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31日 星期六

曹,補,兆,絕域,制導,栗里,周原



篆書七言聯
吳大澂 (1835-1902)
紙本 各334.5 x 62.5 釐米
戶柳東西如栗里 省車遊樂及周原
樂常在軒藏品
吳大澂,原名大淳,後避清穆宗載淳諱,改名大澂。字止敬、清卿,號恆軒,別號愙齋,江蘇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同治七年(1868) 進士,授翰林編修,出為陝甘學政,歷任河南、河北道員,太常寺卿,廣東、湖南巡撫等職,在督師甲午中日之役無功獲遺回籍後,主講龍門書院。吳氏一生熱衷於搜集古器物,雅好金石文字,視考古為專門之學,著有《恆軒所見所藏吉金錄》《說文古籀補》《字說》《十六金符齋印存》《古玉圖考》《權衡度量實驗考》等,多被清末學界奉作經典,影響頗巨。吳大澂弱冠即喜習繪事,同治初入萍花社書畫會,光緒十七年(1891)集書畫社於怡園,故略傳畫名。
是聯所書語句為作者自撰,聯中之栗里(今江西九江)為陶淵明故鄉,與之相對的周原(今陜西寶雞市扶風、岐山一帶)則是周太王居地,為周文化的發祥之處。是以此聯語意趣頗為高古,可稱佳作。吳大澂曾於光緒十五年(1889)三月及汴梁,學《石鼓文》殘石墨拓,與本聯署款、書寫風格相合,或可依就將本作定為此時期墨蹟。




方濱興說:“我已經離開這個行當十幾年了,這些話我不敢公開說,如果我還在干我就親自說了,我認為現在技術人員的問題是'無能':什麼叫無能呢,這好比說我知道這個樓裡有炸彈,我本來可以精確的製導,制導到某一個壞人,但是我們現在仍然要炸掉這棟樓,壞人死了,其他人我不管,這就是技術人員的不作為。”換言之,根據方濱興的講法,如果技術人員有所作為,有問題的國外網站或甚至個別網頁可以逐個精確“制導”,而不需要用防火長城統統屏障,好像現在的寧可殺錯也不放過。



制導

通過無線電裝置,控制和引導導彈等,使其按一定軌道運行。





領頭字

解形
《說文》:“兆岙卜,灼龜坼也。人岙人卜、兆,象形。兆,古文兆省。”段注本作“兆,古文兆岙卜省。”
注音
釋義
(一)zhao4《廣韻》治小切,上小澄。宵部。(1)卜兆。古人灼龜甲,視其所出現的裂紋的形態以占吉凶,其裂紋謂之兆。《禮記‧月令》:“(孟冬之月)命大史釁龜筴,占兆。”鄭玄注:“占兆,龜之繇(<現代音>zhou4<\/現代音>)文也。”《淮南子‧本經》:“不占卦兆。”高誘注:“兆,契龜之兆也。”唐韓愈《復志賦》:“假大龜以視兆兮,求幽貞之所廬。”
(2)預兆,事物發生前的徵候或跡象。如:吉兆;不祥之兆。《玉篇‧兆部》:“兆,事先見也。”《素問‧天元紀大論》:“水火者,陰陽之徵兆也。”王冰注:“兆,先也,以水火之寒熱,彰信陰陽之先兆也。”唐韓愈《賀徐州張僕射白兔書》:“竊惟休咎之兆,天所以啟覺于下。”茅盾《春蠶》:“他覺得這是一個好兆頭。”
(3)顯現;預示。如:瑞雪兆豐年。《老子》“我獨泊兮其未兆”。《國語‧口熷天語》:“天占既兆,人事又見,我蔑卜筮矣。”韋昭注:“兆,見也。”清王抃《揚州次梅村師韻》:“百年洛蜀關時運,六代煙花兆甲兵。”
(4)開始;萌生。《左傳‧哀公元年》:“(少康)能布其德,而兆其謀,以收夏眾,撫其官職……遂滅過、戈,復禹之績。”杜預注:“兆,始也。”三國魏阮瑀《為曹公作書與孫權》:“然智者之慮,慮於未形;達者所規,規於未兆。”宋王讜《唐語林‧補遺》:“十道既已兆亂,則內地必置九道,以除其亂。”
(5)同“垗”。本泛指區域,通常用以稱墳地。《爾雅‧釋言》:“兆,域也。”郭璞注:“謂塋界。”郝懿行疏:“兆者,垗之假借也。”《周禮‧春官‧小宗伯》:“兆五帝於四郊。”鄭玄注:“兆,為壇之營域。”《左傳‧哀公二年》:“若其有罪,絞縊以戮……無入于兆。”杜預注:“兆,葬域。”唐韓愈《祭十二郎文》:“吾力能改葬,終葬汝於先人之兆。”
(6)數詞。古代下數以十萬為億,十億為兆;中數以萬萬為億,萬億為兆;上數以億億為兆。今以一百萬為兆。通常用以極言眾多。《楚辭‧九章‧惜誦》:“專惟君而無他兮,又眾兆之所讎。”
(7)通“逃(<現代音>tao2<\/現代音>)”。逃避。《廣雅‧釋詁三》:“兆,避也。”《莊子‧天下》:“以天為宗,以德為本,以道為門,兆於變化,謂之聖人。”陸德明釋文:“兆,本或作逃。”
(8)通“佻(<現代音>tiao1<\/現代音>)”。邪惡。《左傳‧文公十八年》:“其人,則盜賊也;其器,則姦兆也。”杜預注:“兆,域也。”清俞樾《古書疑義舉例‧兩字一義而誤解例》:“兆,讀為佻。《周語》曰:‘姦仁為佻’。此‘姦佻’之義也。杜注訓‘兆’為域,失之。”



(9)姓。《萬姓統譜‧篠韻》:“兆,見《姓苑》。萬曆間蓬萊縣丞兆元亨,樂亭人。”




領頭字
解形
《說文》:“補,完衣也。人岙人衣,甫聲。”
注音
釋義
(一)bu3《廣韻》博古切,上姥幫。魚部。(1)補綴衣服。《說文‧衣部》:“補,完衣也。”《禮記‧內則》:“衣裳綻裂,紉箴請補綴。”唐白居易《狂吟》:“補綻衣裳愧妻女,支持酒肉賴交親。”宋曾開國《摸魚兒‧壽吳權州》:“胸中色線,待把衣㶊公衣補。”(2)修補一切破損的東西。《急就篇》卷二:“鍼縷補縫綻紩緣。”顏師古注:“修破謂之補。”《禮記‧月令》:“修宮室,壞牆垣,補城郭。”宋葉適《葉嶺書房記》:“補樓船器甲之壞,以虞寇至。”
(3)彌補;補救。《詩‧大雅‧烝民》:“衣㶊公職有闕,維仲山甫補之。”毛傳:“仲山甫補之,𠻘補過也。”《史記‧周本紀》:“親戚補察,瞽史教誨。”張守節正義:“言親戚補王過失,及察是非也。”《三國志‧吳志‧駱統傳》:“統志在補察,苟所聞見,夕不待旦。”
(4)補助;補充。《正字通‧衣部》:“補,助也。”《周禮‧秋官‧小行人》:“若國札喪,則令賻補之。”鄭玄注引鄭司農云:“賻補之,謂賻喪家,補助其不足也。”《史記‧夏本紀》:“調有余,補不足。”《齊民要術‧種穀》:“稀豁之處,鋤而補之。”
(5)裨益。《漢書‧董仲舒傳》:“務法上古者,又將無補與﹖”顏師古注:“補,益也。”《論衡‧自紀》:“為世用者,百篇無害;不為用者,一章無補。”又指滋養的食物。如:冬令進補。
(6)填入空缺(名次、職位)。《正字通‧衣部》:“補,補官。”《史記‧平準書》:“入物者補官,出貨者除罪。”《新唐書‧竇建德傳》:“隋大業七年,募兵伐遼東,建德補隊長。”《老殘遊記》第三回:“王佐臣要補曹州府了。”
(7)唐代官職“補闕”的簡稱。《舊唐書‧溫造傳》:“遺、補官秩雖卑,陛下侍臣也,中丞雖高,法吏也。”
(8)舊時官服上的繡飾。《續文獻通考‧王禮考‧內服冠服》:“上有蟒補,當膝處橫織細雲蟒。”明馮夢龍《古今譚概‧延平府》:「武林·鄒虞知延平,延素產繡補,親友皆索之。」《警世通言‧趙春兒重旺曹家莊》:“撞見一人,豸補銀帶。”
(9)數詞。千兆。《集韻‧姥韻》:“補,數也。十兆曰經,十經曰垓,十垓曰補。”
(10)春秋時地名。在今河南省汜水地界。《國語‧鄭語》:“鄔、弊、補、舟、依、黑岙柔、歷、華,君之土也。”韋昭注:“言克虢、鄶,此八邑皆可得也。”
(11)姓。《萬姓統譜‧姥韻》:“補,見《姓苑》。《奇姓通》:‘唐補珍珠,中常侍。’”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New York

It is the final week to visit “Chinese Textiles: Ten Centuries of Masterpieces,” which explores the cultural importance of silk in China and showcases the most important and unusual textiles from the Museum's collection. http://met.org/28qLbto

清乾隆 刺繡白鷴補 Rank Badge with Silver Pheasant | Qing dynasty (1644–1911), Qianlong period (1736–95) | China



栗里
地名。在今 江西省 九江市 西南。

晉 陶潛 曾居于此。 南朝 梁 蕭統 《陶靖節傳》:“ 淵明 嘗往 廬山 , 弘 命 淵明 故人 龐通之 齎酒具於半道 栗里 之間。” 唐 白居易 《訪陶公舊宅》詩:“ 柴桑 古村落, 栗里舊山川。” 李光 《題亞子分湖舊隱圖》詩之二:“浮家泛宅 梨川 夢,尋壑經邱 栗里情。”





周原是西周的早期都城,遺址在今天的陝西省岐山縣和扶風縣,年代為公元前11世紀到前8世紀。周原遺址從1976年開始發掘,出土了大量卜骨和卜甲,以及大量珍貴 ...


【曹】曰-07-11

音讀ㄘㄠˊ

釋義

古代訴訟時,稱原告和被告兩方為「兩曹」。
 珏古代分科辦事的官署部門或官職。續漢書志.第二十六
  .百官志三:「成帝初置尚書四人,分為四曹。」文明
  小史.第七回:「現在的人,都把知府看得是個閑曹。
  」
 玪群眾、同伴。左傳.昭公十二年:「周原伯絞虐其輿臣
  ,使曹逃。」唐.杜甫.曲江三章章五句三首之一:「
  白石素沙亦相蕩,哀鴻獨叫求其曹。」
 𠰺國名。周代諸侯國之一。故址約在今山東西部。
 𦨮姓。如三國時魏有曹植。

等輩、儕類。如:「爾曹」、「吾曹」、「女曹」。後漢
 書.卷四十七.班超傳:「卿曹與我俱在絕域,欲立大功
 以求富貴。」

共同、一齊。國語.周語下:「且民所曹好,鮮其不濟也
 。」
http://dict.variants.moe.edu.tw/yitia/fra/fra01836.htm

絕域
漢語拼音: jué yù
解釋:
隔絕難通的邊遠地方。《後漢書.卷四七.班超傳》:「臣伏自惟念,卒伍小吏,實願從谷吉效命絕域。」唐.王維〈送劉司直赴安西〉詩:「絕域陽關路,胡沙與塞塵。」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