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30日 星期四

觚,書信(種種): 信劄、書筒、尺牘、鴻雁、八行書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觚濁酒盡餘歡,今宵別夢寒。


(10)書信。《左傳‧昭公六年》:“叔向使詒子產書。”唐杜甫《石壕吏》:“一男附書至,二男新戰死。”《鏡花緣》第十回:“女兒有書一封,如係便路,求義父寄去。”

錢存訓Tsuen-Hsuin Tsien《中國古代書史》《留美雜憶——六十年來美國生活的回顧》



信的別稱有多少種
  在中國古代書信有別,書指函劄,信指使人。泛稱書劄爲書信是後來的事。換句話說,現代所說的書信古代通稱爲“書”。《左傳》記載:“叔向使詒子産書。”著名的書信如司馬遷的《報任安書》。在現代漢語中“書”仍保留了“書信”的意思,如“家書”等。現將古代書信的別稱介紹如下:
  簡
在沒有發明造紙術之前,我國曾用削成狹長的竹片作爲書寫材料,人們把這種竹片稱爲簡。用於寫信的竹片便稱爲竹簡。 
  牘
古代書寫用的薄而小的木片稱爲牘,漢代對簡和牘串起來寫字時,詔書律令寬不超過3尺,一般書信寬不過1尺,故將書信稱爲尺牘。
  柬
在古代,柬與簡通用,是信件、名片、貼子之類的統稱,如請柬、賀柬、書柬等。
  素
古代稱白絹爲素。用白絹(或綢)寫成的書信稱爲尺素,後來“素”成爲書信的代稱。
  箋
箋原是精美的小竹片,供人們題詩或作畫用。一般信紙也叫箋,後引申爲書信的代稱。
  函
函原指信的封套。古代寄信用木匣子郵遞,這種匣子叫函。後來就稱信件爲函,如函件、來函、公函等。
  劄
劄在古代指書信,公私文書。據《文選》“古詩十九首之十七”有這樣的詩句:“客從遠方來,遺我一書劄。”劄原意爲古代書寫用的小木簡。現仍通用“信劄”一詞。
  書信的上述別稱都和我國古代寫信用的材料有關。除了上述別稱外,古代書信還有一些別稱。古代傳說鴻雁能傳書,這個典故出自《漢書蘇武傳》:“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繫帛書,言武等在某澤中。”所以,後來用鴻雁代稱書信。
  鯉魚也代指書信,這個典故出自漢樂府詩《飲馬長城窟行》:“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以鯉魚代稱書信有幾種說法,一種稱爲“雙魚”,如宋人《蝶戀花》詞“蝶去鶯飛無處問,隔水高樓,望斷雙魚信。”另一種稱爲“雙鯉”,劉禹錫《洛中送崔司業》詩:“相思望淮水,雙鯉不應稀。”韓愈《寄盧仝》詩中也有“更遣長須致雙鯉”的詩句。李商隱《寄令狐郎中》詩中有“嵩雲秦樹久離居,雙鯉迢迢一紙書。”有的直接說成“魚書”,唐代詩人韋杲《憶玉簫》詩:“長江不見魚書至,爲遣相思夢如秦。”因爲常用鯉魚代替書信,所以古人往往把書信結成鯉魚形狀,漢樂府詩中有“尺素如殘雪,結成雙鯉魚,要知心中事,看取幔中書。”
  書簡也代指書信。書簡原指盛書信的郵筒,古代書信寫好後常找一個竹筒或木筒裝好再捎寄。李白詩中便有“桃竹書筒綺秀文”之句。後來書筒也成了書信的代稱。如宋趙蕃詩中有這樣一句:“但恐衡陽無過雁,書筒不至費人思。”
  八行書也是信劄的代稱。舊時信件每頁八行,故稱爲八行書。《後漢書竇章傳》李賢注引馬融《與竇章書》:“孟陵奴來,賜書,見手跡……書雖兩紙,紙八行,行七字。”溫庭筠詞曰:“八行書,千里夢,雁南飛。”

 5.   部首 竹 部首外筆畫 8 總筆畫 14
 注音一式 ㄓㄚˊ
 漢語拼音 zh  注音二式 j 
書信。同「札」。如:「信」。
公文。同「札」。如:「子」。兒女英雄傳˙第二回:「安老爺自從接了調署的文,便一面打發家眷到高堰通判任所。」
筆記。如清朝趙翼有廿二史記。
 5.   部首 角 部首外筆畫 5 總筆畫 12
 注音一式 ㄍㄨ
 漢語拼音    注音二式 g 
古代盛酒的器具,具有八個稜角。說文解字:「,鄉飲酒之爵也。」文選˙劉伶˙酒德頌:「止則操卮執。」
稜角。漢書˙卷二十五˙郊祀志下:「甘泉泰畤紫壇,八宣通象八法。」新唐書˙卷八十˙太宗諸子傳˙曹王明傳:「皋嘗自創意為欹器,以木上出五,下銳圓,為盂形。」
古代書寫的木簡。文選˙陸機˙文賦:「或操以率爾,或含毫而邈然。」李善˙注:「,木之方者,古人用之以書,猶今之簡也。」唐˙劉禹錫˙劉氏集略說:「居江湖間,喜與屬詞者游,謬以為可教,視長者所行止,必操從之。」
:觚
     gū
     〈名〉
     (1)
     (形聲。從角,瓜聲。本義:中國古代盛行于商代和西周的一種酒器,用青銅製成,口作喇叭形,細腰,高足,腹部和足部各有四條棱角,容量3升,一說是2升)
     (2)
     同本義[beaker;goblet]
     觚,鄉飲酒之爵也。一曰觴受三升者謂之觚。――《說文》
     二觚。――《儀禮·特牲禮記》。注:“爵一升,觚二升,觶三升,角四升,散五升。”
     執觴觚杯豆而不醉。――《大戴禮記·曾子事父母》
     坐取觚洗。――《儀禮·燕禮》
     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論語·雍也》
     左邊幾上文王鼎箸香盒,右邊幾上汝窯美人觚。――《紅樓夢》
     (3)
     又如:觚不觚(觚不成其為觚。形容似像而又不像的意思);千盅百觚;美人觚(飾有美人圖案的飲酒器)
     (4)
     古代一種寫字用的木板[wooden writing-tablet]
     或操觚以率爾,或含毫而邈然。――晉·陸機《文賦》
     (5)
     又如:操觚(意即拿木簡寫文章);觚牘(竹簡木劄。古代用以寫字,也指書信);觚簡(古代書寫用的木簡。借指書籍)
     (6)
     有棱角的器物[angularobject]假借為“柧”。方梁[regularbeam]
     破觚而為圜。――《史記·酷吏傳》。索隱:“觚八棱有隅者。”漢書注:“方也。”
     (7)
     棱角[corner]。如:觚壇(有棱角的祭壇);觚棱(瓦脊成方角棱瓣之形的殿堂屋角。借指宮闕、京城);觚陛(棱角整齊的臺階。借指壇場)
     (8)
     法[law]
     自削以觚。――《太玄·大》。注:“法也。”
     (9)
     又如:繩之以觚(猶繩之以法)
     (10)
     劍柄[swordhandle]
     操其觚,招其末,則庸人能以制勝。――《淮南子·主術》
     (11)
     又如:操其觚(抓住劍柄);劍觚(劍柄)
     觚
     gū ㄍㄨˉ
     (1)
     古代酒器,青銅制,盛行于中國商代和西周初期,喇叭形口,細腰,高圈足。
     (2)
     古代用來書寫的木簡:操~。
     (3)
     棱角:“甘泉泰??(shì)紫壇,八~宣通象八方”。
     (4)
     劍柄:“操其~,招其末”。
     (5)
     古同“弧”,獨立不群。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