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actfully and cautiously: had to handle the temperamental artist with kid gloves.
-----
「小心」之用法,曾讓尼采眼睛一亮!
【小心】『教育部國語辭典』解釋
◎小心翼翼:非常謹慎,不敢疏忽。詩經˙大雅˙文王:維此文王,小心翼翼。昭事上帝,聿懷多福。隋書˙卷五十七˙薛道衡傳:左右絕諂諛之路,縉紳無勢力之門,小心翼翼,敬事於天地,終日乾乾,誡慎於亢極。亦作翼翼小心。
◎留心、謹慎。禮記˙表記:卑己而尊人,小心而畏儀,求以事君。紅樓夢˙第三十五回:如今雖然是五月裡天氣熱,到底也還該小心些。大清早起,在這個潮地方站了半日,也該回去歇息歇息了。
◎顧慮、顧忌。詩經˙小雅˙正月:民之訛言,亦孔之將。念我獨兮,憂心京京,哀我小心,癙憂以痒。儒林外史˙第三回:屠戶被眾人局不過,只得連斟兩碗酒喝了,壯一壯膽,把方纔這些小心收起,將平日的兇惡樣子拿出來,捲一捲那油晃晃的衣袖,走上集去。
◎心胸狹小。文選˙嵇康˙與山巨源絕交書:以促中小心之性,統此九患,不有外難,當有內病,寧可久處人閒邪!
(慤)
què ㄑㄩㄝˋ
◎ 诚实,谨慎:法正则民~。一
【與李公擇】
秋色佳哉,想有以為樂。人生唯寒食、重九,慎不可虛擲,四時之變,無如此節者。近有潮州人寄一物,其上云扶劣膏,不言何物。狀如羊脂而堅,盛竹筒中,公識此物否?味其名,必佳物也。若識之,當詳以示,可分去,或問習南海物者。子由近作棲賢《僧堂記》,讀之慘凜,覺崩崖飛瀑,逼人寒慄。
【與李公擇】
秋色佳哉,想有以為樂。人生唯寒食、重九,慎不可虛擲,四時之變,無如此節者。近有潮州人寄一物,其上云扶劣膏,不言何物。狀如羊脂而堅,盛竹筒中,公識此物否?味其名,必佳物也。若識之,當詳以示,可分去,或問習南海物者。子由近作棲賢《僧堂記》,讀之慘凜,覺崩崖飛瀑,逼人寒慄。
領頭字
| |
---|---|
慎 | |
解形
| |
《說文》:“慎,謹也。从心,真聲。龉鄄日,古文。” | |
注音
|
釋義
|
(一)shen4《廣韻》時刃切,去震禪。真部。 | (1)
謹慎;慎重。《說文‧心部》:“慎,謹也。”《廣雅‧釋詁四》:“慎,敕也。”王念孫疏證:“謹與敕同義。”《易‧坤》:“慎不害也。”孔穎達疏:“曰其
謹慎,不與物競,故不被害也。”《世說新語‧德行》:“晉文王稱阮嗣宗至慎,每與之言,言皆玄遠,未嘗臧否人物。”《元史‧曹元用傳》:“慎賞罰以示勸
懲。”
(2)憂慮;憂懼。《方言》卷一:“慎,憂也。宋衛或謂之慎。”《廣雅‧釋詁一》:“慎,憂也。”又《釋詁四》:“慎,恐也。”《楚辭‧七諫‧怨世》:“哀子胥之慎事。”王逸注:“死不忘國,故言慎事也。” (3)安靜。《爾雅‧釋詁上》:“慎,靜也。”邢昺疏:“皆安靜也。” (4)思貌。《方言》卷一:“慎,思也,秦晉或曰慎。凡思之貌亦曰慎。”《玉篇‧心部》:“慎,思也。” (5)副詞。1.用在動詞或形容詞前,對真實性加以強調,相當於“確實”。《爾雅‧釋詁上》:“慎,誠也。”《詩‧小雅‧巧言》:“昊天已威,予慎無罪。”毛傳:“慎,誠也。”鄭玄箋:“我誠無罪而罪我。”2.與“勿”、“毋”、“莫”等連用表示禁戒,相當於“務必”、“千萬”等。《史記‧呂太后本 紀》:“慎毋送喪,毋為人所制。”《古詩為焦仲卿妻作》:“多謝後世人,戒之慎勿忘!”宋蘇軾《與李公擇》:“人生惟/唯寒食重九,慎不可虛擲。” (6)五歲的獸。一說通“麎”。雌麋鹿。《集韻‧震韻》:“慎,獸五歲為慎。”《周禮‧夏官‧大司馬》“大獸公之”漢鄭玄注:“鄭司農云:……五歲為慎……玄謂慎讀為麎。”陸德明釋文:“慎如字,亦音辰。麎音辰,又音腎。麎,麋牝也。” (7)通“引(<現代音>yin3<\/現代音>)”。用大繩牽引靈柩。清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坤部》:“慎,栏借為引。” 《史記‧孔子世家》:“孔子母死,乃殯五父之衢,蓋其慎也。”張守節正義:“慎謂以紼引棺就殯所也。”《禮記‧檀弓上》:“其慎也,蓋殯也。”鄭玄注: “慎當為引,禮家讀然,聲之誤也。” (8)通“順(<現代音>shun4<\/現代音>)”。清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坤部》:“慎,栏借為順。”《墨子‧天志 中》:“天之意不可不慎也。”孫詒讓閒詁:“慎與順同。上下文屢云順天意。”《荀子‧成相》:“請布基,慎聖人。”楊倞注:“慎讀為順。”《逸周書‧度 訓》:“和非中不立,中非禮不慎。”孫詒讓斠補:“慎當讀為順,順慎聲相近。” (9)姓。《廣韻‧震韻》:“慎,姓。古有慎到。”《通志‧氏族略五》:“慎氏,《風俗通》:‘慎到為韓大夫,著《慎子》三十篇。’晉有東陽太守慎修,望出天水。宋有給事中慎鏞。又有慎錡,祥符登科。” |
(二)zhen4 | 《集 韻》之刃切,去震章。又之人切。真部。同“滇”。古地名。在今安徽省潁上縣北。又為水名。《集韻‧真韻》:“滇,滇陽,縣名,在汝南。漢永平五年失印更 刻,遂以水為心。”《集韻‧震韻》:“滇,水名,在汝南。或作慎。”《左傳‧哀公十六年》:“吳人伐慎,白公敗之。”《漢書‧高惠高后文功臣表》:“慎陽 侯樂說。”顏師古注:“字本作滇,音真,後誤作慎耳。”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