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22日 星期三

魯迅《現今的新文學的概觀》峨冠博帶 / 化費

魯迅《三閑集‧現今的新文學的概觀》


三閒集——現今的新文學的概觀作者:自由思想者——發表日期:2012-04-01標籤:
現今的新文學的概觀





——五月二十二日在燕京大學國文學會講這一年多,我不很向青年諸君說什麼話了,因為革命以來,言論的路很窄小,不是過激,便是反動,於大家都無益處。這一次回到北平,幾位舊識的人要我到這裡來講幾句,情不可卻,只好來講幾句。但因為種種瑣事,終於沒有想定究竟來講什麼——連題目都沒有。那題目,原是想在車上擬定的,但因為道路壞,汽車顛起來有尺多高,無從想起。我於是偶然感到,外來的東西,單取一件,是不行的,有汽車也須有好道路,一切事總免不掉環境的影響。文學——在中國的所謂新文學,所謂革命文學,也是如此。

  
中國的文化,便是怎樣的愛國者,恐怕也大概不能不承認是有些落後。新的事物,都是從外面侵入的。新的勢力來到了,大多數的人們還是莫名其妙。北平還不到這樣,譬如上海租界,那情形,外國人是處在中央,那外面,圍著一群翻譯,包探,巡捕,西崽〔2〕……之類,是懂得外國話,熟悉租界章程的。這一圈之外,才是許多老百姓。

  
老百姓一到洋場,永遠不會明白真實情形,外國人說“Yes”〔3〕,翻譯道,“他在說打一個耳光”,外國人說“No"〔4〕,翻出來卻是他說“去槍斃”。倘想要免去這一類無謂的冤苦,首先是在知道得多一點,衝破了這一個圈子。

  
在文學界也一樣,我們知道得太不多,而幫助我們知識的材料也太少。梁實秋有一個白璧德,徐志摩〔5〕有一個泰戈爾,胡適之有一個杜威〔6〕,——是的,徐志摩還有一個曼殊斐兒,他到她墳上去哭過,〔7〕——創造社有革命文學,時行的文學。不過附和的,創作的很有,研究的卻不多,直到現在,還是給幾個出題目的人們圈了起來。


  
各種文學,都是應環境而產生的,推崇文藝的人,雖喜歡說文藝足以煽起風波來,但在事實上,卻是政治先行,文藝後變。倘以為文藝可以改變環境,那是“唯心”之談,事實的出現,並不如文學家所豫想。所以巨大的革命,以前的所謂革命文學者還須滅亡​​,待到革命略有結果,略有喘息的餘裕,這才產生新的革命文學者。為什麼呢,因為舊社會將近崩壞之際,是常常會有近似帶革命性的文學作品出現的,然而其實並非真的革命文學。例如:或者憎惡舊社會,而只是憎惡,更沒有對於將來的理想;或者也大呼改造社會,而問他要怎樣的社會,卻是不能實現的烏托邦〔8〕;或者自己活得無聊了,便空泛地希望一大轉變,來作刺戟,正如飽於飲食的人,想吃些辣椒爽口;更下的是原是舊式人物,但在社會裡失敗了,卻想另掛新招牌,靠新興勢力獲得更好的地位。
  
希望革命的文人,革命一到,反而沉默下去的例子,在中國便曾有過的。即如清末的南社〔9〕,便是鼓吹革命的文學團體,他們嘆漢族的被壓制,憤滿人的凶橫,渴望著“光復舊物”。但民國成立以後,倒寂然無聲了。我想,這是因為他們的理想,是在革命以後,“重見漢官威儀〔10〕”,峨冠博帶。而事實並不這樣,所以反而索然無味,不想執筆了。俄國的例子尤為明顯,十月革命開初,也曾有許多革命文學家非常驚喜,歡迎這暴風雨的襲來,願受風雷的試煉。但後​​來,詩人葉遂寧,小說家索波里自殺了,近來還聽說有名的小說家愛倫堡〔11〕有些反動。這是什麼緣故呢?就因為四面襲來的並不是暴風雨,來試煉的也並非風雷,卻是老老實實的“革命”。空想被擊碎了,人也就活不下去,這倒不如古時候相信死後靈魂上天,坐在上帝旁邊吃點心的詩人們福氣。 〔12〕因為他們在達到目的之前,已經死掉了。

  
中國,據說,自然是已經革了命,——政治上也許如此罷,但在文藝上,卻並沒有改變。有人說,“小資產階級文學之抬頭”〔13〕了,其實是,小資產階級文學在那裡呢,連“頭”也沒有,那裡說得到“抬”。這照我上面所講的推論起來,就是文學並不變化和興旺,所反映的便是並無革命和進步,——雖然革命家聽了也許不大喜歡。

  
至於創造社所提倡的,更徹底的革命文學——無產階級文學,自然更不過是一個題目。這邊也禁,那邊也禁的王獨清的從上海租界裡遙望廣州暴動的詩,〔14〕“Pong Pong Pong”,鉛字逐漸大了起來,​​只在說明他曾為電影的字幕和上海的醬園招牌所感動,有模仿勃洛克的《十二個》之志而無其力和才。郭沫若的《一隻手》〔15〕是很有人推為佳作的,但內容說一個革命者革命之後失了一隻手,所餘的一隻還能和愛人握手的事,卻未免“失”得太巧。五體,四肢之中,倘要失去其一,實在還不如一隻手;一條腿就不便,頭自然更不行了。只准備失去一隻手,是能減少戰鬥的勇往之氣的;我想,革命者所不惜犧牲的,一定不只這一點。 《一隻手》也還是窮秀才落難,後來終於中狀元,諧花燭的老調。

  
但這些卻也正是中國現狀的一種反映。新近上海出版的革命文學的一本書的封面上,畫著一把鋼叉,這是從《苦悶的象徵》〔16〕的書面上取來的,叉的中間的一條尖刺上,又安一個鐵鎚,這是從蘇聯的旗子上取來的。然而這樣地合了起來,卻弄得既不能刺,又不能敲,只能在表明這位作者的庸陋,——也正可以做那些文藝家的徽章。

  
從這一階級走到那一階級去,自然是能有的事,但最好是意識如何,便一一直說,使大眾看去,為仇為友,了了分明。不要腦子裡存著許多舊的殘滓,卻故意瞞了起來,演戲似的指著自己的鼻子道,“惟我是無產階級!”現在的人們既然神經過敏,聽到“俄”字便要氣絕,連嘴唇也快要不准紅了,對於出版物,這也怕,那也怕;而革命文學家又不肯多紹介別國的理論和作品,單是這樣的指著自己的鼻子,臨了便會像前清的“奉旨申斥”一樣,令人莫名其妙的。

  
對於諸君,“奉旨申斥”大概還須解釋幾句才會明白罷。這是帝制時代的事。一個官員犯了過失了,便叫他跪在一個什麼門外面,皇帝差一個太監來斥罵。這時須得用一點化費,那麼,罵幾句就完;倘若不用,他便從祖宗一直罵到子孫。這算是皇帝在罵,然而誰能去問皇帝,問他究竟可是要這樣地罵呢?去年,據日本的雜誌上說,成仿吾是由中國的農工大眾選他往德國研究戲曲去了,我們也無從打聽,究竟真是這樣地選了沒有。

  
所以我想,倘要比較地明白,還只好用我的老話,“多看外國書”,來打破這包圍的圈子。這事,於諸君是不甚費力的。關於新興文學的英文書或英譯書,即使不多,然而所有的幾本,一定較為切實可靠。多看些別國的理論和作品之後,再來估量中國的新文藝,便可以清楚得多了。更好是紹介到中國來;翻譯並不比隨便的創作容易,然而於新文學的發展卻更有功,於大家更有益。


  



  
〔1〕本篇最初發表於一九二九年五月二十五日北平《未名》半月刊第二卷第八期。
  
〔2〕西崽舊時對西洋人僱用的中國男僕的蔑稱。
  
〔3〕“Yes" 英語:是。
  
〔4〕“No”英語:不是。
  
〔5〕徐志摩(1897-1931)浙江海寧人,詩人,新月社主要成員。著有《志摩的詩》、《猛虎集》等。一九二四年四月泰戈爾訪華時,他擔任翻譯,並在《小說月報》上多次發表頌揚泰戈爾的文章。
  
〔6〕杜威(John A. Dewey,1859-1952)美國唯心主義哲學家。他否認客觀真理和絕對真理的存在,認為有用就是真理。主要著作有《哲學的改造》、《經驗和自然》、《邏輯:探究的理論》等。胡適是杜威學說的宣傳者。1919年五月至1921年七月杜威來華講學時,他曾擔任翻譯。
  
〔7〕曼殊斐兒(K. A. Mansfield,1883-1923)通譯曼斯菲英國女家。著有《幸福》、《鴿巢》等中短篇小說集。徐志摩翻譯過她的作品。他在《自剖集·歐遊漫記》中,說他曾在法國上過曼殊斐兒的墳:“我這次到歐洲來倒像是專做清明來的;我不僅上知名的或與我有關係的墳,……在楓丹薄羅上曼殊斐兒的墳。 ……”
  
〔8〕烏托邦拉丁文Utopia 的音譯,源於英國湯姆士·莫爾在一五一六年所作的小說《烏托邦》。書中描寫一種叫“烏托邦”的社會組織,寄託著作者的空想社會主義的理想,由此“烏托邦”就成了“空想”的同義語。
  
〔9〕南社文學團體,1909年由柳亞子等人發起,成立於蘇州,盛時有社員千餘人。他們以詩文鼓吹反清革命。辛亥革命後發生分化,有的附和袁世凱,有的加入安福系、研究係等政客團體,只有少數人堅持進步立場。1923年解體。該社編印不定期刊《南社》,發表社員所作詩文,共出二十二集。
  
〔10〕“漢官威儀”指漢代叔孫通等人所製定的禮儀制度。 《後漢書·光武帝紀》記載:王莽篡位失敗被殺後,司隸校尉劉秀(即後來的漢光武帝)帶了僚屬到長安,當地吏士“及見司隸僚屬,皆歡喜不自勝。老吏或垂涕曰:'不圖今日復見漢官威儀'”。峨冠博帶:高冠和闊衣帶。古代儒生或士大夫的裝束。 《三國演義》第三七回:“門外有一先生,峨冠博帶,道貌非常,特來相探。”《二刻拍案驚奇》卷三九:“似這等人,也算做穿窬小人中大俠了。反比那面是背非、臨時苟得、見利忘義一班峨冠博帶的不同。” 魯迅《三閒集·現今的新文學的概觀》:“我想,這是因為他們的理想,是在革命以後,'重見漢官威儀',峨冠博帶。”
  
〔11〕愛倫堡(fAZAg`GJV^`],1891—1967)蘇聯作家。十月革命後,他在創作中歪曲社會主義現實,曾受到當時蘇聯文藝界的批判。
  
〔12〕德國詩人海涅在詩集《還鄉記》第六十六首中有這樣的句子:“我夢見我自己做了上帝,昂然地高坐在天堂,天使們環繞在我身旁,不絕地稱讚著我的詩章。我在吃糕餅、糖果,喝著酒,和天使們一起歡宴,我享受著這物珍品,卻無須破費一個小錢……。 ”
  
〔13〕“小資產階級文學之抬頭”見李初梨《對於所謂“小​​資產階級革命文學”底抬頭,普羅列塔利亞文學應該防禦自己》(載一九二八年十二月《創造月刊》第二卷第六期)。
  
〔14〕指王獨清的長詩《ⅡDecA》(《十二月十一日》),一九二八年十月出版(未標出版處​​)。
  
〔15〕《一隻手》短篇小說,載一九二八年《創造月刊》第一卷第九至十一期,內容和這裡所說的有出入。
  
〔16〕《苦悶的象徵》文藝論文集,日本文藝評論家廚川白村作。魯迅曾譯成中文,一九二四年十二月北京新潮社出版。中譯本的封面為陶元慶作。畫面是一把鋼叉叉著一個女人的舌頭,象徵“人間苦”。







 化費
1. 花費。耗費。 《白雪遺音·馬頭調·許東西》:“對著旁人。説我化費你的錢。對對謊言。” 瞿秋白《餓鄉紀程》七:“我們三人一天至少五六元化費。” 巴金《新生·三月十七日》:“何苦化費這些錢,何苦耗費排字工人底時間?”
2. 花費。指耗費的錢。魯迅《三閒集·現今的新文學的概觀》:“這時須得用一點化費,那麼罵幾句就完;倘若不用,他便從祖宗一直罵到子孫。”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