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5日 星期五

独楽

こま 【〈独楽〉】

    • 補足説明「こまつぶり」の略
    • (1)玩具の一。円板または円錐形の胴を心棒や軸を中心に回転させて遊ぶもの。心棒をひねったり、軸に紐を巻きつけて引き、回転を与える。こまつぶり。[季]新年。
    • (2)〔物〕 一つの固定点あるいは重心の周りに自由に回転しうる剛体。
    • (3)家紋の一。(1)をかたどったもの。
    • (4)博打(ばくち)に使う、六角または八角の各面に絵や文字を書いたこま。お花ごま。


  • ◆アクセント : こま 1
    a top.
    • 〜を回す spin a top.
****KEN SUE
http://yifertw.blogspot.com/search/label/%E5%8F%B0%E8%AA%9E%E8%88%87%E4%BD%9B%E5%85%B8

".......約當西元544年,北魏朝代的賈思勰原寫了一本農業技術書《齊民要術》,在第四十六篇〈種榆、白楊〉中,有如此的字句:

「五年之後,便堪作椽。不梜者,即可斫賣,一根十文。梜者鏇作獨樂及盞,一個三文。」

意思是,「榆樹種了五年之後,便可以作橫梁、細梁。樹心沒有空洞的榆樹,就可以砍伐賣錢,樹心有空洞的榆樹,可以加工(鏇,銷切成圓弧形)為杯盞或陀螺」。

既然可以賣為一個三文,價格和杯盞相等,應該還算普遍,所以早在西元第六世紀中國北方玩陀螺就相當普遍了,這可比第八世紀的唐朝至少早了兩百年。.......


佛經是最早提到陀螺的紀錄。

《優婆塞戒經》卷6〈24 業品〉:「如舞獨樂,雖念念滅,因於身業微塵力故,而能動轉。」(CBETA, T24, no. 1488, p. 1069, b15-16)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7:「如舞獨樂,緩見來去,急則不見。」(CBETA, T27, no. 1545, p. 35, c22-23)

《阿毘曇毘婆沙論》卷3〈1 世第一法品〉:「猶如小兒弄於獨樂,旋速則見如住,旋遲則見來去。」(CBETA, T28, no. 1546, p. 25, c20-21)

《優婆塞戒經》是北涼曇無讖翻譯的,譯於西元426年。

《阿毘曇毘婆沙論》是僧人道泰與浮陀跋摩譯於西元426年。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是唐朝玄奘譯於西元656年。

這裡的「獨樂」就是現在的「陀螺」。

印順導師的《妙雲集》第16册《以佛法研究佛法》125頁,

『陀羅尼」dha^ran!i^,是大乘的特法。《大智度論》(卷五)解說為「
能持」、「能遮」。持與遮,實為同一內容的相對作用;一般是譯為(總)持的
。 陀羅尼也從dhr!字根而來。陀羅尼的持而不失,與法同一語原(陀羅尼,可說是達磨俗化了以後,引起的代替名詞)。這可以從一器物來說明:兒童玩具中,有 名為「陀螺」的,形製各式不一。或截取竹筒(作孔),中貫以支柱。先以繩纏繞,然後抽繩放去,陀螺就急疾地旋轉,在轉動而能保持力量平衡時,能卓立而不會 倒下來,並發出嗡嗡的聲音:這名為抽陀螺。也有木製的,卓立在地,抽繩而急疾旋轉,如不斷的以繩鞭策他,就能久久的保持卓立而不倒,這可說是打陀螺了。 「陀螺」,實是從印度傳來的,如涼譯《阿毘曇毘婆沙論》(卷三)說:「猶如小兒弄於獨樂,旋速則見如住,旋遲則見來去」。「獨樂」,顯然為 陀螺的異譯。所以被稱為陀螺(即獨樂),正因為「旋速則見如住」,能保持不失。這是dhr!而用於器物的稱呼,與陀羅尼,達磨(法),都從「保持不失」 的意義而來。陀羅尼有名為「旋陀羅尼」的,可見dhr!的「持而不失」,是在動態下顯現出來,而不是什麼靜止的、抽象的不變不失的原理。這對於法(達磨

)的被用為運動的原理;被比喻為輪,輪那樣的轉動,是可以理解的。』


如今藏人僧俗都在轉經幢,手中拿著一個轉輪去搖轉,也和此意義近似。ˋ


但是台灣原住民也有陀螺,來源恐怕是一個謎了。....."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