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成逐我三山去,不作巫陽雲雨仙”蘇軾《朝雲詩》
領頭字 | |
---|---|
逐 | |
解形 | |
《說文》:“逐,追也。人岙人𡁸熷㗝,人岙人豚省。”商承祚《殷虛文字類編》:“此字或人岙人豕、或人岙人犬、或人岙人兔、人岙人鹿,人岙人止,象獸走壙而人追之,故不限何獸。許云‘人岙人豚省’,失之矣。” | |
注音 | 釋義 |
(一)zhu2《廣韻》直六切,入屋澄。沃部。 | (1)從後面追趕;追逐。《說文‧𡁸熷㗝部》:“逐,追也。”《左傳‧莊公十年》:“(曹劌)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齊師。”《商君書‧定分》:“一兔走,百人逐之。”唐盧綸《和張僕射塞下曲》:“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2)驅逐;放逐。《廣韻‧屋韻》:“逐,驅也。”《篇海類編‧人事類‧𡁸熷㗝部》:“逐,放也。”《楚辭‧九章‧哀郢》:“信非吾罪而棄逐兮,何日夜而忘之﹖”《史記‧李斯列傳》:“不問可否,不論曲直,非秦者去,為客者逐。”唐柳宗元《弔屈原文》:“後先生蓋千祀兮,余再逐而浮湘。” (3)競爭;爭先。《爾雅‧釋言》:“逐,彊也。”郭璞注:“皆自勉彊。”《玉篇‧𡁸熷㗝部》:“逐,競也。”《左傳‧昭公元年》:“自無令王,諸侯逐進,狎主齊盟。”杜預注:“逐,猶競也。”《韓非子‧五蠹》:“上古競於道德,中世逐於智謀,當今爭於氣力。”《後漢書‧馮異傳》:“當兵革始起,擾攘之時,豪傑競逐,迷惑千數。”李賢注:“逐,爭也。” (4)尋求;追求。《易‧睽》:“喪馬勿逐,自復。”孔穎達疏:“不須尋求,勢必自復。”《國語‧晉語四》:“厭邇逐遠,遠人入服,不為郵矣。”韋昭注:“逐,求也。”唐李白《贈江夏韋太守良宰》:“誤逐世間樂,頗窮理亂情。”清黃宗羲《原君》:“漢高帝所謂‘某業所就,孰與仲多’者,其逐利之情,不覺溢之于辭矣。” (5)依次;挨圽㶊目次序。《史記‧秦始皇本紀》:“始皇聞之,遣御史逐問,莫服。”《魏書‧藝術傳‧江式》:“訓詁假借之誼,僉隨文而解;音讀楚夏之聲,並逐字而注。”魯迅《二心集‧“硬譯”與“文學的階級性”》:“我的譯《苦悶的象徵》,也和現在一樣,是按板規逐句甚而至於逐字譯的。” (6)疾病。《爾雅‧釋詁下》:“逐,病也。”郝懿行義疏:“逐者,通作軸。《詩‧(衛風)‧考槃》‘碩人之軸’箋:‘軸,病也。’是軸即逐。但逐、軸俱墒借,未審孰為本字也。”俞樾平議:“軸與逐古今字異,是逐又通作軸。然逐、軸立岙立非正字也。《詩‧鼓鐘篇》:‘憂心且妯。’傳曰:‘妯,動也。’《說文‧心部》引作‘怞’。疑逐、軸立岙立怞之墒字,怞為心動。《漢書‧田延年傳》:‘使我至今病悸。’師古曰:‘悸,心動也。’是心動亦為病也。”《廣韻‧屋韻》:“逐,疾也。” (7)流蕩。《荀子‧儒效》:“故《風》之所以為不逐者,取是以節之也。”楊倞注:“逐,流蕩也。《國風》所以不隨荒暴之君而流蕩者,取聖人之儒道以節之也。” (8)走,馳。《廣韻‧屋韻》:“逐,走也。”《文選‧張衡〈南都賦〉》:“於是君熷羊士放逐,馳乎沙場。”李𠻘注:“逐,馳逐也。” (9)隨,跟隨。《玉篇‧𡁸熷㗝部》:“逐,從也。”《史記‧匈奴列傳》:“而單于之庭直代、雲中:各有分地,逐水草移徙。”南朝梁吳均《同柳吳興何山集送劉餘杭》:“君隨綠波遠,我逐清風歸。”毛澤東《送瘟神二首》之一:“牛郎欲問瘟神事,一樣悲歡逐逝波。” |
(二)di2 | 《集韻》亭歷切,入錫定。沃部。〔逐逐〕速。《集韻‧錫韻》:“逐,速也。《周易》:‘其欲逐逐。’或作浟。”《易‧頤》:“虎視眈眈,其欲逐逐。”陸德明釋文:“逐逐,薛云:‘速也。’《子夏傳》作攸攸,《志林》云:‘攸當為逐。’蘇林音迪。”按:《漢書‧余岙又傳下》引作“浟浟”。元尹廷高《玉井樵唱‧車中作》:“車歷轆,車歷轆,驢牛逐逐雙轉轂。” |
(三)zhou4《集韻》直祐切,去宥澄。幽部。 | (1)奔。《集韻‧宥韻》:“逐,奔也。”《山海經‧海外北經》:“夸父與日逐走,入日。”郭璞注:“逐,音冑。”郝懿行箋疏:“《北堂書鈔》一百三十三卷,李𠻘注《西京賦》、《鸚鵡賦》及張協《七命》,引此經並作‘與日競走’,《初學記》一卷引此經作‘逐日’,《史記‧禮書》裴駰集解引此經作‘與日逐走,日入’,並與今本異。” (2)獸交配。《集韻‧宥韻》:“逐,牡牝合。” |
(四)tun2 | 《字彙補》同門切。同“豚”。《山海經‧中山經》:“又東二十里,曰苦山。有獸焉,名曰山膏,其狀如逐。”郭璞注:“逐,即‘豚’字。”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