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21日 星期日

「大鑊」枚肉, 大穮(「拋」)禾

//你今年四十五歲,靠着學歷,以及二十年工作經驗,站穩現在的位置。你沒多想將來,太忙,日常已經太多事情處理,見招拆招是最有效的處事方法。經驗是,想將來浪費時間,因為將來變得太快。況且幾十歲人「嗰頭近」,現實比理想重要,畢竟生活迫人。一覺瞓醒,忽然間腦海出現平日不多想的將來,忽然感到事業前境非常暗淡,心中暗叫:大鑊!//



[粵語教室]之 –大鑊」嘅由來  

大鑊
用來烹煮食物的炊具,廣州話說「鑊」。「鑊」在古代就是烹煮肉食等物之器,這是一個很古的漢語詞。漢代的『說文解字』裡就收錄了這個詞語。『淮南子』也說:「嘗一臠肉,知一鑊之味」(嘗一小塊肉,就知道一鍋的味道)。清代的李調元還把「鑊」寫進了他的『南海竹枝詞』:「櫻桃黃頰鰣尤美,刮鑊鳴時雪片輕。每到九江漸落後,南人頓頓食魚生。」
「鑊」不僅是粵語區人們的常用炊具,而且還是廣州方言裡非常活躍的口語詞。惹上了大麻煩或事態嚴重,廣州人說「大鑊」,「孭鑊」是背黑鍋,「開大鑊」是做大鍋飯。廣州人還用「鑊」造出了不少生動有趣的俗語,例如:一鑊熟(一鍋端,喻指全死光)、一鑊泡或一鑊粥(一塌糊塗)、一鑊撬起(喻指失敗或所剩無幾)、鑊底噉面(滿臉怒色)、冇油唔甩得鑊(求人辦事不花錢則事難成)、先雷後落,唔夠洗鑊(先雷後雨則雨量小)、初嚟甫到,唔知鑊灶(初來乍到,人地生疏)、落鑊生蝦———跳死,唔跳亦死(喻指無論怎樣努力,也難逃失敗的結局)。

枚肉
到市場裡買菜,豬肉檔口上常會看到標示價格的牌子,上面寫道「枚肉」或「梅肉」。這個「枚」或「梅」,其實是一條留存在廣州人口語裡的古漢語詞,字本作「脢」。漢代字書『說文解字』的解釋是:「脢,背肉也。」宋代的韻書『廣韻』注釋得更清楚:「脢,脊側之肉。」廣州人就稱豬背脊上的肉為「脢肉」,而人的後背,廣州話說「背脊」或「背脢」,這些方言詞的詞義與古字書上的解釋完全吻合。
由於這條古漢語詞在普通話裡早已不說了,一般字典上也難查到這個字,「脢」成了僻字,知道它的人不多。所以,廣州人就用同音字「枚」或「梅」來替代古本字,例如:枚柳(豬脊背上的條狀嫩肉)、枚叉(用脢肉腌制燒成的烤肉)等等。用同音字或者近音字來書寫方言詞,在粵語區是很常見的地域文化現像。

大穮「拋」

無能而又窩囊的人,廣州話說「大穮禾」(穮,音讀同「拋」)。「穮」是一條古漢語詞,原來的意思是形容稻禾虛松、長勢欠佳的樣子(宋代『集韻』:禾虛貌)。一個人無能而又窩囊,往往也就是沒有什麼實在的本事,這與稻禾生長不良、內空而虛松的「穮」有相似之處,因而廣州人用「大穮禾」來比喻這類人。
在粵語區,凡虛浮而不踏實以及不機靈的人,都可能被人說成是「大穮禾」。口語中「大穮禾」還可以用作形容詞,例如「乜你咁大穮禾」(怎麼你這麼無能啊)。

黃小婭
(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 金羊網 — 羊城晚報 」)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