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事。《商君書‧墾令》:“無宿治,則邪官不及為私利於民,而百官之情不相稽。”
“子見南子”典出《論語·雍也》:“子見南子,子路不說。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厭之!天厭之!’”通常被人翻譯成:孔子與南子相見,子路不高興,孔子發誓說,我如果做過不道德的事,老天爺就懲罰我。
《史記》上也有記載:(南子)使人謂孔子曰:“四方之君子不辱欲與寡君為兄弟者,必見寡小君。寡小君原見。”孔子辭謝,不得已而見之。夫人在絺帷中。孔子 入門,北面稽首。夫人自帷中再拜,環佩玉聲璆然。孔子曰:“吾鄉為弗見,見之禮答焉。”子路不說。孔子矢之曰:“予所不者,天厭之!天厭之!”
清顧炎武《日知錄‧ 漢人註經》
《論語》:「子見南子」註:「孔安國曰:行道既非婦人之事,而弟子不說,與之祝誓,義可疑焉。」此亦漢人疑經而不敢強通者也。
領頭字
| |
---|---|
情 | |
解形
| |
《說文》:“情,人之陰氣有欲者。從心,青聲。” | |
注音
|
釋義
|
(一)qing2《廣韻》疾盈切,平清從。耕部。 | (1)
感情;情緒。如:熱情;情不自禁。《說文‧心部》:“情,人之陰氣有欲者。”徐灝注箋:“發於本心謂之情。”《禮記‧禮運》:“何謂人情﹖喜、怒、哀、
懼、愛、惡、欲,七者弗學而能。”《論衡‧本性》:“情,接於物而然者也,出形於外。形外則謂之陽,不發者則謂之陰。”唐李賀《金銅仙人辭漢歌》:“天若
有情天亦老。”又引申為情意。如:領情;恩情。
(2)本性。《孟子‧滕文公上》:“夫物之不齊,物之情也。”趙岐注:“其不齊同,乃物之情性也。”《淮南子‧本經》:“天愛其精,地愛其平,人愛其情。”高誘注:“情,性也。”唐柳宗元《天說》:“燧木以燔,革金以鎔,陶甄琢磨,悴然使天地萬物不得其情。” (3)志向;意志。《古詩為焦仲卿妻作》:“君既為府吏,守節情不移。”《南史‧劉湛傳》:“(劉湛)弱年便有宰物情,常自比管、葛。”又指主觀願望。《齊民要術‧種穀》:“順天時,量地利,則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勞而無獲。” (4)常情;常理。《孫子‧九地》:“兵之情主速,乘人之不及。”張預注:“用兵之理,惟尚神速。”《淮南子‧主術》:“人之情不能無衣食,衣食之道,必始於耕織,萬民之所公見也。”宋王安石《偶成二首》之一:“漸老偏諳世上情,已知吾事獨難行。” (5)實情;情形。《左傳‧哀公八年》:“叔孫輒對曰:‘魯有名而無情,伐之必得志焉。’”杜預注:“有大國名,無情實。”《史記‧呂不韋列傳》:“於是 秦王下吏治,具得情實。”《三國志‧吳志‧吳主傳》:“忠不匿情,智無遺計。”《老殘遊記》第十六回:“人是我謀害的,父親委實不知情!” (6)事。《商君書‧墾令》:“無宿治,則邪官不及為私利於民,而百官之情不相稽。” (7)愛情。如:情書;談情說愛。宋玉《神女賦》:“歡情未接,將辭而去。”唐陳鴻《長恨歌傳》:“定情之夕,授金釵鈿合以固之。” (8)情欲;性欲。如:春情;發情期。《楚辭‧天問》:“何繁鳥萃棘,負子肆情﹖”王逸注:“言解居父聘吳,過陳之墓門,見婦人負其子,欲與之淫泆,肆其情欲。” (9)情致;情趣。唐薛瑩《秋晚同友人閒步》:“野情看不足,歸路思猶賒。”唐張籍《和左司元郎中秋居十首》之四:“山情因月甚,詩語入秋高。” (10)情面;私情。如:講情;求情。《紅樓夢》第四回:“雨村便徇情枉法,胡亂判斷了此案。”《老殘遊記續集》第五回:“既不准我情,我自有道理就是了。” (11)真實;誠實。《淮南子‧繆稱》:“凡行戴情,雖過無怨,不戴其情,雖忠來惡。”高誘注:“情,誠也。”三國魏嵇康《與山巨源絕交書》:“欲降心順俗,則詭故不情。” (12)方言。盡情;儘管。《西遊記》第三十八回:“那呆子是走路辛苦的人,丟倒頭,只情打呼,那裏叫得醒。”清蒲松齡《增補幸雲曲》第十六回:“你只是情吃情穿,比當軍受用的自然。” |
1. 璆 部首 玉 部首外筆畫 11 總筆畫 15 | |||||||||
注音一式 ㄑ|ㄡˊ | |||||||||
漢語拼音 qi | 注音二式 chi u | ||||||||
|
繆 部首 糸 部首外筆畫 11 總筆畫 17 | ||||||||||||||||||||||||||||||||||||||||||||||||||||
注音一式 ㄇ|ㄡˋ | ||||||||||||||||||||||||||||||||||||||||||||||||||||
漢語拼音 mi | 注音二式 mi u | |||||||||||||||||||||||||||||||||||||||||||||||||||
|
領頭字
| |
---|---|
稽 | |
解形
| |
《說文》:“稽,留止也。從禾,從尤,旨聲。”徐鍇繫傳:“禾,木之曲止也;尤者,異也。有所異處,必稽考之,考之,即遲留也。”孔廣居疑疑:“禾,木之曲頭止不能上者也;尤者,色之美者也;旨,食之美者也。美食美色皆足以留滯人。此三體會意也。” | |
注音
|
釋義
|
(一)ji1《廣韻》古奚切,平齊見。脂部。 | (1)
停留;延遲。《說文‧稽部》:“稽,留止也。”《玉篇‧稽部》:“稽,留也。”《書‧酒誥》:“爾克永觀省,作稽中德。”俞樾平議:“稽,止也,言爾克永
觀省,則所作所止,無不中德也。”《管子‧水地》:“秦之水泔谨鄄取而稽,土钫於滯而雜。”尹知章注:“稽,停留也。”宋陸游《冬夜不寐》:“明晨炊米
盡,吾起不容稽。”《警世通言‧玉堂春落難逢夫》:“聖旨發回原籍,不敢稽留,收拾轎馬和家眷起身。”
(2)阻礙;耽誤。《漢書‧公孫弘傳》:“滑稽則東方朔、枚皋。”顏師古注:“滑,亂也;稽,礙也。”《後漢書‧段熲傳》:“涼州刺史郭閎貪共其功,稽固熲軍,使不得進。”唐許堯佐《柳氏傳》:“豈宜以濯浣之賤,稽採蘭之美乎﹖” (3)貯存;囤積。《史記‧平準書》:“不軌逐利之民,蓄積餘業以稽市物。”司馬貞索隱引李奇云:“稽,貯滯。”又引韋昭云:“稽,留待也。”《續資治通鑑‧宋仁宗景祐元年》:“豪姓蓄賈,乘時賤收,水旱則稽伏而不出,須其翔踴以牟厚利,而農民貴糴。” (4)考核;調查。《廣雅‧釋言》:“稽,考也。”《書‧大禹謨》:“無稽之言勿聽。”《漢書‧司馬遷傳》:“網羅天下放失舊聞,考之行事,稽其成敗興壞之理。”《晉書‧裴頠傳》:“博學稽古,自少知名。” (5)治理;管理。《玉篇‧稽部》:“稽,治也。”《書‧梓材》:“若稽田,既勤敷菑。”蔡沈集傳:“稽,治也。”《周禮‧地官‧質人》:“掌稽市之書契。”鄭玄注:“稽,治也。” (6)計算;核查。清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履部》:“稽,栏借為計。”《周禮‧夏官‧大司馬》:“簡稽鄉民,以用邦國。”鄭玄注:“稽,猶計也。”《明 史‧太祖本紀》:“命戶部稽渡江以來各省水旱災傷分數,優恤之。”清譚嗣同《仁學》:“元之數,則算所不能稽,而終無有已時。” (7)計較;責難。《漢書‧賈誼傳》:“婦姑不相說,則反唇而相稽。”顏師古注引應劭曰:“稽,計也,相與計較也。”嚴復《譯〈天演論〉自序》:“有以多符空言無裨實政相稽者,則固不佞所不恤也。” (8)計議;議論。《禮記‧緇衣》:“故言必慮其所終,而行必稽其所敝。”鄭玄注:“稽,議也。”《後漢書‧蘇竟傳》:“世之俗儒末學,醒醉不分,而稽論當世,疑誤視聽。” (9)至;及。《莊子‧逍遙遊》:“大浸稽天而不溺。”成玄英疏:“稽,至也。”《晉書‧后妃傳論》:“南風肆狡,扇禍稽天。”唐杜審言《南海亂石山作》:“漲海積稽天,君鄄羊山高嶪地。” (10)相合;相同。《廣雅‧釋詁二》:“稽,合也。”又《釋詁四》:“稽,同也。”又《釋詁三》:“稽,當也。”王念孫疏證:“稽者,《玉篇》:‘稽, 計當也。’……合,即計當之意……當順古之道也。”《書‧堯典》:“曰若稽古帝堯。”鄭玄注:“稽,同。”《禮記‧儒行》:“儒有今人與居,古人與稽。” 鄭玄注:“稽,猶合也。”孔穎達疏:“古人與稽者,言儒……與古人之君子意合同也。”唐太宗《頒示禮樂詔》:“莫不本之人心,稽乎物理。” (11)卜問。後作“乩”。《廣雅‧釋詁二》:“稽,問也。”《書‧洪範》:“稽疑,擇建立卜筮人。”又《盤庚上》:“不能胥匡以生,卜稽曰:‘其如台’”《楚辭‧卜居‧序》:“心迷意惑,不知所為,乃往至太卜之家,稽問神明,決之蓍龜。” (12)通“楷(kai3)”。法式;準則。《老子》第六十五章:“故以智治國,國之賊;不以智治國, 國之福。知此兩者亦稽式。”陸德明釋文:“稽式,嚴、河上作‘楷式’。”《荀子‧儒效》:“千舉萬變,其道一也,是大儒之稽也。”《馬王堆漢墓帛書‧經 法‧道法》:“無私者知,至知者為天下稽。” (13)通“指(zhi3)”。意旨。《管子‧內業》:“此稽不遠,日用其德。”于省吾新證:“《荀子‧正名》:‘故知者為之分別制名以指實’,指實,即稽實,此稽不遠,即此指不遠也。” (14)通“階(jie1)”。《管子‧侈靡》:“今用法斷指滿稽,斷首滿稽,斷足滿稽,而民死不 服。”郭沫若等集校:“余謂稽當假為階……所斷之指滿階,所斷之首滿階,所斷之足滿階,人人可見,然而民不畏死。如為‘名滿於計簿’,則司計簿者知之耳, 民何由知而生畏耶﹖” (15)姓。《廣韻‧齊韻》:“稽,姓。”《通志‧氏族略四》:“稽氏,黃帝臣太山稽之後。《風俗通》云:‘稽黃,秦賢人也。’《漢(書)‧貨殖》有稽發。” |
(二)qi3《廣韻》康禮切,上薺溪。脂部。 | (1) 〔稽首〕古時一種跪拜禮,叩頭到地。《書‧舜典》:“禹拜稽首,讓于稷、契暨皋陶。”孔傳:“稽首,首至地。”孔穎達疏:“稽首為敬之極,故為首至 地。”《周禮‧春官‧大祝》:“辨九拜:一曰稽首,二曰頓首,三曰空首,四曰振動,五曰吉拜,六曰凶拜,七曰奇拜,八曰褒拜,九曰肅拜。”鄭玄注:“稽首,拜頭至地也。”賈公彥疏:“其稽,稽留之字,頭至地多時,則為稽首也。此三者(空首、頓首、 稽首)正拜也。稽首,拜中最重,臣拜君之拜。”一說兩手拱至地,頭至手,不觸及地。《荀子‧大略》:“平衡曰拜,下衡曰稽首,至地曰稽顙。”王先謙集解引 郝懿行曰:“稽首亦頭至手而手至地,故曰下衡;稽顙則頭觸地。”後世也指舉一手向人行禮。《水滸全傳》第十五回:“那先生看了道:‘保正休怪,貧道稽 首。’”《紅樓夢》第六十六回:“湘蓮便起身稽首相問:‘此系何方﹖仙師何號﹖’” (2)通“棨”。有繒衣的戟,古代官吏所用儀仗之一,出行時執以前導。清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履部》:“稽,栏借為棨。”《國語‧吳語》:“行頭皆官師,擁鐸拱稽。”韋昭注:“唐尚書云:‘稽,棨戟也。’” |
3. 稽首 | ||||
注音一式 ㄑ|ˇ ㄕㄡˇ | ||||
漢語拼音 q sh u | 注音二式 ch sh u | |||
相似詞 頓首 | 相反詞 | |||
|
2. 絺 部首 糸 部首外筆畫 7 總筆畫 13 | ||||||||
注音一式 ㄔ | ||||||||
漢語拼音 ch | 注音二式 ch | |||||||
|
領頭字
| |
---|---|
寡 | |
解形
| |
《說文》:“寡,少也。從蓝,從頒。頒,分賦也,故為少。”容庚《金文編》:“寡,從頁,不從頒。”,義項(1)少。《說文‧蓝部》:“寡,少也。”《爾雅‧釋詁下》:“寡, | |
注音
|
釋義
|
<\/ 義項>(一)gua3《廣韻》古瓦切,上馬見。魚部。罕也。”《易‧謙》:“君子以裒多益寡,稱物平施。”《論語‧為政》:“多聞闕疑,慎言其餘, 則寡尤;多見闕殆,慎行其餘,則寡悔。”邢昺疏:“寡,少也。”漢李固《遺黃瓊書》:“《陽春》之曲,和者必寡。”《紅樓夢》第九十七回:“更兼他那容貌 才情,真是寡二少雙。” | (2)減少。《論語‧憲問》:“夫子欲寡其過而未能也。”《墨子‧節用上》:“今天下為政者,其所以寡人之道多。”《淮南子‧原道》:“約其所守,寡其所求,去其誘慕,除其嗜欲。”
(3)捨棄。《論衡‧書解》:“使干將寡刺而更擊,蛢舍鵲而射雁,則下射無失矣。” (4)婦女喪夫。《釋名‧釋親屬》:“無夫曰寡。”《詩‧小雅‧鴻鴈》:“爰及矜人,哀此魚钫眾寡。”毛傳:“偏喪曰寡。”孔穎達疏:“又哀此無妻之魚钫 眾夫,偏喪之寡婦。”《孟子‧梁惠王下》:“老而無妻曰鳏,老而無夫曰寡。”《世說新語‧傷逝》:“諸葛道明女為庾兒婦,既寡,將改適。”又指有夫而 獨守。清顧炎武《日知錄‧魚钫眾寡》:“寡者,無夫之稱,但有夫而獨守者,則亦可謂之寡……陳琳詩‘邊城多健少,內舍多寡婦’是也。” (5)男子無妻或喪偶。《小爾雅‧廣義》:“凡無妻無夫通謂之寡。”《左傳‧襄公二十七年》:“齊崔杼生成及彊而寡。”杜預注:“偏喪曰寡。寡,特也。” 《墨子‧辭過》:“是以天下之男多寡無妻,女多拘無夫,男女失時。”清顧炎武《日知錄‧鳏寡》:“夫亦以婦亡為寡。” (6)孤單,衰弱。《廣雅‧釋詁三》:“寡,獨也。”王念孫疏證:“魚钫眾、寡、孤,一聲之轉,皆與獨同義。”《韓非子‧顯學》:“是故力多則人朝,力寡 則朝於人。”《西京雜記》卷六:“幼雛羸鷇,單雄寡雌。”唐柳宗元《愈膏肓疾賦》:“吾今形體不衰,筋力未寡。”又指弱小者。《書‧梓材》:“至於敬 寡。”孔傳:“至於敬養寡弱。”《周禮‧夏官‧大司馬》:“以九伐之法正邦國,馮弱犯寡,則眚之。” (7)謙辭。1.王侯自稱,表示寡德。《孟子‧梁惠王上》:“寡人之於國也,盡心焉耳矣。”趙岐注:“王侯自稱孤寡。”《禮記‧曲禮下》:“諸侯見天子, 曰:‘臣某侯某’。其與民言,自稱曰寡人。”鄭玄注:“寡,謙也。”元關漢卿《單刀會》第三折:“俺哥哥稱孤道寡世無雙。”2.臣子對別國自稱本國之君及國君夫人。《左傳‧僖公二十六年》:“寡君聞君親舉玉趾,將辱于敝邑。”《論語‧季氏》:“邦君之妻,君稱之曰夫人,夫人自稱曰小童,邦人稱之曰君夫人, 稱諸異邦曰寡小君。”邢昺疏:“寡君,謙言寡德之君;夫人對君為小,故曰寡小君也。” (8)敬辭。《書‧康王之誥》:“無壞我高祖寡命。”孔傳:“無壞我高德之祖寡有之教命。”《詩‧大雅‧思齊》:“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毛 傳:“寡妻,適妻也。”鄭玄箋:“寡妻,寡有之妻,言賢也。”清俞正燮《癸巳類稿》卷一:“寡命、寡妻、寡兄皆頌美,非如寡人謙稱也。” (9)倒霉;不吉利。《古今小說‧沈小霞相會出師表》:“今早空肚皮進城,就吃了這一肚寡氣。” (10)很;極。郭沫若《棠棣之花》第五幕:“大凡瘋子的面孔總是寡白的。”周立波《山鄉巨變》下冊一:“豬喂得寡瘦。” (11)通“顧(gu4)”。清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豫部》:“寡,假借為顧。”《墨子‧明鬼下》: “惡來崇侯虎指寡殺人。”高亨新箋:“寡借為顧。指顧殺人,謂手指目顧以殺人也。顧、寡古通用。”《禮記‧緇衣》:“故君子寡言而行,以成其信。”鄭玄 注:“寡當為顧,聲之誤也。”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