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6日 星期五

「尾牙」;牙。嘕然。嫣然一笑

 


農曆12月16日。 起源於古代商家固定於每月初二及十六這兩天舉行祭拜土地公的「牙祭」,又稱「做牙」;農曆2月2日做「頭牙」,農曆12月16日是年終最後一次牙祭,稱「尾牙」。

(嫣)長皃。詩毛傳。頎頎、長皃。頎與嫣聲相近也。文選。嫣然一笑。注引王逸云。嫣、笑皃。然大招字作嘕。許書無嘕字。从女。焉聲。於建切。十四部。廣韵亦平聲。


[副]
笑的樣子。如:「嘕然一笑」。《楚辭.屈原.大招》:「靨輔奇牙,宜笑嘕只。」




領頭字

解形

《說文》:“牙,牡齒也。象上下相錯之形。牙熷臼,古文牙。”鈕樹玉校錄:“《九經字樣》作‘壯齒也。’”

注音

釋義

(一)ya2《廣韻》五加切,平麻疑。魚部。(1)大牙;臼齒。《說文‧牙部》:“牙,牡〔壯〕齒也。”《六書故‧人四》:“(䏁凵人岙人一人岙人㗱)口有齒有牙。齒當唇,牙當車。齒相直也,牙相入也。”《易‧大畜》:“豶豕之牙。”《左傳‧隱公五年》:“皮革、齒牙、骨角、毛羽,不登於器。”孔穎達疏:“頷上大齒謂之為牙。”唐韓愈《與崔群書》:“左車第二牙,無故動搖脫去。”

(2)泛指牙齒。《廣韻‧麻韻》:“牙,牙齒。”清段玉裁《說文解字注‧牙部》:“牙,統言之,皆偁齒,偁牙。”《楚辭‧大招》:“靨輔奇牙,宜笑嘕只。”王逸注:“言美女頰有靨輔,口有奇牙,嘕然而笑,尤媚好也。”唐李白《蜀道難》:“朝避猛虎,夕避長蛇,磨牙吮血,殺人如麻。”魯迅《吶喊‧狂人日記》:“有的是看不出面貌,似乎用布蒙圽㶊目;有的是仍舊青面獠牙,抿圽㶊目嘴笑。”

(3)咬;嚙。《戰國策‧秦策三》:“王見大王之狗……投之一骨,輕起相牙者,何則﹖有爭意也。”高誘注:“牙,言以牙相噬。”《太玄‧爭》:“兩虎相牙,知所制也。”范望注:“雖當俱爭,宜知彊所制服也。”

(4)特指象牙。南朝宋鮑照《代淮南王》:“琉璃藥夗熷皿牙作盤,金鼎玉匕合神丹。”《新唐書‧南蠻傳下‧驃》:“有橫笛二:一長尺餘,取其合律,去節無爪,以蠟實首,上加師子頭,以牙為之。”《紅樓夢》第三十五回:“少頃飯至,血熷綋人調放了桌子,鳳姐兒用手巾裹了一把牙𦭐熷助,站在地下。”

(5)形狀像牙齒的東西。1.古代鐘架橫木上所刻像牙齒的部分。《詩‧周頌‧有瞽》:“有瞽有瞽,在周之庭。設業設虡,崇牙樹羽。”毛傳:“崇牙,上飾卷然,可以縣也。”孔穎達疏:“《(詩‧大雅)靈臺》云:‘虡業維樅’,樅即崇牙,上飾卷然,可以為懸者也……牙即業之上齒也。”2.古代雜佩中懸在絲繩上像牙的尖角叫“衝牙”,行走時碰撞佩玉發出清脆的聲音。《禮記‧玉藻》:“佩玉有衝牙。”鄭玄注:“居中央以前後觸也。”孔穎達疏:“凡佩玉必上繫於衝

(6)古稱將軍之旗。《集韻‧麻韻》:“牙,旗名。”《字彙‧牙部》:“牙,將軍之旂曰牙,立於帳前謂之牙帳,取其為國爪牙也。”《三國志‧吳志‧胡綜傳》:“又作黃龍大牙,常在中軍,諸軍進退,視其所向。”《隋書‧李密傳》:“讓於是令密建牙,別統所部。”《宋史‧叛臣傳下‧李全》:“三月庚寅,禡祭,有梟鳴于牙,占之吉。”明朱鼎《玉鏡臺記‧敗王含》:“長驅虎豹龍驤、龍驤,高牙大纛揮颺、揮颺。”

(7)古代軍隊主將所在的稱呼。《隋書‧長孫覽傳》:“晟遣降虜覘候雍閭,知其牙內屢有災變。”《資治通鑑‧唐憲宗元和十二年》:“(李)愬入居元濟外宅……元濟始懼,曰:‘何等常侍,能至於此!’乃帥左右登牙城拒戰。”

(8)古代官署之稱。後作“衙”。唐封演《封氏聞見記‧公牙》:“近代通謂府廷為公衙,公衙即古之公朝也。字本作牙……軍中聽號令,必至牙旗之下,稱與府朝無異。近俗尚武,是以通呼公府為公牙,府門為牙門,字稍訛變,轉而為衙也。”《資治通鑑‧唐中宗神龍元年》:“北門、南牙,同心協力,以誅凶豎,復李氏社稷。”胡三省注:“南牙謂宰相,北門謂羽林諸將。”清龔自珍《己亥雜詩》之八十八:“怪道烏臺牙放早,幾人怒馬出長安﹖”

(9)草木發芽。又喻事物的發生、開始。後作“芽”。《字彙‧牙部》:“牙,與芽同。”《說文‧艸部》“芽,萌芽也”清段玉裁注:“古多以牙為芽。”《管子‧版法》:“驟令而不行,民心乃外。外之有徒,禍乃始牙。”聞一多校:“牙讀為芽,萌芽也。”《後漢書‧蔡邕傳》:“人毀其滿,神疾其邪,利端始萌,害漸亦牙。”《新唐書‧長孫无忌傳》:“禍隙已牙,敗不旋踵矣。”又指植物的幼芽。後作“芽”。《齊民要術‧種韭》:“若市上買韭子,宜試之:以銅鐺盛水,於火上微煮韭子,須臾牙生者好。”唐段成式《酉陽雜俎》卷十三:“流水涓涓芹努牙,織烏雙飛客還家。”宋梅堯臣《初聞蛙》:“何時科斗生,草根已吐牙。”

(10)幼小。《後漢書‧崔駰傳》:“甘羅童牙而報趙。”李賢注:“童牙,謂幼小也。”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育子》:“浴兒畢,落胎髮,遍謝坐客,抱牙兒入他人房,謂之‘移窠’。”又稱小孩子。也作“伢”。張天翼《譚九先生的工作》:“王老師,我們細毛牙子在你們學堂裏還聽話不﹖”

(11)古代對西北少數民族王庭的稱呼。《北史‧長孫道生傳附長孫晟》:“及突厥攝圖請婚,周以趙王招女妻之……因遣晟副汝南公宇文神慶送千金公主至其牙。”《新唐書‧諸夷蕃將傳‧契苾何力》:“是時吐谷渾王伏允在突淪川,何力欲襲之……乃閱精騎千餘,直擣其牙。”清魏源《聖武記‧國朝綏服蒙古記二》:“和林者,大漠之北,杭愛山之南,鄂爾坤河之西北,回紇舊建牙之所,自古北匈奴所庭也。”

(12)牙板。傳統音樂用以顯示樂曲節奏的拍板。始用象牙,後多用檀木,因色帶紫紅色,故稱紅牙。宋劉克莊《賀新郎‧生日用實之來韻》:“安得春鶯雪兒輩,輕拍紅牙按舞。”清洪昇《長生殿‧製譜》:“聽宮鶯、數聲恰好應紅牙。”

(13)用同“互”。1.懸掛東西的架子或樁子。宋陸佃《埤雅》卷五:“今東齊海岱之間以杙繫豕謂之牙。《(西京)賦》曰‘置牙擺牲’是也。”按:《文選‧張衡〈西京賦〉》作“置互擺牲”,李善注引薛綜曰:“互,所以挂肉。”《警世通言‧崔待詔生死冤家》:“郡王好生焦躁,左手去壁牙上取下‘小青’,右手一掣,掣刀在手,睜起殺番人的眼兒,咬得牙齒剝剝地響。”2.舊指買賣的經紀人。溝通買賣雙方,收取傭金。如:牙人、牙行、牙郎、牙商、牙儈。宋曾慥《類說》卷五十六引《劉貢父詩話》:“今有人謂駔馬岙會為牙。本謂之互郎,主互市事也。唐人書互作𠻘,以𠻘似牙,因轉為牙。”《水滸全傳》第三十七回:“兄弟張順,他去岙煀如今自在江州做賣魚牙子。”柳青《創業史》第一部第二十五章:“有時候,牲畜市上會有骨架勻稱、毛色一致的小騾、小馬的。主人因為用錢急緊,不得不出手;郭世富就不聲不響把他的手縮進袖筒,伸向牙家。”3.介紹人。宋陸游《老學庵筆記》卷一:“嘉興人聞人茂德,名滋,老儒也……自言作門客牙,充書籍行,開豆腐羹店。”

(14)量詞。綹。《水滸全傳》第五十七回:“血熷綋人看徐寧時,果是一表好人物;六尺五六長身體,團團的一個白臉,三牙細黑髭髯,十分腰細膀闊。”

(15)語倔強貌。《字彙‧牙部》:“牙,語倔強貌。”

(16)方言。牡,指雄性牲畜。《本草綱目‧獸部‧豕》:“(豕)牡曰豭,曰牙。”清西崖《談征‧名部下‧牙豬》:“牙豬,‘牙’即‘豭’之轉音也。”周立波《暴風驟雨》第一部二:“有人㶑口熷馬那狂咬猛撲的大牙狗:‘沒長眼睛的傢伙,才幾天不來,就不認識了﹖’”原注:“牙狗即公狗。”

(17)姓。《廣韻‧麻韻》:“牙,姓。”《通志‧氏族略四》:“牙氏,《風俗通》云:周穆王司徒君牙之後,以王父字為氏。”

(二)ya4《集韻》魚駕切,去禡疑。又語下切。魚部。車輞,車輪的外週部分。《集韻‧禡韻》:“牙,車輮也。”《周禮‧考工記‧輪人》:“牙也者,以為固抱也。”鄭玄注引鄭司農云:“牙,讀如‘跛者訝跛者’之‘訝’,謂輪輮也。世間或謂之罔,書或作輮。”賈公彥疏:“訝,迎也。此車牙亦輮之使兩頭相迎,故讀從之。”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