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托夢
中國時報 張錯
一道亮光飛入驚醒,感覺就是他來找:
「趕快起來看鷹去」我睡眼惺忪:「去那兒
天黑了看什麼鷹?」無聲之聲裡,他回答:
「我沒有時間空間,沒有日夜,沒有名字
我不是存在我,是曾經我,存在無常
林木湖濱與詩均是風景延伸留給活人
我看不到聽不聞、無色無味無身無意
惟以神識來找,以識認識,以心代意
出神隨我召喚薩滿師,吟誦咒語呢喃。」
驀地體態輕盈身輕如燕,目光如炬
黑髮重生交錯纏成髮辮,腿肌健壯
展臂雙翅,翼如垂天之雲
長唳飛起,翱翔蒼穹俯視
亮光陡然燦爛眩目,璀璨如風中燭火
有聲音自光中升起「隨我去見祖宗神。」
千年如一剎,事後龜甲刻上神諭
「癸卯卜,貞,旬亡禍?」
王曰,「其來艱,迄至七日己巳,允來自西。」
友角告曰,「方出,我于,田七十,人五。」
(七天後己巳日,玁狁西來,奪我七十田五戰士)
急促披掛上陣,將士用命,號角齊鳴
衝鋒陷陣如入無人之境,斬敵如草芥
霍然驚醒一身冷汗,時間倏飛三千年
倉惶再問:「去那兒,天黑了看什麼鷹?」
他答:「亭午之鷹」。
他說有鷹正午曾經來過
然後飛走再也沒有蹤影
一切都是虛空,來了又走
再來已是另一隻鷹,但他堅持
即使世間再無牽掛,心的懸念
永不停息,它的消失,全是虛空
人需要是光亮,無數反覆追求
最後嚮往不過是一個乾淨明亮地方
這麼單純這麼孤獨空虛,卻又圓滿。
繫鈴人語:
這是一首變形詩,人影神之間對話不可能是世間語言,神識與神識之間溝通,應該是無聲之聲的直覺。本是一首虛無、萬物皆空的詩,必需從人變形成鷹,才能自神諭觀古今於須臾,商周祭祀藉薩滿師和青銅器的鳥獸圖騰上達天庭,得到袓先神庇護,武丁或婦好,自然就是我們的祖先神了。
「土方,方侵我」甲骨神諭是一塊殘斷牛肩胛骨下部,內容是商王武丁分別於兩月之內的癸未、癸巳、癸卯與癸亥四日,占問本旬之內是否會有災禍。
此刻辭卜骨是羅振玉於1911年所收3萬片甲骨中之精品,上殘存180餘字,其內容涉及與商關係密切的土方。方,是研究商代地理、方國及軍事制度的依據。允,指外敵玁狁,是一塊號稱甲骨之王的神諭。
美國農業部公佈數據顯示,去年9月至今,美國出口商共向中國買家出售了68萬噸粟米。中國的大量採購給全球供應鏈帶來壓力,亦令國際粟米價格升至八年新高,這可能引發國際市場對於食品價格瀕臨通脹的擔憂。
玉米-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https://zh.wikipedia.org › wiki › 玉米
粵語稱為粟米,閩南語稱作番麥,閩東語平話稱為油甜包,潮汕话称作薏米仁,晉語稱玉茭子、玉稻黍等,吴语中称呼比较复杂,上海称珍珠米、苏州称御麥、浙江称六穀,在客家话中以及馬來西亞華語地區被普遍稱為包粟。北方方言中普遍稱為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