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年前的今天
在1945年8月15日那天,聽到玉音放送的日本人與台灣人都知道,天皇表示日本「敗戰與こうふく」。こうふく亦即「降伏」或「降服」,台語或日語的漢字表達,都是一致的,即軍事上劣勢與投降。
但在兩個多月後的10月25日,佔領軍卻大玩文字遊戲,利用日語發音「こうふく」之同音多義性,偷渡了「光復」一詞並暗示「幸福」的日子(即降伏=降服=光復=幸福) 。以此對敗戰之民進行洗腦,使台灣淪為ROC非法殖民之地,開啟台灣戰後錯亂的歷史與荒謬的文化。
其中,降伏(surrender, capitulation)=降服、光復(restore, reunion)、幸福(happiness, well-being)。
去年是美軍對台灣大轟炸70週年,很多學者以「台灣大轟炸」為契機,進行精彩的「台灣論述」,與以「抗戰勝利」為基底的「中國論述」產生對決態勢。此時,從舊有的檔案中重新審視二戰以降之本土歷史,是台灣人不可怠忽的功課。
本文試圖以殘存的歷史檔案與遺蹟,隔著歷史的時空觀看蔣氏政權如何在終戰的降伏式之後,在實質的軍事佔領之下,接收日本帝國海軍在台灣的第六燃料廠。
這是我的〈軍事占領下的第六海軍燃料廠之接收〉之開場白。蒙朋友之協助,幫我的文章化妝,讓粗鄙文字有人味。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