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頭字
會
解形
《說文》:“會,合也。人岙人人熷一,人岙人曾省。曾,益也。𡁸岙令,古文會如此。”段玉裁注:“《禮經》:器之蓋曰會,為其上下相合也。”
注音
釋義
(一)hui4《廣韻》黃外切,去泰匣。月部。(1)蓋子。《儀禮‧士虞禮》:“命佐食啟會。”鄭玄注:“會,合也。謂敦蓋也。”又《士喪禮》:“敦啟會,卻諸其南,醴酒位如初。”鄭玄注:“會,蓋也。”
(2)會合;聚合。《爾雅‧釋詁上》:“會,合也。”《廣雅‧釋詁三》:“會,聚也。”《書‧禹貢》:“雷、夏既澤,灉、沮會同。”孔穎達疏:“謂二水會合而同入此澤也。”唐柳宗元《封建論》:“德又大者,方伯、連帥之類,又就而聽命焉,以安其人,然後天下會於一。”朱德《井岡山會師》:“革命雄師會井岡,集中力量更堅強。”
(3)符合;投合。《淮南子‧俶真》:“足蹀陽阿之舞,而手會《綠水》之趨。”南朝梁吳均《續齊諧記‧清溪廟神》:“音韻清暢,又深會女心。”唐劉知幾《史通‧疑古》:“考墨家所言,雅與《周書》相會。”《資治通鑑‧晉孝武帝太元八年》:“苟為諂諛之言以會陛下之意。”
(4)相遇;會面。清徐灝《說文解字注箋‧會部》:“會,猶重也,謂相重,相合也。因之凡相遇曰會。”《素問‧五運行大論》:“左右周天,餘而復會也。”王冰注:“會,遇也。”唐李白《早秋贈裴十七仲堪》:“時命若不會,歸應煉丹砂。”《儒林外史》第十一回:“聽得二位少老爺訪他,他巴不得連夜來會哩。”又特指古代諸侯的定期會見。《周禮‧天官‧大宰》:“大朝覲會同。”鄭玄注:“時見曰會,殷見曰同。”
(5)盟誓;盟誓之辭。《周禮‧春官‧大祝》:“作六辭以通上下親疏遠近:一曰祠,……四曰會。”鄭玄注:“會,謂會同盟誓之辭。”賈公彥疏:“會中兼有盟誓者,以其盟時皆云公會某侯,某侯盟于某。”《禮記‧檀弓下》:“殷人作誓而民始畔,周人作會而民始疑。”鄭玄注:“會,謂盟也,盟誓所以結眾以信其後,外恃眾而信不由中,則民畔疑之。”
(6)有一定目的的聚會或集會。如:開會;辯論會;報告會;晚會;年會。《韓非子‧八經》:“是以事至而結智,一聽而公會。”陳奇猷校注:“公會,即公開會合以辯難,即《解老篇》‘議於大庭’之意。古者原有此類公開辯論會。”《南史‧儒林傳‧顧越》:“越以仕路未平,無心仕進,因歸鄉,栖隱于武丘山,與吳興沈炯、同郡張種、會稽孔奐等每為文會。”
(7)為一定目的成立的團體或組織。如:工會;農會;學會。魯迅《書信‧致曹靖華
(8)會試。《今古奇觀‧李謫仙醉草嚇蠻書》:“時值三月三日,大開南省,會天下才人,盡呈卷子。”又清代會試及第(被錄取)也稱“會”。清蒲松齡《富貴神仙》第十一回:“卻說小舉人上京會試,太太囑咐道:‘若會了便捎個信去,著你爹爹來家;不會,便親自去看。’”又:“少爺暗暗地尋思道:‘我那文章還會了,怎麼爹爹的文章還會不了﹖豈不是瞎了眼麼﹖’”
(9)民間一種小規模經濟互助形式。一般由發起人約集若干人,按期等量交款,首次由發起人使用,以後按議定或拈鬮決定的順序輪流使用。《清朝野史大觀‧清人逸事‧來懋齋》:“蕭人俗例,凡臨事乏資者,得邀親友七、八人,各出一分於發起人立約,而次第發還之,謂之會。”《儒林外史》第十九回:“正在各書店裏約了一個會,每店三兩。”
(10)大城市(通常指行政中心);通衢要衝之地。如:都會;省會。南朝梁丘遲《永嘉郡教》:“貴郡控帶山海,利兼水陸,實東南之沃壤,一郡之巨會也。”唐王勃《九成宮頌‧序》:“名都廣會,閭閻萬室。”清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山西三‧平陽府》:“平陽居必爭之會,未有免於鋒鏑者也。”
(11)時機;機會。如:適逢其會。《銀雀山漢墓竹簡‧孫臏兵法‧兵失》:“兵不能昌大功,不知會者也。”南朝梁江淹《劉太尉琨傷亂》:“時哉苟有會,治亂惟冥數。”《今古奇觀‧老門生三世報恩》:“今日承老師以令孫相托,此乃門生報德之會也。”
(12)領悟;理解。如:體會;意會;心領神會。《世說新語‧言語》:“簡文入華林園,顧謂左右曰:‘會心處,不必在遠。翳然林水便自有濠濮間想也。覺鳥獸禽魚,自來親人。”唐孟郊《聽琴》:“聞彈一夜中,會盡天地情。”宋陳亮《念奴嬌‧登多景樓》:“危樓還望,嘆此意、今古幾人曾會!”
(13)能;熟習;擅長。如:會英語;會游泳。唐沈麟《送道士曾昭瑩》:“南北東西事,人間會也無﹖”《鏡花緣》第二十六回:“那知並不值錢之物,倒會治病。”
(14)應當。《古詩為焦仲卿妻作》:“吾已失恩義,會不相從許。”唐李白《行路難》之一:“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宋蘇軾《和陽行先》:“拔葵終相魯,辟穀會封留。”又將要;將會。表示有可能實現。如:不要急,病會好的。”
(15)(多指在飯館、茶樓中)付(款)。《警世通言‧金令史美婢酬秀童》:“二人又喫了一回,起身會鈔而別。”《儒林外史》第八回:“當下會了賬,兩人相攜著下了船坐下。”葉聖陶《席間》:“子衡獨個兒贏,他動身的盤川不用自己會鈔了。”
(16)調合;調配。《周禮‧天官‧食醫》:“凡會膳食之宜,牛宜稌,羊宜黍。”鄭玄注:“會,成也。謂其味相成。”賈公彥疏:“凡會膳食之宜者,謂會成膳食相宜之法。”
(17)至;到達。《廣雅‧釋詁三》:“會,至也。”
(18)對。如:會話。《爾雅‧釋詁上》:“會,對也。”《玉篇‧曰部》:“會,對也。”
(19)災厄;厄運。《後漢書‧董卓傳贊》:“百六有會,《過》、《剝》成災。”李賢注:“《前書音義》曰:‘四千五百歲為一元,一元之中有九戶㶊乙(厄),陽戶㶊乙五,陰戶㶊乙四。陽為旱,陰為水。’初入元百六歲有陽戶㶊乙,故曰‘百六之會’。”漢蔡邕《和熹鄧皇后諡義》:“正三元之衡,康百六之會,消無妄之運者也。”《清史稿‧文宗紀論》:“文宗遭陽九之運,躬明夷之會。”
(20)中醫經絡穴位名。《史記‧扁鵲倉公列傳》:“扁鵲乃使弟子子陽厲鍼砥石,以取外三陽五會。”張守節正義:“五會謂百會、胸會、聽會、氣會、臑會也。”
(21)古代曆法用語。一萬零八百年為一會。宋邵雍《皇極經世書》卷一:“三十年為一世;十二世計三百六十年,為一運;三十運計一萬八百年,為一會;十二會計十二萬九千六百年,為一元。”
(22)南宋紙幣“會子”的簡稱。會子,高宗紹興三十年,由戶部造,分一貫、五百、三百、二百四種,初並非錢幣,僅視為茶鹽鈔引之屬,後公私買賣之間流通無阻,遂以代錢。《文獻通考‧錢幣考二》:“嘉定二年,以舊會之二,換新會之一。”
(23)副詞。表示範圍,相當於“皆”、“都”。《禮記‧樂記》:“弦、匏、笙、簧,會守拊鼓。”鄭玄注:“會,猶合也,皆也。言眾皆待擊鼓。”
(24)介詞。表示時間,相當於“恰”、“正值”。如:會逢其適。楊樹達《詞詮》卷三:“會,時間介詞,值也。”《韓非子‧外儲說左上》:“魏文侯與虞人期獵。明日,會天疾風,左右止,文侯不聽。”《史記‧項羽本紀》:“會其怒,不敢獻。”《徐霞客遊記‧江右遊日記》:“會雨大作,因留寺。”
(25)連詞。相當於“與”、“同”、“和”。《公羊傳‧隱公元年》:“及者何﹖與也。會、及、暨,皆與也。”《清史稿‧劉於義傳》:“上遣侍郎馬爾泰會查郎河按治,於義坐奪官。”
(26)用同“惠”。元佚名《貨郎旦》第三折:“將一箇賢會的渾家生氣死。”元佚名《殺狗勸夫》楔子:“我向住在哥哥嫂嫂家裏,俺嫂嫂大賢會。”
(27)通“繪”。五彩的刺繡。《書‧益稷》:“日、月、星、辰、山、龍、華、蟲作會。”孔傳:“會,五采也。以五采成此畫焉。”陸德明釋文:“會,馬(融)、鄭(玄)作繪。”
(28)姓。《廣韻‧泰韻》:“會,姓。漢有會栩。”《通志‧氏族略二》:“鄶氏,房姓,即鄶仲之國……子孫以國為氏,或去邑為會氏。又《風俗通》云:陸終之子會乙之後,云岙𠵾姓,有武陽令會炳。”
(二)kuai4《廣韻》古外切,去泰見。月部。(1)計算;總計。《玉篇‧曰部》:“會,歲計也。”《集韻‧大熷韦韻》:“會,總合也。”《周禮‧天官‧大宰》:“歲終,則令百官府各正其治,受其會。”鄭玄注:“會,大計也。”《韓非子‧解老》:“其智深,則其會遠;其會遠,眾人莫能見其所極。”陳奇猷校注引津田鳳卿曰:“會,計算也。”清顧炎武《日知錄》卷二十四:“凡土岙駠務、倉庫出納在官之物,皆月計,季考,歲會。”
(2)古代一種貴族帽子(用以結飾采玉)的縫隙;或古代作朝服的蔽膝的領縫。《詩‧衛風‧淇奧》:“有匪君子,充耳琇瑩,會弁如星。”鄭玄箋:“會,謂弁之縫中飾之以玉,皪皪而處,狀似星也。”《周禮‧夏官‧弁師》:“王之皮弁,會五采玉王岙基,象邸玉笄。”鄭玄注:“會,縫中也。王岙基,讀如薄,借綦之綦。綦,結也。皮弁之縫中每貫結五采玉十二以為飾,謂之綦。”《禮記‧雜記下》:“韋岙畢長三尺,下廣二尺,上廣一尺,會去上五寸。紕以爵韋六寸,不至下五寸,純以素,紃以五采。”鄭玄注:“會,謂領上縫也。”孔穎達疏:“會,謂韋岙畢之領縫也。”陳澔集說:“會,領縫也。紃,絛也,謂以五采之絛置於諸縫之中。”漢張衡《東京賦》:“珩紞紘綖,玉笄綦會。”
(3)買賣的居間人。後作“儈”。《史記‧貨殖列傳》:“節駔會。”裴駰集解引《漢書音義》曰:“會,亦是儈也。”按:《漢書‧貨殖傳》作“節駔儈”。顏師古注:“儈者,合會二家交易者也。”
(4)通“旝”。古代旗的一種。清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泰部》:“會,墒借為旝。”《詩‧大雅‧大明》:“殷商之旅,其會如林。”按:《說文‧𡁯部》引作“其旝如林。”
(5)同“鄶”。古國名。《漢書‧地理志下》:“子男之國,虢、會為大。”顏師古注:“會讀曰鄶,字或作檜。”
(三)kuo4《集韻》古活切,入末見。月部。〔會撮〕後頸的椎骨。《集韻‧末韻》:“會撮,項椎也。”《莊子‧人間世》:“肩高于頂,會撮指天。”陸德明釋文:“崔云:‘會撮,項椎也。’”郭慶藩集釋:“沈氏彤《釋骨》曰:會撮正從骨會取義,又在大椎之間,故曰項椎也……司馬訓髻,是別一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