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17日 星期五

名,謚/諡,號,故,重名,單 鞇

2.   部 首 言 部首外筆畫 10 總筆畫  17
注音一式  |ˋ
漢語拼音  注音二式 


笑的樣子。玉篇˙言部:「,笑貌。」
ㄕˋ shh(▲08778)

「諡」的異體字。



依死者生前的事跡所給予的稱號。說文解字:「, 行之跡也。」禮記˙樂記:「故觀其舞,知其德,聞其,知其行也。」


號。左傳˙宣公十年:「改葬幽公,之曰靈。」



領頭字
解形
《說文》:“單,大也。 、田鄄十, 亦聲。闕。”羅振玉《增訂殷虛書契考釋》:“卜辭中獸字此。獸即狩之本字。征戰之戰單,與獸同意。”丁山《說文闕義箋》:“竊疑古謂之單,後世謂之干,單、干蓋古今字也。”
注音
釋義
(一)dan1《廣韻》都寒切,平寒端。元部。 (1)大。《說文‧ 部》:“單,大也。”徐鍇繫傳:“言大則 即諠也。許慎闕義,至今未有能知之者也。” (2)單獨;一個。也指單方面的。如:單項;單扇門;單槍匹馬。《玉篇‧ 部》:“單,一也;隻也。”《荀子‧正名》:“單足以喻則單,單不足以喻則 兼。”楊倞注:“單,物之單名也。”《文選‧謝靈運〈擬魏太子鄴中集詩‧陳琳〉》:“單民易周章,窘身就羈勒。”按:六臣本注作“單人”。呂向注:“單 人,獨人,謂琳也。”《紅樓夢》第十三回:“寶玉因近日林黛玉回去,剩得自己落單,也不和人玩耍。”
(3)奇數的,與“雙”相對。如:單數;單日;單號。《清會典‧吏部‧文選清吏司》:“定月選之法,雙月曰大選,單月曰急選。”注:“正、三、五、七、九、十一月為單月。”
(4)孤獨。《正字通‧口部》:“單,孤也。”漢孔融《論盛孝章書》:“惟有會稽盛孝章尚存,其人困於孫氏,妻孥湮沒,單孑獨立,孤危愁苦。”宋范成大《西江有單鵠行》:“西江有單鵠,託身萬里雲。”
(5)弱;微。如:單弱;勢單力薄。《韓非子‧有度》:“朝廷
下,直湊單微,不敢相踰越。”《後漢書‧耿恭傳》:“耿恭以單兵固守孤城,當匈奴之衝,對數萬之。”唐孟郊《秋懷》:“秋月顏色冰,老客志氣單。”
(6)簡單;單純。如:單調。《廣韻‧寒韻》:“單,單複也。”《
正字通‧口部》:“單者,複之對也。”《素問‧至真要大論》“君一臣二,奇之制也;君二臣四,偶之制也”唐王冰注:“奇,謂古之單方;偶,謂古之複方。”
(7)單層的(指衣物等)。也作“襌”。如:單衣;單褲。《集韻‧寒韻》:“襌,《說文》:‘衣不重’。通作單。”《管子‧山國軌》:“春縑衣,夏單 衣。”《韓詩外傳》卷六:“齊君重而坐,吾君單而坐。”《三國志‧魏志‧管寧傳》:“寧常著皁帽;布襦
、布裙,隨時單複,出入閨庭。”
(8)單薄。唐白居易《賣炭翁》:“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願天寒。”宋蒨桃《呈寇公》:“風勁衣單手屢呵,幽窗軋軋度寒梭。”朱德《寄語蜀中父老》:“戰士仍衣單,夜夜殺倭賊。”
(9)單子,記載事物的紙片。如:帳單;名單;傳單;單據。宋胡太初《晝簾緒論‧聽訟》:“不若令自逐一披覽案卷,切不要案吏具單。”元楊瑀《山居新話》:“李公一日遣人來杭果木鋪買砂糖十斤,取其鋪單,因計其價,比之官費,有數十倍之遠。”
(10)副詞。表示範圍,相當於“衹”、“僅”。如:辦事單靠熱情不行;不提別的,單說這件事。
(11)和尚稱禪堂的坐床、蒲團叫“單”。宋方岳《古巖》:“廿年前此借僧單,留得松聲入夢寒。”清杜綱《娛
目醒心編》第一回:“等了一回,不見有人來,走到佛前拜單上呆呆著。”
(12)連詞。放在兩個數量中間,表示較大的量下附有較小的量,用同“零”。宋葉隆禮《契丹國志‧契丹九主年譜》:“契丹自太祖神冊丙子稱帝,至天祚保大 甲辰,計九主,在位首末二百一十五年,實歷二百單九年。”《三國志平話》卷上:“帝接文狀,於御案上展開看之,乃二百單五年事。”
(13)通“殫”。盡。清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乾部》:“單,栏借為殫。”《書‧洛誥》:“考朕昭子刑,乃單文祖德。”孔傳:“我所成明子法,乃盡文祖 之德。”《莊子‧列禦寇》:“朱泙漫學屠龍於支離益,單千金之家,三年技成,無所用其巧。”陸德明釋文:“單,盡也。”《史記‧春申君列傳》:“王之威亦 單矣。”司馬貞索隱:“單者,盡也。言王之威盡行矣。”
(二)dan3 《集 韻》黨旱切,上旱端。元部。通“鲳鄄且”。誠;厚。《集韻‧緩韻》:“鲳鄄且,或作單。”清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乾部》:“單,栏借為鲳鄄且。”《詩‧ 小雅‧天保》:“俾爾單厚,何福不除﹖”毛傳:“單,厚也。”《書‧盤庚中》“誕告用鲳鄄且其有,咸造勿褻在王庭”陸德明釋文:“鲳鄄且,馬本作 單,音同,誠也。”南朝梁江淹《蕭被侍中敦勸表》:“伏願俯矜單志,賜遂前請。”
(三)chan2《廣韻》市連切,平仙禪。元部。 (1)〔單閼〕古紀年用名。《爾雅‧釋天》:“太歲在寅曰攝提格,在卯曰單閼。”《史記‧天官書》:“單閼歲,歲陰在卯,星居子。”司馬貞索隱引李巡曰:“陽氣推萬物而起,故曰單閼。單,盡也;閼,止也。”《淮南子‧天文》:“太陰在卯,歲名曰單閼。” (2)週;環繞。《漢書‧揚雄傳上》:“登降峛崺,單埢垣兮。”顏師古注:“單,周也。”
(四)shan4 《廣韻》常演切,上獮禪。姓。《廣韻‧獮韻》:“單,亦姓,出周卿士單襄公之後。”《通志‧氏族略三》:“成王封蔑於單邑,故為單氏。”
(五)chan3《集韻》齒善切,上獮昌。元部。 (1)同“嘽”。聲音舒緩。《集韻‧签钫璽韻》:“嘽,聲緩也。或省。” (2)通“繟”。舒緩貌。《馬王堆漢墓帛書‧老子乙本‧德經》:“單而善謀。”按:今本《老子》第七十三章作“繟經》:“單而善謀”。朱謙之集釋:“繟,音闡,舒緩貌。”
(六)dan4 《集韻》徒案切,去換定。元部。通“憚”。畏懼。《荀子‧宥坐》:“若不可,廢不能以單之。”楊倞注:“單,或為殫。”盧文弨曰:“《家語‧始誅篇》作‘又不可,而後以威憚之。’此注‘單,或為殫,’元刻作‘或為憚’,與《家語》同。”
(七)zhan4 《集韻》之膳切,去線章。通“戰”。進行戰鬥。《馬王堆漢墓帛書‧老子乙本‧德經》:“夫茲,以單則朕,以守則固。”按:今本《老子》六十七章作“以戰則勝”。《馬王堆漢墓帛書‧十六經‧雌雄節》:“以求則得,以單則克。”
(八)tan2 《集韻》唐干切,平寒定。姓。也作“黹木鲳且伛”。《集韻‧寒韻》:“單,闕。姓也,鄭有櫟邑大夫單伯。通作黹木鲳且伛。”


ㄓㄨㄙˋ ㄧㄣ
重茵 添至备忘录

亦作“ 重鞇 ”。亦作“ 重裀 ”。 指双层的坐卧垫褥。韩诗外传卷六:“又与子从君而东至 阿 ,遭 齐君 重鞇而坐。吾君单鞇而坐。”《东观汉记·祭遵传》:“时遵有疾,詔赐重茵,覆以御盖。”宋史·赵普传》:“已而 太宗 至,设重裀地坐堂中,炽炭烧肉。” 明 陈铎 《二犯江儿水·四时闺怨》曲:“綉被与重裀,炉香夜夜熏。” 清 姚莹 《论诗绝句》之五十:“眇目谈诗 谢茂秦 ,白头 康 邸醉重茵。”


 
195965 星期五 (此則音為聽寫原文有三字詞錯誤 29)
頌平在先生身旁工作,遇有不知道的事情,就隨時發問。今天問的寧獻(原憲  下文同)王的《太和正音譜》(原《太平正音譜》)是怎麼一部書。先生說:「寧獻王就是寧王,『獻』字是他死後的一諡/謚號。他的名字叫權(原作栓),屬木。朱家的名字都是五行排行的。後來造反的就是他。他懂音樂,作了許多曲子,這些都是專門的東西。我弄過元曲,以為你們都知道:其實不知道也沒關係。 』


 126.   部首 虍 部首外筆畫 7 總筆畫 13
 注音一式  ㄏㄠˋ
 漢語拼音  h o  注音二式  h u

名稱、別名。如:「別」、「帝」、「國」、「外」。晉˙陶淵明˙五柳先生傳:「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為焉。」

命令。如:「令」、「發施令」。

商店。如:「寶」、「公司行」、「僅此一家,別無分。」老殘遊記˙第三回:「即到院前大街上找了一家匯票莊,叫個日昇昌字。」

物品的大小等級。如:「特大」、「中」、「五字」。

標誌、標記。如:「記」、「暗」、「問」。水滸傳˙第二十四回:「到第三日晌午前後,你整整齊齊打扮了來,咳嗽為。」

排定的次第。如:「座」、「編」、「流水」。

種、類。如:「像這人物還是少惹為妙。」

量詞。計算編定的人物數目的位。如:「醫生今天已看了三十病人,還剩下五。」

樂團或軍隊所使用的喇叭。如:「法國」、「軍」、「伸縮」。

所吹出的各種規定音。如:「起床」、「衝鋒」。

召喚。如:「召全球為環保而努力。」左傳˙襄公十九年:「冬,十一月,齊侯圍之,見衛在城上,之,乃下。」

發出命令。莊子˙田子方:「何不於國中曰:『無此道而為此服者,其罪死。』」

宣稱、誇言。如:「稱天下第一。」漢書˙卷一˙高帝紀上:「是時,羽兵四十萬,百萬。」

稱謂、稱呼。左傳˙昭公四年:「未問其名,之曰牛。」漢書˙卷三十一˙陳勝項籍傳:「勝乃立為王,張楚。」
ㄏㄠˊ ho(04790)

領頭字
解形
《說文》:“名,自命也。口,夕。夕者,冥也。冥不相見,故以口自名。”
注音
釋義
(一)ming2一)《廣韻》武并切,平清明。耕部。 (1) 人的名字。《說文‧口部》:“名,自命也。”王筠句讀:“(此)《淮南‧繆稱訓》文也。《左桓六年傳》‘命之曰同’,則名者,父所命也。許君為夕字計,故 云自命。”《白虎通‧姓名》:“人必有名,何﹖所以吐情、自紀、尊事人者也……名者,幼小卑賤之稱。”《左傳‧文公十五年》:“君之先臣督,得罪於宋殤 公,名在諸侯之策。”《楚辭‧離騷》:“皇覽揆余初度兮,肇錫余以嘉名。”王逸注:“故賜我以美善之名。”明李夢陽《漢京篇》:“不分燕然先勒石,直教麟 閣後標名。”用作動詞。1.名字叫做。《史記‧屈原賈生列傳》:“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2.直呼其名。《禮記‧曲禮上》:“國君不名卿老世婦。” 《戰國策‧魏策三》:“宋人有學者,三年反而名其母。” (2)命名;取名。《左傳‧宣公三年》:“生穆公,名之曰蘭。”《禮記‧內則》:“父執子之右手,咳而名之。”引申為評說,稱說。《論語‧泰伯》:“大哉,堯之為君也……蕩蕩乎,民無能名焉!”唐李白《送王屋山人魏萬還王屋》:“秀色不可名,清輝滿江城。”
(3)事物的名稱。《釋名‧釋言語》:“名,明也,名實事使分明也。”《論語‧陽貨》:“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荀子‧正名》:“名定而實辨。”魯迅《且介亭雜文二集‧文壇三戶》:“向來無定名,我姑且名之為‘破落暴發戶’罷。”
(4)名分;名號;名號。《論語‧子路》:“子路曰:‘衛君待子而為政,子將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何晏注引馬融曰:“正百事之名。”《國 語‧周語下》:“言以信名,明以時動;名以成政,動以殖生。”韋昭注:“名,號令也。”唐白居易《請罷兵第三狀》:“因此事勢,正可罷兵。赦既有名,罷猶 有勢。”
(5)聲譽,名聲。《晏子春秋‧內篇雜上二十五》:“晏子長不滿六尺,身相齊國,名顯諸侯。”《禮記‧中庸》:“故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祿,必得其名,必 得其壽。”鄭玄注:“名,令聞也。”魯迅《且介亭雜文二集‧論人言可畏》:“於是阮玲玉之流,就成了發揚餘威的好材料了,因為她頗有名,
無力。”
(6)出名的,有名聲的。如:名產;名將。《莊子‧天下》:“名山(川)三百,支川三千,小者無數。”宋王安石《上蔣侍郎書》:“恭惟執事,稟天正氣,為朝名臣,以文雅蹇諤簡在上意。”巴金《將軍集後記》:“前些時候讀到一篇名教授的《文學雅俗觀》。”
(7)大。《廣韻‧清韻》:“名,大也。”《書‧武成》:“告于皇天后土,所過名山大川。”孔穎達疏:“山川大乃有名,名、大,互言之耳。”《禮記‧禮器》:“因名山升於中天。”
(8)名家。戰國時的一種以辯論名實為主的思想流派。《史記‧太史公自序》:“(道家)其為術也,因陰陽之大順,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梁元帝 《金樓子‧立言下》:“至如彖、繫、風、雅、名、墨、農、刑,虎炳豹鬱,彬彬君子。”唐柳宗元《送元十八山人南遊序》:“又
楊、墨、申、商、刑、 名、縱橫之說,其迭相訾毀抵牾而不合者,可勝言耶!”
(9)名目、種類。《銀雀山漢墓竹簡‧孫臏兵法‧五名五恭》:“兵有五名:一曰威強,二曰軒驕,三曰剛至,四曰助忌,五曰重柔。”南朝梁江淹《別賦》: “是以別方不定,別理千名。”《新唐書‧楊炎傳》:“科斂凡數百名,廢者不削,重者不去,新舊仍積,不知其涯。”康有為《大同書》:“苛稅濫徵,詭名百 出。”
(10)文字。《周禮‧秋官‧大行人》:“王之所以撫邦國諸侯者……九歲屬瞽史,諭書名,聽聲音。”鄭玄注:“書名,書之字也,古曰名。”《儀禮‧聘禮》:“百名以上書于策,不及百名書于方。”鄭玄注:“名,書文也,今謂之字。”《管子‧君臣上》:“書同名,車同軌。”
(11)成。《廣雅‧釋詁三》:“名,成也。”《廣韻‧清韻》:“名,《春秋說題辭》曰:‘名,成也。’”
(12)功。《廣韻‧清韻》:“名,功也。”
(13)量詞。1.指人。如:三名戰士;五名學生。2.表名次。如:這次語文考試,他得了第一名。
(14)眉睫之間。《爾雅‧釋訓》:“目上為名。”郭璞注:“眉眼之間。”《玉篇‧頁部》:“冥钫頁,《詩》云:‘猗嗟冥钫頁兮。’冥钫頁,眉目閒也。本亦作名。”《詩‧齊風‧猗嗟》:“猗嗟名兮,美目清兮。”毛傳:“目上為名。”
(15)通“明”。明白;明亮。清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鼎部》:“名,栏借為明。”《墨子‧兼愛下》:“分名乎天下,愛人而利人者,別與﹖兼與﹖”南朝宋鮑照《代少年時至衰老行》:“憶昔少年時,馳逐好名晨。”
(16)姓。《廣韻‧清韻》:“名,姓。《左傳》楚大夫彭名之後。”二)《集韻》忙經切,平青明。同“銘”。古代喪禮中書有死者名號的旗幡。亦稱“明旌”。《集韻‧青韻》:“銘,或作名。”《周禮‧春官‧小祝》“設熬置銘”漢鄭玄注:“銘,今書或作名。”
(二)ming4《集韻》彌正切,去勁明。耕部。 (1)同“詺”。《集韻‧勁韻》:“詺,目睹物也。或作名。” (2)通“命”。《管子‧幼官》:“三年,名卿請事。”《墨子‧尚賢中》:“乃名三后,恤功於民。”

  【客有問陳季方 :「足下家君太丘,有何功德,而荷天下重名?」季方曰 :「吾家君譬如桂樹生泰山之阿,上有萬仞之高,下有不測之深;上為甘露所沾,下為淵泉所潤。當斯之時,桂樹焉知泰山之高,淵泉之深?不知有功德與無也 。」】 

 

 1. 重名
 注音一式  ㄓㄨㄥˋ ㄇ|ㄥˊ
 漢語拼音  zh n  m n   注音二式  j ng m ng
盛名。後漢書˙卷七十˙孔融傳:「孔文舉有重名,將軍若造怨此人,則四方之士引領而去矣。」晉書˙卷六十九˙周顗傳:「君才不及弟,何乃橫得重名!」
重視名譽。莊子˙刻意:「眾人重利,廉士重名。」
ㄔㄨㄥˊ ㄇ|ㄥˊ chng mng同名。紅樓夢˙第五十六回:「從古自今,同時隔代,重名的很多。」
ㄓㄨㄙˋ ㄇㄧㄥˊ
重名 添至备忘录



重名 zhòngmíng
[of great renown] 很大的名望
重名之下,其实难副
--------------------------

1. 盛名,很高的名望或很大的名气。后汉书·孔融传》:“ 孔文举 有重名。”后汉书·袁术传》:“足下独欲享天下重名,不与吾共之邪?” 明 宋濂 《赠马氏复姓序》:“ 怡 氏名 宽 者,有重名於时。” 清 吴伟业 《圆圆曲》:“尝闻倾国与倾城,翻使 周郎 受重名。”
2. 指很高的名位。 清 钱谦益 《<太祖实录>辨证一》:“ 梅思祖 以 淮安 降,上諭之曰:‘汝等多故 赵均用 部曲,往往皆授重名,继归 张氏 ,復食其禄。’”
3. 重视名誉。庄子·刻意》:“众人重利,廉士重名。”
犹同名。红楼梦第五四回:“重名重姓的多呢。”红楼梦第五六回:“同时隔代,重名的很多。”

論壇誌「現代の理論」が終刊 故・安東仁兵衛が創刊

社会運動家の故・安東仁兵衛が創刊し、編集長も務めていた論壇誌「現代の理論」(明石書店)が、部数減で発行を終えると同書店が明らかにした。
同誌は安東や元社会党書記長の故・江田三郎らが資金を出し合い、1959年に創刊。元神奈川県知事の故・長洲一二や東大名誉教授の故・丸山真男らが寄稿した。89年に休刊したが、2004年に復刊し、季刊で30号まで発行を続けていた。

 50.   部首   部首外筆畫 5 總筆畫 9
 注音一式 ㄍㄨˋ
 漢語拼音     注音二式 g 

原因、根由。如:「托」、「無緣無」、「不知何」。左傳˙隱公元年:「公語之,且告之悔。」

意外的事情、事件。如:「變」、「事」、「家庭多」。左傳˙昭公二十五年:「昭伯問家,盡對。」杜預˙注:「,事也。」

好友、舊識。如:「沾親帶」、「一見如」。隋書˙卷七十˙李密傳:「乃散家產,賙贍親。」

過去的事物。如:「溫知新」。文選˙班昭˙東征賦:「遂去而就新兮,志愴悢而懷悲。」


死亡。如:「病」、「身」、「已」、「父母早」。

原來的、以前的。如:「鄉」、「國」、「交」。楚辭˙宋玉˙招魂:「魂兮歸來,反居些。」唐˙王維˙春中田園作詩:「歸燕識巢,舊人看新曆。」

死去的。如:「總統」。

本來、從前。左傳˙昭公十三年:「又奪成然邑而使為郊尹,蔓成然事蔡公。」荀子˙性惡:「凡禮義者,是生於聖人之偽,非生於人之性也。」

有意、存心。如:「明知犯」、「弄玄虛」。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政事:「我今與林公來相看,望卿擺撥常物,應對玄言。」元˙無名氏˙陳州糶米˙第一折:「他也違了皇宣命,都是些吃倉廒的鼠耗,咂膿血的蒼蠅。」

仍舊、依然。史記˙卷四˙周本紀:「褒姒不好笑,幽王欲其笑萬方,不笑。」唐˙杜甫˙絕句漫興詩九首之三:「熟知茅齋絕低小,江上燕子來頻。」


因此、所以。論語˙先進:「求也退,進之;由也兼人,退之。」史記˙卷一˙五帝本紀:「余并論次,擇其言尤雅者,著為本紀書首。」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