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年前,#劉擇明 萌生了編撰一本粵英辭典的想法,碰巧他修讀的香港大學,也打算編著一本粵英辭典,供學習粵語的外國人士使用,但最後「半爛尾」收場。
這團火原來沒有熄滅!兩年前他開始召集一群熱心義工一起編撰一本粵語辭典。一起幫手的人多達 490 個,大家都肯付出自己的時間、心機去參與。
就算不是專家,也沒關係!「建立完整的粵語辭典必須依靠很多不同行業和生活習慣的人,因每個人有自己的局限,知道一些獨有的用語。」
家父曾經問他,「沒錢的事情做來幹甚麼?」但劉擇明說,相信積少成多,希望鼓勵到別人,「只要擔起一部分的工作,已經可以貢獻很多。」... http://bit.ly/2gEmlDx
【專訪歐陽偉豪:用粗口和幽默捍衛廣東話】http://bit.ly/2aKmjcF
京都的新觀光據點,可以來走走喔。
京都新景觀:「漢字博物館」開館|http://www.nippon.com/hk/views/b05601/
京都新景觀:「漢字博物館」開館
2016年6月29日,日本首家漢字博物館在京都市正式開館了。博物館主推體驗型展覽,讓人能在快樂中學習漢字歷史。
NIPPON.COM
漢字博物館(正式名稱為「漢檢 漢字博物館‧圖書館」),新建於京都市東山區祇園某國中舊址上,離京都八坂神社很近。博物館運營方公益財團法人日本漢字能力檢定協會,以「打造面向世界廣泛宣傳日本漢字文化的設施」為目標,預期每年來館參觀人數達20萬以上。目標人群主要為小學生、國中生及其家人。不過,學習日語的外國人也能樂在其中。
位於博物館中央的「五萬漢字塔」
下一頁 從甲骨到打字機:了解漢字的歷史及其用法的發展變化
從甲骨到打字機:了解漢字的歷史及其用法的發展變化
走進博物館,首先吸引眼球的是「五萬漢字塔」,高達7.8m的大柱子上密密麻麻寫滿了漢字。諸橋轍次(1883~1982年)編纂的世界最大規模漢字辭典《大漢和辭典》收錄的所有漢字,在「五萬漢字塔」上都有。從小學到高中必須學習掌握的漢字用大字號書寫,並根據重要程度用不同顏色來區分。
仰視漢字塔,你可能會為世界上居然有那麼多漢字而感到茫然。可反過來,你也可以藉此明白你並沒有必要記住這好幾萬個漢字,心裏多少會輕鬆一些。多如繁星的漢字中,在現實生活中所需的只是其中一小部分而已。
博物館1樓以「漢字歷史畫卷」為主題,介紹作為日本獨特文字發展變化至今的漢字的歷史。一般認為古代中國的甲骨文字是漢字的起源,甲骨文刻在龜甲等材料上,與占卜有密切關係。在展廳的一角,遊客可以觸摸巨大的龜甲模型,通過影像效果來體驗甲骨文的形成由來。
漢字是公元5世紀時從中國傳到日本的,並作為日語(的一部分)獨立發展起來。展覽中有很多珍貴資料吸引人們的眼球,比如據說是8世紀時中國某12歲孩童書寫的「論語」摹本和漢詩的塗畫等。
在博物館1樓,還有以「漢字書寫材料和工具的發展變化」為主題的展覽,可以看到古代木簡及20世紀漢字打字機的實物或複製品。人們推測,在中國,人們在甲骨上刻寫文字之前,更原始的文字應該是用樹枝在沙子或地面上書寫的。為此,館內也設置了一角,供人們體驗當時的情景。
博物館2樓的展覽中,參觀者可以邊玩邊學習漢字的結構和特徵。比如,在擺放了一個壽司店常用的「魚字旁漢字集」巨大茶杯的的區域,可以通過以迴轉壽司店為舞臺的電動遊戲挑戰難題。也可在觸控螢幕上玩四字成語遊戲,另外還有講解日本自造漢字「國字」和僅在部分地區使用的「方言漢字」的展區。
「漢字」傳播世界
日本漢字能力檢定協會,是一個開展漢字普及啟蒙活動的團體,比如舉辦「漢字檢定(漢檢)」考試,每年底選定公布最能體現這一年社會特點的「今年的漢字」等。雖然沒有正式的統計,但據說近年來參加漢檢考試的外國人人數在逐漸增多。
據該協會開發策劃部的林田壽子說,她看到過好幾個實例,有些原本生長在美英等與漢字沒有半點關係的國家的外國人在漢檢中取得了優秀成績。林田說,「他們為了高效記住漢字,要經歷兩個階段」。
首先掌握基本漢字的「意思」,其次記住該漢字的音讀和訓讀等「念法」,從而增加詞彙量。比如,「犬」這個漢字,首先記住它的意思是「dog」,然後如果理解了這個漢字有「inu」和「ken」兩種念法,那麼要記住有關狗的詞語(比如「番犬」等)就比較容易了。
打造外國遊客也能盡興遊玩的設施
博物館內展覽的說明文字,目前只有日語。但為了打造讓學習日語的外國人也能盡興遊玩的環境,博物館正在策劃加入對英文、中文和韓文的支持,並正在探討通過智慧手機App顯示展覽說明文字的方式,爭取在2017年夏之前完成相關系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