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1日 星期一

嘉猷獻瑞 (林淇瀁)。有猷有為,無相無作


嘉猷獻瑞:說明一下這四個字
為迎接2018年元旦,昨天想要用較特別的方式自製賀卡,上網查一下狗年賀詞,不外「狗年行大運」、「吠吠揚揚」等用語,看來要找到喜歡的賀詞,果然不容易啊!
用四個字,造個句子;要內藏「狗犬」,象狗年之美意;又要帶祥瑞美善之喜氣──於是我先從有「犬」字邊的想起,先想到了「猶」「猷」,再想到了「獻」「獸」,勉強還算不錯的「獲」。這幾個字中較討喜的大概是「猷」跟「獻」兩字。
我先寫「猷獻」兩字於紙上,寫完「獻」字,就浮出新年常用的「獻瑞」,於是後三字底定了。
「猷」呢,我先想到「大猷」(吳大猷之名),字義為道理、法則,《詩經.小雅》有「秩秩大猷,聖人莫之。」小人物不需要大道理,因而捨之。再查,「猷」有謀略、計畫之義,符合「一年之計在於春」的新春賀詞之用,《書經.君陳》有「爾有嘉謀嘉猷,則入告爾后。」於是決定用「嘉猷」,意思是「美好的計畫」。
「嘉猷獻瑞」這四個字作為我在狗年的新年賀詞,就這樣敲定了。整句的意思是「美好的計畫為你獻上吉祥的一年」。「嘉猷」同音「加油」,也有諧音之趣。
至於字體,描摩甲骨文,愛其圖像拙趣,有「童心」之美。字採左至右書寫。
* 以下是這四字的小註解:
▌嘉:甲金文,食器中盛有麥、禾食物(如左一之字),甲骨文從「力」從「豆」從「來」,象食物之美味,引申為「美好」。如「嘉爵」,即美酒。
▌猷:甲骨文從「犬」,「酉」聲,許慎《說文》:隴西郡稱小狗為「猶」。金文象謀略、計畫,毛公鼎:「雝(擁)我邦小大猷」,即執持我國大小計畫。
▌獻:甲金文從「鬳」從「犬」。「鬳」是盛食器皿,用來祭祀,本義為「進獻」。鄭玄:「古者致物於人,尊之則曰獻,通行曰饋。」《說文》:「獻,宗廟犬名羹獻,犬肥者以獻之。」
▌瑞:從「玉」,從「耑」,本義為瑞玉,引申出吉祥、美稱之義。《古今韻會舉要》:「瑞,祥瑞也。」唐詩用「吉祥」義,杜甫〈鳳凰台〉:「自天銜瑞圖,飛下十二樓」;也用「美稱」義,杜牧〈題茶山〉:「山實東吳秀,茶稱瑞草魁」。













領頭字



解形



注音

釋義
(一)you2《廣韻》以周切,平尤以。幽部。 (1)謀略;計劃。《爾雅‧釋詁上》:“猷,謀也。”《書‧盤庚上》:“各長于厥居,勉出乃力,聽予一人之作猷。”孔傳:“盤庚來岙力臣下,各思長於其居,勉盡心出力,聽從遷徙之謀。”宋陸游《老學庵筆記》卷一:“林自為太學博士,上章相子厚啟云:‘伏惟門下相公,有猷有為,無相無作。’”陳毅《示兒女》:“科學重實踐,理論啟新猷。”

(2)道;法則。《方言》卷三:“裕、猷,道也。東齊曰裕,或曰猷。”《詩‧小雅‧巧言》:“秩秩大猷,聖人莫之。”鄭玄箋:“猷,道也。大道,治國之禮法。”晉阮种《泰始七年舉賢良對策》:“惟德弗嗣,不明于政,宵興惕厲,未燭厥猷。”唐中宗《禁進獻奇巧制》:“蒿宮茅柱,實興國之清猷;玉席珠衣,乃危邦之弊化。”

(3)道路。《爾雅‧釋宮》:“猷,行道也。”郝懿行義疏:“猷者,《說文》作‘䏁𠮩𦕲言系㗱’,云:‘行䏁𠮩𦕲言系㗱徑也。’”

(4)圖畫。《爾雅‧釋言》:“猷,圖也。”郭璞注:“《周官》曰:‘以猷鬼神祗’,謂圖畫。”郝懿行義疏:“圖謂模寫其形象也。”

(5)言;談。《爾雅‧釋詁下》:“猷,言也。”郭璞注:“猷者,道;道亦言也。”郝懿行義疏:“猷者,下文及《釋宮》立岙立云:‘猷,道也。’郭云‘道亦言’者,《詩‧東門之池》傳:‘言,道也。’《終風》箋:‘今俗人嚏云:人道我。’是皆以道為言之證也。”

(6)蟲名。《莊子‧至樂》:“頤輅生乎食醯,黃軦生乎九猷,瞀芮生乎腐蠸,羊奚比乎不筍熷子。”陸德明釋文:“猷,音由。李云:九宜為久。久,老也。猷,蟲名也。”

(7)順。《廣雅‧釋詁一》:“猷,順也。”

(8)同“猶”。《玉篇‧犬部》:“猷,與猶同。”清段玉裁《說文解字注‧犬部》:“今字分猷謀字犬在右,語助字犬在左,經典絕無此例。”1.獸名。猴屬。《廣韻‧尤韻》:“猷,《說文》曰:‘玃屬。’”按:《說文‧犬部》作“猶”。2.犬子。《說文‧犬部》:“猶,隴西謂犬子為猷。”王筠句讀:“猶,《韻會》引作‘猷’,又引徐曰:‘今作猶。’知今篆以隸改之。而說解中‘犬子為猷’,則漏改者也。”按:《集韻‧尤韻》引作“猶”。3.同;和……一樣。《爾雅‧釋言》:“猷,若也。”郭璞注:“《詩》曰:‘寔命不猷。’”按:今《詩‧召南‧小星》作“寔命不猶。”4.欺詐。《方言》卷十三:“猷,詐也。”錢繹箋疏:“《廣雅》:‘猶,欺也。’猶與猷同。”5.可。《爾雅‧釋言》:“猷,可也。”郭璞注:“《詩》曰:‘猷來無棄。’”按:今《詩‧魏風‧陟岵》作“猶來無棄。”6.相當於“已”。《爾雅‧釋詁下》:“猷,已也。”郝懿行義疏:“猶、猷,古字通。”7.副詞。表示某種情況的持續。《書‧秦誓》:“雖則云然,尚猷詢茲黃髮,則罔所愆。”按:《漢書‧李尋傳》“(秦穆公)悔過自責”唐顏師古注引作“尚猶”。《馬王堆漢墓帛書‧十六經‧成法》:“黃帝曰:‘請問天下猷有一虖(乎)﹖’力黑曰:‘然。’”

(9)通“繇”。介詞。于(於)。《書‧大誥》:“猷大誥爾多邦,越爾御事。”孔傳:“周公稱成王命,順大道以誥天下眾國。”孔穎達疏:“鄭、王本‘猷’在‘誥’下。”王引之釋詞:“《爾雅》曰:‘繇,於也。’‘繇’、‘由’、‘猷’古字通……案:‘大誥猷爾多邦’者,大誥於爾多邦也。”

(10)通“攸(<現代音>you1<\/現代音>)”。《書‧盤庚中》:“汝分猷念以相從,各設中于乃心。”曾運乾《尚書正讀》:“猷讀為攸,所也;攸念所親也。”

(11)姓。宋鄧名世《古今姓氏書辨證》卷十八引《風俗通》云:“衛有猷康。今望出隴西。”《姓觿‧尤韻》引《千家姓》云:“猷,遼西族。”





三解脫門-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https://zh.wikisource.org/wiki/三解脫門

このページを訳す
有人問佛,如何解脫? 因為來問的人的語言、知識、經驗、和目的不同。 佛就依他的動機和背景,運用不同的名稱、說明、和譬喻,善巧的引導他獲得正確的解脫。 『三解脫門』是佛所用的種種名稱之一。 『三』是『空』、『無相』、『無願』或稱『無作』。『無願』是玄奘大師的翻譯,『無作』是天竺三藏法師求那跋陀羅的翻譯。 『解脫』是佛說明自己內心所證的境界和清淨的實現。 『門』通達義。 『三解脫門』是說明先透過佛的教授,了解『空』、『無相』、『無願』或『無作』之後,依所獲知的理論去實驗、實踐,最後就能證明,.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