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煠寡」二字用台語唸起來就近似華語的傻瓜,很好記吧 ?漁夫
台北有家小南門傻瓜麵,高速公路上近年來也有人開始賣起「傻玉米」,其實這幾樣食物智商都超過157,一點也不傻!
傻瓜麵寫成漢字是為「煠寡麵」。著有《台灣通史》的連横曾經說過:「台灣語有音有字」如果隨意抓字來頂替,就是不尊重自己的母語。
「煠」字,華語注音發成一ㄝˋ或ㄓㄚˊ,台語發成sah, 台灣教育部的異體字典上觸釋「煠」為一種烹飪方法。將食物置入熱湯或熱油中,待沸即出,稱為「煠」。通俗編.雜字:「今以食物納油及湯中一沸而出曰煠。」
「煠寡麵」本意就是「燙一些麵條」的意思,現今台北城裡賣「傻瓜麵」者,來源傳說紛紜,其中我比較相信的是從「煠寡麵」衍生而來,可以想像先民來台,漳、泉或福州皆有,或請福州賣麵師傅燙些麵條來充饑,曰:「煠寡麵」來吧,這話在福州人聽來,音是聽懂了,就不知道怎麼寫,乃以訛傳訛,遂有「傻瓜麵」之稱也。
台語用字古典,其實「煠」這一字,古書裡經常出現,諸如:
《西遊記》:「鎮元仙趕捉取經僧 孫行者大鬧五莊觀」:大仙叫架起乾柴,發起烈火,教:「把清油拗上一鍋,燒得滾了,將孫行者下油鑊炸他一煠,與我人參樹報仇。」
《金瓶梅》:「西門慶乘醉燒陰戶 李瓶兒帶病宴重陽」:西門慶令左右打開盒兒觀看:四十個大螃蟹,都是剔剝凈了的,裡邊釀著肉,外用椒料薑蒜米兒團粉裹就,香油煠,醬油醋造過,香噴噴,酥脆好食。
既是燙些麵來吃罷了,端來的自然非常陽春,麵條、䓤花,放入底部淋好蝦油、醬油的麵碗而已,再無其他佐料,適合都會生活速戰速決的飲食習慣,所以咱們這些知道傻瓜麵正確用字為煠寡麵者,從此就變得更聰明起來了。
張華
煠熟狗頭
潮汕話有「煠熟狗頭」的成語,廣東話也有,但寫為「烚熟狗頭」,形容人儍笑的樣子如煮熟後的狗頭。潮語的「煠」讀如sah(入聲字),粵語的「烚」讀如saap9,也是入聲字,意思是「白煮」,台語也有「煠」字,意思與發音和潮汕話相同,更準確來說,應該是潮語的「煠」來自閩南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