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23日 星期日

要覽;「狼」「很」「很戾」「狼戾」「狠戾」

Taiwan in Time: After an unsuccessful first attempt, the government announced compulsory military service for all eligible males in July 1951
https://goo.gl/PJRCa6



最近看彭家發的《字正詞源》,裏面提到「狼戾」這個字的解釋乃橫蠻,並引《戰國策.燕策》︰「夫趙王之狼戾無親,大王之所明見知也。」但不見字形及音義解釋,比較粗梳。想起以前上課,就是做「狼戾」這個字的研究,就貼出來給大家看看,笑笑。
關於「狼戾」的字形,現今有兩位香港學者曾提出意見。第一位是彭志銘。彭氏云:「『狼』,食肉猛獸,豺狼也。『戾』,是『暴虐』、『猛烈』、『違背』、『乖張』等『極度殘暴』的意思,更有說是『守門之犬』。『狼戾』,是借『狼獸』之性。」 另一位是何文匯。何氏云:「『狼戾』,其中一個解釋是『很戾』,即很(狠)毒乖戾。《說文解字》︰『戾,曲也。從犬出戶下。戾者,身曲戾也。』『狼戾』的來源甚遠,《戰國策.燕策》︰『夫趙王之狼戾無親,大王之所明見知也。』《漢書.嚴助傳》︰『今閩越王狼戾不仁,殺其骨肉,離其親戚,所為甚多不義。』以上是其中兩個例子。」
由此可見,二人均認為狼戾即本字,別無其他。彭志銘認為狼戾的「狼」和「戾」在本義上意思相近,所以才成為合成詞;何文匯則認為「狼」解「很」,在此處作副詞,表示程度。然而兩者說法均有疑問。
例如對彭志銘的說法,我們可以有理由質疑他對「狼」的說法。按「狼」,王念孫《廣雅疏證》︰「狼戾者,《說文》:『很,盭也。』卷四云:『狼、很,盭也。』盭與戾同,狼與戾一聲之轉。《燕策》云:『趙王狼戾無親。』《漢書•嚴助傳》云: 『今閩越王狼戾不仁。』」 吳國泰《史記解詁》曰:「狼戾者很盭之借字,《說文》:『很,不聽從也,一曰盭也。盭,弼戾也。』《廣雅》:『盭,偝也。』」 可見,就二人所言,最早,「狼」可能通「很」字。而《燕策》和《漢書•嚴助傳》的「狼戾」均可能解「很戾」。至於何文匯,他能解「狼戾」為「很戾」,卻沒有質疑今字是否為本字。按,若「狼」解「很」,則「很戾」也有機會是「狼戾」本字。另外,何氏又以「狠」「很」相通,則「狼戾」又可否原寫為「很戾」?
讓我們研究「狼」、「狠」、「很」是否相通。查通假字典,狼可以有幾種通假情況:第一,通「榔(鎯)」。明代李開先《寶劍記傳奇》第十四齣:「把它采(扯)上(木匣)床,光打一百狼頭,就打發他回去!」第二,通 「婪」、 「惏」。按:《說文‧心部》:「惏,河內之北謂貪曰惏。」《眾經音義》卷一引《字林》:「惏,亦貪也。」按:「狼」、「婪」、「惏」皆一聲之轉,義同,即是說三字音近義通。例子有《淮南子.要略》:「秦國之俗,貪狼強力。」《韓待外傳》卷七第二十六章:「嗟乎!夫子瑟聲殆有貪狼之志、邪僻之行,何其不仁趨利之甚。」又:「參以丘為貪狼邪僻,不亦宜乎?」《史記‧龜策列傳》:「桀有諛臣,名曰趙梁,教以無道,勸以貪狼。」
結果,以《通假字大字典》為據,「狼」卻不通「很」。與何文匯、王念孫、吳國泰說法有出入。唯有另外再找文獻,查「很戾」、「狼戾」、「狠戾」三者的關係為何。
最後,線索出現在佛經當中。佛經典籍大量使用「很戾」、「狼戾」、「狠戾」三者「很戾」。例如「很戾」:
《撰集百緣經》卷10:「汝等很戾,狀似毒龍。」
《放光般若經》卷2:「一者色愛,二者無色愛,三者癡愛,四者很戾愛,五者亂志愛。」
《中阿含經》卷33:「重作不善行,很戾不受教。」
《大哀經》卷2:「為人仁調而不很戾。」
《五苦章句經》:「很戾自用。不受人諫。是汝重擔。食無節度。飲酒貪味。」
《佛說輪轉五道罪福報應經》:「從狗中來。為人剛強很戾自用。從羊中來。為人腥臭。」
《普陀洛迦新志卷七》:「非忍心很戾,計不出此。」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愚癡很戾,難可化導。」
《北山錄》卷9:「很戾朋從。視於智藝。狎而笑之。
《佛說除蓋障菩薩所問經》卷4:「於父母等前違背很戾及生惱害。於餘師尊之所亦無恥忸。」
《華嚴懸談會玄記》卷24:「為嫉忿恨暴熱很戾。」
《慈悲水懺法》卷1:「嫉妒擊刺很戾煩惱。」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28:「貌恭矯媚於男夫,心藏很戾無知者。」
佛經典籍大量也提及「狠戾」:
《釋門歸敬儀》卷2:「狠戾不信。惡馬難調。命盡計窮。」
《摩訶止觀》卷8:「生死重積狠戾難馴。故名不調。」
《八識規矩補註證義》卷1:「心便狠戾。」
《華嚴懸談會玄記》卷40:「又如多嗔狠戾嗜好酒肉。」
《禪林寶訓順硃》卷3:「有人性情剛強狠戾。不受揵椎教訓者。」
《成唯識論觀心法要》卷6:「蛆螫為業。謂追往惡。觸現違緣。心便狠戾。」
《百法明門論直解》卷1:「暴熱狠戾為性。」
《楞嚴經通議》卷8:「讒謗狠戾為性。即惱害也。」
《憨山老人夢遊集》卷54:「狠戾暴橫。官民不堪。」
《隨緣集》卷2:「鬥諍狠戾。以肅煞為心。」
至於佛經典籍提及「狼戾」亦有大量:
《龍舒增廣淨土文》卷9:「則於狼戾時習之。若學辭讓。」
《四分律名義標釋》卷8:「知識慈心語狼戾不受諫守頑招此禍。」
《佛祖綱目》卷41:「狼戾相奪。」
《梵網經菩薩戒略疏》卷3:「九夷狼戾。」
《釋氏要覽》卷2:「狼戾不受諫。」
《楞嚴經疏解蒙鈔》卷8:「心便狼戾。多發囂暴。凶鄙麤言。蛆螫他故。」
那麼三者各自的意思又是如何?先看「很戾」在佛經的解釋。《玄應音義》解「很戾」引《國語》解:「很,違也。戾,曲也。」實則,《玄應音義》此處所引《國語》實即賈注。《吳語》:「今王將很天而伐齊」,韋注云:「很,違也。」則韋與賈同。賈逵注《國語》云:「違戾怨恨也,言很戾之人強項難 ,名爲項很。」又《玄應音義》卷三「項很」條注云:「言很戾之人強項難,因以名也。」此亦用賈注而未出。金李本《晉語九》「宵也很」韋注云:「很,很戾,不從人也。」
「狠戾」在佛經的解釋可看兩則經文。《憨山老人夢遊集》卷54:「狠戾暴橫。官民不堪。」狠戾、暴橫連舉,可知意義相近;《禪林寶訓順硃》卷3:「有人性情剛強狠戾。不受揵椎教訓者。」可見以不受教訓解狠戾。即知其意為不順從、不合規矩。
至於「狼戾」在佛經的解釋亦可從經文得知。《釋氏要覽》卷2:「狼戾不受諫。」即不聽人言,不服從。《太上感應篇》:「人而狠戾,一切執拗」,意謂執著跟別人不一樣,亦言不順從、不合規矩。
由此可以發現幾條線索。第一,古代「很戾」解「不聽從」。並用於佛典,意同。第二,佛典中,「很戾」意思「狠戾」及「狼戾」差不多一樣。更有甚者,「很戾」、「狠戾」及「狼戾」三者在佛經常混淆:
《中阿含經》卷33「很戾」,宋、元、明本作「佷戾」,或作「恨悷」
《撰集百緣經》卷10:「汝等很戾,狀似毒龍。」 有版本作「狠戾」
《太上感應篇》:「人而狠戾,一切執拗」有作「狼戾」。
《放光般若經》卷2:「一者色愛,二者無色愛,三者癡愛,四者很戾愛,五者亂志愛。」宋、元、宮本作「佷戾」,明本或作「狠戾」。
《雜寶藏經》卷9:「稟性很戾,不順禮度。」明本作「狠戾」。
以上資料,有理由確信「很戾」、「狠戾」及「狼戾」三者在古代宋以後均同時使用。所以,宋代以後「狼戾」本字寫法不只一種。另外,在宋代以前,除了《戰國策.燕策》和《漢書.嚴助傳》外,則暫時找不到其他資料出現「狼戾」一詞。至於王念孫、吳國泰說法,則因此找不出佐證;查《通假字大字典》,「狼」、「很」亦不通,是故只能存疑。所以關於「狼戾」本字寫法,則只能分析出宋代以後情況。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