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27日 星期四

嗾。舁。試上高樓清入骨,豈如春色嗾(ㄙㄡˇ)人狂,舁歸

 

  1. 作聲發出命令左傳·》:。」·李賀無出狺狺索索佩蘭。」

  2. 教唆指使別人壞事北史··》:為人。」聊齋志異··三官》:家奴。」


毒如"余"

  1. 抬舉三國志··魏書·鍾繇》:華歆高年疾病朝見使輿車虎賁殿就坐。」聊齋志異··》:意料。」

  2. 裝載·韓愈賓客。」金史·一二·隱逸·》:妻子鄉里用是。」

力排眾議的《秋詞》二首
唐代 劉禹錫(772—842)
原文: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山明水淨夜來霜,數樹深紅出淺黃。
試上高樓清入骨,豈如春色嗾(ㄙㄡˇ)人狂。
唐代的劉禹錫是我很欣賞的詩人之一,我喜歡他主要是他個性剛直不阿,嫉惡如仇,心中有不滿就毫不猶豫的脫口而出。這種個性自然會得罪朝中許多小人,受到惡勢力的排擠自然在意料之中。唐代有許多官員都有被貶的經歷,他是境遇最為悽慘的一人,下放到偏遠的地方為官,歷時竟然高達二十三年。換句話說,人生相當大的歲月部分都在邊疆,生活的艱辛可想而知。
他的詩句非常正面,譬如唐代李商隱的《登樂遊原》是大家耳熟能詳的詩,其中「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表達了詩人悲觀的心情,但是劉禹錫在贈白居易的《酬樂天詠老見示》中,對於夕陽的看法卻是「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詩意充滿樂觀的情緒。這兩首詩的共同點:從時間角度上講:都是黃昏,從人生角度上講:都是晚年。至於意義,李商隱感慨傍晚的夕陽再美好,也是馬上就要消失,進入黑夜了,態度消極。劉禹錫卻認為夕陽的時間剛剛好,滿天的晚霞才剛開始出來,可以供人欣賞,態度比較積極。
《秋詞》二首創作背景是詩人被貶朗州(湖南常德)司馬時所作。公元805年(永貞元年),順宗即位,任用王叔文改革朝政,劉禹錫也參加了這場革新運動。但革新遭到宦官、藩鎮、官僚勢力的強烈反對,以失敗而告終。順宗被迫退位,王叔文賜死,劉禹錫被貶。即使在這種一般人認為很悽慘的處境下,他並沒有消沉下去。詩人貶到朗州時是三十四歲。正感到春風得意,卻被趕出了朝廷,其苦悶是可想而知的。但他這個人求異心理很強,幹什麼都想與衆不同,不肯人云亦云。《秋詞》就是被貶朗州時這種心情下寫的。
《秋詞》二首詩的可貴,在於詩人對秋天和秋色的感受與衆不同,一反過去文人悲秋的傳統,唱出了昂揚的勵志高歌。這兩首主題相同,但各寫一面,既可獨立成章,又是互爲補充。其一讚秋氣,其二詠秋色。氣以勵志,色以冶情。所以,贊秋氣以美志向高尚,詠秋色以頌情操清白。景隨人移,色由情化。景色如容妝,見性情,顯品德。春色以豔麗取悅,秋景以風骨見長。
第一首詩的大意是:自古以來,許多人每逢秋天都會感到悲涼寂寥,我卻認爲秋天要勝過春天。 萬里晴空,一隻鶴凌雲而飛起,就引發我的詩興到了藍天上了。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