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想模仿黃宗羲的《思舊錄》寫一本小書,回憶昔日的師友。尤其是近年來,當老師們一個個從教學或人生的舞台引退,這種想法就變得愈來愈強烈。半年前與一位任職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的老同學重逢,赫然覺得應該寫一篇小文回憶我們在普林斯頓大學唸書時的日本史老師——馬里厄斯·詹森(Marius Jansen)。詹森老師已於2000年病逝,在老師逝世十幾年後,我才寫這篇短文紀念他,覺得相當慚愧。
我到普林斯頓大學唸書之前,已經知道詹森教授的大名了,他是當時英語世界最有名的幾位日本史大家之一,甚至有人不無誇張地告訴我,在賴世和(Edwin O.Reischauer ,或譯賴肖爾)、霍爾(John Hall)之外就是他了,而當時賴世和已經過世,霍爾年紀非常大。受了這種影響,我下定決心,到普林斯頓之後要跟他讀一兩門課。
嚴格說來,我與詹森教授並沒有什麼私交,有的只是課堂上的來往,而且我在他課上讀過的幾十部英文的日本史著作,現在也忘得差不多了。所以在這裡沒辦法多談他的學問,只能記錄幾件我與詹森教授之間的小故事。
在步入詹森先生的課堂前,我對日本史所知極少,而詹森先生每週指定閱讀的英文書分量之重,簡直令人喘不過氣來。我曾經稍稍計算過,以我的英文閱讀速度而言,整個禮拜不吃不喝不睡,也不可能讀完他指定的功課。後來才慢慢發現,其實也沒有人真正從頭到尾讀完。
詹森先生會對我有較深刻印象,似乎是因為兩件事。首先,學期開始沒多久,我們讀了荷蘭東方學者高羅佩(Van Gulick)的一篇翻譯,譯的是日本幕末思想家鹽谷宕陰(漢學家鹽谷溫的父親)的名文,我一看便覺得文末一段必有誤譯。那一段譯文大概是說該文寫於強大的敵人正從荒野的邊疆入侵之時,我看了一眼附在上面的漢文原文——“強圉大荒落”,知道是出自《爾雅·釋天》,真正的意思是該文的寫作年代。我的話一出,詹森先生大為吃驚,他說多少年來課堂上從未有人指出這個錯誤。我記得他還加了一句:“高羅佩可是荷蘭東方學的巨人啊!”---
回憶馬里厄斯·詹森老師,作者:王汎森,南方周末,2013.5.3
回憶馬里厄斯·詹森老師,作者:王汎森,南方周末,2013.5.3
4. 強圉
注音一式 ㄑ|ㄤˊ ㄩˇ
丁 天干的第四位,與地支相配,用以紀年、月、日。《爾雅‧釋天》:“太歲在丁曰強圉。……月在丁曰圉。”《春秋‧桓公元年》:“夏,四月,丁未,公及鄭伯盟于越。
強圉:亦作“彊圉”。1.強壯多力。《竹書紀年》卷上:“初,浞娶純狐氏,有子,早死。其婦曰女岐,寡居。澆強圉,往至其戶,陽有所求。女岐為之縫裳,共舍而宿。” 《楚辭 ·離騷》:“澆身被服強圉兮,縱慾而不忍。”王逸注:“強圉,多力也。”
3.天干第四位丁的別稱。用以紀年。《淮南子 ·天文訓》:“大荒落之歲,歲有小兵,蠶小登,麥昌,菽疾,民食二升,巳在丁,曰強圉。”高誘注:“在丁,言萬物剛盛,故曰強圉也。” 《宋史 ·律曆志三》:“陛下履極當彊圉之歲,握符在作噩之春。”按,“作噩”是十二地支中“酉”的別稱。真宗登極在丁酉年(公元997年)。
彊圉:謂守衛邊疆之事。彊,通“疆”。明唐順之《條陳薊鎮練兵事宜》:“是則今日邊臣易以任其責,而異時彊圉誰與同其患?”清昭槤《嘯亭雜錄·太宗伐明》:“但其彊圉尚強,非旦夕可潰者。”
圉 部首 囗 部首外筆畫 8 總筆畫 11
牢獄、監牢。說文解字:「圉,囹圉,所以拘罪人。」漢書˙卷六十四下˙王傳:「昔周公躬吐捉之勞,故有圉空之隆。」
養馬的人。南朝陳˙徐陵˙梁貞陽侯重與王太尉書:「詣諸圉牧,莫不皆知。」水滸傳˙第九十八回:「卻有本部內一個軍卒,他原是田虎手下的馬圉。」
養馬的地方。晉˙桓溫˙辭參朝政疏:「且不有行者,誰扞牧圉。」
邊境。左傳˙隱公十一年:「寡人之使吾子處此,不唯許國之為,亦聊以固吾圉也。」
姓。如春秋時楚國有圉公陽。
禁止。通「圄」。管子˙任法:「鐘鼓竽瑟,宮中之樂,無禁圉也。」
抗拒、防禦。通「禦」。莊子˙繕牲:「其來不可圉,其去不可止。」墨子˙公輸:「公輸盤之攻械盡,子墨子之守圉有餘。」
畜養。左傳˙哀公十四年:「孟孺子洩將圉馬於成,成宰公孫宿不受。」圉人職官名。周置,負責養馬芻牧等事。
拘束されたのは、同州立大学ハンツビル校の生物学教授エイミー・
ビショップ容疑者。大学広報によると、この日、応用科学棟の生物学講座の教官会議の最中、いきなり銃を取り出し、同席者に向け次々に発射したという。
きょうかん 教官
a teacher; an instructor.
教官
古代掌管教化人民的官員。周禮˙地官˙司徒:「乃立教官司徒,使帥其屬而掌邦教,以佐王安擾邦國。教官之屬,大司徒卿一人,小司徒中大夫二人。」
元、明、清時,府、州、縣學教授、學正、教諭、訓導等掌教誨曉諭之職者,通稱為「教官」。
現今軍隊、軍事學校與一般訓練機構之教員,或學校中教授軍事訓練課程者,均通稱為「教官」。
囹圉
注音一式 ㄌ|ㄥˊ ㄩˇ
監獄、監牢。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虛囹圉而免刑戮,除去收帑汙穢之罪。」
湯顯祖《牡丹亭》
第五十出 開宴
【梁州令】(外引衆上)長淮千騎雁行秋,良卷雲浮(1)。思鄉淚圉依層樓。(合)看機邁,逢奏凱,且遲留。
1. 名理
注音一式 ㄇ|ㄥˊ ㄌ|ˇ
名家的理論,即辨別是非同異的理論。晉書˙卷七十五˙范汪傳:「汪乃廬於園中,布衣蔬食,然薪寫書,寫畢,誦讀亦遍,遂博學多通,善談名理。」
有關邏輯或語詞概念方面的道理。
9. 亦 部首 部首外筆畫 4 總筆畫 6
注音一式 |ˋ
相當於「也」、「也是」。如:「人云亦云」。論語˙公冶長:「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唐˙李商隱˙無題詩:「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相當於「又」。左傳˙文公七年:「先君何罪?其嗣亦何罪?」唐˙杜甫˙羌村詩三首之一:「鄰人滿牆頭,感歎亦歔欷。」
只是、不過。戰國策˙齊策四:「王亦不好士也,何患無士?」唐˙杜甫˙蒹葭詩:「江湖後搖落,亦恐歲蹉跎。」
已經。文選˙王康琚˙反招隱詩:「昔在太平時,亦有巢居子;今雖盛明世,能無中林士?」唐˙杜甫˙獨立詩:「草露亦多濕,蛛絲仍未收。」
雖然。唐˙杜甫˙奉先劉少府新畫山水障歌:「畫師亦無數,好手不可遇。」宋˙歐陽修˙玉樓春˙蝶飛芳草花飛路詞:「紅蓮綠芰亦芳菲,不奈金風兼玉露。」
位於句首或句中,無義。書經˙盤庚上:「予亦拙謀,作乃逸。」詩經˙召南˙草蟲:「亦既見止,亦既覯止,我心則降。」
姓。如明代有亦孔昭。
領頭字
亦
解形
《說文》:“亦,人之臂亦也。從大,象兩亦之形。”高鴻縉《中國字例》:“(亦)即古腋字。從大(大即人),而以八指明其部位,正指其處,故為指事字,名詞,後世假借為副詞,有重覆之意,久而為借意所專,乃另造腋字。”
釋義
(一)yi4《廣韻》羊益切,入昔以。鐸部。
(1)人的腋窩。後作“腋”。《說文‧亦部》:“亦,人之臂亦也。”徐灝注箋:“即古腋字。” (2)副詞。1.相當於“又”。《集韻‧昔韻》:“亦,又也。”《左傳‧文公七年》:“先君何罪﹖其嗣亦何罪﹖”《國語‧吳語》:“乃令左軍銜枚泝江 五里以須;亦令右軍銜枚踰江五里以須。”《史記‧陳丞相世家》:“及平長,可娶妻,富人莫肯與者,貧者平亦恥之。”2.相當於“也”、“也是”。《書‧康 誥》:“怨不在大,亦不在小。”《孟子‧告子上》:“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史記‧陳涉世家》:“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等死,死國可乎 ﹖”唐李賀《金銅仙人辭漢歌》:“天若有情天亦老。”3.相當於“不過”、“衹是”。清吳昌瑩《經詞衍釋》卷三:“亦者,不過之義,猶祇詞特詞也。” 《左傳‧僖公十五年》:“寡人之從君而西也,亦晉之妖夢是踐。”《戰國策‧齊策四》:“王亦不好士也,何患無士﹖”唐杜甫《悶》:“卷簾唯白水,隱几亦青 山。”4.相當於“皆”、“都”。《廣韻‧昔韻》:“亦,黹蛲匆心伛也。”《正字通‧亠部》:“亦,總也。”《左傳‧成公二年》:“齊晉亦唯天所授,豈必晉﹖”5.相當於“已經”。裴學海《古書虛字集釋》卷三:“亦,猶已也。”《莊子‧讓王》:“韓之輕於天下,亦遠矣;今之所爭者,其輕於韓又遠。”晉王康 珺《反招隱》:“昔在太平時,亦有巢居子;今雖盛明世,能無中林士﹖”唐杜甫《獨立》:“草露亦多濕,蛛絲仍未收。”6.相當於“確實”、“的確”。《後 漢書‧竇融傳贊》:“悃悃安豐,亦稱才雄。”李賢注:“亦,猶實也。”
(3)連詞。相當於“假如”。清吳昌瑩《經詞衍釋》卷三:“亦,義同且,且訓為若,故亦又有若義。”《詩‧小雅‧雨無正》:“云不可使,得罪于天子; 亦云可使,怨及朋友。”《孟子‧萬章下》:“此五人者,亦有獻子之家,則不與之友矣。”孫奭疏:“此五人如亦有獻子之家富貴,則不與獻子為之友矣!”
(4)助詞。清王引之《經傳釋詞》卷三:“亦,有不承上文而但為語助者。”《書‧盤庚上》:“予亦拙謀,作乃逸。”《詩‧召南‧草蟲》:“亦既見止,亦既覯止,我心則降。”
(5)通“奕”。《爾雅‧釋詁上》:“奕,大也”清郝懿行義疏:“通作亦。《詩》……‘不顯亦世。’《後漢書‧袁術傳》注及《魏書‧禮志》作‘不顯奕 世’。是其字通矣。”《詩‧周頌‧噫嘻》:“亦服爾耕,十千維耦。”鄭玄箋:“亦,大。”孔穎達疏,“亦,大;服,事:《釋詁》文。彼亦作奕,音義同。”
(6)通“易”。清段玉裁《說文解字注‧亦部》:“亦,或栏借為易。”《素問‧氣厥論》:“大腸移熱于胃,善食而瘐入,謂之食亦。”王冰注:“食亦者,謂食入移易而過,不生肌膚也。亦,易也。”《列子‧黃帝》:“二者亦知,而人未之知。”張湛注:“亦,當作易。”
(7)姓。《萬姓統譜‧陌韻》:“亦,見《姓苑》。宋亦尚節,開禧進士。明亦淮,樸州人,弘治貢士,任雲南蘭滄衛知事。亦孔昭,山東人,萬曆間江西參將。”
圉圉
注音一式 ㄩˇ ㄩˇ
被困而不得舒展的樣子。孟子˙萬章上:「始舍之,圉圉焉;少則洋洋焉,攸然而逝。」
領頭字
簡
解形
《說文》:“簡,牒也。从竹,間聲。”
釋義
(一)jian3《廣韻》古限切,上產見。元部。
(1) 戰國至魏晉時代用於書寫的狹長竹片。《說文‧竹部》:“簡,牒也。”朱駿聲通訓定聲:“竹謂之簡,木謂之牒……聯之為編,編之為冊。”漢蔡邕《獨斷》 上:“策者,簡也……其制長二尺,短者半之。”《詩‧小雅‧出車》:“豈不懷歸,畏此簡書。”孔穎達疏:“古者無紙,有事書之於簡,謂之簡書。”《漢書‧ 藝文志》:“劉向以中古文校歐陽、大小夏侯三家經文,《酒誥》脫簡一,《召誥》脫簡二。率簡二十五字者,脫亦二十五字,簡二十二字者,脫亦二十二字。”
(2)泛指書籍。《廣雅‧釋器》:“酱鄄冊謂之簡。”《鹽鐵論‧大論》:“呻吟槁簡,誦死人之語,則有司不似文學。”宋蘇軾《嘲子由》:“堆几盡埃簡,攻之如蠹虫。”
(3)書信。唐柳宗元《答貢士元公瑾論仕進書》:“辱致來簡,受賜無量。”《古今小說‧宋四公大鬧禁魂張》:“錢大王寫封簡子與滕大尹。”
(4)笏。手板。《古今韻會舉要‧潸韻》:“簡,手版……蓋單執一札謂之簡。”唐李公佐《南柯太守傳》:“有一人紫衣 象簡前趨,賓主之儀敬盡焉。”五代高彥休《唐闕史‧太清宮玉石像》:“工役掘地,得玉石人,滌去泥壤,則簪裾端簡,如龍之像。”《鏡花緣》第九十九回:“ 也有緋袍象簡在那裏伸手的,也有胥吏隸役在那裏勒索的。”
(5)古兵器。鞭類。《宋史‧兵志十一》:“主簿楊拯獻《龍虎八陣圖》及所製神盾、劈陣刀、手刀、鐵連槌、鐵簡。”明 謝肇淛《五雜組‧人部》:“十八般(武器),一弓二弩,三鎗四刀……十一鞭,十二簡。”《西遊記》第二十九回:“我這裏有的是鞭、簡、瓜、錘……隨你選稱 手的拿一件去。”
(6)簡板。兩根長約六十五釐米的竹片組成的扣擊樂器,以左手夾擊發聲來顯示節拍。常與漁鼓合用以伴奏“道情”。《西遊記》七十回:“手敲漁鼓簡,口唱道情詞。”
(7)簡單;簡略。《廣韻‧產韻》:“簡,略也。”《易‧繫辭上》:“乾以易知,坤以簡能;易則易知,簡則易從。”孔 穎達疏:“簡謂簡省。”《後漢書‧王充王符仲長統傳論》:“是以繁簡唯時,寬猛相濟。”宋陸游《老學庵筆記》卷三:“宣和間,雖風俗已尚諂諛,然猶趣簡便。”魯迅《墳‧科學史教篇》:“治幾何者,能以至簡之名理,會解定理之繁多。”又用如動詞,使……簡;簡化。《史記‧齊太公世家》:“太公至國,脩政, 因其俗,簡其禮。”《晉書‧武帝紀》:“又律令既就,班之天下,將以簡法務本,惠育海內。”
(8)質樸;平易。《書‧皋陶謨》:“直而溫,簡而廉。”孔傳:“性簡大而有廉隅。”《後漢書‧魏霸傳》:“和帝時為 鉅鹿太守,以簡朴寬恕為政。”《舊唐書‧董晉傳》:“晉謙恭簡儉,每事因循多可,故亂兵粗安。”宋陸游《跋〈花間集〉》:“唐季五代詩愈卑,而倚聲者輒簡古可愛。”
(9)怠惰;放蕩。《管子‧八觀》:“禁罰威嚴,則簡慢之人整齊。”《呂氏春秋‧處方》:“少不悍辟,而長不簡慢矣。 ”高誘注:“簡,惰也。”《漢書‧孔光傳》:“輕忽簡誣,則凶罰加焉。”三國魏嵇康《與山巨源絕交書》:“簡與禮相背,嬾與慢相成。”《宋史‧符昭壽 傳》:“昭壽以貴家子日事遊宴,簡倨自恣。”
(10)怠慢。《字彙‧竹部》:“簡,慢也。”《孟子‧離婁下》:“諸君子皆與驩言,孟子獨不與驩言,是簡驩也。”唐楊齊哲《諫幸西京疏》:“夫人至賤而不可簡,至愚而不可欺。”《續資治通鑑‧元順帝至正二十七年》:“及士信用事,疏簡舊將,奪其兵權,由是上下乖疑。”
(11)輕視。《管子‧臣(匡)乘馬》:“彼王者不奪民時,故五穀興豐,則士輕祿,民簡賞。”《淮南子‧俶真》:“冬 日之不用翣者,非簡之也,清有餘於適也。”高誘注:“簡,賤也。”章炳麟《學變》:“文、明以降,中州士大夫厭檢括苛碎久矣。勢激而遷,終以循天性、簡小 節相上,固其道也。”
(12)檢查;察閱。《廣雅‧釋言》:“簡,閱也。”王念孫疏證:“桓六年《左傳》云:‘大閱,簡車馬也。’”清朱駿 聲《說文通訓定聲‧乾部》:“酱鄄悶……《論語》:‘簡在帝心。’以簡為之。”《周禮‧夏官‧大司馬》:“簡稽鄉民,以用邦國。”鄭玄注:“簡謂比數之。 ”南朝齊武帝《黃籍限斷詔》:“夫簡貴賤、辨尊卑者,莫不取信於黃籍。”《徐霞客遊記‧粵西遊日記二》:“大木橫偃級旁,上叢木耳,芝結其下。予時急入 巖,不及細簡。”又檢點。明祁彪佳《馳報安撫蘇州情形疏》:“乖張棄節,媟褻不簡。”
(13)嚴;嚴肅。《馬王堆漢墓帛書‧五行》:“不直不迣,不迣不果,不果不簡,不簡不行,不行不義。”又:“不畏強圉(禦),果也;而(不)以小道害大道,簡也。”《後漢書‧孔融傳》:“時河南尹李膺以簡重自居,不妄接士賓客。”《舊唐書‧路嗣恭傳論》:“路嗣恭從微 至著,執法簡廉。”《宋史‧李及傳》:“及資質清介,所治簡嚴。”
(14)少。唐韓愈《送浮屠文暢師序》:“夫獸深居而簡出,懼物之為己害也。”嚴復《原強》:“將帥之察兵,亦用是術焉,務使所察者人數至簡,以期必周。”
(15)指獄訟的情實。《集韻‧產韻》:“簡,誠也。”《禮記‧王制》:“有旨無簡不聽。”鄭玄注:“簡,誠也。有其意無其誠者,不論以為罪。”清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乾部》:“簡,按:猶實也。”
(16)大;多。《爾雅‧釋詁上》:“簡,大也。”又《釋訓》:“簡簡,大也。”郭璞注:“(皆)多、大。”《詩‧邶 風‧簡兮》:“簡兮簡兮,方將萬舞。”毛傳:“簡,大也。”又《詩‧周頌‧執競》:“降福簡簡。”毛傳:“簡簡,大也。”《淮南子‧說山》:“周之簡圭, 生於垢石。”《隋書‧刑法志》:“歲布平典,年垂簡憲。”
(17)通“諫”。規勸。清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乾部》:“簡,栏借為諫。”《左傳‧成公八年》:“《詩》曰:‘猶之未遠,是用大簡。’”按:《詩‧大雅‧板》“簡”作“諫”。
(18)通“柬”。選擇。清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乾部》:“簡,栏借為柬。”《書‧冏命》:“慎簡乃僚,無以巧言令 色,便辟側媚,其惟吉士。”孔傳:“當謹慎簡選汝僚屬。”晉潘岳《楊荊州誄》:“鳥則擇木,臣亦簡君。”明余繼登《典故紀聞》卷十七:“汰去老弱,簡精壯 者更代。”
(19)通“摜”。習,操練。清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乾部》:“簡,栏借為摜。”《國語‧吳語》:“夫申胥、華登簡服吳國之士於甲兵,而未嘗有所挫也。”韋昭注:“簡,習也。”
(20)通“籣(lan2)”。盛弩箭用的器具。《墨子‧備城 門》:“延堞,高六尺,部廣四尺,皆為兵弩簡格。”孫詒讓閒詁:“《說文‧竹部》云:‘籣,所以盛弩也。’”按:《說文‧竹部》:“籣,所以盛弩矢,人所負也。”
(21)水名。古黃河下游的支流之一,故道約在今山東省陽信縣、樂陵縣境。《水經注‧河水五》:“《禹貢》:沇州,九河既道,謂徒駭、太史、馬頰、覆釜、胡蘇、簡、潔、句盤、鬲津也。”
(22)姓。《通志‧氏族略四》:“簡氏,姬姓,晉大夫狐鞫居之後也。狐鞫居號續簡伯。續,邑也;簡,諡也。漢有簡鄉,《蜀志》簡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