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先前在銀行團聯貸會議中,曾針對該貸款案提出若干建議與條件,頂率對於銀行團的建議與條件全部接受。對於今日銀行團還是未能合意,本公司甚感無奈與遺憾。
豊田合成、台湾のエピスターとLEDの合弁生産で合意
調頭 頭寸 合 合式 合為
題野人壁
身如魚鳥出池籠 常在陂湖草莽中
簫鼓相聞村社密 桑麻無際歲時豐
市墟買酒何人識 僧合煎茶欠客同
久欲瀟湘寄清嘯 它年一棹莫匆匆
217. 合 部首 口 部首外筆畫 3 總筆畫 6 | ||||||||||||||||||||||||||||||||||||||||||||||||||||||||
注音一式 ㄏㄜˊ | ||||||||||||||||||||||||||||||||||||||||||||||||||||||||
漢語拼音 h | 注音二式 h | |||||||||||||||||||||||||||||||||||||||||||||||||||||||
|
摩根大通倫敦辦公室的一位交易員對信貸違約互換(CDS)下了1000億美元的重注。這位交易員真名叫布魯諾·伊克希爾(BrunoIskil),因頭寸巨大得了一個綽號“倫敦鯨”。 大部分媒體猜測此次虧損涉及的產品為MarkitCDX.NA.
調頭
調轉行進的方向。如:「不知為什麼?他一看到我調頭就走。」 | ||||||||||||||||||||||||||||||||
論調。如:「他這種驚世駭俗的調頭,無法使他人認同。」 | ||||||||||||||||||||||||||||||||
舊時妓女換一個妓院營業,稱為「調頭」。海上花列傳˙第四回:「善卿見張蕙貞滿面和氣,藹然可親,約摸是二住家,問他:『阿是要調頭?』」 | ||||||||||||||||||||||||||||||||
吳語。調動款項,臨時性的借錢。 調動款項,以便周轉。如:「他到處調頭寸,解決公司的財務危機。」 | ||||||||||||||||||||||||||||||||
ㄉ|ㄠˋ ˙ㄊㄡ dio tu
|
- ごうい【合意】
- ((by)) mutual agreement [consent]合意する agree ((with a person on [about] a thing)); consent ((to)) ...
- ごういしょ【合意書】
- ((sign)) a statement of mutual agreement
- ごういする【合意する】
- agree ((with a person on [about] a thing)); consent ((to)) 合意が成立するreach an agreement ((on, about)...
合意 |
一般所稱合意(Agreement),係指就同一事項,兩個以上思想、意見或決心結合而形成一致之狀態;如二人合意(In Agreement or Agree)拿破崙為一偉大之軍事家、某甲為較理想之候選人等,皆非一定發生法律上之效果者是。然從契約行為角度言,合意則屬兩個以上當事人所為之意思表示形成一致(Meeting of the Minds),而生法律拘束力之狀態。合意在英美法慣與契約視為同義字,唯合意可因法律要件欠缺而無契約之效力,如不具備契約原因或對價(Consideration or Quid Pro Quo)是。故合意一詞範圈顯較契約為廣。英美法所稱合意,依其內容及方式,約有下列數種: 一、附條件之合意(Conditional Agreements):合意效果繫於所附條件之成就與否,或某未定狀態(Contingency)之發生。 二、已履行之合意(Executed Agreements):當事人就過去或曾告結束之合意內容均已無進一步履行義務者。 三、待履行之合意(Executory Agreements):當事人就合意內容仍有待履行者。 四、明示之合意(Express Agreements):合意內容均經當事人於合意之時明確約定者。 五、默示之合意(Implied Agreements):(一)事實上默示之合意(Implied in Fact),指不經書面或口頭表示而依當事人行為推定者。(二)法律上默示之合意 (Implied in Law),又稱法律擬制之合意或準合意,即為防止不當得利、詐欺、脅迫等衡平原因,法律視同有合意者。 六、口頭之合意(Parol Agreements):口頭或未經封臘捺印之書面合意。習慣法則以未經封臘捺印之書面合意皆屬之。(華詒孫) |
ㄍㄜˇ 合 | |||||
漢語拼音 | 注音二式 g | ||||
|
あい〔あひ〕【合(い)】
2 名詞の下に付いて接尾語的に用いる。
①互いにある動作をすることを表す。「話し―」「触れ―」
②様子・調子などの意を表す。「色―」「風(ふう)―」
③それに近いこと、そのあたり、の意を表す。「意味―」「沖―」「横―」
齔。【史記·周本紀】漦化爲黿,入王後宮,後宮之童妾旣齓而遭之。【韋昭曰】毀齒曰齓。
胡適主持蔡元培九十一歲生日紀念會(1960年1月11日)上說:
一個人的生日不能稱為誕辰。「誕」字在《詩經》中只是一個虛字,在一般古書中,也只有作「當」時解。「誕辰」解作「生日」,是後世種下的錯誤。
---
合國盛弘講授..... (1926 10/18日記)
大手ゲームメーカーが招集し、台湾で誕生した10人組女性ユニッ トの20E Girls。平均年齢は20歳で、全員がゲーム& アニメフェアで人気の名物ショーガールたち。 それぞれが長い手足と自慢のボディーラインの持ち主だ。 ユニット名の「E」は、メンバーたちのバストサイズから?
蘇軾《志林》說:
……塗巷中小兒薄劣,其家所厭苦,輒與錢,令聚坐聽說古話。至說三國事,聞劉玄德敗,頻蹙眉,有出涕者;聞曹操敗,即喜,唱快。以是知君子小人之澤,百世不折。
蘇軾《志林》說:
……塗巷中小兒薄劣,其家所厭苦,輒與錢,令聚坐聽說古話。至說三國事,聞劉玄德敗,頻蹙眉,有出涕者;聞曹操敗,即喜,唱快。以是知君子小人之澤,百世不折。
95. 折 部首 手 部首外筆畫 4 總筆畫 7 | ||||||||||||||||||||||||||||||||||||||||||||||||||||||||||
注音一式 ㄓㄜˊ | ||||||||||||||||||||||||||||||||||||||||||||||||||||||||||
漢語拼音 zh | 注音二式 j | |||||||||||||||||||||||||||||||||||||||||||||||||||||||||
|
1. 折節 | |||||||||
注音一式 ㄓㄜˊ ㄐ|ㄝˊ | |||||||||
漢語拼音 zh ji | 注音二式 j ji | ||||||||
|
領頭字
| |
---|---|
折 | |
解形
| |
《說 文》:“折,斷也。從斤斷艸,譚長說。黹山鄄土鳌斤伛,籀文折,從艸在︽中,︽寒,故折。黹山鳌斤伛,篆文折,从手。”段玉裁注:“從手 從斤,隸字也。《九經字樣》云:‘《說文》作黹山鳌斤伛,隸省作折。’《類篇》、《集音钫勻》皆云隸從手。則‘折’非篆文明矣。”王筠釋例:“黹 山鳌斤伛之重文‘黹山鄄土鳌斤伛’,說解以為從︽,似非。若從斤、︽二字為義,則艸之折也,斤斷之邪﹖︽摧之邪﹖義無統屬,是謂雜亂。且論其部位,是︽在艸中,而云‘艸在︽中’,亦非以字形見字義之法。案:當為以會意兼指事字。‘二’非‘︽’字,但以之界‘鳌鄄鳌’之間,以見其為已斷。恐其傳寫 既久,連鳌鄄鳌為鳌鄄鳌,不可解耳。” | |
注音
|
釋義
|
(一)zhe2《廣韻》旨熱切,入薛章。月部。 | (1)折斷;弄斷。如:骨折;折戟沉沙。《說文‧艸部》:“折,斷也。”《易‧豐》:“折其右肱。”《荀子‧勸學》:“鍥而舍之,朽木不折。”唐白居易《李都尉古劍》:“可使寸寸折,不能繞指柔。”
(2)判斷;裁決。《論語‧顏淵》:“片言可以折獄者,其由也與﹖”《法言‧吾子》:“眾言淆亂,則折諸聖。”梁啟超《歐戰之動因》:“以刑律上正當防衛之義折此獄,無論何國,皆不能科罪。” (3)屈從。《廣雅‧釋詁一》:“折,下也。”《戰國策‧齊策一》:“張丐對曰:‘晚救之,韓且折而入於魏,不如早救之。’”高誘注:“折,分也。猶從也。” (4)減損。《格物麤談‧天時》:“對三光便溺,折人年壽。”《醒世姻緣傳》第十五回:“不要一句非言,折盡平生之福。” (5)死;多指早死。如:夭折。《書‧洪範》:“一曰凶短折。”孔穎達疏:“未齓曰凶,未冠曰短,未婚曰折。”《禮記‧祭法》:“萬物死皆曰折。”《漢書‧五行志》》:“兄喪弟曰短,父喪子曰折。”宋蘇軾《屈原塔》:“古人誰不死,何必較考折。” (6)毀掉。《正字通‧手部》:“折,毀棄也。”《孫子‧九地》:“夷關折符。”《漢書‧高帝紀》:“兩家常折券棄責。”顏師古注:“以簡牘為契券,既不徵索,故折毀之,棄其所負。” (7)阻止;挫敗。如:百折不撓。《詩‧大雅‧帛钫系》“予曰有禦侮”毛傳:“折衝曰禦侮。”孔穎達疏:“有武力之臣能折止敵人之衝突者,是能扞禦侵侮, 故曰禦侮也。”《漢書‧蒯通傳》:“折北不救。”顏師古注:“折,挫也。”宋文天祥《指南錄‧〈紀事六首〉》之一:“若使無人折狂虜,東南那箇是男兒﹖” (8)折磨。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三本第四折:“折倒得鬢似愁潘,腰如病沈。”元尚仲賢《柳毅傳書》第一折:“想著我在洞庭湖裏,怎生受用快活,如今折得這般,兀的不愁殺人也。” (9)責難,指斥。《正字通‧手部》:“折,直指人過失曰折。”《史記‧呂太后本紀》:“陳平、絳侯曰:‘於今面折廷爭,臣不如君。’”《後漢書‧李育傳》:“更相非折。”李賢注:“折,難也。”唐劉禹錫《天論》:“柳子厚作《天說》以折韓退之之言。” (10)折服。《漢書‧游俠傳》:“權行州域,力折公侯。”《世說新語‧輕詆》:“宏自以有才,多好上人,坐上無折之者。”唐李白《送王屋山人魏萬還王屋》:“辯折田巴生,心齊魯連子。” (11)彎曲。《廣雅‧釋詁一》:“折,曲也。”《禮記‧玉藻》:“折還中矩。”《晉書‧陶潛傳》:“潛歎曰:‘吾不能為五斗米折腰。’”明韓守益《蘇武慢‧江亭遠眺》:“地湧岷、峨,天開巫峽,江勢西來百折。” (12)(禾苗)倒伏。漢賈山《至言》:“故地之美者偻養禾,君之仁者偻養士。雷霆之所擊,無不摧折者;萬鈞之所壓,無不糜滅也。”《齊民要術‧旱稻》“其高田種者,不求極良,唯須廢地”原注:“過良則苗折,廢地則無草。” (13)迴旋;返轉。如;轉折;走到半路,又折回來。《宋史‧沈括傳》:“然古人所謂兵車者,輕車也,五御折旋,利於捷速。” (14)書法用筆,橫畫欲左先右,往右回左。直畫欲上先下。唐張彥遠《法書要錄》卷一引王羲之《題衛夫人筆陳圖後》:“每作一波,常三過折筆。” (15)漢字筆畫名。如:橫、豎、撇、點、折。 (16)摘取;掐取。漢佚名《古詩十九首》之九:“攀條折其榮,將以遺所思。”唐杜秋娘《金縷衣》:“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元張壽卿《紅梨花》第四折:“折一枝紅梨花,插在那扇子上。” (17)開采。《墨子‧耕柱》:“昔者夏后開使蜚廉折金於山川,而陶鑄之於昆吾。”王念孫雜志:“折,擿也,動發之也。”《管子‧地數》:“然則與折取之遠矣。”馬非百注:“折,開也。取者,採也。” (18)握持。張相《詩詞曲語辭匯釋》卷五:“折,猶握也。《陽春白雪》八張矩鄄木《應天長》詞《南屏晚鐘》:‘花間恨,猶記憶,正素手暗攜輕折。’輕 折,輕握也,言輕握素手也。”按:張矩鄄木應作張矩。有時用來表示手握的大小。張相《詩詞曲語辭匯釋》卷五:“晁元禮《滴滴金》詞:‘口兒香,髮兒黑,腳兒一折。’言腳小不過一握也。”元杜仁傑《雙調‧雁兒落過得勝令‧美色》:“半折慢弓鞋,一搦俏形骸。” (19)折合;抵換。如:折價;折租。宋蘇軾《上神宗皇帝書》:“買絹未嘗不折鹽,糧草未嘗不折鈔。”《紅樓夢》第五回:“准折得幼年時坎坷形狀。”魯迅《徬徨‧祝福》:“對不起,四老爺,四太太……這回我一定薦一個好的來折罪。” (20)折扣。按原數減去其中的成數。《儒林外史》第五十回:“等他官司贏了來,得了缺,叫他一五一十算了來還你。就是九折三分錢也不妨。” (21)傾斜容器,使裏面的東西出來。《紅樓夢》第六十三回:“黛玉只管和人說話,將酒全折在漱盂內了。” (22)戲曲名詞。元、明雜劇劇本中的一個段落,每劇大都四折。相當於現代話劇中的一幕或一場,其中可單獨演出的一折,叫“折子戲”。《醒世恆言‧張廷秀 逃生救父》:“將廷秀推入戲房中,把紗帽員領穿起,就頂王十朋《祭江》這一折。”清孔尚任《桃花扇‧凡例》:“各本填詞,每一長折,例用十曲,短折例用八 曲。”魯迅《吶喊‧社戲》:“在這一夜裏,我以為這實在要算是最好的一折。” (23)古時封土為壇進行祭地的處所。《正字通‧手部》:“折,封土為方壇曰折。”《禮記‧祭法》:“燔柴於泰壇,祭天也;瘞埋於泰折,祭地也。”鄭玄注:“壇,折,封土為祭處也。” (24)古葬具,如床腳。《儀禮‧既夕禮》:“陳明器於乘車之西,折橫覆之。”鄭玄注:“折,猶庪也,方鑿連木為之,蓋如爿钫木而縮者三, 橫者五,無簧窆事畢,加之壙上,以承抗席。”《禮記‧雜記上》:“而后折入。”鄭玄注:“折,承席也。”陸德明釋文:“折,形如爿钫木,無足也。” (25)古地名。《春秋‧桓公十一年》:“柔會宋公、陳侯、蔡叔盟于折。”杜預注:“折,地。闕。” (26)同“摺”。1.摺疊。《後漢書‧郭太傳》:“嘗於陳、梁間行遇雨,巾一角墊,時人乃故折巾一角,以為‘林宗巾’。”2.摺子。如:錢 摺;奏摺。宋王溥《唐會要》卷三十六:“其中須有部折,各於當族注之。”《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五十五回:“勞佛便取出一扣三千銀子往來的莊折,叫他收 存,要支甚麼零用,只管去取。”又第九十四回:“老哥的手折,兄弟足足看了兩天。”3.縐紋;縐摺。明陸時雍《詩鏡總論》:“石之有稜,水之有折,此處最 為可觀。”清葉藩《念奴嬌‧廣陵送毛亦史之白下》:“遙想訪舊秦淮,久辭歌管,剩有波千折。”4.今為“摺”的簡化字。 (27)通“窒(zhi)”。堵塞。清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泰部》:“折,假借為窒。”《孔子家語‧賢君》:“忠士折口。”王肅注:“折口,杜口。” (28)姓。《正字通‧手部》:“折,姓。《漢‧方術傳》有折象,宋折可大,明折衝。”《後漢書‧方術傳》:“折像,字伯式,廣漢雒人也。其先張江者,封折侯……因封氏焉。” |
(二)she2《廣韻》常列切,入薛禪。月部。 | (1)斷。如:棍子折了。《廣韻‧薛韻》:“折,斷而猶連也。”魯迅《吶喊‧孔乙己》:“他打折了腿了。” (2)虧損。《荀子‧修身》:“良賈不為折閱不市。”楊倞注:“折,損也。”《漢書‧食貨志下》:“均官有以考檢厥實,用其本賈取之,毋令折錢。”《三國 演義》第五十五回:“周郎妙計安天下,賠了夫人又折兵。”魯迅《吶喊‧故鄉》:“種出東西來,挑去賣,總要捐幾回錢,折了本;不去賣,又衹能爛掉。” |
(三)ti2 | 《廣韻》杜奚切,平齊定。〔折折〕安逸舒適的樣子。《集韻‧齊韻》:“折折,安舒貌。”《禮記‧檀弓上》:“喪事欲其縱縱爾,吉事欲其折折爾。”鄭玄注:“折折,安舒貌。” |
(四)zhe1 | 翻轉;折騰。如:折跟頭。浩然《金光大道》第一部第二章:“躺在被窩裏,像折烙餅似的,翻過來倒過去,睡不著。” |
齔。【史記·周本紀】漦化爲黿,入王後宮,後宮之童妾旣齓而遭之。【韋昭曰】毀齒曰齓。
領頭字
| |
---|---|
逝 | |
解形
| |
《說文》:“逝,往也。从辵,折聲。讀若誓。” | |
注音
|
釋義
|
(一)shi4《廣韻》時制切,去祭禪。月部。 | (1)
往,過去。《爾雅‧釋詁上》:“逝,往也。”《書‧大誥》:“若昔朕其逝,朕言艱日思。”孔傳:“順古道我其往東征矣。”晉陸機《折楊柳》:“日落似有
竟,時逝恒若催。”毛澤東《七律‧到韶山》:“別夢依稀咒逝川,故園三十二年前。”又飛過;盤旋。漢賈誼《弔屈原文》:“鳳漂漂其高逝兮,固自引而遠
去。”《淮南子‧覽冥》:“還至其曾逝萬仞之上,翱翔四海之外。”高誘注:“逝,猶飛也。”又跑。三國魏阮籍《詠懷詩八十二首》之十一:“皋蘭被徑路,青驪逝駸駸。”
(2)死亡,去世。漢司馬遷《報任安書》:“是僕終已不得舒憤懣以曉左右,則長逝者魂魄私恨無窮。”宋陸游《舒悲》:“管葛逝已久,千古困俗學。”續范亭《華山吊曹印侯》:“未捷身先逝,英雄淚如麻。” (3)經過。《詩‧小雅‧何人斯》:“彼何人斯﹖其心孔艱!胡逝我梁,不入我門。” (4)助詞。無實義,起調整音節的作用。楊樹達《詞詮》卷五:“逝,語首助詞。無義。”《詩‧邶風‧日月》:“乃如之人兮,逝不古處。”朱熹集傳:“逝, 發語辭。”又《大雅‧桑柔》:“誰能執熱,逝不以濯。”馬瑞辰通釋:“逝為語詞。”《後漢書‧岑彭傳》:“天下之事,逝其去矣。公(朱鮪)雖嬰城固守,將何待乎﹖” (5)通“誓”。表決心之詞。清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泰部》:“逝,假借為誓。”《詩‧魏風‧碩鼠》:“逝將去女,適彼樂土。”章炳麟《艾如張》:“商容馮馬徒,逝將除受辛。” |
領頭字
| |
---|---|
誕 | |
解形
| |
《說 文》:“誕,詞誕也。从言,延聲。這,籀文省骤。”桂馥義證:“詞誕也者當為詷也。”沈濤古本考:“《一切經音義》卷十九引‘誕,大也’。蓋古本如 是。《爾雅‧釋詁》、《詩》毛傳皆云‘誕,大也’,與許解合。今本義不可通。玄應書‘大也’下又有‘不實也’三字,當是衍《說文》語。”王筠句讀:“延从镂钬止,镂聲,骤不成字。”丁福保詁林:“周雲青案:唐寫本《玉篇》‘誕’注引《說文》延钫言籀文誕。蓋古本如是。今二徐本改作省正,誤甚,宜據 改。” | |
注音
|
釋義
|
(一)dan4《廣韻》徒旱切,上旱定。元部。 | (1)說大話;虛妄不實的言論。《說文‧言部》:“誕,詞誕也。”《史記‧扁鵲倉公列傳》:“先生得無誕之乎﹖何以言太子可生也。”《說苑‧尊賢》:“口銳者多誕而寡信。”
(2)大。《爾雅‧釋詁上》:“誕,大也。”《書‧湯誥》:“王歸自克夏,至于亳,誕告萬方。”孔傳:“誕,大也。”《漢書‧敘傳下》:“國之誕章,
博載其路。”顏師古注:“誕,大也。”三國魏嵇康《琴賦》:“披重壤以誕載兮,參辰極而高驤。”又寬闊;長大。《詩‧邶風‧旄丘》:“旄丘之葛
兮,何誕之節兮。”毛傳:“誕,闊也。”漢應瑒《竦迷迭賦》:“朝敷條以誕節,夕結秀而垂華。” (3)虛妄。《國語‧楚語上》:“子晳復命,王曰:‘是知天咫,安知民則﹖是言誕也。’”韋昭注:“誕,虛也。”《聊齋志異‧向杲》:“官以其誕而無據,置不理焉。” (4)欺詐。《廣韻‧旱韻》:“誕,欺也。”《書‧無逸》:“(厥子)乃逸,乃諺,既誕,否則侮厥父母曰昔之人無聞之。”《呂氏春秋‧應言》:“許綰誕魏 王。”高誘注:“誕,詐也。”《淮南子‧說林》:“尾生之信,不如隨牛之誕。”高誘注:“隨牛、弦高矯君命為誕以存國,故不如隨牛誕也。”《列子‧黃 帝》:“吾不知子之有道而誕子。”張湛注:“誕,欺也。” (5)生育;出生。《廣韻‧旱韻》:“誕,育也。”《後漢書‧襄楷傳》:“昔文王一妻,誕致十子。”《晉書‧文苑傳‧袁宏》:“誕靈物以瑞德。”《陳書‧ 徐陵傳》:“母臧氏,嘗夢五色雲化而為鳳,集左肩上,已而陵誕焉。”《舊唐書‧德宗上》:“癸丑,上誕日,不納中外之貢。” (6)信。《廣雅‧釋詁一》:“誕,信也。”王念孫疏證:“誕者,《文選》陸雲《大將軍讌會》詩‘誕隆駿命’,李善注引薛君《韓詩章句》云:‘誕,信也。’” (7)放蕩;放肆。《正字通‧言部》:“誕,放也。”《書‧無逸》:“厥父勤勞稼穡,其子乃不知稼穡之艱難,乃逸,乃諺,既誕。”《左傳‧昭公元年》:“伯州犁曰:“子姑憂子晳之欲背誕也。’”杜預注:“子晳殺伯有,背命放誕。” (8)助詞。用於句首或句中,無實義。清王引之《經傳釋詞》卷六:“誕,發語詞也。《書‧大誥》曰:‘殷小腆,誕敢紀其敘。’《詩‧皇矣》曰:‘誕先登於 岸。’諸‘誕’字皆發語詞,說者用《爾雅》‘大也’之訓,則詰黹酱幸訇伛為病矣。”又:“誕,句中助辭也。《書‧大誥》曰‘肆朕誕以爾東征’是也,說者訓 為大,亦失之。”《書‧君奭》:“誕無我責。”《詩‧大雅‧生民》:“誕寘之隘巷,牛羊腓字之;誕寘之平林,會伐平林;誕寘之寒冰,鳥覆翼之。” |
10. 誕 部首 言 部首外筆畫 8 總筆畫 15 | ||||||||||||||||||||||||||||||||||||||||||||
注音一式 ㄉㄢˋ | ||||||||||||||||||||||||||||||||||||||||||||
漢語拼音 d n | 注音二式 d n | |||||||||||||||||||||||||||||||||||||||||||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