧錯法》:“巨聞古之明君,錯法而民無邪,舉事而材自練,賞行而兵彊。此三者, 治之本也。”《紅樓夢》第四回:“姊妹們一朝相見,悲喜交集,自不必說。”4.仍舊;依然。唐杜甫《滕王亭子二首》之二:“古牆猶竹色,虛閣自松聲。”唐 王勃《滕王閣》:“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明滕毅《感事》:“虎戰龍爭二十秋,江波日夜自東流。”
(6)介詞。表示時間或方位的由始,相當於“從”、“由”。《玉篇‧自部》:“自,由也。”《廣韻‧至韻》:“自,從也。”《書‧秦誓》:“不啻若自其口 出。”唐柳宗元《石渠記》:“自渴西南行不能百步,得石渠,民橋其上。”《紅樓夢》第二回:“我自革職以來,這兩年遍游各省。”
(7)連詞。1.表示原因,相當於“因為”。《易‧需》:“自我致寇,敬慎不敗也。”《史記‧孝文本紀》:“二者之咎,皆自于朕之德薄而不能遠達 也。”2.表示假設關係,相當於“如”、“若”。多與表示否定的詞“非”、“不”連用。清王引之《經傳釋詞》卷八:“自,猶苟也。”《左傳‧成公十六 年》:“自非聖人,外寧必有內憂。”《漢書‧董仲舒傳》:“自非大亡道之世者,天盡欲扶持而全安之。”《水經注‧江水》:“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 月。”3.表示讓步關係,相當於“雖”、“即使”。《禮記‧檀弓下》:“自吾母而不得吾情,吾惡乎用吾情﹖”《史記‧平準書》:“自天子不能具鈞駟,而將 相或乘牛車。”《漢書‧杜周傳》:“自京師不曉,況于遠方﹖”4.表示轉折關係,相當於“
”、“可是”。唐杜荀鶴《觀棋》:“算人常欲殺,顧己自貪生。”宋蘇軾《江城子‧記夢》:“不思量,自難忘。”


1. 太歲
 注音一式 ㄊㄞˋ ㄙㄨㄟˋ
 漢語拼音 t i su   注音二式 t i su i
我 國古代天文學上所假定的歲星。古人把黃道附近一周天分為十二等分,並分別予以命名,而歲星(即木星)由西向東繞日運行,正好十二年一周,因此古人以歲星所 在的部分為歲名,但歲星的運行方向與將黃道分為十二支的方向正好相反,為避免不便,古代的天文學家便設想出一個與真歲星運行方向相反的假歲星,稱之為「太歲」。
術數用語。指太歲之神,命學上以太歲為百神之主,尊貴不可犯,其所在方位不宜興造、移徙、嫁娶,犯者必凶。漢˙王˙論衡˙難歲:「假令太歲在甲子,天下之人皆不得南北徙,起宅嫁娶亦皆避之。」亦稱為「青龍」。
比喻凶惡的人。元˙關漢卿˙望江亭˙第二折:「花花太歲為第一,浪子喪門世無對。」水滸傳˙第二十六回:「這番蕭牆禍起了!這個太歲歸來,怎肯干休!」




天干的第六位。

排列次序等第的用字。在戊之後,表示第六。如:「三年班」。

二一四部首之一。


自稱,猶自身。如:「知知彼,百戰百勝。」論語˙顏淵:「所不欲,勿施於人。」

うぬ【×汝/己】

    [代]
    二人称の人代名詞。相手をののしっていう語。「おの」の音変化ともいう。きさま。てめえ。
    「―まで死なせてなるものか」〈鴎外山椒大夫
    反射代名詞。自分自身。
    「バカ、―がケンカをして、泣くやつがあるか」〈山本有三・生きとし生けるもの〉
    [感]相手に対する憎しみやあざけりを表す語。
    「―如何(どう)するか見やがれ」〈二葉亭浮雲

領頭字
解形
《說文》:“己,中宮也,象萬物辟藏詘形也。己承戊,象人腹,工鄄钟,古文己。”
注音
釋義
(一)ji3《廣韻》居理切,上止見。之部。 (1)天干的第六位,與地支相配,用以紀年、月、日。清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頤部》:“己,《禮記‧月令》:‘中央土,其日戊己。’又以紀年紀月。”《爾雅‧釋天》:“太歲在己曰屠維……月在己曰則。” (2)代詞。表示第一人稱。自己;本身。《玉篇‧己部》:“己,己身也。”《廣韻‧止韻》:“己,身己。”《書‧大禹謨》:“稽于,舍己從人。”《孫子‧謀攻》:“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史記‧司馬穰苴列傳》:“(莊)賈素驕貴,以為將己之軍而己為監,不甚急。”
(3)紀識;識別。後作“紀”。《釋名‧釋天》:“己,紀也,皆有定形,可紀識也。”《廣雅‧釋言》:“己,紀也。”清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頤部》: “己即紀之本字,古文象別絲之形,三橫二縱,絲相別也。”《穀梁傳‧桓公二年》:“己即是事而朝之。”范甯注:“己,紀也。”
(4)同“其”。語氣詞。清王引之《經傳釋詞》卷五:“其,語助也。或作記,或作忌,或作己,或作萨钬丌。義並同也。《詩‧揚之水》曰:‘彼其之子’, 《箋》曰:‘其,或作記,或作己,讀聲相似。’”《韓詩外傳》卷二:“彼己之子,舍命不偷。”按:《詩‧鄭風‧羔裘》作“彼其之子”。
(二)qi3 《集韻》口起切,上止溪。姓。《集韻‧止韻》:“己,姓也。”《通志‧氏族略三》:“己氏,昆吾之姓也。漢有太常卿己茂。”《詩‧商頌‧長發》“韋顧既伐,昆吾夏桀”漢鄭玄注:“顧、昆吾皆己姓也。”


領頭字
解形
《說文》:“敬,肅也。骥、苟。”郭沫若《兩周金文辭大系圖錄攷釋》:“苟用為敬,《大盂鼎》又以谟鄄阗為之,余謂谟鄄阗乃狗之象形文……其用為敬者,敬即警之初文,自來用狗以警衛,故字骥。省之,則單著狗形作谟鄄阗若苟。”
注音
釋義
(一)jing4《廣韻》居慶切,去映見。耕部。 (1) 恭敬;嚴肅。《說文‧苟部》:“敬,肅也。”《玉篇‧苟部》:“敬,恭也。”《易‧坤》:“君子敬以直內,義以方外。”孔穎達疏:“內謂心也,用此恭敬以 直內。”《新書‧道術》:“接遇肅正謂之敬。”毛澤東《論人民民主專政》:“拜他們做老師,恭恭敬敬地學,老老實實地學。” (2)慎重。《玉篇‧苟部》:“敬,慎也。”《書‧康誥》:“敬明乃罰。”孔傳:“凡行刑罰,汝必敬明之,欲其重慎。”《論語‧子路》:“居處恭,執事 敬,與人忠。”邢昺疏:“居處恭謹,執事敬慎,忠以與人也。”梁啟超《敬業與樂業》:“凡做一件事便忠於一件事,將全副精力集中到這事頭,一點不旁騖,便 是敬……忠實從心裏發出的便是敬。”
(3)警惕;戒備。《釋名‧釋言語》:“敬,警也,恒自肅警也。”《詩‧大雅‧常武》:“既敬既戒,惠此南國。”鄭玄箋:“敬之言警也。”又《周頌‧閔予 小子》:“維予小子,夙夜敬止。”鄭玄箋:“言不敢懈倦也。”又引申為急;速。《禮記‧內則》:“不有敬事,不敢袒裼。”陳衍《說文解字辨證》:“敬, 《內則》‘敬事’,猶云急事、速事也。”
(4)尊重;尊敬。如:敬重;敬愛;致敬;敬慕。《周禮‧天官‧大宰》:“二曰敬故。”鄭玄注:“不慢舊也。”《論語‧先進》:“門人不敬子路。”《潛夫論‧述赦》:“君敬法則法行,君慢法則法弛。”
(5)信仰;崇奉。毛澤東《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神明麼﹖那是很可敬的。但是……那些帝君、大士們也可憐,敬了幾百年,一個土豪劣紳不曾替你們打倒!”
(6)以禮物表示敬意或謝意。如:喜敬;節敬;賀敬;奠敬。《後漢書‧周燮傳》:“安帝以玄纁羔幣聘燮……因自載到潁川陽城遣(門)生送敬,遂辭疾而歸。”李賢注:“送敬猶致謝也。”《警世通言‧蘇知縣羅衫再合》:“便吩咐門子,於庫房取書儀十兩,送與蘇雨為程敬。”
(7)有禮貌地獻上(酒、菜、煙、茶等)。如:敬酒;敬茶。《紅樓夢》第五十四回:“來敬你姐姐一杯。”清佚名《燒杯清茶敬遵王》:“太平軍,恩難忘,燒杯清茶敬遵王。”
(8)謙辭。《戰國策‧趙策四》:“太后曰:‘敬諾。’”《史記‧陳涉世家》:“徒屬皆曰:‘敬受命。’”
(9)通“驚(jing1)”。震動;恐慌。《逸周書‧官人》:“敬之以卒而度應。”孔晁注:“《大戴》作‘驚之以卒而度料。’”《大唐三藏取經詩話》卷中:“師甚敬惶,問:‘此落者是何物﹖’答曰:‘師不要敬,此是蟠桃正熟,攧下水中也。’”
(10)通“檠(qing2)”。輔正弓弩的器具。《馬王堆漢墓帛書‧明君》:“務敬弓弩。”《管子‧樞言》:“先王之書,心之敬執也。”郭沫若等集校:“敬者,‘檠’或‘敬鄄弓’之省,輔正弓弩之器。”
(11)姓。《廣韻‧映韻》:“敬,姓。陳敬仲之後。出《風俗通》。後漢有揚州刺史敬歆。”《通志‧氏族略四》:“敬氏,媯姓,陳厲公子敬仲之後,以諡為氏。”

いやまう ゐやまふ 【▽礼ふ/▽敬ふ】


(動ハ四)
うやまう。

「謹しみ―・ひ仕へまつりつつ/続紀(天平神護二)」


うやまう うやまふ 3 【敬う】



(動ワ五[ハ四])
〔「うや」の動詞化〕人や神仏を尊いものと考え、それを行動や態度に表す。あがめる。尊敬する。

「長上を―・う」
「釈迦の御足跡(みあと)石に写し置き―・ひて/仏足石歌」
可能動詞 うやまえる



◆アクセント : うやまう 3

有人姓敬

〔記者吳仁捷/台北報導〕台北縣板橋警分局大觀派出所有名員警名叫敬南,他說,敬家宗親在台灣僅30餘人,只有他擔任警職,身為全國唯一姓敬的警察,他上班時格外認真,「以免丟了敬家的臉」。38歲的敬南說,他出生於台南,祖籍四川省潼南縣,對於自己姓氏的起源,曾聽父親講起,可追溯至春秋後期越國君主句踐,祖上出身王室,但隨後因戰亂,先祖改姓避禍,在本姓苟的右邊,加?,就成了現在的敬。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