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3日 星期二

泥;「醉如泥」;泥醉。作者抹一臉泥










領頭字



解形
《說文》:“泥,水。出北地郁郅北蠻中。丛水,尼聲。”


注音

釋義
(一)ni2《廣韻》奴低切,平齊泥。脂部。 (1)古水名。1.涇水支流,即今甘肅省慶陽地區的東河及其下流馬連河。《說文‧水部》:“泥,水。出北地郁郅北蠻中。”段玉裁注:“《明

(2)含水的半固體狀的土。《廣韻‧齊韻》:“泥,水和土也。”《易‧震》:“震遂泥。”李鼎祚集解引虞翻曰:“坤土得雨為泥。”唐杜牧《阿房宮賦》:“秦愛紛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盡錙銖,用之如泥沙﹖”魯迅《且介亭雜文二集‧論諷刺》:“於是乎挖空心思的來一個反攻,說這些乃是‘諷刺’,向作者抹一臉泥,來掩藏自己的真相。”

(3)像泥一樣粘糊的東西。如:印泥;棗泥。《水滸全傳》第三回:“那莊家連忙取半隻熟狗肉,搗些蒜泥,將來放在智深面前。”

(4)墻壁的塗料。《世說新語‧汰侈》:“石(崇)以椒為泥。”唐白居易《杏為梁》:“素泥朱板光未滅,今歲官收別賜人。”

(5)軟弱;柔弱。《爾雅‧釋獸》:“威夷,長脊而泥。”郭璞注:“泥,少才力。”邢昺疏:“泥,弱也。威夷之獸,長脊而劣弱少才力也。”一說為“鬥㶊爾”的借字。清錢大昕《答問七》:“問:‘威夷,長脊而泥。’郭訓‘泥’為‘少才力’,何也﹖曰:‘泥’當為‘鬥㶊爾’,聲相近而借用也。《說文》:‘鬥㶊爾,智少力劣也。’《漢書》或作‘苶’。”

(6)傳說中的一種海中動物名,宋口熷天曾《能改齋漫錄‧事實‧醉如泥》:“按,稗官小說:‘南海有蟲,無骨,名曰泥。在水中則活,失水則醉,如一堆泥然。’”


「醉如泥」中的「泥」到底指的是什麼呢?
根據《能改齋漫錄·事實》一書的記載,對「醉如泥」中的「泥」作如下考辨:「南海有蟲,無骨,名曰泥。在水中則活,失水則醉。」這裡明確指出,「泥」是一種特殊的蟲子,水生,離開水便呈泥狀,如醉酒一般。
又根據《夜航船·四靈部·蟲豸》中解釋:「南海有蟲,無骨,名曰『泥』。在水中則活,失水則醉,如一堆泥。故詩人譏周澤曰『一日不齋醉如泥』。」
除此之外,張邦基在《墨莊漫綠》、洪邁在《對雨編》、陳繼儒在《群碎錄》、吳景旭在《歷代詩話》等典籍中,都有類似的記載。就連《康熙字典》也做過這方面的記載。
我們從這些文化典籍中知道,這種叫「泥」的蟲子沒有骨頭,一上岸就會「失水而醉」,跟有些人醉後的姿態很像,於是人們就習慣用「醉如泥」一詞來形容一個人醉後的形態。其前加一個「爛」字,進一步突出了醉酒的程度之深。



(7)姓。《廣韻‧齊韻》:“泥,姓。出《姓苑》。”《通志‧氏族略四》:“泥氏,《世本》云:宋大夫卑泥之後。”


(二)ni4《廣韻》奴計切,去霽泥。脂部。 (1)陷住;膠纏。《廣韻‧霽韻》:“泥,滯陷不通。”《論語‧子張》:“雖小道,必有可觀者焉;致遠恐泥,是以君子不為也。”劉䏁𠵈王洆小貝㗱楠正義引包咸曰:“泥,泥難不通。”唐杜甫《冬至》:“年年至日長為客,忽忽窮愁泥殺人。”清王夫之《讀四書大全說‧論語‧先進篇》:“一念之私利未忘,即為欲所泥,而於理必不逮。”茅盾《虹》:“早先已經聽人說過這裏的天氣不很好。敢就是指這樣的一邊耀圽㶊目陽光,一邊去岙煀落圽㶊目泥人的細雨﹖”

(2)拘泥;固執;執著。《論衡‧書解》:“問事彌多而見彌博,官彌劇而識彌泥。”宋王安石《乞皇帝御正殿復常膳表》第二表:“然而禮貴從宜,事難泥古。”《儒林外史》第四十九回:“近來這些做舉業的,泥定了朱註,越講越不明白。”郭沫若《南冠草》第二幕第一場:“淑吉……雖信佛並不泥佛。”

(3)阻滯;阻塞。三國魏曹植《贈白馬王彪》其二:“霖雨泥我塗,流潦浩縱橫。”南朝陳徐陵《出自薊北門行》:“乞土泥函谷,接繩縛韦岙京州。”《徐霞客遊記‧粵西遊日記一》:“舟人夜棹不休,江為山所泥,佹南佹東,盤峽透崖。”

(4)軟纏,一再以柔言相求。明楊慎《升菴詩話‧泥人嬌》:“俗謂柔言索物曰泥,諺所謂軟纏也。”唐元稹《遣悲懷三首》之一:“顧我無衣搜畫篋,泥他沽酒拔金釵。”清哀華《僑民淚》:“余復賂守者,得書數冊,紙筆數事,輒背人作書,泥守者代為郵寄。”

(5)用稀泥或稀泥一樣的東西塗抹。《釋名‧釋宮室》:“泥,邇也;邇,近也。以水沃土,使相黏近也。”《字彙‧水部》:“泥,杇也。”按:《集韻‧霽韻》作“泥熷土,杇也。”《世說新語‧汰侈》:“王(愷)以赤石脂泥壁。”唐王建《田家留客》:“不嫌田家破門戶,蠶房新泥無風土。”

(6)用紙、絹之類裱糊,粘糊。宋陸游《老學庵筆記》卷八:“蜀人又謂糊䏁片�夕心㗱曰泥䏁片�夕心㗱。花𠾭熷橤夫人宮詞云:‘紅錦泥䏁片�夕心㗱遶四廊。’非曾遊蜀,亦所不解。”清王士禎《自題齊州脞記》:“尺𠳖岙虒零雜,未能棄捐,為泥䏁片匆心㗱覆瓿之具,聊復存之。”

(7)污;沾污。《易‧井》:“井泥不食,舊井無禽。”孔穎達疏:“井之下泥污不堪食也。”明湯顯祖《牡丹亭‧驚夢》:“踏草怕泥新繡襪,惜花疼煞小金鈴。”清鄒容《革命軍‧革命之原因》:“今試游於窮鄉原野之間,則見夫黧其面目,泥其手足,荷鋤隴畔,終日勞勞而無時或息者,是非我同胞之為農者乎﹖”


(三)ni3 《廣韻》奴禮切,上薺泥。脂部。〔泥泥〕1.草盛貌。《詩‧大雅‧行葦》:“方苞方體,維葉泥泥。”陸德明釋文:“泥泥,張揖作‘苨苨’,云:草盛也。”2.露濃貌。也作“𠾭熷泥𠾭熷泥”。《廣雅‧釋訓》:“泥泥,露也。”王念孫疏證:“皆露多貌也。”《廣韻‧薺韻》:“𠾭熷泥,𠾭熷泥𠾭熷泥,濃露也。亦作泥泥。”《詩‧小雅‧蓼蕭》:“蓼彼蕭斯,零露泥泥。”南朝梁王筠《和口熷天主簿‧秋夜》:“露華初泥泥,桂枝行梀梀。”


(四)nie4 《字彙補》乃結切。通“涅”。可作黑色染料的礬石;染黑。《史記‧屈原賈生列傳》:“不獲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司馬貞索隱:“泥亦音涅,滓亦音淄。”《大戴禮記‧曾子制言上》:“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泥,與之皆黑。”王引之述聞:“沙即今之紗字……泥讀為涅,涅謂黑色。”


(五)ning4 《集韻》乃定切,去徑泥。〔泥母〕也作“寧母”、“甯母”。古地名。春秋魯地,在今山東省金鄉縣東南。《集韻‧徑韻》:“泥,泥母,地名。或作寧。”《春秋‧僖公七年》:“盟于甯母”晉杜預注:“高平方與縣東有泥母亭。音如甯。”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