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27日 星期三

形,皆,坼,比比,憮然,人形,形見






領頭字
解形
《說文》:“形,象形也。從庞,幵聲。”徐灝注箋:“象形者,畫成其物也,故從庞。庞者,飾畫文也。引申為形容之偁。”桂馥義證:“幵聲者,當為井聲。”
注音
釋義
(一)xing2《廣韻》戶經切,平青匣。耕部。 (1) 形象;形體。《增韻‧青韻》:“形,體也。”《易‧繫辭上》:“在天成象,在地成形,變化見矣。”《世說新語‧文學》:“眼往屬萬形,萬形來入眼不﹖”特 指身體。《呂氏春秋‧去宥》:“人之老也,形益衰,而智益盛。”《魏書‧刑罰志》:“斬者皆裸形伏質。”唐白居易《秦中吟‧重賦》:“幼者形不蔽,老者體 無溫。” (2)形狀;樣子。《字彙‧庞部》:“形,狀也。”《書‧說命上》:“乃審厥象,俾以形旁求于天下。”孔傳:“審所夢之人,刻其形象以四方旁求之於民間。”《孫子‧虛實》:“故兵無常勢,水無常形。”《晉書‧苻堅載記下》:“又北望八公山上草木,皆類人形。”
(3)容貌;神色。《廣雅‧釋詁四》:“形,容也。”王念孫疏證:“形為容
之容。”《穀梁傳‧桓公十四年》:“望遠者,察其貌,而不察其形。”范甯注:“貌,姿體;形,容色也。”漢蔡邕《郭泰碑》:“望形表而影附,聆嘉聲而響和者,猶百川之歸巨海,鱗介之宗龜龍也。”
(4)表現;顯露。如:喜形於色。《廣雅‧釋詁三》:“形,見也。”《增韻‧青韻》:“形,現也。”《禮記‧樂記》:“感於物而動,故形於聲。”鄭玄注: “形,猶見也。”《漢書‧伍被傳》:“聰者聽於無聲,明者見於未形。”《紅樓夢》第一百零八回:“近來因被抄以後,諸事運用不來,也是每形拮据。”
(5)形容;描寫。《說文‧庞部》:“形,象形也。”王筠句讀:“謂象其形也。”《列子‧天瑞》:“有形者,有形形者。”漢枚乘《七發》:“雖有心略辭給,固未能縷形其所由然也。”
(6)對照;比較。如:相形見絀。《淮南子‧齊俗》:“故高下之相傾也,短脩之相形也,亦明矣。”《文心雕龍‧知音》:“閱喬岳以形培塿。”聞一多《花兒開過了》:“況且永繼的榮華頃刻的凋落,兩兩相形,又算得了些什麼﹖”
(7)形成。唐王仁昫《刊謬補缺切韻‧青韻》:“形,成也。”《管子‧牧民》:“惟有道者,能備患於未形也,故禍不萌。”《楚辭‧天問》:“上下未形,何由考之。”明余繼登《典故紀聞》卷四:“羞惡之心形,則貪鄙之心絕。”
(8)形勢。《孫子‧虛實》:“夫兵形象水。”孟氏注:“兵之形勢如水流,遲速之勢無常也。”《戰國策‧西周》:“周君形不小利事秦,而好小利。”高誘 注:“形,勢也。”漢賈誼《鑄錢》:“僕未之得驗,然其形必然。”又特指地勢。《孫子‧地形》:“險形者,我先居之。”《史記‧高祖本紀》:“秦,形勝之 國。”司馬貞索隱:“韋昭曰:‘地形險固,故能勝人也。’”
(9)方式;方法。《孫子‧虛實》:“人皆知我所以勝之形,而莫知吾所以制勝之形。”李筌注:“戰勝,人知之,制勝之法幽密,人莫知。”《漢書‧晁錯傳》:“夫卑身以事彊,小國之形也;合小以攻大,敵國之形也;以蠻夷攻蠻夷,中國之形也。”
(10)指聲音動靜。《禮記‧樂記》:“故人不耐無樂,樂不耐無形。”鄭玄注:“形,聲音動靜也;耐,古書能字也。”孔穎達疏:“樂不耐無形者,內既歡樂,不能無形見於外,謂聲音動靜而見於外也。”唐裴鉶《聶隱娘》:“空空兒之神術……善無形而滅影。”
(11)形容詞的省稱。
(12)通“刑”。刑罰。清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鼎部》:“形,栏借為刑。”《易‧鼎》:“其形渥。”聞一多案:“《集解》形作刑,引虞翻曰:‘渥,大 刑也。’”《逸周書‧武紀》:“其形慎而殺。”朱右曾校釋:“形當為刑,刑當其罪曰殺。形、刑古通。”《世說新語‧方正》:“(夏侯)玄曰:‘雖復形餘之 人,未敢聞命。’”
(13)通“型”。模子。清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鼎部》:“形,栏借為型。”《左傳‧昭公十二年》:“形民之力。”杜預注:“言國之用民,當隨其力任, 如金冶之器,隨器而制形。”孔穎達疏:“鑄冶之家,將作器而制其模,謂之為形。”《論衡‧物勢》:“今夫陶冶者,初埏埴作器,必模范為形,故作之也。”
(14)通“鉶”。盛羹飯的瓦器。《墨子‧節用中》:“啜於土形。”孫詒讓閒詁:“形、刑並鉶之栏字……《李斯傳》作鉶。”《史記‧秦始皇本紀》:“啜土形。”裴駰集解:“如淳曰:‘土形,飯器之屬,瓦器也。’”司馬貞索隱:“飯器,以瓦為之。”



かたみ【形見】
a keepsake; a memento ((複 〜s, 〜es)) 母の形見a keepsake from my mother このくしを叔母の形見としてとっておこうI will keep ...
かたみわけ【形見分け】
distribution of mementos 3人の兄弟は父親の形見分けをしたThe three brothers distributed mementos of their decease...

領頭字
解形
《說文》:“皆,俱詞也。從比,白。”林義光《文源》:“白非義,白之字古多口,‘比鄄口’,二人合一口,僉同之象,口之字古多變曰。”
注音
釋義
(一)jie1《廣韻》古諧切,平皆見。脂部。 (1)都;俱,表示統括。《說文‧白部》:“皆,俱詞也。”《易‧解》:“雷雨作而百果草木皆甲坼。”《論語‧顏淵》:“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唐李紳《憫農》:“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清秋瑾《秋風曲》:“能使花皆縮首,助他秋菊傲秋霜。” (2)普遍。《詩‧周頌‧豐年》:“以洽百禮,降福孔皆。”朱熹注:“皆,也。”
(3)同。後作“偕”。《小爾雅‧廣言》:“皆,同也。”清徐灝《說文解字注箋‧白部》:“皆,又作偕。皆、偕古今字。”1.一同。《儀禮‧聘禮》:“大 夫奉束帛入,三揖皆行,至于階。”鄭玄注:“皆,猶並也。”《韓非子‧外儲說右上》:“衛君之晉,謂薄疑曰:‘吾欲與子皆行。’”2.相同。《呂氏春秋‧ 離謂》:“亡國之主,不自以為惑,故與桀、紂、幽厲皆也。”許維遹集釋:“皆,古偕字。偕,同也。”
(4)比;比擬。《秋胡變文》:“今將身求學,懃心皆於故(古)人。”《敦煌變文‧葉凈能詩》:“造化之內,無人可皆。”
(5)嘉。《廣雅‧釋言》:“皆,嘉也。”王念孫疏證:“嘉皆,聲之轉。”
(6)姓。《萬姓統譜‧佳韻》:“皆,姓也。”



  部首 土 部首外筆畫 5 總筆畫 8
 注音一式 ㄔㄜˋ
 漢語拼音 ch   注音二式 ch 

裂開。如:「天崩地」。唐˙杜甫˙登岳陽樓詩:「吳楚東南,乾坤日夜浮。」

花朵開放。聊齋志異˙卷十一˙香玉:「方流連間,花搖搖欲。」

分開。唐˙白居易˙續古詩十首之一:「誰家無夫婦,何人不離?」

毀壞。唐˙杜甫˙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詩:「河梁幸未,枝撐聲窸窣。」






比比
每每﹑常常。唐˙元稹˙白氏長慶集序:「未幾入翰林掌制誥,比比上書言得失。」
到處。聊齋志異˙卷八˙夢狼:「竊歎天下之官虎而吏狼者,比比也。」


比比皆是

到處都是。形容很多。元˙陶宗儀˙南村輟耕錄˙卷六˙喪師衰經:「世道不古久矣!朝為師生而暮若途人者,比比皆是。」紅樓夢˙第二回:「上自朝廷,下至草野,比比皆是。」或作「比比皆然」﹑「比肩皆是」。

1. 憮然
注音一式 ㄨˇ ㄖㄢˊ
漢語拼音 w  r 注音二式 w  r
悵惘若失的樣子。如:「前塵往事,言之憮然,提它作啥?」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