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19日 星期四

文林 都更 士林憤痛,民怨彌重 士林哲學

文士聚集的地方。後漢書˙卷五十二˙崔駰傳˙論曰:「崔氏世有美才,兼以沉淪典籍,遂為儒家文林。」


. 士林
 注音一式 ㄕˋ ㄌ|ㄣˊ
 漢語拼音 sh  l n  注音二式 sh  l n
泛指學界。文選˙陳琳˙為袁紹檄豫州:「自是士林憤痛,民怨彌重。」唐˙羅隱˙寄前戶部陸郎中詩:「出馴桑雉入朝簪,蕭灑清名映士林。」
地名。位於臺北市北方。區內學校林立,文風甚盛。以士林夜市聞名。



scholastic (1) 士林學派人士;士林學派的;經院派:源自拉丁文 schola ,原本泛指一般學派,後則專指以中古思想為主的學術思想。 (2) (耶穌會在)修院讀書的修士。
Scholasticism :士林哲學;經院哲學:即十一世紀至十六世紀教會所宣導的哲學及神學。其主要研究之問題為信仰與理性間之協調,因多用演繹法,分析精密,迄今仍為天主教神哲學院和大學研究的必修科目。




文林苑  少數人vs. 多數人的正義
根據台北市都更處統計,全北市屋齡超過二十年以上的戶數比例超過七成。也就是說,每十戶人家,就有七戶是都更的潛在客戶。
大街小巷如雨後春筍般冒出許多「都更公司」或「更新辦公室」招牌,和都更爭議指標個案「文林苑」形成強烈對比。
士林橋下,寫著「樂揚建設」的白色工程圍籬,圈著一塊約五三○坪的不規則基地,在已經拆除地上物的基地尾端,坐落兩棟佔地各約二十五坪的透天厝。
這兩棟是不同意都更的王家所有,一塊「別拆我家」的布條懸在牆上,讓這裡更為顯眼。
這樣的突兀景象,很快就會落幕。市府已限令王家搬出,三月十九日「起」將強制拆遷。當天一早,王家以有新事證為由,要求暫緩執行。「我們就是依法行政,從今天起的任何一天都會去拆,」市府官員沒有做出緩拆允諾。
全國都在睜大眼睛看,因為,自二○○○年台北市大力推行都更以來,還沒有在房屋內仍有住人的情況下,動用強制執行。
都更利益引發的人性與權利訴求,不會隨文林苑強制拆遷劃下句號。
「以前都讓他們(王家)出來講話,我們也希望他們趕快要到他們要的,只求房子可以趕快蓋,」三十八戶文林苑都更同意住戶代表、前郭元益董事長郭石吉說。
結果大家一等就是兩年多,新家卻連個影子都沒有。

 

「憑什麼兩戶就可以阻止我們三十八戶?」年過八十的住戶鄭先生愈講愈氣,「實在不知道我還有多少時間可以等。」
「因為做都更,好幾代的鄰里感情也沒了,」政大地政系教授張金鶚搖搖頭表示,因都更,出現很多老鄰居反目的情況。「大家都忘了,都更的目的原本是要凝聚社區意識。」

王家以情感訴求做為不同意都更的基礎,這也是都更過程中,最難跨越的關卡。
「這是我們的祖厝,我們就是不想蓋,」在王家排行老三、也是五兄弟當中唯一還住在文林苑老家的王廣樹說。

為何一定要拆我的祖厝?
王廣樹質疑,為什麼別人不同意可以不參與,他們家不同意卻仍被劃入更新單元。
走一趟文林苑基地發現,包括基地右前方兩棟公寓,左側郭元益總部大樓,以及王家隔壁一棟住戶,都被劃出這個理應是完整的街廓之外。
王廣樹透露,樂揚早在兩年多前取得建照時,就把更新後的預售屋全部賣掉,因此才不願意排除王家。
「王家這兩戶是畸零地,未來無法獨自興建,因此依法必須劃入更新範圍,」更新實施者樂揚副總經理鄒雪娥解釋。
文林苑爭議之所以難解,就是出於建商這種先賣預售、後解決拆遷的陋習。
業界人士觀察,雖然建照核發後就進行銷售的預售制度,是建商普遍的遊戲規則,但至今還沒見過尚未全部拆遷就開始預售的。
「不照遊戲規則走,總會踢到鐵板,」一位曾在都更公司任職的房仲說。

 第二個文林苑難產的關鍵點,則來自王家看待都更的態度。每件都更進行的流程,都要召開公聽會、公開展覽,若對都更不同意,其實有很多機會可以提出。
但直到樂揚的事業計劃核定後,王家才提出異議,甚至條列他們認為合理的條件是兩億元。「這只是緩衝,不然真的沒步了,」針對開出價碼的疑問,王廣樹這樣解釋。
面對文林苑這場已經拖了三年的鬧劇,台北市都更處長林崇傑語重心長地說,所有參與都更的民眾,一定要重視自己的權益,因為都更的設計,本來就建立在不是全數同意的基礎上。

「當你有一天早上醒來,發現自己被劃進都更範圍時,不是你要不要參與,而是你不能不參與,因為這攸關你的居住正義,」消基會房屋委員會召集人林旺根說。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